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凤阳,咱回来了!(1 / 1)

加入書籤

于国、于民、于商贾、于官员。

这寥寥数句已是真经之言,足以让人获益终生。

得到此番领悟,洛万明才算是不枉此行,这才徐徐离开了陆羽的近前。

不知怎的,陆羽同洛万明今日之言渐渐传出,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更是再次登上了《大明日报》的版面。

一时之间,天下文人、商贾皆都内心一震。

“先生用心为我大明何止百年?当代实学圣贤之名,名副其实。先生之裁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经天纬地。”

“官员商贾本就不可兼得,即便偶有交叉,也绝对不可两家独大,不然于天下、于国朝、于百姓,便是大大的毒瘤。”

看着《大明日报》上的版面内容,天下人不得不服。

只因哪怕是陆羽,虽有着“大明财神”之实,可他手中的实权却一直很小。

此前的国子监祭酒,桃李满天下又如何?

能调动多少兵权、多少人马?

顶天了不过千人。

所以说,在特殊时刻,陆羽能凭借仁心与威望做出惊天之事,但在官场体系、国家官员体系之内。

他的权力始终处在极小的区间。

后来的大明银行、铁路总局,包括入朝担任的武英殿大学士,皆属文臣范畴,且都是名头大、含金量极少的职位。

天下文人、朝堂官员无不心服口服,只因陆羽从一开始便做了极好的表率,自然配得上“真正的实学圣贤”之名。

国子大学之内。

入学的于谦、解缙、杨荣、杨浦,包括其他甲等生,已根据教学进度与学习情况,分门别类分为三个班。

这三个甲种班在同一片学区内,相邻极近,彼此早已相识。

看到今日份《大明日报》上的内容,于谦咂巴了一下嘴,尝着酥软的糕点,脸上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先生之才,我于谦远不及也,哪怕是古之文天祥,恐怕也只能甘拜下风。”

“那是自然。古往今来,虽说旁的大家之辈名传千古,可我大明朝的实学圣贤,才能依旧无与伦比。”

杨荣高谈阔论间大步走来,身后跟着的老实人杨浦虽不多言,面上却极为赞同认可。

甚至在他们心里,陆羽这当朝实学圣贤,在古今史书之上,真正能与其相媲美的,除了三皇五帝,便只剩下秦朝的始皇帝。

完完全全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这种功德,古往今来几人能及?

这才是真正的通天圣贤。

只是他们几人探讨之时,数个甲等生的目光不自觉便看向了陆羽的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眼中下意识带上了几分柔和。

这便是父辈的余荫,亦是圣贤之学的影响。

……

另外一处

开封府之事!

正是朱元璋之所以一直以来对这些商贾之流痛恨的原由。

陆羽听后微微点头:“那陛下现如今?”

朱元璋哈哈一笑:“自是被你这小子骗了三遍。”

“商贾无非也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大加利用的,就好比各朝天子所一直忌惮的兵权。难不成由于忌惮,便不放权,将那虎符交给各方独当一面的大将手里?

如果咱真没这种胸襟,又岂会打下大明如此大片的疆土,让我汉人之文化重新悄无声息地融入这南北之地?

还将一个个的藩王全都派了出去,那可都是咱的亲儿子,为的便是让这大元还有此前那一方方的乱世之相,让这中原的天下众人知晓他们究竟是何许人也。”

朱元璋慢条斯理地说着,微眯着双眸,倒是难得地心平气和地和陆羽述说这些过往。

陆羽听后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他对于朱老鬼所立下的功绩也是大为认可、大加赞赏:“陛下之功,的确千秋万载。”

“不是在黑咱?”

