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国运之战,三方大军聚(章 内有地图插图)(1 / 1)

加入書籤

吐鲁番,朱棣率领大军已经开始对这里防守的蒙古军开始发起进攻。

朱棣在中军骑着马,拿着望远镜在一处地势略高的地方看着。

明军的火炮开始对蒙古军的防线开始猛烈的炮击,尽管明军在开始发起进攻后也会遭到蒙古军火炮的炮击,但很快就会被明军的火炮所覆盖摧毁。

火器的战术,虽简单,但却是直接与暴力。

朱棣紧紧看着战场的局势,一脸的淡然与平静,然而一旁的武安侯郑亨却是眉头紧皱。

“皇上,很不对劲,如今蒙古军已经彻底被我们所压制,他们的骑兵直到现在还没有动作,这里面会不会是也先那小杂碎的诡计?”

“无需担心,这里的蒙古军,应该是用来试探我们战力的,里面的骑兵很快就要出击了。

待骑兵出来,必然是里面的蒙古军撤退之时,这里的骑兵是掩护撤退的。

那也先有些本事,知道这么些年没有与明军交手,还知道先试探我们的实力,难怪能够崛起。

不过既然来了,那可不能轻易放他们走了。

传令金忠、樊忠,骑兵准备,一旦里面的骑兵出来,他们分成两部,樊忠负责对付蒙古骑兵,金忠负责追击敌军!”

朱棣对这些,可是太清楚了。

也先是什么想法,他只要看兵力布置,看蒙古军的动作,他大概都能猜出来。

郑亨闻言,却是一愣。

“皇上,是锦衣卫有消息传来了吗?用三万大军试探,如今能够经受我明军两个时辰的进攻还没有崩溃,可见这三万大军不弱,这个也先,当真是舍得!”

郑亨满是感慨,这三万多蒙古军,明显就是精锐,居然舍得拿出来损失,只为测试他们的实力,饶是他打了这么多年仗,都依旧有些震撼。

要是换成他,他是真舍不得这样用。

朱棣闻言也是笑了。

“你是不是觉得靠着小股大军,其实也能大致弄清楚敌人的实力?

话是这样没错,但如今也先这样做,明显是为了确保完全试探出来,同时在为后面做准备呢。

能够拿出三万多精锐出来,说明这个也先,也想要击溃我们,不然不会这样做。

而且如今也先也差不多都知道了,待他们撤离时,还能保留两万多军,损失其实并没有那么的大。

这次能不能扩大战果,就看金忠与樊忠他们两人了。”

朱棣说完,继续看着战场的局势。

这次大明可也是出动了近三万骑兵,虽然比不上也先骑兵的数量,但真打起来,这近三万装备精良的大明铁骑,未必打不过也先的那十二万骑兵。

除此之外,朱棣还集结了女真等族以及部落的一万骑兵,如今明军共计有四万骑。

而也先的骑兵数量虽有十二万,但朱棣可不信全部都是精骑。

十二万骑兵,朱棣也没有太过于当回事,大明要是真想,别说十二万,二十万骑兵都能拉出来。

如今大明的马场都还没有遭到中后期时的破坏,朝廷的掌控极强,战马数量完全足够拉起二十万的骑兵,军士同样也可以拉起来。

但仅仅只是骑兵,根本没用,大明边军以及中央军所追求的,都是精锐,也就是精骑。

可即便是这样,大明也能做到,但惟有一点,大明是真的做不到。

那就是一旦组建二十万骑兵,相应的装备,以及养这支骑兵,大明的财政直接就得赤字破产,关键是即便这样,都还是养不起。

大军可不仅仅只是组建就完事了的,还得给装备,还得养,还得练,这才是真正的关键。

大明都无法支出这么一笔庞大的军费,他也先刚成立的蒙古帝国,在朱棣看来无非就是依靠着吞并的那些王国得到的财富与物资所供养的。

且即便是这样,也先也必然供不起。

所以当初听到这个消息,朱棣就很清楚,这个消息绝对不准,也先能有数万骑兵,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数万骑兵之中,还得算精骑的,能够有两三万,都算他也先格外的优秀。

双方对阵,对敌人的兵力数量,这些都算是战前需要查明的情报,可真能够查明的,很少。

就像他对外宣称这次动用了六十万大军,谁能够查清楚他到底出动了多少大军?

