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也先扰局,让明军将士震撼至极的汉军火器!(1 / 1)
朱瞻壑一脸惊骇的将情报夺过看了起来,当看完之后,一张脸无比的阴沉。
大明竟然将东蒙古都司给也先了!
并且还将整编的那些原本瓦剌余民卫所一起交给了也先!
除此之外,大明竟然还支援了也先众多火器!
如今也先带着五万大军,携带着大明给的火器,攻入了大汉疆土!
察东与察西两省,本就人烟稀少,大汉如今根本没有什么大军在那边驻留,只有暂时整编了一部份速檀阿力旧部的一万余军在那边。
现在察西被也先攻下,即将进入察东,一旦也先从察东进入中亚五省与西亚四省之地,那问题就大了!
大汉中亚五省以及西亚四省,就是原本帖木儿帝国之地,这些地方,大汉已经在开始投入了,已经迁移过一个批次的汉人过去,并且还在建设铁路,打通与欧洲那边的通道。
除此之外,朱高煦远征欧洲,其中大量的钱粮物资军械火器弹药,都是存放在那边的。
那里就是如今大汉在欧洲那边最大的中转地,所有的钱粮物资以及弹药,都是从那里再运送到各处战场。
一旦被也先打过去,那里已经投入的,以及现有的,都将会受到巨大的损失,那些本被镇压下去有心人,也会再次复起,大汉若是要再度平定,又需要重新投入大军,以及人力与财力。
尤其是那些地方一旦被也先入侵,这会让欧洲诸国的士气高涨,对欧洲的征伐更加不利。
更为重要的,也是最为致命的,就是也先一旦对远征欧洲诸国的大军从背后发起袭击,配合欧洲诸国的大军,朱高煦那里,会出大问题。
朱瞻壑此刻是真的想砍了朱瞻基,他的这个堂弟,枉为大明皇帝!
那可是一个蒙古都司,是朱棣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打下来,又投入了那么多稳定的,如今直接被朱瞻基给送出去了。
这就算了,还主动送给也先火器,以及其他的一些支援。
朱瞻壑是真想掰开朱瞻基的脑袋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
也先的爷爷马哈木,是太宗皇帝朱棣的死敌,其父脱欢带着瓦剌余孽壮大,也先更是间接杀害太宗皇帝朱棣的凶手,这个人到底是怎么做出这个决定的?
要不是也先壮大,朱棣若不亲征,恐怕都不会在征战中途病逝。
朱瞻壑就想不通了,大明的实力明明很强,为什么朱瞻基总是用这些邪门歪道。
不思进取,不去开疆扩土就算了,已经放弃了那么多疆土的情况,还将一个蒙古都司也给让出去了。
就为了灭亡大汉,就为了在这次内部争斗之中获胜,就这样不择手段吗?
不择手段本没有什么,可不能一点原则与底线也没有啊!
尽管朱瞻壑满心不平,但如今事情已经发展成为这个样子,他现在必须要派兵去阻止,准确来说是去攻灭也先。
可眼下,大汉已经派不出大军了。
大汉仅有的大军,要么在朝鲜战场,要么就是在这里的。
即便是大汉王城汉京,都只有三千兵马,还能怎么调?
大汉虽然富裕,但大军也不是无穷无尽的,再有钱,如今能养这么些大军,已经都很不容易了,哪里还能养得起更多。
朱高煦虽然一直强调大军,强调军强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础,但一直都没有想过因为发展强军,就搁置其他方面的发展。
那些,都是需要大量投入的。
这也导致如今大汉的大军就这么些,即便是青备军,他都已经投入不少到战场之上了。
朱瞻壑打开大汉地图,看着察东,又看了看朝鲜战场与如今这里的战场。
现在想要调兵去往察东,只能从朝鲜战场以及这里调兵。
可朝鲜战场那里的韦兴,本就是在以少打多,还要让大明在那里的二十万大军以及朝鲜军脱不开身,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根本无法抽调。
而这里,现在又正是到了最后的围攻阶段,同样没有办法调兵过去。
打到现在,大明那精锐的三大营,还没有投入战斗,他根本没法调动,不然一旦出现缺口,导致泰中之地失守,问题一点也不比也先进入中亚、西亚之地的危害小。
想着这些,朱瞻壑神情逐渐变得狠厉。
“想要破局,唯一的一条路,那就是尽快结束这里的战事,才能去对付也先!”
