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朱元璋心血来潮,继续私访(1 / 1)

加入書籤

朱元璋骨架本就宽大,必须缩着身子才能步步前行。

绕了一圈,朱元璋来到陆羽身边,问起了过道狭窄的原由。

陆羽哭笑不得地打量了面前的朱元璋一眼,随后开口:“陛下,这过道宽度设计是按照大多数人的身形来的。”

“毕竟多数人的感受才是普遍需求,陛下你只能算是一个特例。”

陆羽一脸哭笑不得。

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堂堂的朱元璋居然会因为这种小事开口。

朱元璋张着嘴想要反驳陆羽,可思索半天,越想越觉得陆羽说的才对,最终只能悻悻然落座,吃起了他们在路上购置的一些瓜果点心。

一边吃,一边在脑中继续风暴,想着如何能胜陆羽一筹,可想来想去,终究什么都没想出来,最后恶狠狠地瞪了陆羽一眼。

这事才算作罢。

陆羽看了一眼马皇后,委屈巴巴地道:“娘娘……”

马皇后安慰道:“重八就是这性子,姑爷忍忍,习惯了就好。”

“也只能听娘娘的了。”

陆羽叹了一口气,叹息自己命苦。

徐妙云则不搭理陆羽,三言两语就跟马皇后聊起了这一路走来的风景变化,还有所知晓的民间趣事,好似在她们女人之间。

无论到了何时,永远都有聊不完的话题。

对此,陆羽只能甘拜下风,有时候她们两人聊起来,甚至都没旁边朱元璋的份,所以陆羽就更觉得无奈了。

朱元璋起身,给了陆羽一个眼色。

陆羽微微点头,很快二人就坐到了附近的过道处。

在那下榻的车厢成了女人们的八卦场所,而这过道则成了大多数老爷们的地盘。

刚一到这里,陆羽抓了一把五仁瓜子,慢慢吃着,顺便发会儿呆,欣赏外面的景色。

朱元璋却给了陆羽一胳膊肘,陆羽投去一个疑惑的眼神。

朱元璋没搭理,竖着耳朵,好似在听什么八卦。

“真没想到,这位韩国公他老人家居然又娶了个媳妇,可真是不得了。”

“不会?这位韩国公怎么说也是开国功臣,这真是一树梨花压海棠。他老人家都六七十岁了,这身子骨还能行?”

“这你就不知道了,传言这位韩国公府世家有秘传药方,所以老来得子也不是第一回了。要是那实学圣贤先生家中的香火也能这么鼎盛,恐怕当今陛下还有太上皇他老人家,怕是也要开心得很。”

“哈哈哈哈……”

在这休息处的过道上,一众乘客大声谈笑,说的都是茶余饭后的闲谈趣事。

可他们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朱元璋一个眼神看向陆羽,此刻心里正琢磨着,要不要再把朱家的几个女儿嫁给陆羽。

除去之前的寒山公主、汝阳公主,后来又多了安庆、寿春两位,这不过才四位而已。

之前朱家女儿们还乳臭未干,如今过了几载时光,也都到了待字闺中的年纪,嫁给陆羽也不是不行。

而寒山、汝阳早已怀孕,如今也已诞下子嗣。

足以可见陆羽在这方面并没有什么问题。

若能更进一步,将朱家和陆家再度绑定在一起,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朱元璋探究的目光袭来。

陆羽只觉得腰子有点疼,苦笑一声:“朱老鬼,你可别打什么坏主意,如今我府上的妻妾已经够多了,再多那可实在撑不住了。”

“你可别想在这害我。”

一听陆羽这话,朱元璋顿时不乐意了,一个眼刀朝陆羽瞪去:“咱怎么就成了害你?将女儿嫁给你这混小子,你还在这儿得了便宜卖乖?”

朱元璋冷声说道。

陆羽长叹了口气:“朱老鬼,咱们说事情得讲道理成不成?

眼下你朱家的几个女儿,那一个个都是千金玉液之体的公主殿下,下嫁我这么一个臣子,先不说妥不妥的问题。”

“如今你还不放心吗?”

陆羽语气加重,幽怨的目光盯着朱元璋。

把朱元璋盯得一阵害臊,这件事情才算是将将落下。

听陆羽这么一说,朱元璋也的确觉得自己似乎做得有点过分了,不过他也是为老朱家好,为了他的那些儿孙好。

这世上可没几人能让他朱元璋心满意足,陆羽这个姑爷可是难得的很,少之又少。

“他李善长能行,难不成你小子就不行?你比起他李善长差哪儿了?”

朱元璋使出激将法

,陆羽却置之不理,呵呵一笑:“韩国公龙精虎猛、老当益壮,我自是万分不如,甚至不仅不如,而且还远非他的对手。”

“他老李之前不是给了你他家的秘方了吗?”

朱元璋重提旧事,陆羽可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转瞬间便接话:“那秘方你朱老鬼之前不是也看过了吗?

