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朱棣的最后一舞,对朱高煦最后的请求与道别(1 / 1)
朱棣看着朱瞻基在纠结,还以为朱瞻基正在沉思,并没有出声打扰,自顾的看着地图,静静的等待着。
如今即便是他已经回过神来,朱棣心头依旧还是有些震撼。
当初的瓦剌余孽是什么样子,他可是太清楚,本以为瓦剌会就此消沉下去,却是在脱欢与也先两代人的带领下,愣是又重新崛起。
朱棣对马哈木其实都有些羡慕,儿子这样优秀就算了,孙子也同样优秀。
脱欢给也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先在这个基础之上彻底崛起,哪怕这个所谓的蒙古帝国内部问题会很多,但起码,如今表面看着,确实强大。
现在哪怕是大明,想要重创也先的蒙古帝国,朱棣自己很清楚,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十二万骑兵,还有着火器加持,如今瓦剌,简直可以和当初的元朝相比了。
而且最让朱棣担心的,就是传回来的这些情报,是否真的可靠。
锦衣卫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加上又这么晚才传回来,所拿到的情报,真的就是最新的消息吗?
当初他派锦衣卫过去在暗中杀死了脱欢,他不信也先这样的人会没有防备,会对大明的锦衣卫视若无睹。
朱棣一时都有些头疼,他在西北投入的锦衣卫情报力量,其实已经不小了,但现在那里被也先整合后,情报的展开,他知道会很难。
其实朱棣还真没有想错,也先在金帐汗国分裂成诸国之后,迫降多国。
真实的实力,也就是也先的大军,不止二十万,尤其是火炮的情报上,也与锦衣卫传回来的存在偏差。
朱棣看着地图沉思许久,想着这一次该怎么打。
出兵是肯定要出兵的,他绝不允许大明边地出现这么一个强大的邻居,他哪怕再次损耗国力,都必须得把也先给彻底重创,最好斩杀也先。
前元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当初他小时候,也是见证以及参与过的。
朱元璋北伐之时,他朱棣,当时也在军中效过力的,他不想这个所谓的蒙古帝国,再次崛起。
而且这次一旦重创也先,那么大明还可以顺势向西北方向进行扩张,疆域可以再度增大。
在朱棣看来,这次大明,恐怕是要被动增大疆域了。
思考着这些之际,朱瞻基的声音突然传来。
“爷爷,我想了一下,大明应该要出兵,瓦剌余孽崛起,已经开始影响大明周边,这对正在营建的东、西蒙古都司而言,极为不利。
可也先如今有着十二万骑兵,这对大明而言,极为不利。
我觉得可以出兵表明大明的态度,但决不能深入,一旦大军深入,将会极为容易被也先的骑兵的针对。
尤其是后勤物资运送,将会极为艰难。
十二万骑兵,撒在这片地方,会让我们极为的难受,稍有不慎,甚至还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刚才我思考许久,我认为若是出兵,最好分为两路。
其中一路从西蒙古都司出发,往巴林等诸部方向发起进攻,这里主要调集东、西蒙古都司,以及奴儿干都司、辽东都司等地兵力为主,为辅攻方向。
而另外一路则是从哈密都司出发,集中主力大军,先将原本东察合台汗国地区纳入大明疆域。
这些地方,我们的后勤运输路线可以不受到很强烈的干扰,而要是继续深入,去往白帐汗国、金帐汗国等地,战线拉长,对我们极为不利!”
