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盛情难却(1 / 1)
车辆刚出县城没一会儿,路况就开始急转直下,坑坑洼洼还好说,最起码是铺装路面,即将到达目的地的那段路,才是真的考验。
夏季雨水多,泥泞的土路被碾出深深的车辙,小崔开的轿车就开始被频繁刮蹭地盘。
小伙子爱惜车,说什么的不肯往前开了,让出道给徐建军他们通过。
“秦老爷子,你们先在这儿等一会儿,我把她们送到,再折返回来接你们。”
“军哥,不用麻烦,我看见二大爷赶着牛车出村了,肯定是接我们的。”
徐建军往村子方向看了看,确实已经有辆牛车撒了欢一样往他们这边赶,在没有拖拉机之前,公社的牛车就是主要交通工具,徐建军当初也没少坐。
可廖荃听说要坐牛车,立马就从轿车上下来,跟杨晓慧她们挤在后排。
“牛车坐着挺稳当的,看把你吓的。”
“我听说牛惊了很恐怖的,见人就顶,特别是看到红颜色,就更来劲儿。”
廖荃说着指了指自己玫瑰红的上衣,徐建军短暂地瞟了一眼,就赶紧收回目光,不愧是奶奶带大的姑娘,她姐经过自己反复按摩,再加上生孩子胀了少许,也不是对手。
“村里拉车的牛,温顺的很,又不是西班牙斗牛,你这完全是庸人自扰。”
听着徐建军和廖荃的对话,坐在副驾驶的宁远差点没忍住笑。
坐在后面的廖荃没察觉,但徐建军却看在眼里。
这小子松弛的有些过分了,这车上除了杨晓慧,其他对于宁远来说就是陌生人,这么不掩饰自己情绪,说轻点是毫无城府,说重点就是没有礼貌。
对于这样的人,徐建军是多说一句话都嫌浪费,专心致志地开车行进。
跟二大爷牛车交汇的时候,徐建军还停下来跟他打了个招呼。
“几年不见,二大爷您是老当益壮,身体一向可好?”
“好着勒,德彪他们在村口等着呢,赶紧开过去吧。”
徐建军从车里拿出一盒烟丢过去,然后不等二大爷客气,一脚油门冲了出去。
看着扬长而去的车辆,再瞅瞅手上还没开封的大前门,二大爷脸上的皱纹也有了弧度,呲着大牙嘟囔了一句。
“徐小子不赖,发达了也没忘本,不枉我以前总是载着他进城。”
而徐建军的车开到村口就没办法动了,乌央乌央全是人,看这阵仗,至少半个村子的人都跑过来了。
下车赶紧先跟德高望重的根叔打了个招呼,又冲越来越壮实的胡德彪捶了一拳。
“根叔,咱不是说好了嘛,过来就是玩的,你组织这么多人围观,我们干啥都不自在啊。”
“这可不是我组织的,俺们胡家峪出去的状元郎回来,谁不想靠近点沾沾光,万一谁家以后也出了个大学生,也是你的功劳。”
相信科学,去除迷信,口号了多年,但大家都是阳奉阴违,还是会延用祖辈传下来的老观念行事。
既然大家这么热情,徐建军也不好端着架子不理睬,从后备箱里又拿出一条烟,看见脸熟就发烟,忙乎了好一阵,等后面牛车跟上,他们才得以脱身。
接下来先去谁家,胡德彪和老根叔又争了起来,徐建军很无奈,要是让他们再这么墨迹下去,好不容易散开的人群又要围上来了。
“中午去彪哥家,晚饭到根叔家叨扰,别因为这点小事争执,就这么定了。”
徐建军都这么说了,老根叔也不好继续纠缠,冲胡德彪叮嘱道。
“忙不过来就知会一声,我让你婶子跟小梅她们过去搭把手。”
胡德彪摆了摆手,大步流星地冲到前面带路,留下一众人等在这儿议论纷纷。
秦志远没打算跟着徐建军凑热闹,他是准备住到小李家,反正过年的时候已经在那儿住过半个多月。
“小徐在你们这儿还真受欢迎,刚刚的阵势,比领导下来视察都要隆重吧。”
“领导视察可没有这牌面,顶多就是大队派几个人迎接一下。”
二大爷抽了一口旱烟,喷云吐雾也不耽误赶车。
“徐小子当初在这当知青的时候,我看他就不是普通人,文曲星下凡,其他几个比他年龄大的,不是满腹牢骚,就是偷奸耍滑,一看就不是干大事的料儿。”
李建收心说最开始您老人家可不这么说,偷鸡摸狗,一点就着,才是二大爷对徐建军最开始的评语。
“秦爷爷,军哥为人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在我们乡下就是受人尊敬的性格,再加上他走了之后,还没忘我们这些穷乡亲。”
“建蔬菜大棚,是他指点着一步步弄起来的,不管是材料,还是技术指导,如果不是有军哥,没个一两年,估计很难成事儿。”
“何况大鹏菜有收成之后,也是军哥给找的销路,前期就下定决心干的,都赚到大钱了,特别是彪哥,住的砖瓦房,电器也都给配齐了,去年还买了一脚踹,骑着那个到城里送货,省劲多了。”
秦志远听出小李的艳羡之情,就笑着调侃道。
“你当时怎么没有第一时间响应,是不相信小徐?”
