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被指着鼻子骂的朱棣,抗下所有的江书(1 / 1)
朱棣一时有些愣神,大汉的使者来了,朱高煦派人来做什么?
骤然想到自己让朱高燧办的事情,朱棣的神情顿时不好了。
这个时间点,朱高煦派人来,除了这件事,他都想不出是其他什么事了。
一想到朱高燧把这事给搞砸了,朱棣心头就是一阵无名怒火往上冒。
前面他去大汉,朱高煦对他有多可以,他是感受到了的。
因为他,朱高煦给他钱粮物资,又因为朱高煦为汉人的崛起与发展,还给他不少基础技术以及书籍。
但他回来之后,却是让朱高燧派人去获取大汉的一些机密技术,这事怎么看,都是他做得不地道。
现在朱高煦派人来是什么目的,朱棣都已经能够猜到了,毕竟朱高煦那个脾气,以及如今大汉的体量,朱高煦要是能够忍得住,他都不信。
而朱棣之所以对朱高燧很是生气,是因为他以为这事是可以成功的,起码朱高煦知晓也是他成功之后再知道的。
那时他不怕朱高煦知道,只要能够得到技术,无非就是脸面挂不住罢了。
但作为皇帝而言,所谓的脸面,是最不看重的。
如果脸面可以用来换取一些实际的好处,对朝廷,对大明江山社稷有用的,朱棣不会有任何犹豫。
朱棣生气的就是这点,朱高燧隐藏十多年的时间啊,底下的人都已经在朱高燧那里得到信任了,结果却是不仅没有成功,反而还事情败露,把他都给牵连了进去,朱棣怎么能不火大。
如今浙江的事情本应该进入安稳的推行新政阶段,他一直没有动朱高燧,就是在等着朱高燧做这件事。
若非他还需要朱高燧来为他获取大汉的机密技术,他已经对朱高燧动手了,哪里还会等到现在。
朱棣是真没有想到,朱高燧隐忍十多年在朱高煦那里换来的信任,居然出问题了。
而且事情更加严重的是,他没有收到从大汉传来的任何消息,这已经说明,朱高煦将他大明在大汉安插的人,都给拔除了。
朱棣都想不通,朱高燧到底是怎么安排的,下面的人又是怎么办事的。
本应该是暗中发力,朱高煦都不会有任何防备的事情,结果就是没有成功,反而暴露了。
朱棣尽量将自己的心绪平复下来,如今事已至此,他再生气也已经于事无补。
“带进来吧。”
朱棣语气平静,既然当初选择了做这个事,他也不怕朱高煦派人来找麻烦,起码这个心理准备,他是有的。
“对了,再去将赵王叫来。”
“是。”
朱棣静静的在殿内等待着,不一会,张谦缓缓走入殿内。
“臣张谦,参见皇上。”
“免礼,起来吧,你此次前来,可是汉王有何事?”
朱棣看着举止有度,不卑不亢的张谦,欣慰的点点头。
如今他也不是第一次见了,朱棣对张谦是格外的欣赏,要知道张谦最初可是在大明为官的,后面跟着朱高煦出去了。
其实朱棣很想不通,跟着朱高煦出去的那些人吧,原先都在大明做过官,但他也没有发现有什么出色的地方啊。
然而如今在大汉,一个个的全部身居高位,能力极强就不说了,为官还格外的清正廉洁,关键是做起事来,那是真的一心为国为民。
朱棣都纳闷了,在大明的时候,这些人为什么就不是这个样子?
要是这些人早早显现出来这样的能力与品德,他还不会重用吗?
朱棣想的是什么,此刻张谦无心去顾及。
起身之后,气势骤然散发,整个人变得无比严肃与认真。
哪怕是面对朱棣,张谦依旧有着自己的气势。
“皇上,臣此来,是代表汉王,代表大汉,想要问一问皇上究竟意欲何为!
皇上在大汉时,汉王并没有对皇上隐瞒什么,科技之道上不仅给予了大汉科研院精心编撰的书籍以让皇上带回大明传授匠人,发展科技之道,欲使汉人能够发展更好。
除此之外,汉王前前后后给予大明众多金银、物资,全力帮助皇上,帮助大明度过难关。
并带皇上去往科研院观看各种科技技术发展,全部呈现在皇上面前。
然而皇上回到大明,却是派人窃取大汉机密技术,如此下三滥之举,让汉王寒心,更是让大汉千万百姓寒心,更是寒了在外为大明开疆扩土之汉人之心!
