第296章 澳洲海难,新现矿产储量世界第一岛(1 / 1)
朱高煦看着王玉匆匆走来,听着这个消息,神情一喜。
在澳洲方向,他早就让海军试着去寻找周边的岛屿,只不过那些地方距离澳洲有些远,海面情况复杂。
后面一直没有消息传回,他都快要忘了,没想到今天却是传来了喜讯。
转头看向韦清婉,交代两句,随即带着王玉来到承天殿内。
“这个岛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王爷,刚发现岛屿,就传回来消息,臣不敢耽搁,立即来报王爷。
不过这不是海军发现的,而是渔业局组织了三艘大型渔船去深一些的大洋打渔,用于储备肉食,以方便后续迁移人口过去进行安置,提供吃食。
然而因为他们出去得比较远,结果遇到大风浪,出去的三艘大型渔船有一艘发生倾覆,船上八十七人失联。
另外两艘船则是飘到了未知之地,船上的指南针在颠簸中丢失,迷失了方向。
而那时天象也不好,两艘船误打误撞之下,发现了一个新的岛屿,在岸上居住了两日,在天象出现后看着天上的星宿,根据星宿的指引开始返回。
但在途中又遭遇一次风浪,天象消失,再次迷失方向,幸好船上的响箭还存在,两船船长也经验丰富,继续返回,虽然方向有些偏移,但没有偏移太过。
每行驶一段距离,就会发射一支响箭,后面被海军巡逻舰船发现,才带了回来。
渔业局随即将这个消息第一时间报了上来,同时还有两船画出的航线,以及岛屿的位置,都一起加急送了过来。”
王玉当即拿出航线图,交给朱高煦。
朱高煦接过后,并没有打开,而是严肃的看向王玉。
“这次渔业局组织大型渔船出海,为什么没有让澳洲钦天分监的探测天象?
这次三艘渔船发生如此重大的事故,一艘船覆灭,整整八十七人失联啊!
回来的两艘渔船,可有人出事?”
朱高煦神情严肃,这种事情,让他很是生气。
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大汉除了东南亚那片地方,其余疆域几乎全部都是岛屿,沿海之地太多,这也是他在各地渔业局都派钦天监的人组成了分监。
这个钦天监,说白了就是气象局。
但因为没有那些高科技的装备,他们只能推测天象的变化,加上钦天监早已经成熟,对于海况天象预测,不说每次都准,但如今钦天监起码可以通过观察天象,做出一定范围的预警。
大汉的钦天监,可不是草包,而是真的要有真本事才能进入的。
且大汉早已经有律法规定,要派大型渔船去往深海打渔,必须要由钦天监观天象,做出预警之后,判定其风险性,再决定是否派出。
别看如今大汉的船只性能好,比大明的都要好,但哪怕再好,说到底还是木船,也是帆船,离开近海进入深海,遇到大风浪的抵抗能力,也是有限的。
而且这还不是真正的深海,那种真正的深海,放在他前世,哪怕科技那么先进了,船的发展已经那么好,还有各种高科技辅助,都有可能出事,更遑论现在?
而这次渔业局组织的出海,从王玉的嘴里,他显然没有听到钦天监的作用,似乎渔业局就直接决定了。
哪怕是为了储备肉食,是在为迁移人口而准备,哪怕意外发现岛屿,但这个过错,都无法原谅。
王玉闻言,脸上一阵苦涩,当即开口。
“王爷,钦天监观察过了,钦天监言那一天有风浪,但不大,渔业局这才安排了三艘船进行一天的深海打渔。
但因为深海的渔业资源更加丰富,收获更多,而第一次返回时,天色又非常好,完全没有风浪的迹象。
本来那一次返回后,就会停下当天的打渔,但渔业局在询问了三个船长,问其是否可以进行第二次出海捕鱼。
其中一个船长说没问题,另外两个当时反对,但态度也没有那么坚决,最后渔业局考虑到紧迫性,让渔船再次出海。
就是再次出海,就出问题了。
倾覆的那艘船,便是那个同意再次出海的船长所在的船。
另外两艘船回来后,有四十三人受伤,十一人死亡。”
王玉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件事渔业局的局长有错吗?
