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最后的军令,大明皇帝令:龙纛前压!全军冲锋!(1 / 1)

加入書籤

阿速城外,朱高煦率领大军到来,只是经过短暂的两炷香休整,朱高煦当即召集张辅等人。

“如今时间紧急,大明与蒙古帝国的战事究竟发展到了什么地步还不可知,接下来我们的速度必须要加快!

此次攻城,你们需亲自率军在前,指挥大军发起强攻。

此次所有火器都将不会限制弹药,两个时辰内,必须破城!”

朱高煦一脸严肃的看着下方众将,如今阻挡在他们面前的,主要就是一个阿速,只要拿下阿速,他们就能快速行进至仰吉八里。

张辅、韦兴、韦达、速檀阿力等人纷纷一脸凝重。

“末将领命!”

随着朱高煦开始安排就绪,几人带领大军纷纷就位。

朱高煦在张辅后方,看着时间逐渐流失,来到预定的时间后,当即下令。

“所有火炮开炮!”

随着朱高煦的军令传达,各个阵地的火炮兵纷纷下令,神火飞鸦与火龙出水等火器也一起用了起来。

“开炮!”

“放!”

随着炮弹轰鸣而出,张辅等人第一时间纷纷指挥大军开始发起冲锋。

阿速城内的蒙古军,压根不知道这里还会遭受攻击,完全没有任何防备。

在汉军不断接连强攻之下,一个时辰都没有能够坚守住,张辅率先破城,进入城内。

随着张辅破城,开始清剿城内,韦达等人随后各自破城,杀入城内。

待攻下阿速,朱高煦当即率领大军在速檀阿力的指引下从天山山脉以南向东急行。

在朱高煦的不断下令下,大军几乎少有休整,完全处在强行军的路上。

朱高煦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向东,不断向东,赶上朱棣与也先的大战。

轮台之外,朱棣经过行军,终于是抵达,遇见正在这里设防的也先大军。

“皇上,您身子可还受得住?”

朱棣行营内,郑亨等人一脸担忧的看着朱棣。

这段时间的行军,朱棣本就有些不好的身子,病情似乎严重了起来,明显比之前虚弱了许多,咳嗽的频率,也更加的频繁了。

“已经让随行的太医看过了,朕无碍。

接下来说正事,如今也先率领大军一副守势,这其中很不对。

他既然在吐鲁番试探我明军的实力,现在又与我们正面接战,那么必然是以击溃我们为目的,而不是防守。

而他率领大军前来,说明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现在这里为守势,那么也先的进攻方向又会在哪里呢?”

朱棣说完,随即看向两翼,一脸的笃定。

“想要击溃我们,也先必须得有进攻方向,既然正面不是进攻,而是防守,那么进攻的方向必然会在两翼,亦或者极端一些,就在两翼中的一侧为主要进攻方向。

到时也先将我们吸引在轮台,一旦我们侧翼被突破,那么正面战场危险,大军危险。”

自从试探到了也先在这里以防守为主,朱棣就一直在想邺县的进攻方向。

如果也先是全面采取守势,那根本不需要在这里跟他展开大战,完全可以西退,进一步拉大明军的补给线,甚至必要之时放弃东察合台汗国之地。

说白一点,就是以空间换取时间,再加上骑兵的机动性寻求战机。

只不过那样一来,他不会这样打,也先必然也不会得到多大的战果。

现在也先既然出现在证明,朱棣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也先有把握能够击溃他,不然不会这么做。

郑亨等人闻言,只好放下心中对朱棣身体的忧虑,纷纷开始沉思起来。

“皇上,可如果也先故意摆出防守的阵型来迷惑我们,而是真的想要从正面突破,又该如何?

一旦我们认定也先的主攻方向在两翼,那么我们必须要向两翼增兵,不然两翼恐怕会有困难。

一旦分兵,正面兵力减弱,到时也先从正面发起进攻,我们将极为被动。”

朱棣看着皱眉又凝重的郑亨,却是笑了。

“你说的没错,如今锦衣卫也没有消息传来,我们也无法猜透也先真正的用意。

可这些都不重要,也先想要击溃我们,就必须要进攻我们的中军大营。

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不管也先将主攻方向放在哪里,但只要我们正面解决了也先,那战事同样可定。

接下来我们做两手准备,分出两万大军在营内设伏,以防止也先以侧翼为主攻方向。

同时在正面,要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尽快攻破也先正面的大军,再协同两翼大军,歼灭两翼的蒙古军!”