面对此等卑劣行径,大汉无法忍受,大汉之军同样无法忍受,汉王更是无法接受。
还请皇上给一个解释,以宽慰千万百姓之心,平息在外为大明开疆扩土汉王与汉军之怒!”
张谦正视着朱棣,哪怕他知道自己说的极有可能会让自己丧命,但张谦并没有丝毫胆怯。
张谦知道自己这次代表的是整个大汉,更是代表着朱高煦前来质问,大汉的愤怒,他必须要向朱棣表现出来。
大汉援助了大明这么多,哪怕朱棣就是白眼狼,这次都必须要给大汉一个解释。
在他来之前,就和朱高煦商议了许久。
朱高煦确实不想挑起大明与大汉之间爆发大战,但朱棣的这个举动,是真的让朱高煦无比的寒心。
如今的大汉,早已经非昔日的大汉,哪怕现在人口迁移还没有完成,但朱高煦也不想有丝毫的忍让。
这次张谦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件事,朱棣必须要给大汉,给朱高煦一个交代。
朱棣此刻一脸阴沉,被张谦这样怼着说,自他登基以来,从未出现过,如今却是第一次出现了。
但哪怕朱棣心中万般恼怒,是真的恨不得杀了张谦,他都只能忍。
这件事,朱高煦对他,对大明是真的仁至义尽了,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出来。
而他做的这事也确实不地道,有点恩将仇报的意思在里面了。
尤其是他还是一个当老子的,朱高煦是他儿子,他都下了这个手。
现在张谦这样指着鼻子骂他,朱棣都只能忍。
要是真的因为这事让大明与大汉打起来,他哪怕有着众多的功绩,都会被后人戳着脊梁骨骂,尤其还会断了汉人的发展。
这真的是做了亏心事,面对如今张谦代表朱高煦的质问,是一点头都抬不起来。
此刻,朱棣是真的恨不得抽一顿朱高燧,要不是因为朱高燧隐忍了十多年,要不是因为朱高燧已经得到了朱高煦的信任,要不是朱高燧在大汉的人也得到了朱高煦的信任,他都不会想到这个法子。
结果朱高燧把事情办成这样,是真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要是朱高燧让人把技术带回大明,他被骂就被骂了,他都不会有丝毫生气。
但现在他是白白的挨骂,这事传出去,他这个皇帝还有什么名声?
本来他就是造反篡位的,靠着编撰永乐大典,安顿百姓,发展民生,尤其是灭瓦剌与鞑靼的功绩,好不容易洗刷了,结果现在来这出,他还一点收获都没有,朱棣是一点都不想认。
“张谦大胆!朕乃大明皇帝,岂会做如此之事!
此事朕会彻查到底,具体是何人所为,届时自然清楚。”
“皇上,您贵为天子,却是敢做不敢认,着实让人失望。
至于证据,臣也已经带来了,锦衣卫镇抚江书正在殿外,皇上只需让其进来便一目了然。
能够调动锦衣卫,在大明除了皇上,也没有别人了吧?”
张谦并没有因此对朱棣有什么想法,在来之前朱高煦就已经和他说过了,这件事即便是质问朱棣,要朱棣一个态度,但这个事却是不能给到朱棣头上。
这也是张谦主动提起锦衣卫的原因,因为锦衣卫除了朱棣,之前还真有一个人可以调动。
而这也是朱高煦真正的目的。
朱高煦不介意帮朱棣一次,但他只想让那个人不好过。
至于朱棣,在朱高煦眼中就已经是没有几年的人了,他没有必要跟朱棣置气。
而且这事真让朱棣来背,朱棣也不会同意,朱高煦都能够想到,朱棣必然会让那个人来背这件事。
正是因为朱高煦与他说过这些,张谦才没有丝毫意外。
现在事情也一步一步在向那个方向去走,这就是足够了。
朱高煦只是想要一个结果,只要达到目标,张谦的任务就是成功。
但这些,朱棣可不知道。
此刻朱棣内心杀意是真有些控制不住,也不知道是不是前段时间杀得太多了,导致现在朱棣年纪越大,杀意也越来越大。
锦衣卫镇抚,江书,他没有想到,这个人,居然还被张谦给带来了。
他是真的想掰开朱高煦的脑袋好好问问,派人做这样的事情,一旦任务失败,这人不应该死的吗,怎么还会活着。
朱棣也没有再去想,还好他已经让朱高燧来了,待会他可得好好看看这人会怎么选择。
随着朱棣挥手,江书很快被带入大殿之内。
“锦衣卫镇抚江书,参见皇上。”
“江书,朕记得你,当初赵王负责锦衣卫时,特意将你提拔上来的,那份奏章,还是朕批红同意的。
你既已为镇抚,为何要去做刺探大汉机密技术之事?