朱元璋吊儿郎当地开着玩笑。

陆羽尴尬一笑,摇了摇头:“若无陛下,恐怕汉家子弟再过上数代,这世上哪还有什么汉人、胡人、蛮夷、鞑靼人、瓦剌人之分?中原之处,怕是要四分五裂,再无始皇一统之景,怕是也要沦落为此前的周天子时期,各国林立了。”

“如此说来,陛下之功,却是不比我这个实学圣贤差上分毫,甚至还要更进一步。”

究竟是一个时代的开端,还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哪一份功劳更大。

陆羽不做评价。

一切交由后人来评说即可。

“倒是难得,从你嘴里说出几句夸奖的话来。”

朱元璋缓缓说道。

陆羽听后,幽怨的目光看过去:“陛下之功,微臣可从来没有遮掩半分的。”

见面前的朱元璋心情还算不错,陆羽话锋一转,嘴角微勾,试探着道:“陛下,这河南布政使司周大人,还有那李总兵李大仁,以及一众官员,俨然到了开封府之处。”

“太上皇您的意思是……”

朱元璋听后,却对此并不太感兴趣。

只见他摇了摇头,淡淡地看了陆羽一眼,微微言道:“咱现如今可早不是什么陛下了,日后称呼太上皇即可。”

“至于这河南省的布政使司还有那总兵,此事同他们关联不大,不过也要敲山震虎,提前警告一二。”

“知道了,太上皇。”

陆羽随口答道。

朱元璋脸色一黑,一脚踹向陆羽。

殊不知陆羽早已提前逃之夭夭,让朱元璋踢了个空,好似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无比难受。

“嘿,这小子。”

朱元璋摇了摇头。

马皇后适时走来,白了他一眼,朱元璋立刻打消了方才要追上陆羽的心思,内心却嘟囔着:暂时先放你这臭小子一马。

离了府宅,陆羽很快就会见了河南之处的布政使司周元明。

双方打了照面。

自知没什么罪责的李总兵笑容热情,卑躬屈膝、谄媚讨好一般来到陆羽身前:“下官见过先生。”

“往日只听说先生的声名,今日得见,才知晓先生之才远胜传闻百倍千倍。”

听着面前李总兵的话,陆羽淡淡一笑,目光流转,落在了周远明的身上。

周远明面露惭愧之色:“先生,是下官错了,大错特错,上任疏忽了开封府粮仓一事,请先生责罚。”

今日太上皇朱元璋没来,能做到一省布政使司的位置,周远明也大体明白,此事便如同此前的晋商、徽商一般,全都是由眼前的陆羽前来负责。

即是如此。

他周远明向陆羽认罪即可,倒也不用再左右为难。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罢了。

看着面前的周远明还算坦诚,陆羽倒也并未多么责怪他,这家伙是个倒霉的主儿,刚上任就出了这事。

若是来年按照吏部的考察之法。

他这布政使司还能继续坐稳,就已是难得了。

陆羽淡淡扫了他一眼,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如今这河南省才是你大刀阔斧之时,有了开封府的前车之鉴,想必其他各府的官员也不会再继续为难于你。”

“距离这一步的考察还有将近半载时光,好好做事,你的所作所为,还有这开封府的情况,我这个先生、太上皇他老人家,还有宫里面的陛下,都是能够看在眼里的。”

陆羽意有所指地说道,说完之后挥了挥手,示意面前的周远明还有他身后的一应高级官员可以离去了,不用再继续将此事闹大。

为了大局考虑,开封府的粮仓案,随着粮食还有值钱的银钱全部收缴,也该圆满结束了。

也就是面前的河南布政使司想太多,再加上陆羽、朱元璋两人对此事的重视,还有锦衣卫的审讯手段,才让河南省的高级官员风声鹤唳到了今时今日。

不过此刻有了陆羽的安慰。

他们一个个当即也就好受了许多。

“多谢先生。”

几人立刻开口。

陆羽微微点了点头,随着他远去,面前这些高级官员面面相觑。

“这就完了?”

