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地图都容不下的大明疆域,让朱棣震惊,朱瞻基惊恐的蒙古帝国!(1 / 1)

加入書籤

朱瞻基听着朱棣的话语一愣,大汉传来的消息?

而且看朱棣神情凝重的样子,看来这个消息对大明而言,又是一个大消息。

朱瞻基内心既是好奇,又是忐忑不安,到底是什么消息,能够让朱棣这样?

“爷爷,二叔那里又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朱棣没有说话,而是示意朱瞻基跟着自己来到另一处大殿。

径直来到墙壁,让人将墙上的大明疆域图取下,随即换成了更大的疆域图,这份疆域图,已经包含了大汉之前的疆域。

随后换上一份更大的疆域图,不仅有着大明与大汉,大明与大汉周边诸国全部都在地图之上。

随后朱棣用手指在大明西部靠南的南亚方向,又开始向西延伸。

“你二叔的大军,已经攻下这里了,用你二叔的话说,这个地方是南亚,这些小国,也为南亚诸国。

现在诸国已经全部被平定,现在你二叔的大军兵分两路,一路已经攻下这里,德里、托马拉等地,正在向着科卡一带开始进军。

另一路大军从原本的拉其普特国进入信德,攻下信德后进入马克兰,如今马克兰国已经投降你二叔的大汉国,这一路大军正在向着扎里布斯坦方向推进。

除此之外,大汉国的海军,据传回来的消息,出动了三万,上百艘战舰,整个阿拉伯海以及这里面的波斯湾,全部被你二叔的海军掌控,所有的制海权都在大汉国手里。

之前郑和在这里靠岸的忽鲁谟斯港,也已经被大汉占据,只是目前还没有登陆大军跟上。

现在你看明白了,你二叔的大汉国,疆域再次增大了,大明的疆域更加辽阔了。

不仅如此,你二叔更是趁着帖木儿帝国内部内乱之际,已经攻下帖木儿帝国东南方向之地,正在向着帖木儿帝国腹地推进。

如今还不知道老二是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彻底攻下帖木儿帝国,还是只是占据帖木儿帝国部份地方。

但依照你二叔的性子,以及大汉国这些年的休养生息,以及如今的形势来看,应该是要一举吞并帖木儿帝国。

一旦你二叔攻灭帖木儿帝国,那么南亚,以及帖木儿帝国这些地方,将全部成为大汉疆土,成为大明疆域。”

朱棣看着这一幕,神情一时都有些火热。

因为如今他眼前的疆域图,已经是大明经过各方消息,尤其是结合大汉的疆域以及消息,绘画出来的最大疆域图。

可即便是这最大的疆域图,一旦朱高煦拿下这些地方,整个地图放眼望去,全是大明疆域。

大明是真正做到了,目光所至,皆为汉土,日月所照,皆为明疆!

朱棣并没有去在乎大明还是大汉,在他眼中,这些都是大明疆域,都是汉家疆土。

大明疆域图,将会超越历朝历代,达到真正最为鼎盛,实际控制疆域最大的王朝。

大明将会是继汉、唐之后,再一次真正站在顶峰,以及超越汉、唐王朝的存在。

朱棣心中满是激动,对朱高煦是越发的感到欣慰,这才是他能征善战,个人勇武甚至超越开平王常遇春的存在啊,这才是朱高煦应该存在的意义啊。

整个疆域图,除了左上角,也就是大明西北方向,东察合台汗国、白帐、金帐汗国那里,以及北部虚控的部分地方,包含之前的瓦剌与鞑靼之地,其余尽皆是大明的实控疆域。

至于西南方向的零星几个小国仍然存在,但朱棣直接无视了。

朱高煦在不断开疆扩土,他朱棣,虽然没有朱高煦那么夸张,但也为大明开疆扩土不少疆域。

他们父子两人,一同打造出了如今几乎塞满了整个地图的疆域。

这份疆域图,大明已经更换不知道多少次了,每次都在缩小比例,将更多地方纳入进来。

现在,朱棣知道,大明又需要花费人力与时间,重新绘画新的疆域图了,因为这份,已经快要容纳不下大明的辽阔疆域了。

朱瞻基听着朱棣的话语,看着地图,目光都有些呆滞。

朱棣是满心炙热,但他却是心头冰凉。

朱棣将朱高煦的大汉国看作是大明的一部分,都是大明的疆域,但在朱瞻基眼中,朱高煦的大汉国就是他的敌人,大汉疆域就是大汉疆域,大明疆域是大明疆域。

现在朱高煦的大汉国疆土再度扩大,实力进一步加强,朱瞻基很是不愿意看到。

本来大汉国的疆域就已经不小,实力就已经足够强大了,现在还在不断扩大,他都在怀疑,朱高煦不需要休息吗?大汉的百姓,怎么忍受得住的?这不是妥妥的穷兵黩武吗?为什么大汉越打越强,越打越富?