“哪有,我们家自留地地块太小,再说我刚把桂花娶回家,也没有钱扎本。”
看小李涨红了脸解释,朱桂花跟着帮腔道。
“当初要是也跟着干那个,就没有机会遇见秦爷爷了,我们现在也挺好的。”
“还是人家小朱会说话,小李你也跟着多学学。”
他们刚到家没一会儿,还没来得及收拾一下杂乱的院子,就有一群平时要好的过来串门。
这些人都是跟徐建军没怎么打过交道的,连当陪客的资格都没。
没法去胡德彪家凑热闹,就跑李健收这里套近乎。
男的围着小李一起抽烟唠嗑,女的则是跟着朱桂花在里屋帮忙收拾。
“桂花,我刚才跟着他们车子到彪哥家门口看了,徐知青车上下来三个女的,其中一个年龄比较小的,应该不是他媳妇儿,另外两个都带着孩子,到底哪个是正主儿?”
“廖姐不是在咱们村待过嘛,你不认识她?”
“她是别村的知青,当时过来也是跟徐知青钻屋子里研究学问,总共也没多长时间,我们那时候忙着干活,哪有闲工夫专门认识她啊,再说现在变化太大了,就算是看着脸熟,也认不准。”
“穿牛仔裤白衬衣那个是廖姐,对了,她跟徐哥的孩子是闺女。”
朱桂花本来想说自然是漂亮那个,但是杨晓慧貌似也不差,于是就用衣服跟孩子区分。
“棒槌妈,你看,还是我猜对了吧,跟你说了还还犟嘴。”
得到确切答案,小媳妇儿顿时扬眉吐气地冲身后妇女嚷嚷道,然后她们刚才因为这事儿争论过。
“发型衣服一换,我就有些搞混了,不过人家城里的女的是真会打扮,身段儿也好,哪像你,生完二娃就成水桶腰了。”
朱桂花看她们大惊小怪的样子,加油添醋地说道。
“就这还是廖姐她们来乡下,特意穿的比较朴素,平时打扮更时髦。”
“桂花你是不是夸大了,再时髦点,岂不是比那些电视上的演员都好看。”
谁知朱桂花异常笃定地道。
“我感觉电视上的大多数演员,都没有廖姐好看,她妹妹也是个美人胚子,用军哥的话说,就是人家先天基因好,打扮还是其次的。”
“胡扯,不管多好看,放在咱们乡下风吹日晒几年,一样变成黄脸婆。”
朱桂花却据理力争,不愿意别人说廖芸的一点不好。
“廖姐当知青的时候,又不是没在乡下干过活,人家现在不是照样好看的跟朵花儿一样。”
被朱桂花夸成花儿的廖芸,此时正跟胡德彪妹妹轻声细语地聊天。
当初跟着徐建军复习的时候,廖芸就看出这位农村姑娘对她们的敌意,胡俊芳去找徐建军的时候,总是故意表现的很熟络的样子,还会有意无意地针对她跟杨晓慧。
事后也从徐建军那儿套出过话,承认这位姑娘的确向他表达过好感。
事隔多年再次见到,都已为人妇,可一个是得偿夙愿,一个是遗憾妥协,双方已经没有了年轻时候的针锋相对,心情也是五味杂陈。
“廖姐,我能抱抱你闺女不?她长的可真好看,嘴巴像你,眼睛像军哥。”
廖芸顺手把徐莱递给胡俊芳,还叮嘱闺女喊人。
“小莱莱,叫姑姑。”
徐莱看了看抱着她的胡俊芳,乖巧的喊了声姑姑,把胡俊芳高兴的都笑出了眼泪。
“真乖,姐你教育的也好。”
“她这是到了新环境,还没完全适应,等会儿你就看吧,保准就不会有这种错误认识了,在家跟皮猴子一样。”
胡俊芳还以为是廖芸自谦,结果没抱一会儿,徐莱就挣脱下地,满院子跑着撒欢,跟杨晓慧家小子一起,一会儿往鸡圈里丢石头,一会儿拿棍子捅大盆里的鱼。
