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大杀四方(1 / 1)

加入書籤

跟他一起吃饭的几个同学对他的行为也是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只是等他们打好饭坐下,旁边餐桌正在就餐的学生冲着他竖起了大拇指,仿佛对他刚刚行为的赞赏。

这几个明显是老生,眼神已经没有了清澈的愚蠢,其中老鸟忍不住说道。

“哥们儿你是真猛啊?哪个学院的,今年刚入学的吧?”

“学长好,你怎么知道我是今年新生啊?”

那个老鸟没有直接回答杜文彬的问题,有些意味深长地反问道。

“你知道刚才站起来跟你握手的那位是谁不?”

“那不是王副校长嘛,怎么啦?”

这回轮到那个老生懵逼了,原来你知道啊,还表现的那么虎逼。

不等他吐槽这个爱现的愣头青,对方反倒先开口了。

“学长,那你知道校长对面的帅哥是谁不?”

虽然有点倒反天罡,这本来是自己想要达到的语言效果,但那个即将毕业的学长还是忍不住当了一回捧哏。

“谁啊?”

“哈哈,我们经济系的优秀毕业生,改革开放的弄潮儿,前段时间给学校捐钱捐电脑的徐学长是也,学长您也快毕业了吧,希望您出去之后能像徐学长一样优秀的让人瞩目。”

杜文彬这小子可不是进退失据的莽撞人,知道这几个人对他的行为有些看法,玩了对方一把,还把他捧的高高的,根本不给他翻脸的机会。

不过要是徐建军听到他们对话,一定会羞愧难当,然后冲杜文彬说一声,学弟,真没必要。

这他喵的绝对是给自己拉仇恨的。

果然,听了杜文彬的介绍,那个学长朝徐建军的方向斜了一眼,仿佛是要记住对方长相,然后也不再搭理小学弟,而是跟同伴低声吐槽道。

“原来他就是那个沽名钓誉的徐建军啊,也不知道王教授为什么跟他这样的人坐在一起吃饭。”

“哈哈,老孙,看来你对临近毕业,还背这个处分意见很大啊,人家本意没有一丝毛病,是有些人把戏唱歪罢了。”

“能不憋屈吗?他们几个年轻老师推推拉拉,我又没动手,只是上前劝架,结果也遭了池鱼之殃,学校不分青红皂白给处分,说不定会进档案的,搁在你身上你能心平气和?”

原来这位同学在之前的抢占微机室行动中表现的太积极,被列入闹事名单当中,当杀鸡给猴看的鸡。

好在他的同伴也没有像他一样情绪化,就事论事地说道。

“反正人家捐款本身是没有一点问题,捐给自己院系,更不应该被诟病,换成是我也会这么做,而且多了那批计算机,虽然咱们用的时间没有经济系的多,但也比之前方便多了,单冲这一点,就应该感谢人家。”

徐建军自然不会想到,自己的无意之举,还引发了连锁反应,就算是知道,也只会一笑置之。

告别了那几位,又被汪超硬拉着到他那个小宿舍。

只见这位曾经的班主任,神奇地从口袋里掏出一袋子花生米,然后翻箱倒柜扒出一瓶喝了一半的二锅头。

“刚才跟他们一起吃饭,太拘谨了,来,陪我喝两杯。”

“汪老大,没想到你也好这一口啊?”

“我也没比你们大几岁,也曾有过放荡不羁的青春啊,再说现在咱们也没有老师学生这层无形屏障阻隔,别放不开啊,我跟梁先锋没事的时候就喜欢一起小酌几杯。”

“老梁在不在?要不然把他也喊上,人多喝着更有气氛。”

汪超听了却摆了摆手说道。

“他这会儿肯定不在,应该跟他媳妇儿在北关村那边出摊呢。”

见徐建军一副好奇的样子,汪超就解释道。

“年轻老师工资不高,家属没正式工作,出去摆摊儿的大有人在,就是好多人都好面子,不愿意跟着出去,我就佩服梁先锋这点,从不在意别人的指指点点。”

