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全民参与的一场盛事,于谦与大汉长公主(1 / 1)
大汉,京城。
今天的京城格外的热闹,各个酒楼、茶楼,以及街道上四处都是人影,哪怕就是以往极少踏出房门的,今天也都尽皆走了出来。
准确来说不仅是今天,这两天都是格外的热闹,比起以往,人都多了许多。
“陆兄,陈兄,看那两个女子,身形当为极美,尽管带有薄纱,但眉宇间的英气,举止端庄,却是无法掩盖,可惜未能目睹貌美容貌,当真人生一大憾事。”
“黄兄,两女子一看便不是寻常人家之女,我等出身卑微,今时今日,却是枉自高攀。
待你我在省学潜心进修,考入国子监,到时若此女为嫁,再谈情事。”
“陈兄,黄兄,你们两人着相了,我等身为汉京大学学子,自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
红颜不过枯骨,国之栋梁当为不朽。”
三人的话语,顿时引得周边的人也加入到了讨论之中。
有的人坚持大丈夫当娶妻如此,有的则是想既要又要,有的则一心为仕途,有的则是忧国忧民,各种观点不断的碰撞着。
而在街上的两个女子则是四处观望着,脸上带着欢快的笑容,眼中满是好奇。
“五妹,七妹,让你们久等了,走吧,我们去外面看看。”
“大姐,你总算是来了,我们走吧。”
三个女子相继进入马车,继续缓缓前行。
而在马车周边,还跟着护卫,纷纷带刀,腰间被衣物所遮挡之处更是佩戴了短火铳。
马车内的三人,则是朱高煦的三女,叫大姐的是朱高煦长女,韦清婉所出,五妹与七妹则是朱高煦旁室所出。
三女虽坐在马车内,但聊了一会,两个年龄较小的则是从掀开马车的车帘不断看着外面,足以看得出,这是第一次走出王宫。
而在街道两旁,三女随时都能听到外面的议论声。
“我跟你们说,之前在来福酒楼闹事的那个什么维查耶纳伽尔国的商人,被官府判了。
可惜了当时酒楼内的我们的商人也被跟着判了处罚,不过朝廷贤明,大王仁德,只是对他们处以罚金,并没有刑事处罚。”
“这事你才知道啊,昨天的大汉日报都刊登出来了。
他们虽然是为了大汉,但大汉日报不是都说清楚了吗,大王都亲自关注这件事了。
我觉得大王和朝廷做得对,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大汉律法必须得遵守。
而且大王已经很仁德了,念及初次发生,只是处罚金,若是换在大明,这些人恐怕都要被治罪咯。”
“这话说得是,大王高瞻远瞩,这事我支持朝廷,任何都需要遵循法度。
而且那几个人不是也说了吗,他们没有任何怨言,他们本来都做好了被判刑的准备了,最后直接缴纳罚金,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我对他们也是真的服,昨天他们交了罚金,后面说以后再发生这样的事,他们还是不会退缩,是爷们。”
“嘿嘿,你们还在讨论这个呢,昨天我就从他们那里要了一批货。
遵守律法是必须的,这个没有一点余地,大王和朝廷做得很对。
但他们几个也真汉子,如今被处罚金,我就跟他们做生意,让他们尽快回本。”
“你小子,动作够快的,这事确实得帮帮他们,我家兄弟也是做生意的,看看有没有需要的货,到时去找他们订。”
一群人还在聊着这些事,聊了一会,又聊到了今天的盛事。
“诸位,这事待会再说,话说我们就在这里坐着?
蒸汽火车可是还有半个时辰就正式开始发车了,我们得赶快去抢票了,不然今天怕是都体验不上了。”
“叶九,你这话说得现在我们去抢票就能抢上似的。
你看看这么多人,都是为了去体验蒸汽火车的。
听说火车站那里更是围堵得水泄不通,城防司都出来维持秩序了,汉京医院更是派出了上百大夫待命,就是怕出现问题。
我们就消停一些,你看看两边这么多人没有去,就是不想给朝廷添乱子。
大不了我们多等几天就是了,他们许多人都是远道而来,让他们先体验体验,我们过后再去就是了。”
“就是就是,都是支持蒸汽火车的,都想着尽快给朝廷修建铁路回本,我们过后再坐,不急这一时。”
“唉,你们是淡定,今天可是大汉日报的记者都在,据说还带着绘画大师,到时候绘画成图,会刊登在大汉日报上,还会随机挑选一些人采访,这可是会上大汉日报的!”
“什么?你说有机会上大汉日报?”