朱瞻壑也是无比的果断,原本他还想着耗到明军粮草断绝再发起进攻,会更加事半功倍。
但如今出现这么大的变化,他只能提前发起进攻,尽快解决明军,哪怕付出代价,也必须要去做。
心中有了决定,朱瞻壑当即出声。
“传令察东之军,不管他们用什么办法,在援军没有抵达之前,必须要将也先的瓦剌大军挡在察东!
告诉他们,是必须!若是完成,皆有大功!
而若是做不到,所有人,皆斩!”
朱瞻壑杀气腾腾的话语传出,让帐内的其余人都是心头一震。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朱瞻壑领军,更是第一次见到平日里儒雅的朱瞻壑竟然会有着这样强大的气势与杀意,让所有人心头一凝。
刚才的朱瞻壑,恍惚间仿佛看见了朱高煦一般,实在是刚才的那股气势与神态,是真的太像了。
朱瞻壑并没有去管顾这些,随后又将众将召集,哪怕是靳荣,也被从前面叫了回来。
“殿下,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当众将全部到来,靳荣率先问向朱瞻壑。
实在是朱瞻壑那一脸凝重的神情,他看得见,能够让朱瞻壑这个样子,肯定是发生了大事。
朱瞻壑看着众将,缓缓开口。
“刚才有情报传来,也先带着大明给的火器,率领数万大军,至少五万以上,已经攻下察西,正在向察东进兵!”
朱瞻壑缓缓将也先的事情说来,顿时让所有人尽皆一惊。
有的人想不到那么多,只是单纯为了大汉疆土竟然被瓦剌余孽攻入而气愤。
有的人已经能够想到不少也先攻入的危害,尽皆一脸沉重,心头更是无比的愤怒。
但所有人都清楚一点,那就是他们这里,走不开,他们对也先,目前而言无能为力。
其中尤其是靳荣,一张脸阴沉得可以滴出水来。
他本是在中亚五省与西亚四省之地负责维持稳定,同时守好朱高煦征伐欧洲大军的后背,也有负责调集运送物资的责任。
现在他来到这里,那些地方,可是真没有什么大军能够阻挡敌人的入侵。
尤其是也先还得到了大明给的火器,又带着至少五万以上的大军,一旦深入腹地,那个后果他无法想象。
靳荣此刻很是犹豫,他很想率兵回去了,毕竟他不能让那里出事。
而这里,至多也不过从攻势转变为守势,起码还是守得住明军与安南联军的进攻。
可他犹豫的也在这里,现在好不容易到了最后的关头,他要是带兵走了,这里所有的付出,这么多人坚持了这么久的时间,都将会付之一炬。
尤其这是朱瞻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战,最终的结果太过重要。
毕竟关乎朱瞻壑的首秀,容不得他不在意。
朱瞻壑看着众将,尤其是沉闷不语的靳荣,又等了片刻,见靳荣还没有出声,并没有说出要带兵回去的话语,心头也是松了一口气。
他将靳荣调过来,其实真的已经将自己放在了大汉的王这个位置上在做事了。
本身靳荣就接了朱高煦的任务,靳荣若是铁了心的要走,他真留不下靳荣。
除非他用强,撕破脸皮强留靳荣。
他不想走到那一步,一旦走到那一步,就已经是他的失责。
一个大汉成熟的王,是不能让事情往不好的方向去发展的。
最终,朱瞻壑肃然开口。
“诸位,事已至此,现在我们唯有一条路,那就是提前发起总攻,必须要尽快结束这里的战事,再去攻灭也先!
现在,孤与诸位一同前往战场,所有人加入进攻序列,不留一兵一卒,不要吝啬弹药,所有火器全部用上。
在最短的时间,结束此间大战!”
