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商贾误国,要钱还是要权(1 / 1)
“多谢先生。”
高清眉目间已见疲态。
如今他已四十六岁有余,在这个年代,也算是步入老年了。
毕竟古时大多数人的寿命也就五六十岁,并非每个人都能像朱元璋、韩国公李善长那般异于常人、龙精虎猛。
哪怕从各处战场九死一生杀伐而出,依旧能活得硬朗。
如今他们在家有养生之法,没了繁重工作的拖累,所以活到百岁之龄,也在情理之中。
而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达官贵人、权贵富商而言,但凡有所劳碌、耗费心神,再加上大起大落、遭遇重大事件,极易消耗身体内的元气,随后落得个早早逝去的下场,也就变得情理之中。
面前的高清便是如此。
晋商之首,在庙堂之上,怕是连那五六品的官员也要对他高看一眼,再加上还有陆羽实学门生的身份。
哪怕是皇亲国戚、勋贵世家,也都要给他一份面子。
可随着近些年来晋商、徽商彼此之间的竞争。
他高清长途跋涉、四处劳累,海外行商、开拓经商之道,期间不知遭遇了多少次危难险境,久而久之便积劳成疾,再加上运气不佳,所以也就落得了今时今日的处境。
“年纪大了,就该将养将养身子,该放权的时候便该放权。你这年纪,没几年就到退休的年纪了,提早放手,未尝不可。”
“偌大的晋商商会,没了你也塌不了。”
看在高清年纪大了的份上,陆羽亲自为他斟茶。
热呼呼的气飘在半空,面前的茶盏微微发烫,等到稍稍凉些,高清才微微拿起,抿了一口,只觉得体内传来暖意,身子好受了一些。
“不过是不想辜负先生罢了。”
“商贾一行,也就在这十数年间才重新兴盛。
有了先生所开创的实学一道这国之大道,商贾之人的社会地位乃至经济繁荣,怕是未来便同国运息息相关。
虽是有国朝限制,但已是千百年来难得的上好光景。
不仅是为了晋商,也是为了身后的家族,多尽一份绵薄之力罢了。”
在陆羽面前,高清由衷地说出了他的心声。
陆羽听后并未再劝。
对方说得有理,难得的良机,哪怕豁出性命也要死死抓住才对。
陆羽也不想轻易改变旁人的意志和命运。
“你自己心中有数便好。”
陆羽语气停顿片刻,又开口道:“此次晋商的事,你处理得不错,不过还是有些过于心慈手软了。”
“踏足红线之人,不能放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以,但你应该知道我的底线。”
陆羽语气略微加重。
高清苦笑一声,并未解释。
只因他明白,陆羽也明白。
身为晋商商会的会长,高清此前定然不知王大有、王毅如他们几人在开封府的所作所为,若是知晓。
他高清绝不可能视若无睹、高高挂起、冷眼旁观。
旁人或许不知晓十数年前陆羽的杀伐手段,但身为陆羽身旁为数不多的体己人之一,高清清楚得很。
“此事就这么揭过,死的人也差不多了。几个知府,还有半个布政司,再加上数个商会成员,晋商、徽商,也差不多该够了。”
陆羽徐徐开口,算是将河南开封府的粮仓一事画上了半个句号,另外半个,自然得由徽商那边的人前来禀明罪状后,才算是彻底结束。
“多谢先生,又让先生您费心了。”
高清拱了拱手,面露惭愧。
陆羽见了,巍然一叹。
随后两人又寒暄一阵,说了不少中原之处的经济发展之道,陆羽也略微指点了一两句。
高清心怀感恩地离去。
离开了这处府宅。
外面,另一个副会长李天佑早已收到消息,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不过他这商会副会长的身份,没资格进入陆羽的住处,只能在外面等待,一直等到宋天成扶着会长走出来,才急哄哄地迎上去:“情况如何?会长。”
“先生算是放了我们一回,看在往日栖霞新镇的情分上。”
“不过这情分,此次用了便没了。日后同先生之间的关系,便再无私情,经商之事、实学之事,公是公,私是私。”
“若是下次再犯,国法律法当以处置。”
高清继续开口。