也先也只能在这个数量之内进行预估,预估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而已。

十万大军一起行进,加上军旗就是如同遮天蔽日一般,超过了这个数量,即便是可以靠着阵列与旗帜等等大致数,但这玩意,还能给出真实的?谁又能真的数得清?

郑亨闻言也不再说,一起和朱棣看着战场的局势。

不过两炷香的时间,果然如同朱棣所料的一般,蒙古骑兵杀出,其余蒙古大军开始撤离。

然而冲出来的蒙古骑兵,在第一时间就遭到了火炮与火枪的集火,损失惨重之下,又被樊忠率领大明铁骑迎头痛击。

依旧还是所有明军都熟悉的战事推进环节,各个兵种有条不紊的配合着。

交战不久,蒙古骑兵损失惨重,近万骑兵折损两三千骑。

随着蒙古军撤出,蒙古骑兵也在准备撤离,然而刚撤出来,大明忠勇王金忠率领骑兵杀出。

金忠,本名也先土干,前元太保不花六世孙,元亡后虽受阿鲁台节制,但却是因为实力强大,自成一脉,后率部投降大明,被朱棣封为忠勇王。

金忠指挥大军不断屠杀着蒙古骑兵,是一点都没有半分心软,哪怕是追出八十里地,最终只让数百蒙古残兵逃回,其余尽皆被杀或者被擒。

明军攻下吐鲁番,但朱棣却是并没有率军前行,而是看着沙盘皱眉。

因为在大战结束后不久,锦衣卫再度传来消息,也先在叉力失(现和硕以西之地)布置了数万大军。

而这支大军在他们攻打吐鲁番时就向银山方向移动,而这个方向,就是当初吐鲁番蒙古军撤离的方向。

朱棣还真没有想到,也先居然和他玩心眼子,但凡不是金忠干得好,要是在继续追击,就会被这支蒙古军给伏击,然后大败。

除此之外,就是也先亲率大军出仰吉八里,已经过古塔巴,快要抵达轮台(乌鲁木齐北部)。

现在他需要面临的问题是,他要解决也先,肯定要打也先的主力,也就是在也先那里。

然而在他两翼,已经聚集了十多万蒙古大军。

朱棣现在看着沙盘,怎么看都感觉他打下的吐鲁番成了也先的一个口袋。

也先从正面过来,在他右翼的是别失八里的数万蒙古军以及左翼叉力失的数万蒙古军。

而且两翼的蒙古军都已经开始出发,向着他这里而来。

“皇上,也先这是想要一口吃掉我们啊。”

朱棣身旁的郑亨也已经看出来,但面容却是一脸的冷笑。

朱棣闻言,也是瞬间笑了。

“这个也先小小年纪,野心倒是不小,想要一口吃掉我们,那得看看他有没有这么好的牙口了。

既然他出来了,那我就去看看他到底有什么本事吧。”

“传朕令,朱荣率领右翼军,负责攻破右翼之敌。

陈懋率领左翼军,负责攻破左翼之敌。

樊忠领先锋军,金忠领前军,大明明日拔营!”

朱荣,大明武进伯。

陈懋,大明宁阳侯。

樊忠,提拔起来的年轻小将。

随着朱棣一声令下,明军开始行动起来。

而在古塔巴,也先率领十八万军已经抵达,两万先锋军更是已经抵达轮台。

“大汗,这样做真的没问题吗?如今明军的战力比之前还要强大,一旦我们正面挡不住,可就全没了!”

也先的心腹,也是同为原本的瓦剌人一脸紧张的问向也先。

现在也先真正的心腹,也就是当初一同出来的瓦剌与鞑靼人,其他人,他都无法真正信任,许多部署,也只有他的心腹知晓。

“无碍,我们十八万大军,火炮六十门,火枪八千支,正面抵挡不过数日罢了,定然能够挡住。

到时我们在两翼的精锐攻破两翼明军,到时就能将朱棣彻底消灭在轮台!”

