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大汉纸币全面推行,汉军在南亚的全面推进(1 / 1)

加入書籤

朱高煦看着王玉一脸的激动,心头也微微有些欣喜。

电力连通,接下来总算是可以使用电灯了,只是可惜如今的电灯,持久能力还不行,但至少王宫里面可以随时换。

“如今只是王宫吗?其他地方有没有连通电力?”

欣喜过后,朱高煦又有皱眉,只是王宫通电,在他眼中还完全不够。

如今虽然全部通电不现实,也没有那个条件,但起码,王城要率先完成更换啊。

王玉闻言,激动的神情一滞。

“王爷,如今只有王宫,且即便是王宫,暂时也只能覆盖一半,无法全部覆盖。

如今只有一座发电厂在运行,另外的发电厂还在建设,据科研院的人说,这一座发电厂传输的电力,暂时只够覆盖这些地方。

现在科研院已经掌握发电厂与传输电的技术,据他们说正在研究如何建设更大的发电站,到时一个发电站就可以覆盖更多的地区。”

看着王玉一脸遗憾的神情,朱高煦也有些默然,就连王宫都只能覆盖一半,外面那些地方,暂时就不要想了。

发电站的建设,以及电力的传输,这些问题,他暂时也只能交给科研院了。

他知道的,他也全部告诉科研院的人了,至于科研院什么时候能够突破,他也只能等。

思考片刻,朱高煦肃然开口。

“如今正在规划的发电站有五座是吧?并且每一座都会比如今的会更大。

接下来你外面划出一块片区,用于工业工厂所用,让所有的工业工厂,都将厂房建设到相应的地方去。

凡是需要迁移的,朝廷派人去调研,同时给予补贴,辅助他们进行搬离。

按照如今周边的工业厂房计算,一个片区可能不够,这事你要去落实好,一个片区不够就多划分几个出来,以后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工业厂房。

完成之后,后面建设的发电站,优先给这些厂房供电。

科研院已经在研究如何用电力驱动一些机器进行辅助,通了电,这些工业厂的效率会更高。

给他们供电后,再开始向着王城开始普及。”

对于那些工业厂,朱高煦是已经足够重视了,现在搞出了电,还是优先给他们使用。

这已经是朱高煦能给的最大支持了,只希望工业的发展能够更快一些。

王玉将这些一一记下,脸色却是越发的严肃。

“王爷,如果这样做,那么需要增设发电站,可以进行协调。

不过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铺设这么多的电线,对材料的需求极大,如今我们的货币还没有完全更改,这很难实行。

如今已经推行的大汉纸币,经过这么些时间,反响极为不错,各地都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但传递出来的都是积极利好的信息。

臣建议,可以全面推行大汉纸币了,从而替代原本的金、银、铜,如此可以将集中用作其他用途。

而且不仅是电线,现在诸多工业领域,随着科研院研发的不断进步,银也开始进行了运用。

更为重要的是,如今探明的银矿不断增多,外面的银太多了,继续使用下去,会造成很大的冲击。

大汉纸币的推行,刻不容缓,臣认为当加快部署,尽快完成全面替换。”

王玉说到这里,是真的佩服朱高煦,早早想出了大汉纸币这个货币,并且如今还已经进行前期的推行,为后面全面推行打下了基础。

要是没有朱高煦做这个动作,他都不知道如今的大汉会是什么样的。

而朱高煦听到这里,只感觉一阵牙疼,疼的是白银太特么多了,哪怕是这期间他已经用不少银子在外面买各种材料到大汉了,但那些银子过后总能诡异的再流入大汉。

商业真的太好,世界经商的人都往大汉跑,带进来的银子是真的多。

如今大汉境内发现的银矿,也是太多了,许多他都没有让人去开采,就是怕再流入一些到市场上,通货膨胀都抑制不住。

而且这个时期欧洲那边的大量白银还没有流入进来呢,只是少部分的。

要是再流入进来,指定要出大问题。

白银不像纸币,纸币只能大汉生产,朝廷可以操作。

但白银没办法啊,外面流入进来的,可以说有时候都在白嫖大汉的产品了。

搞得如今大汉金的价值起来,许多大型贸易,如今都不用白银,改用黄金了。

不再犹豫,朱高煦看向王玉。

“如今各地的银行建设如何了?相应的官吏都已经安排好了吗?”