话音落下,原本淡定的这些人,顿时淡定不起来了,丢下茶水钱就往外面跑。
而那原本着急的人反而愣了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叶九,你他娘的愣着干什么,快走,要是上了大汉日报,我得叫我家老汉侍候我一天,哈哈。”
名叫叶久的人也是反应了过来,摇头一笑,顿时加入人潮队伍。
能够上大汉日报,在大汉每一个人眼中,都是一种荣誉,莫大的荣誉,因为这是一个可以让大汉天下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机会。
以往只有做出重大贡献,或者大汉日报自己选择极少部分的人才能刊登上去。
如今听到采访可以上大汉日报,没有一个人忍得住。
也是幸好大汉的街道比较宽敞,人和车走的是两条道,但即便是这样,两条道都拥堵得不行。
也是因为今天的热闹,京城所有衙役,以及城防司所有人,全部都取消了休假,所有人全部在岗,纷纷出动前来维持秩序,并且朱高煦还从王宫内抽调了一部分守卫过来帮忙。
外城火车站,远远看去,更是人山人海,除了出车站的通道,其余通道围得水泄不通。
身穿制服的衙役与城防司军士,不断来回巡查,有人则是不断指挥着往哪里走。
但尽管如此,每个人脸上都没有丝毫不满与凝重,只有翘首以盼的期待。
不仅是大汉与大明的百姓,还有其余小国的人也挤在一起,虽拥挤,却又井然有序,每个人都遵守着指挥,没有一人插队与胡乱拥挤。
诸国来的人是不敢去胡乱挤,大汉的百姓则是尽可能的维护大汉的大国风范,不能让诸国的人觉得他们没有礼数,且大汉百姓各自也非常自觉的遵守秩序,没有去挤。
他们只是想要见证大汉汉兴号列车,想要体验这个从未见过听过的蒸汽火车,有的人更是想着多坐多花钱,为朝廷回本,都在有序的排着队。
而在每个队伍旁边,还有工作人员拿着贩卖的水,凡是需要的都会以正常价格进行售卖。
在远处的一处山坡上,朱高煦的三女来到山坡,而在此地,已经有人等着了。
“大哥,二哥,三哥,我们来了。”
“你们走慢一些,别摔倒了。”
在这里等着的几人,正是以朱瞻壑为首,朱高煦的几个儿子,全部都在这里。
包括朱瞻圻,也已经赶了回来。
朱瞻壑与朱瞻圻看着走得匆忙,差一点摔倒的妹妹,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们是真的心疼这些妹妹,但不仅有心疼,也有怕。
真要有人摔着碰着,他们回去之后指定要面临混合双打。
韦清婉都还好,但朱高煦在这方面是真不讲理。
是的,在朱瞻壑、朱瞻圻几个儿子眼中,朱高煦就是不讲理。
因为对他们,有着需要要求与限制,但对他们的这些妹妹,朱高煦是真的疼爱得不行,可以说只要不过分,几乎是有求必应,根本就没有他们这么多的限制。
现在要是有妹妹摔倒了,韦清婉的那顿打还有可能躲过,但朱高煦那顿打,哪怕就是朱瞻壑,都怵得很。
当几人聚在一起,这时一旁的一个人也是开口。
“于谦见过长公主、五公主、七公主。”
是的,这个人,就是于谦。
三女纷纷收起调皮,示意于谦起身,
“此次出来,不过是参与这场盛事,于中郎不必行礼,且在外也不必称公主。”
大汉长公主回应着于谦,另外两人则是在一旁似笑非笑,看着于谦与她们大姐,更是莫名。
于谦正要出声,朱瞻壑的声音却是传了出来。
“咳咳,于谦,你就按四妹说的做。”
“四妹,这里是最佳观赏的位置之一,可以对车站与蒸汽火车一览无余。
这是望远镜,到时用这望远镜观看,便可以看清。
你在这里,为兄带着他们去另外一处最佳观赏的位置。”
朱瞻壑说完,带着自己的弟弟妹妹就离开了。
长公主与于谦都没有说什么,仿佛已经知道了一般。
半响,于谦才缓缓开口。
“长公主....”
