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大战启!攻与守(1 / 1)
沐晟一脸愤怒的看着樊忠,他是一点都不认可樊忠。
这个人不过是被朱瞻基提拔起来,掌管着大军军权,根本没有任何主见的执行朱瞻基的旨意罢了。
原本其实他并不反对,樊忠也很有自知之明,许多决策都是他们这些人在商议,樊忠最后集中后同意。
可这次,明显大汉已经对他们发起了最后的围攻,可以说时间紧要,但樊忠却是不仅不思出路,反而拿着朱瞻基的圣旨想要压制他们。
他是真想掰开樊忠的脑袋看看,这个人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这个人到底会不会打仗啊?
樊忠看着沐晟,神情却是依旧无比的坚定。
“西平侯!你别忘了,你是大明之臣!
皇上旨意在此,当下需要思量的是如何完成,而不是像你这般想要退出去!
你可知,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即便突围成功,即便退了回去,可再想打进来,就难了!
朝廷,需要得到大汉在泰中的那些制造技术以及制造中心,这是皇上当初亲口对本将所说。
如今这里的汉军虽然有所增多,虽然这些情况在预料之外,可汉军的主力跟随汉王在欧洲,这是事实。
我们精锐尚在,大军五十余万,既然粮草只能维持二十日,那就在二十日内攻下泰中之地,这才是我等现在应该考虑的!”
樊忠没有丝毫的退让,当初他率领三大营精锐来之前,朱瞻基就单独召见过他。
朱瞻基跟他说过此次战略的重要性,第一阶段必须要拿下这里富庶的泰中之地,不然后续他们根本无法立足。
一旦完不成,他们一旦被拖住,拖到朱高煦率领大军从欧洲返回,他们不仅再没有机会,甚至还会面临被朱高煦亲自带着大汉数十万军围攻的境地。
那时他们这里一旦出现意外,朱高煦必然会直接起兵靖难,那时朝廷都将会有倾覆之险。
面对这些,即便他知道现在情况比较糟,但至少还不是汉军主力回归,若是连这点困难都突破不了,一旦朱高煦回来,他们又该怎么打?
沐晟面对樊忠的这些说辞,一时无法反驳。
樊忠毕竟已经搬出了朱瞻基,朱瞻基是如今的大明皇帝,在圣旨之下,他只能听令。
沐晟其实很清楚,其实这就是大明之间的内战,犹如当初朱棣靖难那般。
沐晟很清楚这是朱瞻基与朱高煦之间的内斗,朱瞻基想要趁着朱高煦以及大汉的主力大军不在之时拿下大汉。
他心头一时充满了悲哀,如今汉军这样做,其实已经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了。
大军能够快速且悄无声息去往他们后方,攻灭他们后军,这不仅是汉军战力的体现,更是表明着汉军有充足的把握能够将他们一网打尽,才会选择这样做。
现在朱瞻基不知道这里的情况,樊忠又是死脑子,沐晟心头都有些悲凉。
沐晟沉默,其他人也只得沉默。
反对的人,其实主要是以云南而来的将领,以及安南军的将领,沐晟这个领头人都不吭声,他们也无法继续下去。
然而就在这时,一军士却是匆匆奔入帐内。
“报!前军遭到汉军进攻,王通将军请求增援!”
樊忠闻言,当即看向一众人。
“传本将令!全军发起反攻,务必击溃汉军,攻下泰中!”
“传令蔡福、黎只(安南大将),务必守住万象!”
樊忠令下,其余人纷纷听令,唯独沐晟,还在沉默。
樊忠死死的盯着沐晟,右手甚至已经隐隐开始放在腰间长刀的刀柄之上。
在这个关头,樊忠绝不允许有人抗令,若是沐晟敢抗令,他哪怕冒着战后被问罪的后果,也要先杀沐晟等人。
在樊忠眼中,他本是一微末之人,受朱瞻基信任,一路提拔,直到如今负责这次战事,他不愿辜负朱瞻基对他的信任与看重。
哪怕朱瞻基让他去死,他都不会有丝毫的犹豫。
如今朱瞻基要他必须拿下泰中平原之地,这个大汉在东南亚的富庶、制造之地,他便要不惜代价也要拿下,以此报答朱瞻基。
帐内的紧张气氛蔓延,沐晟心头也很清楚。
如今的他,可不是当初那个被父亲沐英、兄长沐春所庇护的那个沐晟了,他经历的,比樊忠多得多。
他与朱棣当初在云南争斗,与那些就藩云南的藩王争斗时,这樊忠,还不知道在哪呢。
沐晟深深的看了一眼樊忠,缓缓拱手。
“标下领命!”
