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孩童于谦,大明的未来(1 / 1)

加入書籤

毛骧似笑非笑地看过去,开口道:“这段旅程照顾好先生,之前本官同你们这两个下属之间的恩怨就一笔勾销,明白了没有?”

蒋瓛、纪纲两人对视一眼,默默接过方才陆羽丢给毛骧的行李。

等毛骧这个顶头上司离开。

他们两人一转眼就将行李交给了下面的千户,千户们再一转眼交给百户,百户放在了附近的行囊车上,然后继续向前出发。

可真是大明的“外包集团”,名副其实得很。

一行人浩浩荡荡离开了这洛阳新都之外的第一站,来到了附近城镇。

由于身处洛阳新都附近,所以这里的实学设施也是大行其道,街上不少改良版的小型蒸汽汽车在四处行驶。

虽然数目希少,但在各种交通规则的落实之下,行人都会主动避让,不过大家看蒸汽汽车的目光都带着艳羡。

蒸汽火车、蒸汽汽车、蒸汽轮船本就是一脉相承之物,举一反三,工部那边在陆羽的指示下完全能够制作出来。

不过落实起来还有少许麻烦,这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咱也要坐车。”

朱元璋刚出车站,看到有本地世家大族的管家开着蒸汽汽车前来接人。

他一生不弱于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老年穷。”

一转身就对陆羽提出一个特别无理的要求。

陆羽听后撇了撇嘴:“也不知道当地的府衙、县衙有没有这多余的汽车?”

一听这话,朱元璋心里不畅快了,目露凶狠之色。

“地方官员都没有,这些世家大族倒有了?”

他的言外之意是。

他老朱家都没有,这些世家大族凭什么有?

还真是跟之前的臭脾气一模一样。

陆羽听后摆了摆手,倒不以为意。

之前在洛阳新都,他也见过,不过蒸汽汽车也就只是些新鲜物件罢了,如今大多数还是用的马车,而且经过改良,装了减压弹簧,上面的颠簸比以往平稳多了,反倒才是当下的真正主流。

像蒸汽汽车,不过还是少数而已。

只有积极拥抱实学变化的少许世家大族才愿意做出这种改变。

陆羽是实学圣贤,看在眼里自然会大力支持,所以上行下效之下,各地官员对此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看着朱老鬼那漆黑的面庞,陆羽没好气地张嘴问了一句:“朱老鬼,你学驾照了没有?

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考过了没有?

没有的话只能坐车,可不能够开车哦。”

“笑话,咱难道还不会摆弄你这铁疙瘩?”

朱元璋冷冷一笑,然后就被陆羽带到了当地的驾照考试处。

一看便是个草台班子,不过对于这种拥有量总共都超不过三位数的物件……

蒸汽汽车嘛,勉勉强强也凑合着能用了。

想必得等到洛阳新都那边的驾照考试处彻底落实,随后上面才会拨经费,在洛阳新都附近一带的各个县衙、府衙之内正规修建相关设施,到那时候,这事儿才算在朝廷那边立了案,有了明文章程。

一切当然都得按部就班慢慢来。

如今能看到的,不过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而已。

要是上面没通过这临时修建的草台班子,拆下来也耗不了多少银钱,大家也不会心疼。

自然还是得看上面的风向究竟往哪儿刮。

他们才好跟着往哪儿倒。

“朱老鬼,先刷题,不然的话,这科目一你都考不过去。”

陆羽打着哈哈在旁边无所谓地说道。

朱元璋抓着那考试的题库,看着陆羽那一脸得瑟的神情,悠悠问道:“难不成你这混小子考完了?”

“废话。”

陆羽语出惊人,丝毫不给面前的朱元璋留面子,“这题库可就是我这个圣贤亲自写出来的,难道我会不知道?”

