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朱棣:老二,我还想最后看一眼大明的大好山河(1 / 1)

加入書籤

朱棣此刻无比的激动,他原本只是给朱高煦去了一封信,他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都不敢相信,朱高煦真的来了。

而且不止是大军来了,朱高煦还亲自来了。

朱棣心头不仅激动,更是感动,还有即将再次见到自己儿子的复杂。

从大汉汉京,一路来到这里,并且还赶上了这里的大战,要知道他可没有说在哪里和也先决战,朱高煦却是依旧找了过来。

朱高煦这一路有多难走,他是清楚的,要穿过那么多的地方,还要面对帖木儿帝国以及蒙古军,但朱高煦克服重重困难,依旧亲自来了。

如今在朱高炽病逝,朱高燧已经疯了的情况下,朱高煦以这样的方式出现,一举重创了也先的蒙古军,朱棣怎么能不感动。

就剩下朱高煦这么一个正常的儿子了,他本以为自己直到死都不会再相见,现在却是骤然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那股思念之情,顿时蓬发而出,他真的好想要最后看一眼他一直喜欢的老二啊。

朱棣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就剩下最后一口气了。

他都已经做好了身边没有自己的至亲,就这样遗憾离开的准备,但朱高煦又让他看见了希望。

这一刻,朱棣甚至有些想哭,只有在老大病逝,老三被他逼疯后,他才知晓这份亲情的珍贵。

曾经多个深夜,朱棣都在后悔,他后悔为什么要亲手挑起朱高炽与朱高煦的争斗,为什么要给朱高炽那么大的压力,为什么自己要亲手逼疯朱高燧。

人啊,往往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知道拥有时的珍贵。

可真当之后意识到时,却是为时已晚,无法再挽留与挽救了。

如今最后一口气,他只想看看亲眼看看自己的儿子,即便离开,他也没有那么遗憾了啊。

郑亨听着朱棣急切的话语,看着朱棣激动的样子,也顾不得那么多,当即扶住朱棣,急声开口。

“皇上,既然皇上同意,老臣这便去安排,这便让汉王殿下前来。”

郑亨正要退下,朱棣的声音再度传来。

“郑亨,你等一下,将行营内的大军全部撤下去,你们留下就可以了。

朕最后下旨,不许任何人,伤寒汉王,谁若是敢动手,你便将其诛灭。

这是虎符,大军现在交给你来负责,你不仅要护好汉王安危,还要将大军成功带回,班师回朝。

你跟随朕多年,不要让朕失望。”

朱棣深知朱高煦前来他的大营有多危险,这里面人太多了,一旦有人想要对朱高煦不利,他无法承受那种后果。

他知道郑亨与朱高煦交情匪浅,曾经支持过朱高煦,且郑亨又是老资历了,交给郑亨,他放心。

朱高煦既然到了,也想要见他,他不能让朱高煦有任何危险。

想到这里,朱棣又补了一句。

“让汉王殿下带军前来,朕的行营,由汉王负责。”

交待完这些,朱棣也是松了一口气。

只有让朱高煦掌握这些,朱高煦才能真正安全。

郑亨双手恭敬的接过虎符,举着虎符单膝跪在地上,满脸郑重。

“请皇上放心,老臣必护好汉王殿下安危!必带大军顺利班师回朝!”

郑亨知道这道虎符既是权利,也是责任,更清楚他肩上的压力有多大。

但他没有丝毫退缩,如今朱棣带来的人,也只有他,有这个威望可以镇住所有人。

哪怕就是随军的文官,都是以陈良为主,这人也是朱棣才请出来入仕的。

不仅是朱棣不放心,他们所有人都不放心。

在没有朱高煦、朱瞻基这些人在营中时,只有他才能做到朱棣说的这些了。

郑亨缓缓退出,当即召集众将,拿出朱棣的虎符,以及朱棣的口谕,当即开始安排了起来。

行营的大军纷纷撤离后,郑亨这才去往朱高煦那里。

“参见汉王殿下。”

“皇上怎么说?病情如何了?”