朱高煦现在担心的就是这个,按照如今大汉纸币前期推行的反响,他已经不担心百姓不会接受了。

但他担心官吏以及部门的安排不到位,出现各种问题。

想要全面推行不是那么简单的,新的货币制度要建立,各个新的职能部门不仅要建立,还要在各地建立,等等等等的事情太多,任何一环出问题,全面推行都要出大问题。

王玉当即拿出一个本子,呈给朱高煦。

“王爷,如今在各个主要城池,都已经做好了布局。

是所有的较大的城池,除了如今正在攻打的南亚之地外,其余各府,都已经组建完成。

这些都是由中央银行直接负责,对接各地的支行、分行,同时金融部也组建了雏形,只是具体由谁负责,需要王爷决定。”

朱高煦打开仔细的看着,看了许久,全部看完之后才舒了一口气。

虽然只是建设到了府一级,下面的县还没有开始铺设,但慢慢来嘛,先到府,县里慢慢就能有了。

“好,这事做得不错,那就先按照这个实行下去。

中央银行这里已经做好了准备,你下去之后就开始,全面开始推行纸币。

另外宣传司、大汉日报也会全力配合宣传事宜,尽快将货币平替成功。

同时,下面县一级的建设,也要加快进度,先铺出去,不能再继续用金、银、铜这些作为直接交易的货币了。”

尽管现在定下来,但朱高煦也清楚,全面平替完成,也需要不少时间。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朱高煦也没指望瞬间完成,反正慢慢来,只要先将这一步踏出去,踏出去后,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王玉一一应下,商议了一会细节问题,随即退了下去。

直到王玉离开,朱高煦又安排了金融部以及金融监管部门的负责人。

如今随着这些以往没有的部门出现,朱高煦也是逐渐感到了头疼。

以前他是真的没有现在这么累,那时候他其实还有许多空闲时间的,用来做自己的事情,用来享受。

但随着大汉的疆域越来越大,各种职能部门增加,发展越来越快,各种新的逐渐出现,都在不断压缩着他的空闲时间。

现在朱高煦已经在想着,内阁确实需要实际建立了,用来帮助他处理国事,只负责政务,不负责军事。

文事上面成立一个联合机构,军事上成立一个联合机构,不然再这样下去,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王玉与许柴佬虽然被称为阁老,但如今的内阁,其实有些形同虚设,下面人叫王玉与许柴佬阁老,更多的是尊称。

只不过这次,朱高煦不想取名内阁,得换个名字。

哪怕就是负责军事的,也是一样,不想再叫都督府了,都得换一个名字才行。

但实行这些,朱高煦要思考的还有很多,职能的限定,这些人权力的限定,内部的稳定,不能出现一人权力过大把持整个部门,方方面面都得考虑进去才行。

要是真形成了大明后期的那种内阁,他还不如不建立了。

随着发展不断的加快,有时候制度,也是真的在不断的改变。

如今大汉的制度就是这样,已经改进了多次,就是为了适应新的时代。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各项制度也需要同步更新,不然,又要出各种问题。

就在朱高煦沉思之际,陈宏匆匆走了进来。

“王爷,前方传来捷报!”