陆羽一边开口,一边轻易地就从旁边考试举办处公务人员的手里拿过来一份驾照。

这玩意儿他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别问,问就是他的圣贤之权。

而朱元璋见到陆羽有了驾照,只见他眯着眼睛轻轻一笑,眉眼弯弯,然后……

陆羽就成了一名光荣的汽车司机。

他一脸生无可恋地通过前视镜,看着坐在后面的朱元璋哈哈大笑,一句话都不说。

见到陆羽吃瘪,就是他最大的幸福源泉。

陆羽喟然一叹。

大意了,真是太大意了。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就知道朱老鬼这家伙不会有什么好心。

……

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一带。

再说一月半前。

好不容易在工部之内请假回来的工部主事于老太爷,回到了他们于家的老宅。

一回到家,就凭着工部的职位,在钱塘县这边开始落实起了不少实学相关的事宜,也算是他这个洛阳新都的官员。

为家乡办的一些政策福利措施。

杭州府倒不用怕,不过钱塘县在杭州府辖下,虽然也算有名,但比起凤阳的消息和其他情况,终究还是显得滞后了些。

所以有他这个工部主事前来推动,自然事半功倍。

许多事在洛阳新都那边都已是提前筹备,早早晚晚都会落实下去的。

南方素来比北方经济发达,哪怕如今实学兴起,晋商、徽商各有所为,但总体而言,徽商拳头握得更紧,力量也更大,更讲究团结抱团。

一个个团体发挥出来的功效,还真是比晋商各自为政的良性竞争要有力得多。

所以也使得于老太爷赶忙归家,刚到家就大声开口:“这驾照可是个好东西,日后老夫敢说,哪怕是在这杭州府,在那洛阳新都,有这么一本驾照,就是要比旁人多一份便利。”

“知道,爹。”

于延昭苦笑不已。

在这钱塘县于家三进三出的宽敞宅院之内,于延昭听父亲归来后,把实学相关的事说得天花乱坠。

他于延昭也早早考了进士,不过是早些年的事,并非是实学一道的当下科举。

但由于深受父亲影响,对于实学一道也早有钻研,如今他的实学水平,恐怕比起工部许多员外郎、郎中也绝对不遑多让。

“我来之前,你推脱说多是为了孩子。

如今就连我于家孙儿,对实学一道也大感兴趣。

如今他也算是略懂事的年岁了,既仰慕那文天祥的气节,志向高远,还刻苦攻读实学之说,就该送他去那洛阳新都。

凭着老夫我在工部的面子,进国子监也未尝不可。就算得不了一个甲等生,难不成还得不了一个乙等生吗?”

于老太爷拍着胸膛,满面红光。

他这工部主事,如今也算是个大红人,甚至都有了一位工部侍郎做靠山。

再加上如今他有幸加入了陆羽之前负责的发电项目,虽然不过只是其中以老卖老的一个六级工而已,但在工部之内,已算是中流砥柱的中间层次。

绝对不可小看。

此行归家,正是有意将他于家从这小小的钱塘县迁往洛阳新都,以此让于家更加光宗耀祖、光大门楣。

听父亲这般言说,做儿子的于延昭早已有所触动。

不过为了家族,也为了膝下的孩子,到了今时今日……

如今新帝继位,哪怕朝中臣子变动不多,但老一辈的臣子年岁越发大了,肉眼可见,最多再过上十年光景,老一辈的臣子渐渐退居二线,这朝堂之上,自会有他们这些中年人的一番天地。

甚至实学国策出台后,对于官员具体退休年纪也有了一定标准。

到了这个年龄,除非是特殊时期、特殊决策,不然大多数官员要么退居二线,要么便只能致仕归家。

如此一来,更能良性刺激大明本是一潭死水的官场,也更能让他们这些年轻官员有信心、有进取心。

“还是等小儿此番成绩下来再说。”

于延昭开口。

“父亲不是替他要来了国子监的实学答卷吗?