在这份疆域图上,朱瞻基只看见了深深的无力感。

一旦朱高煦拿下帖木儿帝国,那大明由东,经南,到西,全部被大汉国堵住了。

以前还只是大汉国从海上包围了大明,现在大汉从一半的方向包围了大明。

朱瞻基满脑子想的都是,一旦朱高煦发动靖难,他该怎么挡?他应该怎么做?

而且一旦朱高煦拿下这些地方,哪怕大明已经占据了原本瓦剌与鞑靼的疆域,都要被大汉国给超过了。

朱棣老怀欣慰,开怀大笑,但朱瞻基此刻是真的想哭,一点高兴的欲望都没有。

而在心底,又有深深渴望,他渴望着如果他能够吞并大汉国的所有,让大明彻底实控这些地方,那到时的大明得有多强?

朱瞻基都无法想象到时大明会有多强大。

但他知道一点,他要是真的做到了,他将会是历朝历代以来,真正的千古一帝,功绩甚至超过秦皇汉武唐宗,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想到这里,让朱瞻基一时都很是火热。

而这时朱棣正好将目光看向朱瞻基,看着朱瞻基看着这份疆域图同样目光炙热,更加的欣慰了。

“大孙,你二叔搞的这个大汉国,很不错,以后等你将大明休养生息,等大明富强之后,你将西北这部分地方打下来,到时这份疆域图,就全是大明疆土了。”

“啊?好的爷爷,我知道了。”

朱瞻基看着朱棣欣慰的样子,只是强颜欢笑的应下。

打下西北那部分地方?

他可没有那个想法,他心头只想着怎么让大明实控朱高煦的大汉国,在他看来,只要做到这点,就足够了。

而对于朱棣此刻对朱高煦无比的欣赏,朱瞻基心中也很是腹议。

现在是欣赏,但朱棣忧愁朱高煦的大汉国时,他也是看在眼里的。

一个当爹的,如今却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儿子了,朱高煦本是大明藩王,大汉国也是藩地,本应该是彻底属于大明的,但实际呢?

说得好听大汉国是大明疆域的一部分,但难听一点就是,只要朱高煦想,大明与大汉国就会直接崩裂。

爷孙两人看着疆域图,却是心思各异。

而在这时,锦衣卫匆匆走入。

“参见皇上,参见太孙殿下。”

“什么事?”

朱棣看着锦衣卫,神情肃然,他很清楚,能够让锦衣卫直接来找他,不会是小事。

锦衣卫低头肃声道:“禀皇上,哈密都司传来消息,瓦剌余孽如今做大,那脱欢之子也先,已经攻占东察合台汗国,并且巴林等部落,已经暗中投向瓦剌余孽。

如今瓦剌余孽首领也先,正式立国蒙古,名蒙古帝国。

随后蒙古帝国攻白帐,白帐多部投降,部分向西北的金帐汗国逃窜。

也先紧随出兵,金帐汗国不敌,大部再度北逃,进入莫斯科公国之地,强行占据莫斯科公国、基辅公国、明斯克公国。

也先没有再行追击,而是整编内部。

现打探到的消息,也先的蒙古帝国有马、步军二十余万,其中骑兵十二万,且拥有火器。

经过锦衣卫付出一个指挥佥事、一个镇抚司、五个千户的伤亡代价,得知蒙古帝国火器为当初脱欢远征劫掠泰西之地诸国而得到的火器技术。

现在蒙古帝国的火炮射程已经达到两千米,火枪射程百余米,所用火枪为火绳枪。

如今蒙古帝国有火炮两百余门,火枪上万余支。

更为重要的是,蒙古帝国境内,被也先发现了三处铁矿,其中一处铁矿规模较大。

不过蒙古帝国锻造技术依旧落后,钢铁产出量低,且匠人数量并不多,火炮与火枪的打造极为缓慢。”