有,身为局长,自己不能把控大局。
但出发点有错吗?
这点又没有错,只是想多储备一些肉食,毕竟深海捕鱼一天就那一趟,而且大型渔船有限,能够多出去一趟,就能省下一天时间,多储备一天的量。
而且出发之前还特意问过了三个经验丰富的船长,并不是直接决定的。
如果没出事,这个局长就是好局长,但如今出了事,近百人死亡。
那覆没的船,虽然说的是人失联,但在深海失联,王玉心中很清楚,这个失联是什么含义。
朱高煦闻言,深吸一口气。
“这件事,必须要处理,传本王诏,让刑部立即成立专项人员,从京城过去,将此事调查清楚。
该追责的全部进行追责,不允许有丝毫包庇。
同时让都察院也派出专项小组,做好监督与判决。
另,还需做好这次海难家属的补偿事宜,安抚民心。
这件事让陈骥亲自负责,不能让百姓寒心。
此次事件,待全部查清之后,由宣传司通传各地,务必要警惕此类事件的再度发生!”
王玉听后,心中既放下心来,又是惊讶。
放下心来的是,朱高煦是让刑部与都察院下去调查,而不是让豚卫负责。
这就说明这件事尽管会一查到底,但起码不会血流成河。
因为豚卫只要负责,那就必须会死一大片人。
刑部与都察院一同负责,也会死人,但起码不会死那么多。
如今又是迁移人口的节点,杀得太多,影响极大,而这件事,也远没有达到用豚卫的地步。
惊讶的是,朱高煦最后那句话。
“王爷,这样的事情让宣传司通传各地,会不会对朝廷的影响不太好?”
王玉所担心的,就是这点。
这虽然是地方官员以及那个船长惹出的祸端,但在百姓眼中,就是朝廷的不对,极为容易对朝廷的威信造成冲击。
朱高煦看着王玉,却是摇头。
“王玉,我能理解你的想法,毕竟千百年来,哪个王朝不是这样做的,出了什么事,凡是对朝廷不利的,绝不会让百姓知晓。
但我要告诉你的是,如今不一样了,时代已经在逐渐发生了改变。
朝廷有错,那就认,只要处理好这件事,百姓不会因为这件事就对朝廷失望,更不会降低朝廷的威望。
相反,朝廷在第一时间积极处理,并做好善后安抚事宜,大汉百姓只会认为这是朝廷显现出来的担当,朝廷的威信会更进一步提高。
做错了事,就认,肩负起这个责任,并且进行改正。
这才是最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是在告诉各地官吏,今后出现什么案子,说不定就会暴露在所有百姓面前,他们那些人,将会彻底遗臭万年。
让执法逐渐靠近百姓,让百姓逐渐知道真相,不仅能够得到民心,更是在让所有官吏知道。
做得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流芳百世,做得不好,他以及后代子嗣,都会被人戳脊梁骨。
更是让大汉各地官吏,在处理问题时,能够更加的慎重。
只有让百姓逐渐参与到监督中来,才能更好的防范那些贪官污吏恣意妄为!”