直到沐晟应下,樊忠也没有再说什么,当即开始调集大军。
汉军营地,朱瞻壑正在帐内看着沙盘上地形图,听着各处战事的汇报。
“报!明军开始拔营,正在向柳山战场增兵!其精锐大举出动!”
朱瞻壑听到这里,神情一肃,看向靳荣。
“大明看来是铁了心的想要击溃我们进入泰中之地,正好,这次就在正面先将明军击溃!
你现在亲自前去,指挥大军发起进攻,尽快将明军与安南军前军击溃,随后巩固阵地,等明军来攻。
记住,明军若是发动攻势,那我们就防守,以部署的交叉火力先消耗明军与安南军。
待到明军进攻疲软之时,再行发动进攻!”
靳荣在一旁当即应下道:“是,殿下!”
随后犹豫片刻,再度出声道:“殿下,既然明军没有想着要突围,这个包围圈该缩小了,趁着这个机会可以将包围圈再度完善。”
在靳荣眼中,只待大战开启,就是一个极佳缩小包围圈,可以让各处大军的联系更加密切的机会。
朱瞻壑思考片刻,肃然道:“这件事我会去做的,不过不是现在。
如今明军虽然已经拔营前来,但中途会不会做出其他动作,现在还不知晓。
待你与他们大战之后,将明军牢牢吸引在泰北之地后,到时再让各处大军开始合拢。”
朱瞻壑丝毫没有小瞧明军,如今这个时候一旦让大军缩小包围圈,万一如今明军的行动是障眼法,不是要继续攻入泰中之地,而是突围,又该如何?
在缩小包围圈时,各处大军都在开始行动,而在行动之中,是最为容易被人抓住破绽的。
一旦某一个点被明军突破,他想要派兵增援堵住缺口都做不到。
尽管他很清楚,这次是明军最好攻入泰中的极佳机会,只要击溃他们这里的大军,大汉之内,再无精锐野战军可以抵挡明军的步伐。
且明军一旦这次无法攻下,朱高煦在欧洲诸国的大军,始终是大明心头的压力,在这份压力之下,如今明军只能拼命。
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明军极大可能不会错过,但毕竟万一呢?
小心驶得万年船,谨慎一点,总归没有错。
现在他们的战略已经达成,战术也在实施之中,只要谨慎不出错,哪怕不是正面击溃明军,只要守住,也能围到明军缺粮断水。
一场必胜之战,他不想出现任何疏漏,毕竟这也是关乎大汉基业的大战。
大汉所有能够调动的大军,包括原本在帖木儿帝国的大军,都被他抽调过来了,大汉如今也没有多少余力了。
靳荣见朱瞻壑已经有了主意,当即前往前方,开始指挥大军加大对王通的进攻。
不过两个时辰,王通率领的前军被击溃,靳荣率军占据明军与安南军阵地,当即开始固防,各类火器开始进行部署。
在樊忠率领大军赶到,休整一夜后,随即由沐晟率领精锐的山地军与安南军发动强攻。
靳荣看着明军发起进攻,冷冷一笑。
“传令!两侧各留十门火炮关注明军火炮位置,一旦发现明军火炮阵地,立即开炮!”
“传令!除后方重炮外,其余火炮,在明军进入射程后,立即开炮!”