朱瞻基在地图上认真的指着,说着自己的见解。
在知道这次必须要出兵之后,他现在所想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既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时不能让朱棣再像之前灭鞑靼与瓦剌那样,深入腹地进攻。
他必须要保证大明精锐不能出现大规模的伤亡,不然他后面不好应对朱高煦的大汉国。
朱瞻基始终还是无法像朱棣那样,正常看待朱高煦的大汉国,他是真的怕。
比起攻灭也先的蒙古帝国,他更加感兴趣去将朱高煦的大汉国打下来,虽然极为困难,虽然如今还存在火器上的差距,但朱瞻基就有这样的心。
朱棣听着朱瞻基说的这些,也是欣慰的笑了。
“大孙,你说的这些,很不错,如果是正常用兵,像你说的那样去做,只需要逐次去做,就能逐渐达到目的,哪怕不能重创也先的蒙古帝国,起码可以做到压缩其活动空间。
如此一来,大明有了更深的战略纵深,可以在巴林、东察合台汗国等地建立防线,然后再像当初对付鞑靼那样,缓慢推进,数十年就能将蒙古帝国削弱。”
朱棣对着朱瞻基很是称赞,其实这个法子,他已经在鞑靼身上用过了。
但朱瞻基能够提出来,他也很认可,因为这个法子本身就没错。
不过只需要像他以前那样,大明修养一段时间后,有了钱粮,就立即出征,一边小削弱,一边往外扩,一边构建防线,将大明的边地不断向外推移。
可短暂的欣慰过后,朱棣看着地图,却是又摇了摇头。
“你说的这些,虽然不错,但我不准备这样做。”
朱棣转头看向朱瞻基,神情越发的坚定。
“大孙,我老了,也就这两年的时间了,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慢慢为你清除这些障碍了。
这次,我要集中大明精锐,重创蒙古帝国,让其无法对大明施压,你也可以更好的休养生息。
这也是我能够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或许我会死在这次亲征的途中,或许我会死在战场之上,或许我能看见明军大胜,但无论如何,我不能将这个麻烦遗留给你。
这次亲征,你留在京城,将迁都的事情完成,总督所有国事。
在我率军出征之后,大明所有事务,皆由你做主,不必请示我。
无论政务还是军事,我出征之后,你虽是太孙,但你就是大明的皇帝,你拥有所有的权力。”
朱棣带着淡淡的笑容看着朱瞻基,既有对这次亲征的坚定,也有对朱瞻基的期望。
他这一生,都在北征。
还没有就藩时,跟随常遇春北伐。
为燕王之时,护卫北疆,多次出兵鞑靼,以护大明北疆稳定,以护大明北疆之民安定。
在他登基之后,五次北征,最后灭鞑靼与瓦剌,彻底扫平大明北疆之患。
如今,即便他已经人到暮年,就剩下最后这一两年的时间,他依旧再次决意出兵,再为大明解决边患。
许多人都说,他不是大明的皇帝,他是大明的征北大将军,朱棣都认了,他就是大明的征北大将军。
大明有需要,他就在。
他朱棣戎马一生,除了之前去朱高煦大汉国的那段时间外,他没有过过一天安生的日子,他从未懈怠片刻,他从未享受过真正的生活。
但他从不曾后悔过,这不仅是他一生的志愿,更是在为他自己赎罪。
如今年老古稀,他本可以享受人生最后的时光,将这些事留给朱瞻基去做,但他做不到。
劳碌一生,未曾有片刻安宁,身边至亲先后离去,这或许就是他的命吧。
他对得起朱元璋,对得起大明,对得起汉人,这就足够了。
朱棣很清楚,这次亲征,就是他最后的时间了。
这一去,恐怕无法能够再回来看见大明了,他将所有的一切,都寄托在了朱瞻基身上。
朱瞻基看着此刻慈祥的朱棣,双眼一时都有些红润。
双手紧紧攥紧,朱瞻基心头很不是滋味。
“爷爷,你留下来吧,我如今长大了,让我带兵亲征吧。
那也先与我同辈,就让我去会一会他,我一定将其重创。
爷爷,留下来,好不好?”
朱瞻基此刻也忽然想通了很多,什么朱高煦的大汉国,他此刻不想去理会。
他现在只想让朱棣留下来享受最后的宁静,他已经不在乎这一战是否会伤亡惨重了,他只想完成朱棣的心愿,重创也先的蒙古帝国。
朱棣抚摸着朱瞻基的脸庞,却是摇头。
“大孙,听我的,我已经老了,无法再处理国事了,大明更需要你。
此事便就这样说定了,我为你解决也先,你让大明强盛起来,我大明,是时候出一个盛世明君了。”
朱棣说完,随即让人唤来杨士奇等人。
待杨士奇、陈良等人纷纷到来,朱棣拉着朱瞻基,站在上方。
将也先与蒙古帝国之事说来后,朱棣锐利的看向众人。
“待朕亲征那也先小儿,你们辅佐太孙监国,所有国事,无需向朕询问,皆由太孙做主!