朱高煦无比的坚定,这件事,若是发生在以前的王朝,以前的朝廷会怎么做,他不管,但是大汉,绝不一样。
他很清楚,这些也是时代发展所要进行的必要趋势,愚民不可取,唯有开智,加强与百姓的联系,才是根基,更是大汉发展强大的基石。
想要发展强大一个国家,大汉想要不断发展强大,国与民,是相互成就的。
而这件事,也是他要对外释放的信号,唯有让百姓一直参与发展建设,国才能越发强盛。
且这样做,他也确实有意要遏制贪官污吏,在如今,大部分人都还是在乎遗臭万年的,尤其是后代子孙都会被人戳脊梁骨,这是非常看重的。
朱高煦很清楚,只要有人,贪官污吏就会一直存在,想要彻底肃清,根本不现实。
人都是利己的,都是利己主义者,真正大公无私,能够做到真正绝对公正的,极少极少。
一心为公的人,也有,但也是有限的。
有些人,就是不在乎那些,他们只有贪得无厌。
在大汉之内,朱高煦很清楚也有那样的官吏存在,只是还没被揪出来罢了,但不代表没有。
他只想尽可能的压缩那些人的空间,让他们的存在变得更加艰难。
在朱高煦眼中,他看待问题,不是看人有没有贪,而是只看有没有做实事,有没有为一地发展,做出真正的贡献。
大汉一直以来,都是看实际贡献的,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拿了钱不办实事,不办利民之事,那就是十恶不赦。
如今他的这个举动,也是将那些黑暗之中的,逐渐放到烈阳之下。
这次是这个事件,后面逐渐会有更多的案子,更多各地发生的问题,会不断出现在大汉日报里面,让世人知晓。
他要再一次给大汉各地官吏上强度,上压力。
王玉听着朱高煦的话语,一时沉默。
他一时还有些没有缓过神来,这样不仅不会让朝廷的威望受损,反而还会提升朝廷的威望?
想了许久,王玉渐渐想通,看向朱高煦的目光,满是敬佩。
“王爷当真鬼才,这般逆着来的思想,着实是一个新的方向。
臣之前想都不敢这样想,直到现在,臣依旧还是稚嫩了,思想还是没有跟上王爷的脚步,需要学习的,看来还有很多。
臣受教,今后定好生参悟。”
王玉这次是真的受教了,他本以为自己已经逐渐跟上了朱高煦的脚步,现在看来,他还差得远啊。
他其实一直都在保持学习,就是为了让自己不断进步,因为他清楚他肩上的担子。
从当初的幕僚,到如今大汉的阁老,王玉知道自己有许多地方的不足,正是因为他一直以来在处理国事之中不断学习与进步,他才能跟上大汉的发展节奏,一直能够成为朱高煦的左膀右臂。
不仅是他,包括许柴佬,同样也是如此。
这也是他能够与许柴佬成为好友,并且两人都是朱高煦左膀右臂的原因。
因为在如今的大汉,只有能力,但思想跟不上,注定是要被逐渐淘汰的,起码前途已经注定了。
哪怕就是大汉的教育方式,也是在不断改进,从最初到现在,起码已经改进了三次。
如今朱高煦再现逆思维,王玉是真的又被开眼了。
朱高煦给他们的震惊,其实已经非常多了,每次王玉都以为自己已经适应了,但出现新的之后,依旧还是会有震撼。
朱高煦听着王玉的夸赞,顿时笑了。
“行了,你现在是年纪越大,越来越会夸人了,想当初,你可是轻易不会夸人的。
说正事吧,这次海难的事情,就这样处理。”
决定了事情的处理,朱高煦这才开始打开航线图,当看见岛屿的位置后,顿时一愣。
因为这个岛屿的位置,完全不是他所想的那个岛,而是另外一个。
原本他以为发现的是新西兰那里,结果没想到却不是。
朱高煦皱着眉头想了一会,才骤然恍然大悟,这个地方,不就是新喀里多尼亚吗!
首都努美阿,是西南太平洋最好的港口之一。
朱高煦一笑,他是真没有想到,发现的竟然是这里。
至于他为什么知道这个,还是因为这里有着储量世界第一的镍矿。
是的,别看这地不大,但镍矿的储备,却是世界第一,并且还有丰富的金、银、铜、铅、锌矿等等。
这里的渔业资源,同样无比的丰富,也有美丽的海滩。
当然,后面这两点,在如今的大汉,真算不得多大的资源,因为大汉沿海的地方太多,渔业资源,以及海滩等等,太多了。
想着这些,朱高煦怎么能不高兴,这地方,是真有不少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