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重回起点(1 / 1)
毕竟哪怕是到了如今。
道衍依旧身兼御史中丞和国子监祭酒一职,并未卸任,不过只是入朝渐渐开始掌握实权,做着经国略要之事。
“给个法子。”
闻言,陆羽也就大咧咧、极为随意地坐在了这房内,说出他的为难之处。
道衍听后却是笑摇头:“《黄帝内经》记载,娥皇女英亦共事一夫。如今先生却也有了这般美事,自当好好享受即可,何须还这般烦恼诸多?”
道衍一边诉说,一边也是整理起了他的公务奏折来。
既然成了这朝内的御史中丞,自是不比此前的国子监祭酒来的闲散得多,每日手头上可都有着许多的国事要处理。
……
“此事变数太多,和尚我也无能为力。”
道衍整理着书案前的公务,思忖片刻便给出陆羽一个答案,甚至还言之凿凿地开口,“皇宫大内的陛下、太子殿下,国公府老夫人,还有陆施主府上的几位夫人,包括天下世家大族乃至于陆施主本人的心性变化。”
“和尚我着实左右不了。”
道衍轻轻一笑,看着愁眉苦脸的陆羽,不仅没有替他纾解半分烦忧的意思,反而还替陆羽又添了把火。
“反正先生眼下不参与这实学之事,不若重回国子监如何?”
“呵呵。”
陆羽白了道衍一眼,“事情不多,想的倒挺美。”
可下一刻,道衍却已将此事定了下来。
由不得陆羽去或不去。
“此事和尚我已递了章程,想必此刻已然到了那武英殿内,想必太子殿下还有陛下也应当都已同意了。
国之大事在实学,实学落实便在陆施主了。
国子监之内,陆施主已然不去督学里面的课程,哪怕是陆施主曾几何时才刚刚修订过的……”
“可以,这么快?”
陆羽目瞪口呆,还真就瞬间上了头。
“这才多长时间?”
陆羽掰着手指头一经细算,才发现都已经过去近小半年了。
时间过得好快。
他一点儿都没有察觉到。
“陆施主此次可得一人之力了。”
道衍称了一下他面前这些工物的重量,几乎能够比得上一头牛。
陆羽冥思苦想。
“知道了。”
陆羽摆了摆手,没好气地说。
能看得出面前的道衍是抓住了他的死穴,然后就不放手了。
偏偏陆羽的确无能为力。
实学可谓是他在如今大明最鲜明的象征符号,没有之一。
可以说,没有了实学,陆羽便就没有了这立足之本、人生的追求信念,可谓同信仰崩塌全然是一回事。
“这事我得好好想想,一个人好好静一静。”
陆羽说这话时,一对眼珠子死死地盯着面前的道衍,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把他的骨头也都咬碎。
全部吞到肚子里面好好消化一番。
“那便不送陆施主了。
下次陆施主若是要来,最好还是要符合这督察衙门里面的规矩较好。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
“你还拿架子上了。”
陆羽又是开口道,“下次我这实学圣贤来了,倒要看看谁敢拦。”
陆羽同样牛气轰轰地大喊着说道,随后大步走出道衍的办公地方。
看了看这附近的其他几位御史,有除了道衍这御史中丞的御史大夫,也有其他的御史之人,个个面对陆羽的目光也是闪躲不及。
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得出,陆羽同他们的上官关系极为要好,还真不会这么不长眼的。
陆羽离了这督察衙门回到府上,第一时间就将杨士奇、黄观、马俊则他们几人给找来,好好研习接下来国子监之内的实学书籍。
杨士奇刚一到来。
此刻的他身为大明银行已然转正的总行长,双目因近日用眼过多,似是带上了老花镜,此刻望去好似都有几分近代人的模样装扮。
来到陆羽的书房内。
他下意识地扶了扶眼镜框,随后对着陆羽道:“微积分还不够吗?