“于谦,你可真是一个木头,怎还这般唤我,叫我芸清便是。”
大汉长公主,芸清,全名朱芸清,排行第四,也是朱瞻壑口中的四妹。
朱芸清就这样落落大方的注视着于谦,脸上带有淡淡的笑容,目光带着鼓励。
此刻那个敢对朱高煦死谏,谁做错了事都得被他怼的于谦,双手相互揉搓着,反复的揉捏自己的手指,目光更是东张西望,就是不敢去看朱芸清的脸。
而于谦的嘴唇,一时间都有些打颤,一张脸都有些发红。
半响,于谦仿佛想通了什么,深吸一口气让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然而收效甚微,袖中的手又紧紧掐了自己一下,这才逐渐平静下去。
目光缓缓与朱芸清对视,身体的那些小动作,此刻也已消失不见。
“芸清。”
“嗯。”
朱芸清听后,还未盛开的花朵在脸上完全绽放而出,隐隐带有些许娇羞嫣红。
轻轻呢喃声,此刻仿佛那么的悦耳。
于谦看着此刻愈加貌美的朱芸清,双眼始终清澈,脸上带着淡淡笑容。
两人对视一会,又齐齐看向远方。
“之前在国子监的相见,我还记得,那时我向先生请教问题,但当时先生忙,你帮我解答,但你说得有些深奥,我没有懂,你又再次反复跟我解释。
那时的你,只有对知识的向往,丝毫没有留意我吧。
后面我也听说你的不少事迹,你可是胆子很大呢。”
于谦闻言,只是在一旁转头看向朱芸清的侧脸,骤然笑了。
“那时也不知道是你,当时我只是想着学成报效朝廷,故而并没有去想那么多。
之前谏言王爷,也不是我胆大,当时是我的一种无知吧,但我并不后悔。
若是再有此事,我还是会那样去做,这并非我的胆量大小,而是身为臣子,自当要为大王,为朝廷尽心尽责。
纵然身死,我亦无悔。
且大王深明大义,又仁德宽宏,还有太多值得称赞之点,大汉有王爷,才是我的幸运。”
朱芸清听得心中高兴,因为于谦这是在夸她的父亲朱高煦。
但又有一丝愁容,看向于谦的目光,都有些许无奈。
“你啊,一说什么事情,就会聊到国事上。
原本大哥跟我说这些我还不信,现在我信了。”
于谦一时沉默,并没有出声。
这时,朱芸清的话音继续传来。
“父王与母后已经与我说过我们的事情了,我同意了。
书呆子,以后好好努力,真正做到为国为民吧。
你所做的决定,我支持你。
这次,也是以大汉长公主的身份最后一次和你相见了。
听爹说你要更进一步后才成婚,我支持你,这才是有志气的大丈夫该做之事。
我在王宫等你,我希望待我再出宫之日,便是在花轿上。”
看着眼前的丽人,于谦心中感到无比的温暖与感动。
其实他与朱芸清的婚事,韦清婉已经和他老母谈过,朱高煦也和他说过。
他本来还有些担心娶大汉长公主之后,会有影响,他之前有过担心。
但如今,所有的担心,尽皆消失不见。
作为长公主,如此支持他,夫复何求?
他于谦能够娶如此贤惠之女,又是朱高煦嫡长女,大汉长公主,或许是他上辈子积了德才娶得如此女子。
“芸清,你且等我,谦必不负你!”
“我相信你。”
朱芸清知道这是于谦在向她表明态度,是于谦的誓言,她也愿意等。
当蒸汽火车开始运行,所有人的目光全部被吸引,不仅是车站以及京城之内的高楼,就连远处山丘,都站满了人。
远一些的,纷纷拿着望远镜看着,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自豪。
这是身为汉人,身为大汉之人的自豪。
悠远的汽笛声,在所有人耳中,都是悦耳动听的。
车头浓厚的烟雾,在所有人眼中,更像是仙神在腾云驾雾一般。
所有人,都在铭记着这一刻。
“大汉万年!汉人永昌!”
一些人准备的旗帜,在这一刻纷纷牵开。
随着一人的开口,所有人纷纷开始高声呐喊着。
就连远处山丘之上,也是此起彼伏的呐喊之声。
即便是朱瞻壑、朱芸清、于谦等人,也纷纷加入呐喊之中。
所有人都在发自内心的支持与期望着大汉能够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
“于谦,走,我们去叫上大哥他们,我也想体验一下蒸汽火车。”
“好,正好我已经买到票了。”
车站之内,所有人都在期盼着下一趟列车发车。
与此同时在定城火车站,同样的人山人海,每个人都是激动万分。
期待已久的蒸汽火车,所有人都目睹了真容。
坐在蒸汽火车内的百姓,更是纷纷打量着车厢,直到火车启动,又纷纷来到窗户前,看着窗外不断倒退的景色。
其实如今的火车,速度并不快,里面的座椅都比较硬,装饰也谈不上多好,更是有着不小的颠簸感。
但这些,没有一个人去在意,所有人都处在兴奋之中。
“火车动了!开始走了!”
“当真是奇迹,如今庞大的铁皮火车,竟然真的自己动了!”
“杨兄,这就是大汉科技之道的发展带来的啊,我决定了,我要考入科技大学!”
“算我一个,我也要去报考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