廖芸看着闺女的行为,以手抚额,羞为其母,但也没有上前阻止。
把胡俊芳看的一愣一愣的。
“丫头确实挺活泼的,咱别在这边坐着,菜应该准备的差不多了。”
廖芸听了也没客气,把两个调皮的小家伙提溜着上桌。
刚刚那种闹哄哄的情况略有好转。
胡德彪家里显然是早有准备,饭菜完全是按照流水席的路数上的。
现在农村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不像前些年,一年都吃不了几顿肉。
胡德彪张罗着要喝酒,却被徐建军拦下了。
“下午我还想带他们到水库那边转转,看看风景钓钓鱼,咱就别喝酒了。”
“那怎么行呢,今天无论如何都要喝点,水库明天也可以去,不行就多待几天。”
胡德彪打前站,其他人也跟着起哄,徐建军想单纯地干饭,显然是没可能了。
不过他们这边陈晓阳跟吴晋都是当兵的出身,这个年代对烟酒的管控还没有那么严,部队出来的几乎就没有酒场上的怂包,战斗力爆表。
只有中途加入的那个公子哥,没喝几杯就脸红脖子粗。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徐建军刻意放慢了喝酒的节奏,主动挑起了话题。
“现在林子里有野味没有?”
迷云是水源地加林区,按说应该不缺野生动物,但前些年这些人都被饿的两眼冒绿光,加上各公社民兵手里都有枪支,一到冬天林子里的野鸡野兔基本上要被收割好几遍,幸存者寥寥。
“这几年粮食产量提了不少,大家没有那么缺吃的了,再加上护林队那帮人管的越来越严,野味应该有不少,不过大的很少在这边出没。”
这时候动物保护还没有被重视,东北饭馆的菜单上,基本还属于原汁原味,刑上加刑,不过徐建军也就是问问,他对猎杀动物没有那种莫名其妙的兴奋劲儿。
“水库能逮鱼不?”
“别人问那肯定是不行,建军你问,必须得可以,只要不用雷管炸药,是撒网还是鱼钩,你们只管玩,剩下的交给我沟通。”
“你们要是嫌不过瘾,去我鱼塘逮更方便,把水给你抽干了都行。”
“主要是想去水库上看看,你就别兴师动众了,你鱼塘的收益怎么样?”
“第一年没经验,不知道怎么让跑进去几只火头,把鱼苗都给扫荡了,后来摸出门道就好多了,就是那些鱼吃的比猪都多,天天给它们割草弄吃的了,我一个人忙不过来,现在让小舅子天天睡在那边。”
随着聊天的深入,免不了提到前些年艰苦度日的场景,都是感触颇深。
如今随着改革的进展,难得让普通民众有个短暂的回血期,只是这种日子持续几年,就又会伴生一系列新的负担,不过能填饱肚子,已经让很多人心满意足了。
胡德彪属于第一批既得利益者,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
当初徐建军随便拿还没有出台的政策忽悠,胡德彪就敢义无反顾地执行下去,除了对徐建军人品的信任,他自身所具备的素质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