他为晋商商会所做的一切,也就到此为止,余下的和陆羽之间的情分,是他要留给身后家族的。
李天佑听到这话,先是松了一口气,随后心头又是一紧。
这般一来,晋商商会便失去了以往最大的仰仗。
人情这东西,有用的时候特别有用,没用的时候一文不值,而和陆羽这位实学圣贤的人情,一直是晋商最大的牌面。
日后虽然还算得上是实学派系,但其在实学派系乃至大明朝廷各个地方的地位,自然要大幅度下滑。
除了面前的高清这第一代商会会长,还勉强能保持住最后的体面,接下来,晋商商会的第二代会长,还有整个商会,便渐渐会失去以往的超然地位。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晋商商会总有迎来这么一天的。
“那徽商那边……”
李天佑问道。
高清摆了摆手,身子比刚才又虚了些。
他正准备开口,宋天成拍了拍他的后背,顺了顺他胸腔里的气,劝道:“徽商的事,便交由徽商会长去处理,还是先回府上休息,外面的雨确实比刚才又大了。”
高清微微点头。
两人上了马车,而徽商之事,便就此中断。
原地的李天佑也不敢大意,赶忙追了上去,在旁边嘘寒问暖。
再过两三年,高清便到了该退休的年岁,届时这晋商商会会长之位,无疑会在他们两个副会长之间产生。
而高清这第一任会长的分量,还是重中之重。
今日之事过后,晋商大量的成员开始徐徐撤离开封府一带,事情结束。
他们也就没有了留下来的必要。
又过了三日,乘坐着蒸汽轮船的徽商一众人手,才堪堪抵达附近,又从洛阳新都转乘铁路火车来到开封府。
而在来的期间,关于江南之处的消息,早已传到了开封府,大街小巷的报童,早已将消息传得广为人知。
四处的文人坐在茶摊子内,看着报纸上刊登的消息,议论道:“商贾之道,便是双刃剑,可伤人,亦可伤己。”
“寻常百姓家,在如今我大明天上,一年的用度也就堪堪十两银子,而在这晋商、徽商之中,任何一位商人经手的生意,每年的流水至少都有近百万两银子,稍大些的便是千万两的生意。
在这其中,上下一过手,便是通天的巨利了……”
“倒也难怪这些官员会和商贾合作,商会章程繁复得很,程序多变,哪怕是这数十万担的存粮,经了他们的手,在中原之处或许会被人察觉,可放在海外,恐怕便是锦衣卫也难以搜寻了。”
“没错,再加上火车、轮船之便利,区区几日功夫便可化整为零,随后鱼跃大海,便再无影无踪,再也查不出半点儿下落了。”
“先生如此重罚是正确的。”
多数的文人通晓实学,自然明白这其中的经济账。
由于大明天盛一朝的文人社会地位较高,再加上数量稀少,所以文人中很大比例的人都会通晓国事,为日后当官做准备,并非像后世那般。
大多数人虽已开蒙,甚至通晓诗文,可由于数量太多,终身与仕途无缘,自然没有这方面的趋势和靠拢。
即便是入了体制,若能真正称得上治理一方,起码也得是不错级别的官员,才能手中有些小权,真正管理一些事情。
而在这大明朝,文人数量稀少,打下的疆土却极大,所以几乎但凡能在实学一道稍稍有些造诣、能堪当大任的,几乎十拿九稳都能去当官。
再加上参与实学生意,还有如今大明朝银钱充裕后所拔高的俸禄,自然会让这些文人对治理、对实学、对国策颇有研究。
浓缩的才是精华,利益所到之处,才能激发人心中真正的动力源泉。
旁边不少孩童也在竖着耳朵听着。
他们附近则是那些眼中含着期望的大人。
这些大人没有跟上实学时代的降临,自然而然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便是如此,耳濡目染、悉心熏陶也是他们的心头期盼。
也就在这样的期盼中,徽商一众人员堪堪来到了陆羽面前,足有数十人。
陆羽见了一面,便将他们打散。
只留下了洛万明这位徽商商会的会长。
“这么大的动静,负荆请罪,学那廉颇同蔺相如?你家先生我胸襟还没这么小。况且此事,徽商的事不如晋商。”
陆羽缓缓开口,定下了这个基调。
天下之处,北有晋商,南有徽商,晋商如今出了事,徽商就绝不能再有丑闻,为的便是稳妥全局。
若是两大商贾皆出事,自然会让天下百姓对商贾一道失去信心,没了信心,经济又如何繁荣?
