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田园牧歌(1 / 1)

加入書籤

钓过鱼的朋友们都知道,这是项费时费力掏空钱包的顶级运动爱好。

几千上万的鱼竿司空见惯,要是想装个杯,更贵的也给你安排上。

遍地的黑坑也是按时收费,打窝饵料比自己吃饭都舍得花钱。

可在八十年代,别说那些顶级装备了,你就是弄点白面滴上香油当饵料,都会被喷败家子。

农药还没有盛行,挖蚯蚓就是最简单便捷的作用。

由于钓鱼也是临时起意,所以装备都是自己手搓,鱼竿用的是死了的杨树苗,鱼钩是用大头针火烤之后捏弯的。

浮漂更是五花八门,有用鹅毛七星漂的,有串个去皮秸秆敷衍了事的。

用着如此草根的装备,这群人依然全神贯注,有种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气势。

徐莱从来都不是那种安静小美女,刚开始还觉得新奇,陪着徐建军没坐一会儿,就缠着廖芸带她跑到旁边的农田追蝴蝶了。

杨晓慧一家三口就在徐建军边上没多远,城市的公园看惯了,上下班的人流涌动也烦了,跑到这种人迹罕至、空气新鲜的地方,都挺开心的。

陈晓阳那个好哥们儿,不知道是有意,还是被那个姑娘怂恿,选了一个离他们挺远的地方,最起码他们说话,这边是听不到的。

这个时候徐建军也琢磨出点味儿来了,杨晓慧中途接这俩人,还有另外的目的。

“杨大小姐,不就是撮合一桩姻缘嘛,用得着这么连哄带骗的?”

“吴晋这家伙跟个倔驴一样,一听家里说相亲,就跟侮辱他一样,连对方照片都不愿意看,要是摆明车马,估计他又不知道出什么幺蛾子了。”

“你看现在多好,轻松自然,没有一点介绍相亲的痕迹。”

徐建军一听心里也大致有数了,能让杨晓慧这么煞费苦心,又是受对方长辈所托,这个吴晋家里肯定也简单不了。

详情他也懒得问了,扭过头不再搭理他们,自顾自地钓鱼。

刚开始毫无动静,过了大概半个小时,浮漂才终于有了反应,连着被第一次没上鱼,徐建军不急不躁,还抓了把胡德彪平时喂鱼的麦麸撒到水里,把这群鱼勾引的留下。

然后串上蚯蚓下钩,没一会儿,就接连钓上来好几条,虽然鱼都不大,但这是野钓,还没有打窝,能有收获就是胜利。

这种情况下,钓的就不是鱼了,是脱离世俗的喧嚣,是怡然自得的快乐。

廖芸看到徐建军这里钓到鱼,拉着徐莱跟妹妹跑回来,看着桶里四五条鲢鱼,惊喜连连。

“我还以为你们都钓不到呢,没想到还能有收获,哎呀,我的小姑奶奶,别抓,腥的很。”

廖芸眼疾手快拦下徐莱把小手伸进桶里摸鱼,结果这丫头扭头又捏了一根红虫玩,廖荃看到她手里的蚯蚓,吓的立马跑开,生怕徐莱把那玩意弄自己身上。

廖荃不跑还好,她这受到惊吓的样子,反而勾起了徐莱的兴致,追着小姨兴奋地挥舞着手里的蚯蚓。

直到被水草绊倒,蚯蚓被甩出,徐莱还想继续拿,却被妈妈一把抱起,然后强按着给她洗了手。

廖荃看外甥女手里已经没了那吓人的蚯蚓,才重新回到姐姐身边,冲徐莱做了一个恶狠狠的鬼脸。

可是徐莱是一点不带怕的,伸手就向小姨脸上抓去。

她们正在这儿闹腾呢,徐建军那边终于有了点大的动静,杨树杆都被压弯了些弧度。

旁边一直毫无收获的陈晓阳看到这情景,真有点无地自容。

扑腾了半天拉上来,发现是条草鱼,至少得有三四斤重。

“建军你帮我看看,是不是鱼钩的问题,我连着拉了好几次,都脱钩了。”

“咱们鱼钩一个样,拉不出屎别怪地球引力。”

儿子媳妇儿就坐在身边,正是显威风的时候,自己却频繁掉链子,陈晓阳有些不爽地起身。

“中午喝的有点多,我去撒一泡。”