朱瞻壑满脸决然,这次,他将不在后方,而是要亲自去往前方。
他是大汉世子,朱高煦不在大汉的时候,他就是大汉的王,是所有人的支柱。
他去前方战场,就是为了鼓舞全军士气。
靳荣等将看着朱瞻壑,尽皆神情激动,亢奋无比。
“末将遵命!”
随着朱瞻壑的军令传达,营地所有大军全部拔营而出,所有火器开始全面布置。
又是两日时间,所有的准备部署完成,朱瞻壑站在大军之前,拔出腰间长刀,深吸一口气。
“进攻!”
话音落下,旗手挥动号令旗,炮兵率先开始对明军与安南军所有阵地开始炮击。
八百多门火炮同时倾泻炮弹,从各个方向落在明军与安南军中。
与此同时,各种飞行火器,全部升空,无差别般像雨滴一般洒落在前方明军营地。
尤其是重炮的打击,直接对明军的中军营地开始无差别炮击,尽管没有精确坐标,无法精确打击,但靠着强大的威力依旧给明军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在各种火器打击一个小时后,所有汉军尽皆出动,杀向明军与安南军营地。
明军营地,樊忠本来准备今日派出三大营展开强攻,然而进攻还没有开始,漫天的炮弹在营地内响起一阵阵爆炸之声。
尤其是自己中军营帐周边,都响起了巨大的声响,他明白,汉军的火炮,竟然能够直接打到他的中军营地!
这一刻,樊忠、沐晟等人神情凝重,安南军将领神情慌张。
樊忠等人很清楚,这是汉军发起进攻了。
防守了这么多天的汉军,首次发起了进攻,且展现出了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强大火器,能够直接打击他们中军营地的火炮。
一群人来到帐外,尤其是看着前方天空,本来晴空万里,但那些飞在天空中的飞行火器却是密密麻麻遮住了烈阳,让所有人心头都是一颤。
“樊忠!快下令让前营左右两翼营地将士撤离!撤到中营布置防线!
同时让后营立即构筑防线!我们需要立即向后在两翼重置防线!
快啊!这样的火力打击之下,若是不退,前营与两翼的将士,就完了!”
沐晟此刻红着眼,完全顾不得那些朝着呆滞的樊忠怒吼着。
其实刚才有一瞬间,他也呆住了。
他们都知道大汉火器之利,但直到这一刻,他们所有人似乎明白了,为什么会有这个传说了。
他们也明白了,为什么汉军打仗,一直战无不胜。
就这种火力打击,要不是他们亲眼所见,是这辈子想都想不到的。
这汉军还是人?
合着汉军前面跟他们打,都是在跟他们玩?压根就没有用力?
所有人心头都有了一层阴霾。
尤其是樊忠,亏他还想着要打下泰中之地,现在大军能不能在汉军这种密集火力覆盖之下活下来,都是一个大问题。
在沐晟的提醒下,樊忠当即开始下令。
而沐晟的话音继续传来。
“让大军修建和汉军一样的战壕!既然那是汉军用来防守所用,必然有着其独到之处!
另外必须让三大营在正面抵挡,给后面的大军修筑防御工事争取时间!
其他人挡不住,唯有三大营,才能抵挡!”
沐晟的话,让樊忠顿时陷入沉思。
三大营,这可是京营的家底,更是朝廷的最为倚靠的大军。
一旦三大营受损,那个后果,他无法想象。
而且三大营也是他打算用来反攻的,毕竟他可不想只是一味的防守。
久守必失的道理,他很明白,反攻,是必须要准备的。
且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个提议是沐晟所提起的。
当初朱棣靖难,沐氏可是站在建文这边的。
永乐时期,朱棣就再三对云南实行过瓦解,主要想要降低沐氏在云南的影响力。
云南是大明的云南,而不是沐氏的云南。
这些往事,当初朱瞻基都与他提过,也让他格外的要注意沐晟。
现在就汉军这个攻势,沐晟却是让三大营在正面抵挡,沐晟究竟是真的为了大军而着想,还是为了消耗京营的大军,谁又能够知道呢?
反正此刻的樊忠,很是摸不清沐晟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