看着郑亨到来,朱高煦没有任何的废话,直奔主题。

郑亨神情凝重,肃声说道:“汉王殿下,皇上的病情,恐怕不妙。

另皇上有口谕,汉王殿下可率领大军前往,行营内的大军都已经撤离,由汉王殿下率军接管。

除此之外,皇上已经将大军虎符交由老臣,让老臣护卫汉王殿下您的安全。

汉王殿下,皇上心中挂念着您呢,您准备好跟老臣过去,皇上迫切的想要见您。”

郑亨没有任何隐瞒,直接全部说了出来。

说这些,既是为了让朱高煦心中能够放心,也是为了让朱高煦有一个准备。

朱高煦闻言,心头一时也有些惊讶与感动。

虽然之前因为朱棣跟张谦说的那些话,以及让张谦带回来的信让他对朱棣没有了什么好感,但现在听着朱棣的这些安排,朱高煦不知为什么,心头却是有些感动。

朱棣可是大明皇帝,是那个永乐大帝,如今在这种情况下,将自己的行营交给他来负责,还让明军将领都在营内,这是真不怕他一锅端,然后直接靖难啊。

要知道这里的明军,可以说是集结大明几乎所有的主力野战军,朱棣仿佛是全部交给了他一般。

那一句让他率军接管行营,朱高煦听得满心复杂。

没有多的时间感慨,朱高煦也没有任何矫情,当即让张辅与韦达整备大军,向着朱棣的行营而去。

什么因为朱棣做的这些,自己感动就不率领大军前往了,朱高煦就完全没有考虑过。

行走在外,一切都需要小心谨慎,确保自己的安全才行。

这种事,只有掌控在自己手中,才是最好的,其他任何都不行,都无法让他有安全感。

来到行营,韦达指挥大军布置,朱高煦带着张辅,以及自己的护卫军来到朱棣营帐前。

郑亨拉开营帐帘,朱高煦也没有客气,径直走了进去。

而在里面,大明的一众将领尽皆在列,只不过在同一个方向站成两排。

朱高煦身后的张辅带着大汉的将领来到对面站好,双方各站一边。

“参见汉王殿下。”

朱高煦没有去在意这些人的行礼,更没有说任何话,快步往朱棣这里而来。

快要来到朱棣床榻前,想到什么,朱高煦解下自己腰间的佩刀,交给一旁的张辅,又让人为自己卸甲。

做好这些,朱高煦穿着一身内在的常服,来到朱棣床榻前。

“爹,我来了。”

朱高煦看着床上脸色苍白,且无比虚弱的朱棣,心中一阵惋惜。

要是朱棣能够再活十多年,甚至大几年,恐怕大明会绽放出不一样的花朵,会变得更加强盛吧。

尽管郑亨已经跟他说了朱棣的病情,但真的看见,那有气无力,没有丝毫血色,呼吸感觉都有些跟不上,双眼都有些睁不开的样子,也让他微微有些揪心。

朱棣努力的睁开眼,看着床榻前坐着的朱高煦,笑得格外的灿烂,格外的开心。

“老二,我一直在等你,等了好久,终于见到你了。”

朱棣心中一直就在期待着,每次与蒙古军交战,他都期盼着朱高煦的到来。

现在真的来了。

原本朱棣会觉得自己会非常的开心,可真的看到朱高煦后,朱棣的眼角,却是流出了泪水。

“老二,我这个当爹的好失败啊,老大因为我的任性,处理国事被掏空了身子,早早病逝了。

就连老三,老三他多好的孩子啊,我还是没有放过他,是我亲手逼疯了他。

老二,你知道吗,我好后悔啊,我多希望你们都能够在我身边啊。

如果还能重来,我一定会好好待你们,不会再像现在这样了。”

朱棣紧紧握着朱高煦的手,不断的述说着,隐隐已经有哭泣之声传出。

朱高炽的早早病逝,朱高燧被他逼疯,这让朱棣怎么也无法释怀。

此刻朱高煦的出现,成了他倾述所有的对象。

这些话,他没有和任何人说,他也不能说,哪怕是朱瞻基,说了都没有那种感觉。

唯有如今他仅存的嫡二子,唯有正常的朱高煦,才是他最好倾述的对象。

这些话,他憋了太久太久,影响了他太久太久,直到现在说出,才让朱棣心头稍微好受一些,没有了那么大的负罪感。

朱高煦握着朱棣的手,静静的充当一个倾听者。

此刻的朱棣,完全就是一个平凡一般,也有自己的情感,也会伤心,也会流泪。

看着这样的朱棣,朱高煦心头更加的不是滋味。

或许他真的能够共情朱棣吧,因为这其中的许多事,他自己,当初也是亲身经历者呢。

朱高炽的早死,疯了的朱高燧,他又能说什么呢?