此中大道,研究透了,即便不讲接下来的课程,也足够国子监之内的学子,还有这在朝为官的一众大人们好好钻研。”
闻言,方孝孺飞速点头。
什么一元二次方程、什么微积分,这最新的实学课程可实在是有些超纲,哪怕是他才刚刚领会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实用之妙,同工部实践相结合,这理论才能“知行合一”,更莫提是其他人。
黄观、马君则两人更是默不作声,但赞同两个大字都已经写在了他们的眼底,极为明显。
陆羽可不惯着这反对声:“谁说此次是这门实学课程?你们家先生我何时说过这实学课程就只有一个?”
陆羽拉足了长音、摆足了架子,缓缓开口。
杨士奇双目微亮。
身为大明银行的总行长。
他整日里是最多跟这些数字打交道之人,所以莫说是一元方程,就连微积分乃至更大的进展,可都是由他这个实学之人而推进的。
可谓是陆羽门下最刻苦用功的关门弟子。
“难道还有什么其他的课程?先生不妨说来听听。”
被杨士奇这般兴奋地注视着,陆羽感觉心里面怪怪的,莫名间有一种“病娇”的既视感,但很快就将这古怪的感觉抛在了脑后。
轻轻咳嗽了几声,这才言说道:“此次实学课程,乃是与工部之前的铁路、火车息息相关,可谓是‘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这才是陆羽真正的打算。
到了如今,实学之物已是有许久未曾开发出来。
虽然也有各种各样的小玩意,但像火车、铁路这样划时代的进阶性物件,在没了陆羽的指点之后,工部那群人的研究已然陷入了瓶颈。
旁人不清楚,陆羽这实学圣贤心里面还是明白的:之所以会到了这个瓶颈,自是由于他们的基础理论不够扎实。
所以不能多方向地扩展,这才落得了今日这般田地。
而这,就是之前“先格物后知”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这“坎”,终归还是来了的。
陆羽现在也只能够赶忙亡羊补牢,希望不会拖太多的进度。
陆羽将他的心思全然说出,面前的这一群学子还是能够听得明白。
三言两语间,几人就同陆羽围坐在一起。
开始探讨起来接下来的实学理念。
数学这一道大关,此时已然迈过。
陆羽接下来要走的,自然是这理科生的另外一门大课程。
化学的话还需要再等一等,但是物理却是得赶忙研究出来了,不能够再往后推。
而随着陆羽还有这实学的四大关门弟子全然聚拢于一处,在洛阳新都之内并未引发多大的反响,可是在这实学派系之内,对于一众实学弟子而言的震撼,完全不亚于孔圣人再率门下众多门客弟子一起重新写一遍《论语》。
更莫谈陆羽虽未放出话来,但通过督查衙门。
堂堂御史中丞道衍,却已然让天下知晓:实学课程,必将再开一门,依旧是同往日那般厉行实践之物。
顿时。
不仅仅是国子监内的一众学子,就连工部的郎中、员外郎、尚书、侍郎等人也都翘首以盼,随时随地做好了去国子监内求学的准备。
工部上上下下可都是等得心焦火燎。
国子监内众多学子奔走相告,面露欢呼兴奋之色:“听说了没有?先生又要再开一门实学课程。不知此次又要为我大明带来如何改天换地的变化?”