朱棣看得非常清楚,无论也先想要怎么做,无论战局怎么变化,他只要抓住最终的点,就足够了。

也先想要击溃他,必然要来正面,必然要攻打他的大营。

而他也只需要正面击溃也先,同样也战局可定。

只要抓住这两点,那就错不了!

现在比的就是时间,也先到底是以正面为主还是以侧面为主,以及他何时攻破击溃正面的蒙古军。

随着朱棣下定决心,明军当即开始准备了起来,两翼的朱荣与陈懋,也收到了朱棣的军令。

给两人的命令,那就是不求有功,只希望无过,牵扯住两翼的蒙古军,不可被破,也不能让蒙古军跑了。

随着朱棣开始准备,另一边的也先,明显是已经早早准备好,静静的等待着明军的进攻。

也先丝毫不怕朱棣猜到他的想法,也不怕朱棣做出部署,以及撤退。

这种事,他相信朱棣不敢赌,不然正面出问题,两翼无论结果如何,都没有了任何作用。

至于撤退,朱棣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他,如今都已经对峙了起来,他可不信大明皇帝会怕他一个稚子,会直接跑了。

随后的时间,双方不断爆发一些小规模的战事,双方都在彼此的试探着。

朱棣行营,这一日,朱棣再次召集众将。

“如今蒙古军的防线,基本已经试探出来了。

也先布置了纵深,是以彰八里为核心展开,一直延伸到仰吉八里。

这应该是也先为了防备我们的火炮,以免被炮火集中覆盖。

同时在后方的蒙古军梯队,后方梯队的蒙古军火炮可以覆盖前面的梯队,也就是说,我们一旦发起进攻,即便拿下防线,也必然会遭到蒙古军的火炮轰击。

此战一旦开始,那么便不能停。

这一次,会分出一部分火炮紧随大军之后行进,在攻破防线的第一时间,可以就地打造阵地,对蒙古军后方的防御纵深地进行炮击。

以这样的方式,大军不断推进!”

朱棣不断的吩咐着,随着战术定下,随即由樊忠率军发起第一次的进攻。

樊忠率领大军出营,看着蒙古军的防线,深吸一口气。

这次朱棣让他打头阵,他决不能弱了明军的气势。

“此战,有进无退!不破蒙古军阵地,绝不撤军!”

“明军威武!”

“冲锋!”

随着樊忠的军令下达,后方的神机营火炮当即开始对着蒙古军的阵地开始炮击,炮弹不断倾泻而下。

蒙古军的火炮射程比明军的短了一千多米,如今只能被动挨打。

随着樊忠指挥大军冲锋靠近蒙古军阵地,蒙古军的火炮也开始了反击。

只不过火炮的还击力度,并没有多大。

随着蒙古军的火炮阵地暴露,神机营的一部分火炮当即开始调整角度与方位,进行覆盖打击,另外一部份火炮,依旧为明军提供充足的火力掩护。

而在樊忠大军身后,一部分神机营的火炮也已经开始向前运送,为攻下阵地而做准备。

朱棣就在后面不停的用望远镜看着,只是咳嗽不断加剧,脸色越发的憔悴。

看着樊忠最后亲自上前冲杀破敌,占据阵地,随后遭到蒙古军的密集炮火覆盖,一时损失不少,哪怕已经有火炮跟上,但伤亡依旧出现,让朱棣一时皱眉。

他看懂了,也先这是想要消耗明军的有生力量。

冲锋时炮火疏散,这时却是密集炮火,打了三轮炮火就停下,明显是在转移。

哪怕明军及时反击,但造成的有效打击,恐怕也有限。

“来人!传令金忠,随后对蒙古军的后续防线发起进攻,在攻下之后,不要让大军全部上去,派过去一部分,分散站开,火炮跟得更紧一些!”

随着朱棣的军令下达,明军炮兵阵地前移,继续对下一个阵地发起进攻。

然而当金忠再次攻破一道防线,蒙古军又是稀疏的炮火,不过却是遭遇骑兵,也是明军骑兵也在,再次击败蒙古军。

战事不断推进,很快推进到轮台,明军当即发起强攻,一日攻下轮台。

尽管战事结局利好,但明军依旧有着不小的伤亡,朱棣眉头紧皱。

“不对劲,很不对,蒙古军的战力,有些弱了,还没有之前吐鲁番那里的蒙古军战力强大,其中必然有诈!”