他没法评价。

如今朱棣明显也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这个去追究那些对错,没有了任何意义。

朱高煦没有说话,他只是充当一个倾听者,任由朱棣述说。

朱棣一直在说着,将朱高炽与朱高燧的事情说完,心情平复下来,才调整好情绪说起了其他。

“老二,你的大汉国,发展得很好,继续保持下去,汉人的发展,以后就看你和太孙的了。

我走后,你就是家里唯一的长辈了,你多帮忙看着点。

老二,答应我,帮我好好教教太孙,他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我给他留好了辅国之臣,但他若是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你就说说他。

你长辈,该抽的时候就好好抽抽他...”

朱高煦听着这些,没有丝毫的不耐,更没有其他想法。

因为此刻朱棣说的这些,已经渐渐偏离了现实,只存在虚幻之中。

这种情况出现,朱高煦更加明白,朱棣真的已经不行了,脑子与意识已经模糊,才会说出这样的话语来。

朱高煦心头更是揪心,亲眼见证永乐大帝的即将离开,这份心情,其实让他沉重。

而事实也确实如同朱高煦所想的那般,朱棣这个时候已经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

虽然一直在说话,但他的意识已经越来越模糊,只觉得眼皮千斤重,仿佛随时都要闭上眼了一般。

可在朱棣的潜意识之中,他还有遗憾,他不想就这样走。

片刻间,朱棣的眼神渐渐恢复清明,看向朱高煦。

“老二,我还想最后看一眼大明山河,这些地方,以后都会是大明的疆土了吧?

老二,带我去看一看,可以吗?”

朱高煦看着朱棣突然的清明,心头一震,他知道,这大概就是回光返照了。

握紧朱棣的手,坚定说道:“爹,这里以后必须是大明疆土!永远都会是我汉人的疆域。

我这就带你去看,你等等,我让人去准备马车。”

这些地方,在朱高煦心中,只能是大明的疆域。

朱高煦正要起身,朱棣却是死死的拉着没有放手。

“老二,我不要坐马车。

我骑马骑了一辈子,你骑马,我坐你前面,你带我最后看一眼大明的大好河山。”

坐马车,朱棣很是反感,作为戎马一生的他,坐马车就是一种耻辱。

朱高煦闻言一愣,朱棣这个样子了骑马?

然而看着朱棣近乎祈求的目光,又看了一眼郑亨等人,只见所有人都低着头。

朱高煦转头看向朱棣,片刻,坚定的点头。

“好!”

“哈哈,还是老二你懂我。”

朱棣欣慰的笑了,这样的事情,也只有朱高煦才会懂他,才会愿意做吧。

这一刻,两人都没有去在乎因为这样导致朱棣死去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反正也有着郑亨等这么多人为见证,两人都没有去在意。

一个想要不再有遗憾,一个愿意帮其完成最后的遗愿。

让人牵来战马,朱高煦抱着朱棣上马,将朱棣放在自己身前,靠在自己胸膛。

郑亨、张辅等人纷纷上马,跟在朱高煦后面。

“爹,坐好了!”

“驾!”

随着朱高煦双脚轻轻夹马,战马当即走出,速度逐渐加快。

朱高煦带着朱棣往地势相对高一些的地方疾驰而去。

“爹,坚持住啊!”

一直来到地势较高的地方,朱高煦勒马停住。

从这里俯瞰向下,大好山川平地河流,尽在眼前。

“爹,看见了吗,这就是大明的大好河山。”

朱高煦四面俯瞰,尽是豪情。

这,就是大明的大好疆土啊。

靠在朱高煦肩膀上的朱棣,此刻仿佛已经没有了呼吸一般,嘴唇缓缓蠕动。

‘这就是大明的大好山河呐,爹,看见了吗,这些都是大明疆土,我朱老四不差。’

朱棣的话,朱高煦也没有听见。

朱棣好想多看一会啊,可迎着吹来的微风,朱棣的双眼最终还是缓缓闭上。

朱棣的双手垂落而下,彻底靠在朱高煦胸膛。

朱高煦感受着这一切,眼中隐隐泛起了泪花,左右紧紧抱住朱棣。

朱高煦没有离开,他还想让朱棣感受这大明的大好山河。

他本以为自己对朱棣没感情,他对朱棣已经无感,但真的到来,当朱棣躺在自己的怀中去世,朱高煦的一颗心,完全无法平静。

可惜朱棣没有时间了,若是再等他十年,到时他会让朱棣看见更大、更广的大明疆域。

可惜,朱棣一切都看不见了。

朱高煦驻足许久,依然没有离去。

而在后方,骑着马一直跟着的郑亨、张辅等人,已经纷纷下马,单膝向着朱棣与朱高煦的方向跪下。

“臣,恭送皇上!皇上走好!”

大明山河,自有他们守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