“我就光顾过好几次他们生意,别看只是卖肉饼的小摊儿,收入可能是我们工资的好几倍。”

老梁媳妇儿也是个要强的性子,徐建军曾动过心思帮她安排个工作,梁先锋那边已经让徐建军说服了,只是她本人却没答应。

“自力更生,靠汗水和手艺挣钱,这本身就值得尊重,没有什么拿不出手。”

汪超本来以为,徐建军这小子捐款动辄上百万,涉足的领域也是高精尖,一定对这些鸡毛蒜皮的小本买卖看不上,没想到他却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想想那些曾经朝夕相处的学生,毕业之后走的路却是千差万别,令人唏嘘。

“你对这个新技术公司,有什么看法?”

徐建军刚才在会议室说了那么多,给的建议还都是能立竿见影的那种,汪超就算再迟钝,也听出了其中蕴含的机遇。

“市场广阔,体量巨大,光是那个激光照排技术,就够这家校企活的滋滋润润,如果选对方向,又有京大做后盾,假以时日,必定一飞冲天。”

现在讲究解放思想,打破计划经济下的平均主义,北关村下海创业已经有无数成功案例,如今也没人把下海当流放了。

“他们是新技术公司,以计算机所的技术推广为主导,你说像我这种不懂技术的去,能不能发挥用武之地?”

两人碰了一杯,汪超还是没忍住,把憋住心中的话给问了出来。

徐建军虽然是他带过的学生,但这家伙上学期间就表现的跟旁人不同,那时候汪超虽然不知道他神神秘秘在搞什么,现在总算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徐建军这种心思活泛,轻松踩准时代节拍的人,汪超向他请教,是没有一点心理负担。

“新技术公司现在那几个人,都跟生瓜蛋子一样,我觉得汪老大你去了一定比他们干的好,其实推广技术,不一定非的是懂技术的。”

“这就相比于一个产品的销售,没有必要对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了如指掌,只需要明白这个产品的卖点,并且有效地跟意向客户展示出来,这就够了。”

徐建军自己虽然不想趟浑水,对参与到方正这个大染缸不感兴趣,但不妨碍他忽悠别人啊。

其实也不算忽悠,以汪超的资历,想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他来说,在初创阶段加入方正,绝对称得上不可多得的机遇。

不到四年时间,也就是到一九八九年,光是激光照排这一项技术,给方正带来的资金收入就突破了亿元大关。

“怎么什么问题到你嘴里,就变得闲庭信步一样。”

徐建军这次没有接话,有些东西,一旦琢磨透了,还真就是一法通万法皆通。

“那如果我去毛遂自荐,从哪方面作为突破口最合适?”

“报社的关系,学校有资源,无需操心;企业的运转,有那几个人也足够了,就我在会上说的从经济利益出发,把技术革新带来的价值搞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却没有人着手。”

“这个活很重要,需要详实的数据,更需要精准的分析,你如果在这方面有思路,相信他们会非常欢迎你的加入。”

“至于实现突破之后,接下来的路应该怎么走?倒不用急着做决定。”