“跑远点啊,我跟儿子先帮你看着。”

结果陈晓阳把鱼竿递给杨晓慧,刚走出去没多远,鱼漂一个急速下沉,杨晓慧也看了好一会儿了,知道这是有鱼咬钩,她还在犹豫着要不要立马起杆,徐建军就提醒他赶紧拉。

等把鱼甩上岸,杨大小姐激动的大喊大叫,因为这条比起刚刚徐建军钓到那条还要大点。

陈晓阳连尿急都忘了,赶紧跑回来收鱼,等把鱼放进桶里,他高兴的跟个大傻子一样。

只是杨晓慧的话瞬间又让他陷入尴尬的境地。

“你不是去小解吗?赶紧走,我发现你跟这些鱼犯冲,你一走它们就上钩,哈哈,看来让你当主杆手就是个错误决定,看我大显身手吧。”

运气这种东西是很难理清楚的,反正等陈晓阳跑野地里施过肥回来之后,发现桶里已经有三四条大鱼,再看徐建军那边的收获更多。

他想要回鱼竿,杨晓慧却死活不给,正钓的爽呢,怎么可能让他这个扫把星抓杆。

陈晓阳不甘心,跑到另一边看好哥们儿吴晋的状况,想找找平衡,毕竟这小子跟姑娘聊的那么开心,应该会影响钓鱼的效率。

结果一看更吐血,人家是谈情说爱跟钓鱼两不耽误,看收获跟徐建军都不相上下。

胡德彪能把他们引到这个地方,那是有原因的,鱼要是少了,让这帮城里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显得他招待不周。

其他人无关紧要,但徐建军那可是他大恩人,要是人家,自己还在老实巴交种地呢。

虽然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只要够勤快,种子施肥方面舍得投入时间跟成本,吃饱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想过他现在这样的舒坦日子,没有个十年八年是不可能的。

所以招待徐建军他们这些人,胡德彪是发自内心的热情。

这不,让小崔开着徐建军的那台越野车,找到种瓜的老乡,买了一麻袋上好的西瓜,大热天的,吃上几块西瓜解渴,比吃什么水果都过瘾。

听着徐建军不断夸奖这瓜甜,胡德彪也是由衷地高兴。

“我特意跟老乡交代的,到地里现挑的,不甜我回去找他麻烦。”

“你这个车挺贵的吧,马力够劲儿,底盘够高,跑烂路开这车最合适。”

“借别人的,其实我挺怀念当初修水坝时候开拖拉机那段光阴,叮叮咣咣,能把人颠散架,开拖拉机肯定不会得肾结石。”

胡德彪憨笑着,他对徐建军这话不认同,如果让他回到前几年连饭都吃不饱那种光景,他肯定不干。

“建军,你见识多,咱们胡家峪其实还有很多人没被带起来,要是继续建大棚,怕将来反季蔬菜太多不好找销路,重点是其他村子也有学的,现在价格是越来越低了。”

徐建军吃完西瓜,找个荫凉的地方席地坐下,随意的说道。

“以京城这么大的需求量,就算是整个村子都种蔬菜,其实也不愁销路,关键在于中间商压价的问题。”

“别的村子我管不着,但胡家峪的老乡照顾一下肯定没问题,暴利肯定没有,但保障大家比种粮食收入高。”

“至于其他的方向,你们可以广开思路嘛,林子里的木耳、蘑菇,其实也不用靠天吃饭,那玩意儿也是能种植的,不过这个就有点技术含量了,有政府部门的参与才保险,现在提倡农民兄弟自己找出路,要些技术支持应该不难。”

菌类培养,牵涉到温度湿度各方面细节问题,胡德彪听的云里雾里,但他对徐建军的话深信不疑。

“等下回去我就找老根叔商量,先找找公社,不对,现在应该叫乡镇领导了,不过我估计他们也不清楚这些。”

“不清楚没关系,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只要清楚怎么申请,怎么要政策就好。”

胡德彪听的连连点头,他以前干农活是生产队的骨干,挣的公分永远都是最高的,单干之后也能走在别人前面,在胡家峪的威信一点不比大队书记低,说是一呼百应都谦虚了。

这几年隔三差五到京城送货,见识也比普通人家高了好几层楼。

所以对徐建军的话接受起来没什么难度,他说的政策支持什么的,胡德彪是一点就透。

“你们晚上住我家吧,我媳妇儿早几天就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就是为了腾出来给你们住。”