朱棣与朱瞻基听着这些消息,眼中满是惊骇,一时都有些呆愣住了。

尤其是朱棣,此刻朱棣心中只想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要知道他可是已经将瓦剌都几乎消灭了!只不过跑出去一些瓦剌余孽罢了,然后他还又针对过瓦剌余孽一次,还杀了瓦剌余孽首领脱欢。

结果现在告诉他,又冒出一个也先,并且还建国蒙古,搞出来了一个蒙古帝国,朱棣是真的无法接受。

什么白帐与金帐汗国的人一起外逃抢占了莫斯科公国、基辅公国、明斯克公国这些消息,朱棣没有一点心情去关注。

他现在满心怀疑,也先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而且居然发展壮大到了现在,他才收到这些消息,更是让也先有了火器。

二十余万大军,十二万骑兵,两百余门射程两千米的火炮,上万支射程百米的火绳枪,还又发现了铁矿,从泰西之地得到了火器技术。

这些消息,让朱棣只感到一股子梦幻。

瓦剌余孽的这个崛起速度,都已经可以和朱高煦在外面弄出来的大汉国,与朱高煦的崛起速度可以相比了吧?

朱棣到底是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经历了太多,尽管这些让他很是不可思议,但也很快镇定下来。

凭借着敏锐的直觉,朱棣敢笃定,这个也先的蒙古帝国,绝对不可能像朱高煦的大汉国那样。

全靠着不断攻占他国,得到人口和地方,快速补充进来的大军,也先虽然如今能够控制,但他清楚,这个蒙古帝国内部,绝对混乱。

瓦剌余孽就那么些,如今这么多人,那就说明,瓦剌余孽在这里面,人反而是劣势的。

但也就是也先,如今可以压住那些人,才显得这个蒙古帝国强大罢了。

可只要蒙古帝国遭受大败,只要也先一死,那这个蒙古帝国,又会在顷刻之间瓦解,烟消云散。

尽管是这样,但朱棣依旧对这个也先感到心惊。

马哈木的孙子,脱欢的儿子,居然是这么一个枭雄,他可真是意外。

再看看如今还有些震撼的朱瞻基,朱棣忽然觉得,他这个大孙,好像有些不太行了。

这真是人比人,差距太大了。

朱高煦好歹比朱瞻基大一辈,他不说什么了,但也先可是和朱瞻基一辈的,年纪相仿。

如果将朱瞻基换到也先那个位置,朱棣还真不敢说朱瞻基能够做到像也先那样。

“大孙,如今瓦剌余孽崛起,还建立了蒙古帝国,你说我们该怎么做?”

朱棣的话,让朱瞻基瞬间回过神来。

刚才他还一直沉浸在震撼之中,他是真没有想到,一个瓦剌余孽,居然还能够再次兴盛,还搞出了一个更为强盛的帝国。

东、西、南方向有着朱高煦的大汉国,现在又冒出一个西北方向,甚至正在沿北扩张的蒙古帝国,朱瞻基有那么一瞬间,只感觉天塌了。

十二万骑兵,还有着火器的蒙古帝国,这份威慑力,已经不比朱高煦的大汉国来得差了。

想想也先是跟他同一辈的啊,朱瞻基就很是受不了。

也先都已经是帝国的掌控者了,打造出了一个帝国,而他呢?他又做了些什么?

其实他也在纠结,要不要出兵,可他真的很是犹豫。

按道理,大明理应出兵,毕竟出现了这么一个比当初鞑靼与瓦剌都还要大的威胁。

可大明若是出兵,必定又是集中精锐,几十万大军出征的那种,耗费国力就算了,一旦开战,大明这次必然也会损失惨重。

即便是将也先镇压,可大明也会元气大伤,到时面对朱高煦的大汉国,他又该怎么办?

本就有一些实力差距,他还认为大明可以和大汉国一战,但只要出兵也先,那就连和朱高煦一战的资格都没有了。

听着朱棣的问话,朱瞻基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应答,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应该出兵,还是以防守为主。

其实当纠结出现之时,朱瞻基内心深处,就已经有了选择,那就是以防御为主。

毕竟在他潜意识内,蒙古帝国的火器依旧不如大明,但盛在骑兵之利,主动出击对大明极为不利。

可他又清楚,若是他不同意,恐怕会让朱棣失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