等明年物理系另一个山头加入进来,虽然助长了方正崛起的速度,但也埋下了内斗的隐患。

徐建军不知道汪超能不能在其中发挥作用,但多一个搅局者,对于本来就纷争不断的企业来说,未尝不是多了一种可能。

而听了他的建议,汪超那种跃跃欲试的劲头更足了,反正徐建军离开的时候,汪超虽然喝的脸色泛红,但眼神却愈发明亮。

画过漫画或者写过书的人应该都知道,沉浸其中,感受着自己创作的角色和故事一点点推进,让人有成就感的同时,还能起到忘却烦恼的功效。

徐建军现在就越来越享受那种玄妙的感觉。

一开始他完全就是毫无感情的照搬记忆中的画面,甚至找苏晓他们这些帮手,就是为了解放自己。

可随着时间推移,随着对记忆中的漫画进行二次创作,改动那些因为长时间连载出现的漏洞和设定,徐建军发现自己其实已经喜欢上这个曾经当作敛财手段的工作。

灌篮高手他本来也准备丢给下面人负责的,但这些人当中,不管是心细如发的苏晓,还是大开大合的吴涛,都对篮球这项运动不太熟悉。

徐建军描述一些动作捕捉问题,往往说半天,他们领会不到关键。

所以到后来徐建军干脆就自己画了,反正他对这部漫画是真的喜欢,而且篇幅也不算长的太离谱。

集英社的常驻人员福山英治,看到这几天徐大师的产出,那是乐的合不拢嘴。

灌篮高手这部漫画如今在小日子已经引起热潮,有句话总结的很好,人往往缺什么,就最渴望什么。

小日子的身高,一直被嘲笑,就算是二战之后经过基因改造,加上经济水平提升,营养摄入更科学健康,他们的身高也没有达到预期。

所以对篮球这项对身高有硬性要求的体育运动,他们有种刻在骨子里的痴狂。

足球小将连载的时候,徐福的影响力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夸张,所以一直到积累足够的口碑之后,才逐渐爆发的。

可灌篮高手,却是一发即爆,而且是全渠道跟进。

那家一开始就找上门的体育用品销售商,现在是嘴都笑歪了。

给漫画植入砸巨额广告费,效果怎么样,根本无从考量,当时很多人对他的行为表示不理解,认为这家老板是人傻钱多。

结果现在他却用暴增的销量给无数嘲笑自己的人上了一课。

不得不承认,小日子还是有很多在经营方面下功夫的狠人的,他们所谓的工匠精神,后来被证明是糊弄人的,但在成本把控,企业管理,以及推广运营方向,还是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的。

灌篮高手的爆火,让集英社也是心花怒放,他们之前和徐建军合作,都是通过万代间接达成的。

毕竟徐建军跟德间,是在共同成长中相互成就,这种联盟不是轻易能够打破的。

集英社之前做出过努力,但都无济于事,这次能够在他们合作关系上撕开一个口子,就给了他们无限憧憬。

虽然徐建军存在交稿不及时,甚至断稿的问题,这些集英社都不在乎,甚至主动缓和读者情绪,帮徐大师开脱。

说他对作品精益求精,认真负责才导致延迟的。

所以看到徐建军废寝忘食地赶稿,福山英治才会激动的上蹿下跳。

徐建军只要把初稿整出来,接下来的步骤根本不用他操心,福山英治这个狗腿子盯得比谁都紧。

颜料师上色,文字注解,谁要是在自己环节慢一点,就会迎接福山英治咄咄逼人的眼神攻势。

这些人也是倒霉,闲的时候没活干,忙的时候又跟火烧屁股一样。

“他这样大呼小叫的,你也不说制止一下?”

苏晓跟徐建军一起审犬夜叉的稿子,让他给出反馈意见,听到外面动静,忍不住提醒道。

“小日子的管理风格就这样,待会儿我说说他吧,省的影响别人工作的心情。”

“你不错啊,渐入佳境,总共也没找出多少值得修改的地方。”

被徐建军夸奖,苏晓还是很高兴的。

“你都把框架定好了,而且剧情进展也说的明明白白,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是问题频出,那我就没脸往你办公室跑了。”

“灌篮高手没能帮上忙,我还一直过意不去呢。”

徐建军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

“人都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我不能逼着张飞绣花,逼着貂蝉耍大刀不是。”

苏晓听了徐建军形象的比喻,脸上的笑意更浓。

“如果是别人说这话,我肯定是认可的,但换成是你,又觉得不太贴切,毕竟到目前为止,我还没发现你徐大师不擅长的。”

“明明大学读经济学的,画工让我们这些专业的都汗颜;明明在漫画方面独领风骚,却又在经济领域大杀四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