朱棣心头有一种预感,那就是也先的主力,恐怕真的在侧翼。

然而战事到了如今,他想要改变部署,都已经很难,现在他只能继续往前打,必须要以最快的时间,将也先的正面大军击溃。

随后朱棣加大进攻力度,明军一直推进至古塔巴,再次强攻而下。

可尽管战线在推进,蒙古军的伤亡,并没有想象中的大。

这个时候,朱棣已经完全确定了,也先就是在正面吸引他的。

随即朱棣向两翼的朱荣与陈懋去令,让其小心外,继续率领大军对正面的也先不断发起进攻。

犀利的攻势之下,蒙古军的伤亡开始不断加剧,明军的火器优势,越发开始展现而出。

然而就在这时,两翼却是传来不利的消息,两翼都遭遇到了蒙古军的猛烈攻势,即便是防守,情况都很是艰难。

朱棣下达死守的命令后,当即将原本预备在大营设伏的大军也一起派出,再一次加大攻势,终于推进到了仰吉八里。

这一日,朱棣率领大军尽出大营,他要一举击溃也先。

因为两翼的消息不断传来,情况越发的糟糕,他必须要尽快解决正面。

此时的朱棣,脸色越发苍白,整个人越发憔悴,不断的咳嗽之下,痰里已经出现了血迹。

其实朱棣知道自己的身子,不断的行军以及接连的熬夜与作战之下,他的身子,已经越发糟糕了。

这也是他加快进攻节奏的原因,他怕自己的身子撑不下去,他必须要在有意识之前,解决战事。

朱棣骑在马上,看着所有人明军。

“今日,朕将带领你们,发起冲锋,此战,务必击溃鞑子!”

“明军威武!”

朱棣右手放在胸膛,随着声音传出,从朱棣面前到后面,所有人纷纷开始高呼。

“明军威武!”

“明军威武!”

朱棣纵马转身,拔出腰间的长剑,向前一指。

“冲锋!破敌!”

朱棣双脚一夹,战马当即而出。

龙纛紧随朱棣,不断开始向前移动。

郑亨以及樊忠都在朱棣身旁,以护卫朱棣安危。

明军发起冲锋,所有的火炮,在这一刻同时开炮,漫天的炮弹,不断倾泻在蒙古军之中。

直到距离缩短,蒙古军的火炮同样开始了反击。

两军的大战,直接开始。

朱棣纵马狂奔,然而身体终究是老了,又有病症在身,不过一会的时间,不得不停下允口气。

“真的老了啊,可我不想窝囊的死去。

朕戎马一生,要死,也得死在冲锋的战场上才是啊!”

朱棣满心遗憾,即便是他,也是逃不过时间的追赶。

朱棣的异状,很快引起了郑亨与樊忠的主意,两人来到朱棣身前。

“皇上,可是身体有碍?要不皇上您回去,臣带着大军继续冲杀。”

“哈哈,笑话,这么点事,何须回去,朕虽老,也提得动刀,杀得了鞑子!”

朱棣再次纵马而出,然而没多久,却是突然摔落马下,顿时让郑亨等人大骇。

“皇上,您怎么....”

“别出声。”

朱棣及时打住了郑亨要说的话。

此刻的朱棣,呼吸急促,鲜血从嘴角溢出,一声咳嗽,更是带出不少鲜血。

朱棣很清楚,他终究还是不行了。

“郑亨,樊忠,朕恐怕是坚持不住了,朕对你们下最后一个军令,带着朕的龙纛,给朕前压!

此战,一定要击溃正面击溃也先,围歼两翼!

此战,朕就拜托你们......”

朱棣还没有说完,就晕了过去。

郑亨与樊忠双眼红润,死死忍着没有哭喊。

郑亨郑重的看向樊忠,目光肃然。

“樊忠,你立即带皇上回营,让太医务必将皇上医治醒来!快去!”

樊忠不敢耽搁,当即开始带着朱棣回去。

郑亨重新骑上战马,来到大纛之前,亲自护纛。

“大明皇帝令!龙纛前压!全军冲锋!”

随着郑亨话音传出,传令向着四边而去。

而郑亨带着大纛,不断开始前冲,龙纛不断的前移,顿时吸引了所有明军的主意。

同时传令兵不断奔跑各处,不断放声呐喊着。

“大明皇帝令!全军冲锋!攻破敌军!”

大明所有将领,看着快速向前的龙纛,听着朱棣的军令,尽皆神情变得疯狂与决然。

“龙纛前压,所有人,决死冲锋!”

其实哪怕没有传令兵,所有人都已经彻底放开,不顾一切的不断往前冲杀着,完全不在乎伤亡,不在乎自己性命。

因为,龙纛前压就是军令,就是大明皇帝令,是大明皇帝在陪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

龙纛,就是朱棣,他们的大明皇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