还有于谦,也参加了杭州府那边的实学考试,之前过五关斩六将,先过小学,再有初中,然后高中的实学卷都已全部通读完。

等到把这高中的数学卷也全都答完,想必即便不凭着父亲的关系,进国子大学也应当在范畴之内了。”

于延昭提及此事,提及他的孩子,满是自豪骄傲之态。

毕竟他于家麒麟子。

自幼便有智慧,不凡之处早早闻名于乡里。

前几年还有天界寺的和尚惊叹于他的相貌,说这孩子将来是朝堂之上的宰相之才。

如今这大明朝堂早无宰相,不过却依旧有一个个重臣。

再加上如今天下各处神童奇人辈出,天子也为不拘一格降人才,欲与天公试比高,所以各方孩子在实学一道的前途大为光明。

就连他于家的于谦。

此时也不过七八岁年纪,便已有所作为,比起那解缙也不差半分。

“好,那就等我于家麒麟子成绩出来的那一日。”

于老爷子满脸欣慰地点了点头。

国朝盛世。

他于家当真是大兴之兆。

很快,于老爷子回到这小小钱塘县的消息,也被此处的县太爷知晓。

县太爷赶忙前来拜访,还有这钱塘县之内的地方豪族、几门大户人家也全都赶来。

尤其在得知这位于老太爷是工部主事,还有个六级工匠的身份。

他们的态度就变得更加热络。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于家算是成了这钱塘县的风暴中心,所有人无不关注。

就连杭州府那边,也派了府衙的人前来相贺。

看着家中如此热闹,门庭若市,往来不绝的皆是达官显贵之辈,如今不过八九岁年纪的于谦,骑着木马左右摇晃,手中拿的并非兵戈,而是三角板一般的物件,好似在阵前杀敌,又好似在精密测算什么天文之理。

只听他口中高声念叨:“不愧是当今实学圣贤,这天地之物、万象之理,天上白云如何而来,地上土壤因何而立,天与地之间为何是天在上、地在下?

这数学尤其是物理一道,居然讲究得如此清晰。

虽然有许多实学定义之物,但反而能让人由浅入深,更加明了。

比起这实学之道,曾经的圣贤学问,引人向善恐怕也就仅此而已。

虽为大道,却也不及实学之道。”

于谦对于那古往今来的圣贤学问,之前一直很推崇。

可在接触到实学、接触到如今大明的天下变幻之后,尤其是看到家乡田亩间百姓的变化,才越发明白:圣贤的学问能安抚人心,却不能填饱肚子。

而当今那位圣贤的学问,才是能真正让天下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食吃,好似真能完成古时孔孟圣贤梦想中那般“老有所依,幼有所养”的人间理想乡。

与其相比。

他于谦自是选择当今的这通天实学大道。

他自幼最敬佩的便是文天祥的气节,自当也要做这为民为国、为社稷之人。

圣贤学问若不能为民,要来何用?

安抚人心,那也是在人活下来之后再去做的事,若无人,何来的心?

而在这钱塘县,不少大户人家的孩童也在研究数学、物理知识。

圣贤学问不过是孩童启蒙、以防他们走上邪路的辅助,就跟后世的教育里的政治思想一般,不让他们走上错误的道路,给他们养成正确的三观。

真正要落实有用的,终究还是实学一道的培养,让他们成长为对未来大明、对天下有用的人才。

所以此刻,一个个或男或女的孩童全都围在于谦旁边,做着数学、物理题,时不时过来问问他这个学霸。

“摩擦力还有什么万有引力,还有什么左右摩擦力、上下浮动……”

都快把他们这些小脑袋瓜子给想破了去。

赫然间,如今的大明实学为王,这里的“实”并非文,虽然文还有一席之地,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两者高下。

不过这也是事实,哪怕是在后世,文科相比较理科的含金量也是在逐年下降的。

世界的脉络和真理,本就更多体现在理科方面。

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这样这样,将这个定义代入进去,再列个方程,然后往下解就可以了。”

于谦随口说道。

那小少年听了之后,鼓着腮帮子,皱着浓眉,琢磨了好半天,又在那边演练了好半天,才磕磕绊绊地回去准备试一试到底行不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