若朕亲征不测,尔等在京拥立太孙登基称帝,以稳大明江山社稷!”
朱棣如今就是要再次确立朱瞻基的位置,正式将所有的权力,真正交到朱瞻基手中。
朱棣也怕自己这次亲征有不测,他更加清楚自己的身子,已经坚持不住了,现在安排好,起码他若是真有不测,大明依旧能够保持稳定。
至于高贤宁、陈良等人,他如今也不想再去管了,这些事情,就让朱瞻基自行决定了。
下方众人听着朱棣的话语,尤其是杨士奇等人,心头满是火热,他们本来已经做好准备再等几年,没想到这个惊喜却是来得这么快。
但所有人都保持着理智,劝谏着朱棣不要亲征。
如今朱棣的年纪实在太大了些,这次亲征,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很有可能去了就回不来了,他们必须要劝。
朱棣无视了所有人的劝谏,直接让杨士奇等人开始抓紧准备大军出征的一切物资。
待众人离开,朱棣看向朱瞻基。
“大孙,去处理事务吧,接下来我要开始准备出征的事宜,大明,就交给你了!”
“爷爷,孙儿竭力而为!”
权力移交,朱棣随后召集五军都督府众将,正式下诏调集大军。
做好这些,朱棣又写下一封信,派身边近侍去往大汉国,带给朱高煦。
其实他本来是准备要亲自去一趟大汉见朱高煦的,因为大汉新出现的粮食,他想要带一些回大明。
甚至他都已经做好了求朱高煦的准备。
如今年纪大了,对那些所谓的面子什么的,看淡了太多,加上之前给朱高煦送去的密信,他也清楚只能这样,才可能让朱高煦给他新粮食的种子了。
可是也先的这件事,让他不得不取销这趟行程,只能以书信的方式,给到朱高煦了。
“老二,这是我真正意义上的求你,也是我最后一次求你,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朱棣喃喃自语着,他这么做,都是为了大明百姓,为了汉人,他真希望朱高煦能够同意啊。
这封书信,不仅是只有这一件事,还有蒙古帝国的消息,以及出兵蒙古帝国的事情,朱棣也一并写在了书信之中。
如今朱高煦的大军已经进入帖木儿帝国,而也先的蒙古帝国,正好就在帖木儿帝国旁边,这让朱棣也对出兵的事情,抱有很大的期望。
处理好这些,朱棣又来到祖庙,他来见朱元璋了。
看着朱元璋的画像,朱棣停留了许久,也述说了许多。
“爹,我也快下来了,等我下来,老四亲自向您磕头请罪。”
朱棣不知道自己做的这些,会不会让朱元璋不再恨他,但他如今,不会再向当初那样逃避了。
见了朱元璋,朱棣又见了马皇后、朱标,随后又见了徐皇后、朱高炽。
直到离开,来到外面,朱棣转头看向身后,却是久久不能回神。
他知道,这,应该是他最后一次来看自己的至亲了,这既是他最后的道别,也将会是他下去之后与众人的相逢。
最开始时,想他也是什么都有,只是那时候的自己,不理解这些。
渐渐,他身边的人逐渐离去,如今,就剩下他的大孙朱瞻基,还在他身边,再无一人。
转身,朱棣毅然离开,只是双眼,越发湿润。
朱棣没有回去,又来到赵王府。
朱棣看着朱高燧正在里面一蹦一跳的,一会撒泼打滚,一会又呆呆的望着天空,看着看着,看了许久。
“老三,爹对不起你,都是我这个当爹的不是。”
朱棣不敢再进去,转过身,干涸的脸庞流下清泪,身子都在不停的颤抖。
“老三,我走了。”
若有来世,爹一定加倍补偿你!
朱棣径直离开,双眼虽湿润,但步伐却是格外坚定。
做好这一切,待物资准备一部分后,便是先行向着甘肃而去。
于此同时,大明征伐瓦剌余孽也先的诏书,正式传达天下,同时大明精锐的大军,纷纷开始集结。
这次朱棣动用三十五万大军,对外宣称六十万军,不断向着哈密都司方向开始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