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挖坑埋雷(1 / 1)

加入書籤

借刀杀人,讲究的就是这个借字,说起来简单,可却非常考验火候的把握,以及分寸的拿捏。

表现的太积极,负责执法的一方,会有把他们当枪使的错觉,一旦给人这种印象,关系就很难维系下去,翻车是早晚的事儿。

最理想的状态,是置身事外,又能让事情按照自己规划的方向推进。

一开始进展的挺顺利的,特意等他们人聚齐的时候行动,避免有漏网之鱼。

可大家都有些低估此时一个港岛身份在内地的便利程度,更错估了周放这个人的无耻程度。

他不光把自己摘的一干二净,送堂弟一口巨大的黑锅,还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让对方死心塌地全力维护。

再加上他港岛投资人的身份,一口地道的港普,叫嚷着要请律师,对内地的治安和法律意识很失望,动员自己朋友再也不来内地冒险。

你还别说,这个时候全国都在不遗余力地拉投资,营造安全的投资环境,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上头重视的很,谁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证据不太明朗的情况下,一直把人扣着。

徐建军本来也没太在意,毕竟就周放这种跳梁小丑,根本翻不起什么大浪。

可事后司机小崔的一句话,让徐建军眼中寒芒一闪即逝。

“你是说前段时间他去过家里附近?能不能确定?”

小崔跟了徐建军这么久,对这个老板的行事作风必然有所了解,知道他挺忌讳手底下人给他模棱两可的答案,于是斩钉截铁地说道。

“本来两件事毫无关联,我也没太在意,毕竟当初只是远远地瞥到一个侧影,可他一边抽烟,一边恶狠狠地盯着某处这个动作,给人印象太深刻了。”

“他脱身之后,应该是心有不甘,站在局子外面抽了好几根烟才离开,我一直在外围盯着,刚好瞅见相似的一幕。”

徐建军再豁达,也没办法做到无动于衷,毕竟对方触及的是他的红线。

孙德才也听出了来龙去脉,变得暴跳如雷。

“军子,这家伙还起过这样的歪心思,看来是不能留他了,这事儿包在我身上,我跟他新仇旧怨一起清算了。”

徐建军跟周放本身就没什么交集,虽然住的不远,可顶多算是点头之交,当初也是自己整天无所事事,被逼无奈求到他头上,才有了接下来的事情。

孙德才是把一切的因果都归结到自己身上了,自然是怒不可遏。

看他样子,徐建军反而是迅速冷静下来。

俗话说,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在这种情况下,最容易做出一些失去理智的行为。

廖芸学校那个给人写信封的小袁同学,在股票市场尚未完善的情况下,攫取了惊人的财富,关键他还懂得见好即收,及时从股票市场上抽身,然后挥舞着钞票玩资本运作。

巅峰时期,掌控几十家公司,风头无两,被誉为投资界的超人,能跟港岛那个相提并论。

但偏偏就是这么个懂得隐忍,善于抓住机会的狠人,因为一时之念,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徐建军的心性已经被磨炼的坚如磐石,自然不会头脑发热,做一些让自己后悔终生的事情。

“别咋咋呼呼的,放过他这样的人,自然是绝无可能,可也不是你这般,靠着冲动驱使,做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丁勇这个时候不失时机地插了进来。

“玩阴的我在行,要不然徐老大把这事交给我办得了。”

谁知徐建军拒绝的更快。

“我跟德才去一趟南方,老丁你在家守着这摊子,别在这期间出什么问题。”

其实在刚刚的一瞬间,徐建军就已经做出决定,消除这个危胁,不能在内地办,不管他谋算的多完美,把自己撇的再干净,都是一个时刻悬在头上的利剑。

而放那个家伙回到他自以为已经混出名堂的港岛,才是收拾他的最佳时机。

还是做恶人的经验太少啊,不然以自己如今的身份地位,不可能为了这点小事儿舟车劳顿。

简单交代完家里的事情之后,徐建军带着孙德才一起坐上了南下的飞机。

“气消了没?为周放这样的人跟自己较劲儿,真没必要。”

“军子,其实这事我一个人就能搞定,你不用搅进来,我承认,以前可能不是那家伙的对手,可这几年我也不是白练的,收拾他周放,我还是有点信心的。”

“你以为我把你带出来,就是让你当一个打手的啊?”

面对孙德才疑惑不解的眼神,徐建军也没有详细解释,而是等服务的空姐走过之后,才压低声音说道。

“我是怕把你留在家里心气不顺,万一闯出什么祸事,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惩治一个人,不是非要自己动手,才有成就感,那种占尽优势,还喋喋不休地给对方讲解削他的原因,只存在于电影演绎。”

“现实世界,只要达到自己目的就行,至于用什么手段,牵涉到什么人,那些都不重要,关键是用最小代价,发挥最佳的作用。”

“你就把自己当成一个见证人就行,刚好也磨练一下你这动不动就冲出去的暴脾气。”

孙德才被说的有些脸红,他感觉这些年自己已经成熟进步很多了,但是听到周放这个名字,心中的火气还是会莫名其妙窜出来。

“我听你的,反正只要有用的着我的地方,你只管开口,至于是让我上刀山还是下火海,都不带犹豫的。”

徐建军笑了笑没有回应他这句话,而是煞有其事地问道。

“其实几年前我就在港岛偶遇过周放,他的经历都可以写一本小说了,我不是那种得饶人处且饶人的豁达性格,但也做不到不分青红皂白,就赶尽杀绝。”

“所以这事谁也没提,毕竟他能不能在港岛立足,都是未知数,将来还有交集的可能也是微乎其微。”

“我是真没想到,他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还能混到如此地步,说实话,听完他的经历,我都有些佩服这个家伙了。”