汉王对大明有大功,扬汉人之名,为大明开疆扩土,创立科技之道,造福苍生。
朕让你在大汉,是为保持大明与大汉的联系,增进关系,你怎能做出如此之事!
你现在如实说来,你为何要这样做!”
江书此刻无比的平静,在来的路上,他就已经做好了这个准备。
他不是庸人,能入锦衣卫,又能成为镇抚,能够获得朱高煦好感的人,怎么会是庸人。
他清楚朱棣不可能承认这件事,如今朱棣这样问,就是在让他把朱高燧给说出来呢。
江书又能有什么办法,如今他要是不好好配合,他的亲人家族,恐怕都会因他受到牵连。
张谦看着江书,心中也没有什么波澜。
这件事江书无辜吗?
无辜,也不无辜,因为江书是锦衣卫,是朱高燧的心腹,进入大汉后逐渐获取了信任又要准备对大汉不利。
无论江书是什么动机,张谦心中对江书都是有极大想法的。
至于无辜,则是牵连到这样的事情中,如今只能作为牺牲品。
上面的博弈,江书成了一个弃子。
但在张谦眼中,何尝不是一种活该,罪有应得。
若是江书直接投靠大汉,真诚跟随朱高煦,又岂会有这遭。
但江书始终站在了朱高燧这边,又何尝不是一种愚忠。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逐渐出现,来到殿内。
“爹,我来了。”
来人正是朱高燧,当进入殿内看见江书时,朱高燧心头顿时一惊。
电光火石之间,他已经猜到了肯定是他让江书做的事情败露了。
朱高燧心头凝重之时,也在思考这件事该怎么处理。
此刻他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他不能和这件事扯上任何关系,不然他就完了。
这件事他也清楚,朱棣不可能自己承担,他不能往朱棣头上推,不然他彻底没了希望,但他自己,同样不能承担。
就在这时,朱棣威严的话音缓缓传来。
“赵王,你之前为锦衣卫指挥使,全权负责锦衣卫事宜,你可有让江书在大汉获取大汉机密技术?
此事事关重大,你最好如实说来,不然,朕饶不了你!”
朱高燧听着朱棣的话语,顿时跪倒在地。
“父皇,我从未让江书去做此事,绝对没有!
我与二哥素来交好,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
朱高燧说完,又看向江书。
“江书,你如实交代,究竟是谁让你去做这事的!”
朱高燧疯狂的在给江书眼神示意,这意思不言而喻,就是想要让江书自己一个人将这件事扛下来。
朱棣深深看了一眼朱高燧,但也并没有说什么。
因为在他心中,朱高燧他已经要准备处理了,没有这事,也不过是少了一个理由罢了,他还有其他理由。
若朱高燧真的能够让江书担下来,他反而还会高看一眼。
到底是他儿子,他也不希望朱高燧背上那样的名声。
张谦看了一眼朱高燧,心中却满是冷笑。
对比起朱高炽与朱高煦,朱高燧是真的差得太远了啊。
但这人狠也是真的狠,幸好有朱高煦早早和他说过。
江书看着朱高燧,心头有些悲凉,却又是释怀。
释怀的是当他知道朱高燧变了之时,他就已经有预料了。
这种时候,朱高燧怎么可能会保他呢。
“禀皇上,此事乃标下一人所为,只是想获取汉王的机密技术带回大明,没有任何人指示。
是标下想要立功,想要走得更高,一时利益熏心,做了错事。
标下自知犯下大错,请皇上责罚。”
江书一句话,将所有的罪责全部揽在自己身上。
然而这番话,却是让张谦极为不满,他可不能让朱高燧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