朱高煦当即恢复思绪,停止刚才的想象,接过捷报看了起来。

同时又起身来到地图前,按照捷报中的内容,开始找相应的地点。

捷报的内容也很简单,首先海军在榜葛刺湾(孟加拉湾)取得大胜,全歼所谓反汉联盟的联合水师,控制了榜葛刺湾与阿拉伯海东部海域。

随后的大军开始在孟加拉榜葛刺的撒地港(吉大港)登陆,由韦达率领五万大军,攻占了孟加拉国南部,并且击败了汇聚而来的十五万反汉联盟联军。

这一战斩杀三万余,俘虏十万余,若不是敌人投降太快,还能斩杀数万人。

朱高煦看到这里时,差点都笑了,在文字里,他都感受到了韦达的遗憾。

另外一处在羯陵伽国乌茶的港口登陆,由靳荣率领三万军进行登陆。

因为这个港口比较小,大军耗时近一个月才全部登陆完成。

当最后的大军完成登陆时,前面的靳荣都快要打到了羯陵伽国的都城去了。

张辅则是率领八万大军在俱蓝国的俱蓝港进行登陆,俱国直接原地投降,张辅随后开始对维查耶纳伽尔国开始发起进攻。

最后韦兴则是率领三万大军在吉吉拉特国的洛塔尔坎巴特湾进行登陆,很快控制吉吉拉特国的中南部。

至于锡兰那里的泰达米尔国,则是海军将其封锁海域,并没有发起进攻。

看完整封捷报,朱高煦在地图上相应的地方都画上标记,逐渐露出了笑容。

起码就目前来看,大汉在南亚的推进,极为顺利,那所谓的反汉联盟,基本没有掀起什么水花。

看看俱蓝国,大汉的王师一到,立马原地投降,这服从王化的样子,才是大汉所需要的啊。

心情大好的朱高煦,随即看向陈宏。

“记录命令,传令给张辅、韦达、靳荣、韦兴,怎么打,本王不管,但务必要达到战前定下的战略。

这次进攻,我大汉占据绝对的优势,行军作战务必小心谨慎,谁要是吃了败仗,导致伤亡过大,本王过后再收拾他!”

朱高煦并没有做出任何部署,因为该做的,在战前就已经全部做好了。

如今张辅等人只需要根据战前做出的部署,达到战略目的即可。

朱高煦深知一点,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不清楚具体的战况而遥控指挥,去搞什么微操作。

在战前制定的战术没有出问题之下,一切都顺利,他也没有必要做出改变,只需要相信派出的张辅等人即可。

突然想到什么,朱高煦转身看向陈宏。

“你去一趟宣传司,将捷报告知宣传司,让他们立即开始宣传,大汉对外征战,取得大捷!”

这么一个可以鼓舞民心的捷报,必须要大肆宣传,让百姓知道,前方战事一切顺利,让所有人知道,大汉接下来,疆域又会再度扩大了。

“是,王爷!”

陈宏当即也是激动的应下,见朱高煦没有其他安排后,当即下去传达朱高煦的令。

朱高煦一个人还在看着地图,心头格外的火热。

过去了这么多年,如今他其实也渐渐开始老了,他深知时间很是有限。

只要将南亚占据,后面就可以向着西亚,以及中亚地区进军,更后面就可以开始对欧洲那里开始动手。

朱高煦不知道还需要用多少时间,但也只能这样一步一步来。

西亚那片地方,他是必须要占据的,因为那片地方,底下的资源太丰富了。

他要是不拿下,以后的世人,还不得把他骂死?

都打到那个地方了,就是那临门一脚的事情。

如今朱高煦只希望,在自己还有口气之前,至少要将这些地方拿下,这是他的底线。

如果还有时间能够将欧洲打下,那就更好。

至于美洲,尤其是北美一带,朱高煦根本不着急。

因为那地方如今也没有什么人,只有一些土著罢了,收拾起来快。

最让朱高煦担心的,其实还是欧洲。

在火器方面能够和东方掰掰手腕的,只有欧洲的那些小国,其中尤其是以葡萄牙王国、西班牙王国为最。

因为这两个,在最初之时,是火器发展最快最好的。

现在因为有了大汉的原因,他是真有些担心欧洲那边的火器发展进度。

如今,欧洲的消息他也只能等着盛坚与侯海带回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