出发之前,徐建军已经让陆卫东摸清了周放在港岛那边的依仗。

港岛这个地方,说小不小,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东南亚甚至国际平台上的地位,都非常重要。

东方好莱坞,更是秒杀日韩,脚踩湾湾,风靡东南亚的存在,就是真正的好莱坞大片,在亚洲这一亩三分地上,也得避其锋芒。

可你要说他大吧,满打满算,总共也就几百万人,去除尚未开发的地域,真正的人员聚集区,用弹丸之地形容,都是看得起它了。

所以想打听一个有名有姓的人,虽然不会像未来那么方便,但也难不住人。

何况陆卫东还有当初撒出去混江湖的门路。

周放跟范同祥虽然分属不同阵营,可毕竟都是捞偏门的,那是一问一个不吱声。

“他再能蹦跶,跟军子你也没法比,要是真混的风光,哪还用靠走私跟咱们抢生意。”

“更别说这次差点把之前躲过去的牢狱之灾给补上了。”

孙德才说的不错,八九十年代,的确有不少过江龙在港岛这片沃土上挥洒出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

这些人有的参加过真正的战争,面对港岛社团那就是降维打击,大圈帮一度搅浑了港岛的社团生态平衡,搞的很多混社会的大佬们都惶惶不可终日。

有的稳扎稳打,把老祖宗几千年的智慧发挥到淋漓尽致,在港岛这边特殊的土地上站稳脚跟。

但其实大多数都是昙花一现,迅速被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掀不起丝毫风浪。

周放在他堂弟那里,属于绝对的偶像,更是他以后翻身的希望,所以才会毫不犹豫地把事情揽到自己身上。

毕竟光他们倒卖那几次,每次货值都超过十万,就算走私的价格低一些,也需要不少本钱。

可真实情况却是,周放本身根本没有明面上的实力,之所以能顺利拿到货,那是有人罩着,相当于赊账给他销赃,最后大部分利润,还是要流入别人口袋。

这次莫名其妙的翻车,能脱身已经是侥幸,货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回港岛,他都不知道该怎么交差,但不回去,情况更糟。

跟来时的意气风发不同,回去的时候,周放一路上都在思考怎么度过眼前的难关。

而他不清楚的是,会有更糟局面等着他,毕竟徐建军跟孙德才已经先他一步到达港岛。

正在给他筹备意想不到的大礼。

孙德才跟着徐建军来过港岛,而且他跟陆卫东是老熟人了,所以到了之后,徐建军直接把孙德才丢给陆卫东招待,他自己拿到陆卫东准备好的车,就开着消失不见。

“老陆,还是你的日子过的舒服,现在老婆孩子都带过来了,也算是半个港岛人了,对未来有何感想啊?”

给孙德才安排酒店他不去,非要到家里做客。

陆卫东媳妇儿也是见过孙德才的,招待的也是异常热情。

“几年前我们还在老家种地呢,那时候可不敢想象会有现在的生活,港岛这边什么都方便,就是花销太大,算着每天花出去的钱,都够在老家用上很久了,我就心疼的要命。”

“嫂子,看来是你家老陆工资太低?回头我得跟建军再说说,让他给老陆加工资。”

陆卫东媳妇儿听了连连摇头。

“给的已经够多了,他现在拿的比很多港岛本地人都多,不是工资的问题,是我过惯苦日子了,有钱也不舍得花。”

看丈夫脸色有些不好看,陆卫东媳妇儿弄好菜之后,赶紧说道。

“我去楼下再给你们买点酒去,你们哥俩只管敞开了喝。”

孙德才是个急性子,具体怎么演这场戏,徐建军没有细说,只有从陆卫东这里探听了。

“建军有没有跟你交代,怎么收拾周放那丫的?”

“他把那批货弄没了,搞走私的可都是穷凶极恶之徒,肯定饶不了他,我这边已经安排朋友把他搞砸的消息放出去,先看看他怎么度过这一关再说。”

“你那个朋友靠谱不?”

“他之前是在我手底下当保安的,没有老板,连来这边的机会都没有,而且当初他走的时候,老板也没有设置障碍,他一直感念这份恩情,现在有机会出把力,他比谁都高兴。”

“你的那位朋友,在社团中地位怎么样?混的应该比周放强吧?”

“我对这边社团那一套不感兴趣,不过难免会跟他们打交道,多少了解一些,老范在他们那边混的是红棍,相当于高级打手,手底下能领不少人,那个周放,据我所知,还没资格跟老范相提并论。”

孙德才听了有些感慨,这就相当于,周放在陆卫东小弟的跟前,都属于上不得台面的货色,不知道一向骄傲的他知道了自己待遇,会作何感想。

也是他自己作死,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就敢招惹自己惹不起的人。

“老陆,这边黑社会那么猖獗,你就不怕他们找麻烦?”

“那些古惑仔,其实也是看人下菜碟,老板虽然人不经常在这边,但面子也够大,这些小混混的老大们都要以礼相待,他们就更不敢造次了。”

“何况我领的这帮人也不是吃素的,虽然不是个个都像老范那么能打,但比起一般的小喽啰,他们都是一个顶三。”

尖东大厦那边,是新鸿基的物业在运营,但陆卫东也掺进去一些自己的人。

他现在管理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了,中环大厦这边,大部分商户都是港岛本土的一些企业,加上下面楼层还是商场,事情比较多,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开眼的杂鱼找麻烦,但这种情况现在已经不多了。

都是因为枪打出头鸟,这些人被收拾的越惨,后来者才越要掂量一下自己分量。

其实一开始陆卫东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还有那种礼仪之邦的思想包袱,但后来他也发现了,有的时候越怕就越来啥,迎头冲上去,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