市场没了流动,久而久之,对大明国运甚至都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所以陆羽和太上皇朱元璋,乃至洛阳新都奉天殿上的群臣百官,早已定好了共识。
也因此,徽商这三十多人才能出现在陆羽面前,而非像晋商那般。
“不过只是运气罢了。”
洛万明面上挂着一丝牵强的笑。
陆羽没有接茬,同面前的洛万明相对而坐,两人并未泡茶,反而吃起了午膳。
是陆羽最近新研究的小花样,串串香。
“先生想法天马行空,哪怕是在吃食一道也是大有作为,怕是不久,此等吃法也即将风靡整个大明。”
享用着午膳,洛万明嘴角含笑。
从陆羽刚才说话的那一刻起,徽商的事情便已解决。
许多事情便是这样,没上秤之前,你好我好;上秤之后,狗咬狗一嘴毛。
而晋商的事情上了秤,所以愁云惨淡;徽商的事情没上秤,所以未被天下人过多关注,哪怕洛万明负荆请罪前来,其影响在晋商的衬托下也显得乏善可陈,到了陆羽面前,才能够这般轻松自如。
“不过只是馋嘴罢了。”
陆羽缓缓开口。
洛万明默默点头。
陆羽身为当代活着的实学圣贤,再加上和大明朝最大的皇权。
两代帝王天子关系斐然。
他的一举一动自然受到天下所有上层人物的关注。
也因此,陆羽随意研究出的东西,只要身边有亲近之人上行下效,定会第一时间流传开来,无论好坏,都有其用意。
也正因如此,之前的火锅、鸳鸯锅,乃至此刻的串串香,都会在极短时间内传遍各地,变成大明的美食。
还有,大明的老百姓对他这位实学圣贤无比推崇信任,有着这般天然的民心,陆羽做什么事情都事半功倍。
用完午膳,两人在阁楼内静静地享受着午后的闲暇时光。
午睡醒来,陆羽重新洗了把脸,大脑恢复清醒。
看着面前的洛万明依旧紧绷着身子,陆羽摇了摇头:“今日看来,我这先生不说些什么,你这会长不好回去交代。”
面前的洛万明一番苦笑,“烦请先生明示。”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陆羽也不得不为面前的洛万明考虑。
他细想片刻,回道:“既是做了商贾,有钱便无权;既然做了大明官员,有权便不可有钱。
两者只能有其一,不可有其二,不可兼得。”
陆羽看似淡淡然的一句话,却赫然给如今大明朝的官员、商贾定下了一道红线。
而他所说的权和钱,并非只是字面意义。
有大钱者不可有大权,有大权者不可有大钱;有小钱者可有小权,有小权者可有小钱,反之亦然。
这同样也是朱家、朱元璋还有历代帝王天子的禁忌。
毕竟若是臣子既有大权亦有大钱,两者兼得,其欲望必然暴涨,暴涨之后,自然会威胁到帝王天家的统治。
虽然这会消耗一定的国力,但为了实学大道的推广、国朝的稳定,在国家统治机器的控制之下,已是最大的包容了。
“学生明白。”
洛万明听后,脸上的表情迅速变换。
最后才领悟了陆羽的一番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