靳荣深知,底牌不能一次性全部暴露了,现在他就是要引诱明军进攻,以便消耗。
他们与明军、安南军之间的数量差距,依旧是巨大,只能用火器来进行大量杀伤。
一旦全部展现出来,万一将明军给吓跑了,吓得开始突围,面对精锐尚在的明军,在靳荣眼中,难免会出岔子。
待明军与安南军进入射程,汉军阵地两侧以及前方的火炮当即开始炮击,不断轰击着冲锋的明军。
哪怕明军冲近了一些,早埋下的地雷,再次对明军造成极大的杀伤,让明军与安南军损失惨重。
面对汉军密集的炮火打击,明军的炮兵,也在开始向前推进,以拉近射程,对汉军阵地发起进攻。
就在明军的火炮就位,刚开始炮击不过两轮,早已经准备好的汉军炮兵,调转炮口,直接将明军的炮兵阵地摧毁。
在密集的火力之下,安南军率先胆寒,都还没有发生什么近距离的接触,便是溃败下去。
然而督战的明军没有丝毫的手软,凡是退下来的军士尽皆被毙命。
安南将士心头惊怒,却是什么也不敢说。
沐晟率领残余的大军总算冲到近前,却是又被一顿手雷招呼,明军的伤亡进一步加大。
哪怕就是靠近,汉军依靠着突击枪的优良性,明军根本无法冲刺到汉军近前,便留下一地伤亡的人。
然而明军依旧不断发起冲锋,少部分冲到近前,冲到自己火器的射程之内,终于开始展开还击。
可即便是靠近,汉军依靠战壕阵地,明军根本难以突破。
大战不过一个多时辰,沐晟最终撤离。
回来的沐晟,当即将汉军的新战法说了出来。
这个战壕,是朱高煦给大军制定的常规战术。
毕竟随着火器已经在军中占据主流,战壕这个战术,朱高煦就早早拿了出来。
樊忠在得知后,当即又派出大军开始发起强攻。
只是这次将射程更远一些的重型火绳枪也投入战场,以及大量的弓箭手。
这次明军的进攻目的,就是掩护弓箭手以及一些重型火枪靠近汉军阵地。
在付出惨重的伤亡后,余下的明军弓箭手当即对着汉军阵地开始倾泻箭矢。
虽然有了一定的作用,可作用依旧不大,最后反而成为了汉军的靶子。
进攻接连失利,一直大战到傍晚,樊忠最终停下攻势。
接连的进攻,付出了三万余人的伤亡代价,但换来的汉军伤亡,却是连十比一都没有能够做到。
夜晚,樊忠发起夜袭,最终依旧以失败告终。
这让樊忠决定,只有不断发起强攻,以攻破汉军阵地。
翌日,明军再次发起进攻,最终却是并没有多大的收获,汉军的阵地,只被啃下来一小块。
接连数日,明军与安南军付出惨痛的代价,却是依旧看不见可以攻破汉军的机会。
明军营帐之内,气氛格外的凝重。
“樊将军!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我安南十三万军,如今已经损失过半!这种无效的进攻,根本难以达成!”
这次,是安南军开始闹意见了。
因为安南军的损失惨重,让一众安南将领有了很大的意见。
然而樊忠却是冷冷看了一眼这些安南将领。
安南军损失确实不小,但明军的伤亡也不小,只比安南军低一些。
在樊忠的威压之下,这些安南军将领最终只能安分下来。
因为现在,他们都被汉军包围在这里,他们想要做什么,也根本做不到。
这一刻,沐晟也没有提什么退军突围的话语,现在仗打成这个样子,突围也是不可能的。
即便突围出去,后面也无法应对汉军的反攻。
他们唯有击溃眼前汉军在大汉最后的一支精锐,才能完成任务。
“接下来继续发起进攻,待再过两日,本将便让三大营发起强攻!”
樊忠径直定下,现在他只有用其余大军继续消耗汉军,为三大营发动最后的强攻而开始做准备。
汉军营地,帅帐之内。
朱瞻壑听着前方战事的消息,不断看着地图。
“想要消耗,再派精锐一举击溃我吗?可惜还稚嫩了一点。”
樊忠的想法,很好猜,朱瞻壑一下就猜到了,但也并没有再去关注。
明军的进攻越强,就证明这些明军逃出去的概率越小。
朱瞻壑当即看向旁边之人。
“传令李定,让他务必尽快攻下万象!”
“传令各处大军,随时保持戒备,以防止明军突围!
告诉他们,谁要是敢玩忽职守,粗心大意,立斩不赦!”
“是!殿下!”
旁边的人当即下去传达朱瞻壑的军令。
朱瞻壑就这样继续的等待着,他也没有下令大军发起反攻,如今他只需要等。
只要等到明军粮草断绝,到时再发起反攻,则能一举定胜负。
可就在一日后,一个消息传来,让朱瞻壑顿时大惊。
也先率领大军已经攻入大汉察东,正在想着察西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