“之前铁路、火车原本以为是天方夜谭,可眼下已然通行于我大明多少州、多少府、多少郡县之处,假以时日必将铺遍我大明天下。”
“从应天府到洛阳新都,确实不过短短一日就能抵达。”
“我实学派系才是大明未来真正的主力,一众旁人却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与其媲美。”
不只是这群学子,国子监里的夫子闻言也都是心怀激动。
而在这一众学子之内。
江南谢家。
此前陆羽在南直隶府开坛讲学时的神童解缙,如今也已然来到了这国子监之内。
自从陆羽“圣人”之名在南直隶府、在江南一带广为流传之后,本对国子监还隐隐有所抗拒的江南学子已然全被吸引而来。
可谓是天下之才,尽在这洛阳新都、尽在这国子监。
大明洪武一朝的最高学府,其含金量比之后世的清华北大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比之后世国外的各种国际一流顶尖名牌大学,可谓还要远远超出。
“这位先生当真是不世之人。”
国子监内,解缙缓步走出。
身旁跟着他的妹夫还有兄长,言辞间哪里还有数日前对陆羽的几分不屑,有的只是满满的推崇和敬畏,“这一元二次方程,还有那九九乘法表,包括更高等级的微积分,确实连我解缙看的也是云里雾里。可在这国子监之内,已然将数学实学一道推到了微积分这一关的,却足足不下百人。”
“我解缙在实学一道之上,可真是‘吾将上下而求索’,任重而道远。”
听着解缙如此开口,旁边的兄长还有妹夫也是频频点头。
但凡入了这国子监内的,就连当今御史中丞道衍也都被陆羽给“忽悠”走上了这实学正道,更莫谈这些寻常文人?
而最令人称奇的是,此次陆羽这实学课程,除了一众文官迫不及待之外,连一众武夫居然也开始凑起了这个热闹。
画面一转。
大明军校演武场内,除了冷兵器之间的基本厮杀保留项目之外,如今大明军校已然渐渐将重点开始偏向于火器。
随着军械所内新式火器的不断发展,还有飞天营内热气球的进一步改进,但凡在大明军校上过两三节课的人,发自内心地都清楚:冷兵器势必会被逐渐淘汰,最好也会从原先的主力武器变成辅助武器。
热火器才是大明军人的未来。
“砰砰砰。”
眼前的靶子有固定靶子,有移动靶子,大明军校的新一轮学员开始举着新式火铳不断射击。
靶子旁边有着专门的计量员。
看着靶子上的情况开始大声喊道:“十环。十环。九环。八环。七环。”
还有的人居然直接脱了靶。
这样的人,在新一轮学员之内自然是要被淘汰下去的。
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向来都是能者上、庸者下。
这一点却是绝难改变的了。
“凉国公恭喜。此次新一轮学员之中,拔得头筹的却是你的义子。经历了这一遭之后,性情也比之前沉稳了许多。”
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再加上卫国公邓愈,结伴朝凉国公蓝玉走来。
昔年过往结束。
几位国公相聚一番、喝了一场大酒、走了一趟富春苑之后,也就忘得大差不差了。
男人之间大多数时候“一条龙”过后,基本上都是能够一笑泯恩仇的,更何况他们终究是属于同一个派系。
淮西勋贵之内都是来自于凤阳老家的。
“两位老国公可就别折煞我蓝玉这个晚辈了。
蓝平它能够有今日的变化,也是他自己的造化,我不过也只是帮了他一把而已。”
比起昔日的骄纵张狂,经历过生死的蓝玉,毫无疑问收敛了许多,这也是他之所以能够跟旁的国公相处和谐的重要缘故。
若他还是以往那般,哪怕逃出生天,恐怕迟早也会落得之前的局面,不过是或早或晚的事情而已。
见凉国公这般姿态,几位国公对视一眼。
见魏国公徐达来了,也都一个个开始招呼着:“天德,此次这国子监,咱们这群大老粗可无论如何都得去上一趟,可是要由你来带队的。否则那群文官恐怕都要把国子监的大门给拦着,都不让咱们进。”
卫国公邓愈敛着嘴角轻声笑道。
原本早该逝世的他。
随着蝴蝶效应来到这大明洪武一朝,确实并没有在战场之上消亡,反而是存活到了如今,也使得这位国公府的门楣并没有衰落下去。
“咱们都是大明的臣子,怎么他们那些文臣是实学之人,我们这一众武将就不是?”
傅友德瞪大了眼珠子,说的话旁边的几位国公可是个个都爱听。
对于徐达这个当之无愧的武人领袖,个个都无比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