其中一人难以置信地问道。

他们来之前的路上,可是早早听说晋商、徽商的遭遇,即便是同此事牵扯不大的徽商,也是死了许多人这才罢手。

可如今他们这些河南的其余官员却能平稳落地,一点处罚都没有。

似乎有些匪夷所思。

李总兵见状,双手抱臂:“毕竟同我等关联不大,而且清查一番之后,如今这河南各府的地牢之内,下狱的官员数目着实太多。”

“先生、陛下还有宫里面的太上皇,终究也是需要咱们治理地方的。”

李总兵幽幽一语,似是随口一说。

但此刻却定住了河南省各处高级官员的心。

似乎也是不无道理。

众人点了点头,随即也就飞速离开了。

河南之处,随着布政使周远明的励精图治,陆羽和朱元璋待了数日,见到开封日新月异的变化,才算是放心离去。

再次来到开封府附近的车站,绿油油的火车皮,还有四处为了几两银钱奔波忙碌的百姓生活,映入眼帘。

一切看似依旧风平浪静,好似他们之前的所作所为并没有想象中那般重要,又好似一切早已变了。

不过真正的影响是在将来而已。

两人凭着买好的车票坐上火车。

随着火车“咕噜咕噜”的声响,内燃机引擎轰鸣起来,它们徐徐开动,这才彻底离开了开封府,朝着凤阳老家的方向继续前行。

这世间之事,凡是有一便有二,有二便有三。

随着开封府一事造成这么大的恶劣影响,中原各处省府县个个都开始草木皆兵,一个个着手整改,生怕被微服私访的朱元璋太上皇,还有实学圣贤陆羽他们一行人给遇上。

这第一次,为了大局考虑。

朱元璋太上皇和陆羽实学圣贤并没有大加杀戮,可若是有第二次,那便是要在实学的基础上再来一番改革,而自古以来,改革从来都是要流血牺牲的,届时那才是真正的人间炼狱,让他们这些官员害怕无比。

而对于天下的百姓而言,这倒也算是件不错的好事,地方官员的办事效率增高,百姓自是能切身体会到其中的益处。

朱元璋他们的行程是瞒不住的。

火车的车票信息在过了将近半日光景后,也迅速传到了各处。

但即便如此,各地的官员依旧没有放松大意,万一朱元璋太上皇和陆羽实学圣贤临时变换行程。

他们一个个也是有苦说不出来。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倒并没有影响到各处官员的勤恳努力,想来来年吏部的考评,自是能有一个全新的高度。

“太上皇这是打算长驱直入,一口气到凤阳?”

下了车站又赶快坐马车,马车赶完又换乘蒸汽汽车,来来回回接连换了数次,几日下来,陆羽也大体能看出朱元璋的打算,所以此时才有此疑问。

朱元璋听后淡淡看了陆羽一眼,轻轻发问:“这不本就是理所应当的吗?”

“中原之处若非要去那凤阳老家,咱可是有意要跟你小子一般,一起去那江南之处好好看上一看的。”

朱元璋徐徐说道。

陆羽听后撇了撇嘴,南直隶府、江南一带、浙江杭州、苏州、无锡各处,经过他前几年的巡视,再加上刚刚才收拾了徽商,自然会安分很长一段时间,即便去了,也定不可能有中原之处的这般效果。

“那便一切听太上皇的。”

陆羽微微拱了拱手,朱元璋点头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

而此刻。

其他各省各府的官员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凤阳府这边的知府却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凤阳府身为大明皇室老家,此处还留着皇陵,所以这些年来有不少资源投入,使得他这个在任的知府。

数年下来的政绩和功绩考评,定能得一个不错的甲等。

再加上历任以来。

他并未做出什么贪赃枉法之举,所以倒不算特别忐忑。

但终究是朱元璋这位太上皇、洪武一朝前不久的皇上,还有陆羽这位实学圣贤,包括马皇后这几位大人物亲自前来。

万一在凤阳府寻到什么纰漏,届时他这小小的凤阳府知府,恐怕就要步了之前开封府那些下了大牢的阶下囚官员的后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