轮台,这是也先精心为朱棣挑选的墓地。

在得知明军的战力后,他深知想要正面击败明军,已经不现实,现在他就是要利用信息差。

如今他将自己的绝大部分精锐大军都布置在两翼,他这里只留下三万精锐,其余的大军不过都是撑场子的。

而这个信息差,就是只要消息不泄露,朱棣必然会以为他带着大军是主力大军,这样将朱棣的主力吸引在正面,从而给两翼创造机会。

这是他能够想到的唯一办法。

而轮台这个地方,这里的地势适合大军展开,让朱棣不会有任何猜疑。

他唯一需要面对的压力,就是正面决不能让明军突破,一旦被突破,到时明军就可以围攻两翼大军,到时一败,他将再也无法重回瓦剌旧地,他建立的蒙古帝国也将分崩离析。

此战也是他的最后一战,要么在这里重创明军最好斩杀朱棣,顺势打回去,收服瓦剌与鞑靼旧地,再攻入大明。

为了这个目标,决战地选在这里的原因,也是因为一旦明军战败,想撤回去,都没有那么容易。

要么,就是他败,再次进入低谷,再也无力东进。

一旁的心腹闻言,既是兴奋激动,又是忐忑。

“大汗,若是明军不来该如何?若是明军就在吐鲁番,或者先攻两翼,不来正面呢?”

“不会的,大明皇帝已经老了,如今这样出兵,很明显是大明皇帝的大限快要到了,他想要解决本汗。

求大明如此劳师远征,补给也会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大明拖不起,不会和我们继续拖下去的。

既然无法拖下去,大明皇帝又是为了我而来,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击败我们正面的大军,再击两翼,这样才能重创我们。

他一定会来的,因为他是大明皇帝!”

也先对这个问题没有丝毫的犹豫,他笃定了朱棣绝对会来。

若是大明皇帝怕了他一个稚子,那才是真的笑话了。

事实也如也先所料想的那般,朱棣的大军,确实在开始向轮台行进。

而在朱棣与也先即将碰撞之时,另一边的朱高煦,率领大军在速檀阿力的引导下,终于是走出山脉,更是率军来到了东察合台汗国国都阿速南部的浑八升。

“王爷,这里就是浑八升,如今也先的大军都已经去往仰吉八里,这里并没有什么防备。

不过由于距离阿速不远,末将建议不要动用火炮,火炮的声音太大,很容易被外面遗漏的人察觉,到时我们的行踪必然暴露。

此战末将请战,只带原部,两个时辰内若是无法破城,末将愿受军法!”

速檀阿力如今已经是彻底跟随朱高煦,得到朱高煦的收留后,也是自称末将,对朱高煦的称呼也变成了王爷。

同时速檀阿力还将自己仅剩的一万三千军全部交给朱高煦,自己没有丝毫的留念,只有满心的欢喜。

不过朱高煦并没有直接收兵权,而是让速檀阿力继续带着,不过要在战后接受整编。

而速檀阿力如今很急,虽然跟随了朱高煦,但他除了引路,就没有任何战功了。

这对于想在大汉立足稳定的他来说,远远不够。

前面经过的鸦儿看、巴尔楚克,都是朱高煦带过来的张辅、韦达、韦兴几人攻下的,他现在很是着急。

朱高煦看着地图,听着速檀阿力的话,顿时有了决定。

“既然你请战,那就你来负责,本王只看结果!”

“末将领命!”

朱高煦看着速檀阿力下去准备,随即看向韦达与韦兴。

“你们两人带骑兵堵住所有的敌军退路,不可放走一人!”

“是!”

这次他来,可是带了十二万军,并且只留下靳荣还在帖木儿帝国。

可以说朱高煦已经很是重视这一次的大战了。

如今他也不知道朱棣到底打到了哪里,主力有没有大战,他只能尽量的赶时间。

随着行动开始,速檀阿力动员自己的旧部,亲自在前领兵冲杀,提升士气。

没有了热武器的支持,哪怕是面对没有什么防备的蒙古军,速檀阿力依旧用了一个时辰才破城,但却是比速檀阿力立下的两个时辰军令状提前了一半的时间。

在攻下浑八升后,朱高煦将俘虏交由速檀阿力负责。

“这些俘虏,由你来决定,接下来大军需要立即前往阿速,此间事,决不能让任何人知晓!”

朱高煦说完离开,速檀阿力看着这些俘虏,直接挥手下令全部射杀。

如今的局势,留下是不可能了,大军还需要快速前行,不可能带累赘。

这次,说白了一点,他们就是长途奔袭的闪电战,速度必须要足够快的抵达仰吉八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