“还是别了,我们人多,不好安排,学校不是放假了嘛,我们住教室就行,夏天好对付。”

“那几间教室都快成危房了,怎么能让你们住那儿啊。”

胡德彪说的把自己家人清出去,然后给他们这群人折腾,徐建军可不会干这种混帐事儿,真由着他安排了,那就有挟恩图报的嫌疑。

最后胡德彪自然是拗不过徐建军。

在水库上玩爽了,晚上回去到老根叔家,又是吃席,而且他明显是打听过胡德彪中午的招待标准,只有更丰盛。

农村招待人,哪怕倾尽所有,都必须把客人安排明白了。

他们这伙人多能喝,中午在胡德彪家里那几个陪客就充分领略过。

吃好喝好,还能开着车跑去水库上玩,胡德彪请的三个得力干将,有两个睡到现在还没醒酒,爬起来那个,到老根叔家汇报情况,所以晚上桌子上多了好几个人。

酒量不够,人数来凑。

徐建军这次什么都不管了,敞开了喝。

可不管是划拳,还是打牌,徐建军都玩的贼溜,总体上是赢多输少,几个家伙本来就怵,发挥失常就在所难免了。

酒席进行到一半,人也下去了一半。

老根叔看着东倒西歪的几个后生,无奈地道。

“以前也没发现,小徐你酒量这么好,哎,这几个都是不中用的,吹牛的时候一个顶俩,真上桌就全趴下。”

仅存的两个听了老根叔的话,也有点无地自容,但让他们现在主动挑起战端,他们也没那胆子了。

“我听彪子跟我说种木耳蘑菇的事儿了,你觉得这事能干?”

“那必须的,而且这个弄好了,收益可能比大棚要高的多,还没有季节限制。”

迷云这里是水源地,工业很难发展的起来,就算是以后被改成区,哥的屁也是以第三产业为主。

国内第一条高速公路要到一九八八年才通车,这个时候鲁东的蔬菜运到京城,可能要坏一半,冷藏根本没条件。

所以京城的蔬菜供应,基本都是郊区或者像迷云这种稍微近点的地方才有条件。

几十公里骑着摩托,一大早送到菜市场,还是没什么难度的。

养猪养牛什么的,靠割草或者麦麸谷糠,饲养周期太长,猪的话动辄要一两年,牛更慢。

在农村,自家院子里捎带喂养一两头没什么,但想做成生意就难了。

那种几十上百的,没有资金体量,根本玩不转。

而且农民兄弟是很看重短期收益的,周期拉的太长,很可能半途而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所以徐建军出主意也很有针对性。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来,咱俩也喝一杯。”

“对了,宝山那蠢货见利忘义,因为送菜的事儿把那个小姑娘得罪了,我替他向你道个歉,他想自己跑过来给你赔罪,我没让。”

这些鸡毛蒜皮的破事,徐建军都没关注过,而且他给李惠春交代过,胡家峪这边的乡亲,只要不是做的太过份,该照顾还得照顾,能把李惠春惹恼,看来这个王宝山的确挺让人讨厌的。

“你说的啥事我都不清楚,赔什么罪啊,根叔,别说这种见外的话,咱们喝酒,不需要讲这么乱七八糟的理由。”

从老根叔家出来,陈晓阳和徐建军并驾齐驱走在最前面,他拍着自己肚皮,由衷地赞叹道。

“今天这两顿饭整的太丰盛了,感觉我能胖三斤。”

“自己钓上来的鱼做菜,吃的可真香,我家那小子以前都是不吃鱼的,今天晓慧给他挑完刺儿,他吃了差不多半条。”

陈晓阳话音刚落,他儿子陈磊就开始拆台了。

“爸爸,那些鱼都是我妈妈钓的,你没有功劳,不能抢我妈的。”

“他妈的......”

陈晓阳脏话刚出口,后脑勺就挨了杨晓慧一击手锤,趾高气昂的状况化为乌有,只剩下委屈巴巴地控诉。

“没有功劳我也有苦劳啊,那是刚好你接手的时候,鱼群聚过来了,换成我也能钓到,建军,你给评评理。”

“清官难断家务事,你们两口子的官司,自己想办法摆平,少扯上我。”

徐建军说完,一把抱起被廖芸牵着的小莱莱,一溜烟地往前跑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