效果是有的,但此事恐怕也就不过是这位韩国公所使的障眼法而已,和十全大补汤是一个档次,除此之外也就没其他玄妙了。”

“最重要的还是要储存元气,将养身子而已。”

陆羽徐徐开口,面前的朱元璋听了,老脸又不由得一红,随后极其生硬地转变起了话题:“这老李可一点都不实诚。”

看出了朱元璋的打算,陆羽却并没有拆穿,反而是顺着他的话题继续往下说。

不然还能咋地?

难不成他陆羽非要掀了面前朱老鬼的底,到最后死得最惨的那个人还不是他?

一旦选了这条路,便只能将错就错一直走下去了,反正左右不过也就是每次花几百两银子的事。

“难道陛下就没有察觉过,这位韩国公每次所迎娶的家中之人,皆都只是平民百姓而已,为的不过只是安抚住陛下的心罢了。”

赫然间,陆羽对于此事看得极透,甚至这天下的多数人对于此事怕也是知之甚深。

朱元璋微微一笑,似是有什么恶作剧一般。

陆羽看了,默默地为那位韩国公李善长感到了一丝悲哀,但也就到此为止。

于是,快要到凤阳府的前一站。

他们便已下了火车。

一旁的马皇后还有媳妇徐妙云看得一脸懵。

陆羽见了,在这刚刚过了辰时的时刻,揉了揉惺忪的睡眼,面上带着满满的无奈,深深叹了口气:“还不是朱老鬼,我这位好岳父大人要给他的好兄弟一个大大的惊喜。”

陆羽开口。

马皇后拧了一下朱元璋的老腰。

朱元璋的睡意顿时清醒,先是瞪了陆羽一眼,斥责他这个叛徒一转眼就将计划泄露,但是很快又安抚起旁边的自家妹子:“妹子,咱这也是为了他李善长好。之前他家那胞弟还有胡惟庸一案,咱可全都是看在妹子你的份上才将将放过了他。

如今他在这凤阳府之内雄踞多年,天晓得他有没有做出那不该做的事情,所以当然是要秘密探访一下。”

朱元璋有理有据地开口,陆羽听了微微点头,绝不对此发表任何意见。

“那若是他真做了什么事了?”

马皇后幽幽问道。

朱元璋眼眸顿时闪过一丝杀意,下意识地皱着眉头就要展现他这位洪武大帝、开国天子的手段,只是在话将将说出口之时,才意识到如今的他已然不是那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不是当今大明朝的皇上了。

所以半晌之后,口中的语气顿时一变,显得特别没气势:“当然是告知标儿,让他派四处的官员好好查看,等到证据确凿了之后再予以处置了。”

朱元璋这般开口,马皇后才放过了他一回。

“重八,这样做才不错。”

马皇后心满意足。

等出了车站,朱元璋一转眼来到陆羽身前,也不说话,就这么一双恶狠狠的目光盯着他,似是要在陆羽身上直接钉出一个窟窿一般。

陆羽二话不说,瞬移般躲在了马皇后的身后。

一物降一物,把面前的朱元璋治得死死的。

而由于他们在凤阳府的前一站便下了火车,所以等到隔日辰时时分,在凤阳府的火车站外,人群熙熙攘攘。

等抵达凤阳府站下了火车的百姓密密麻麻、乌泱泱地朝外拥挤而出,可在外面等候的韩国公李善长、知府司马朗,以及其他官员,包括凤阳府本地的世家大族、地方豪族的族长之人,等了半天,依旧是喝西北风。

一直等了将近一个多时辰,还是没从下车的人群之中见到朱元璋这位太上皇一行四人的半点身影。

静谧的气氛中,没人敢随意开口,最后还是李善长猜到了朱元璋这兄弟的心思,徐徐说道:“太上皇应当是提早下站了。”

他一开口。

知府司马朗瞬间心下一紧,顿时也就想到了之前开封府的前车之鉴。

当他抬头,正好迎上了周围官员那复杂难明的目光,甚至有人下意识地离他这个知府稍稍远了一些。

看到这一幕,本来半夜不怕鬼敲门的司马朗不知为何面色微微一白,竟也是真的被吓到了。

幸好关键时刻,旁边的李善长再度出声,才算是救了他一条性命。

“这一回,陛下应当是冲着我这个臣子来的。”

刹那间,周围世家大族、各处大户的目光朝李善长看去,众人皆是极聪明的人,片刻也就明白了这其中的缘由。

看向李善长的目光却还算平和。

只因李善长数年以来在这凤阳府的所作所为,那可是有口皆碑的。

众人连忙安慰出声:“韩国公放心,陛下心中有数,太上皇此行前来凤阳之处,恐怕也不过只是临时起意而已,断然同韩国公无关。”

“韩国公在这凤阳府的作为,我等众人亲眼所见,定是愿为韩国公一人作保。”

“那便在此处提前多谢诸位的美意了。”

李善长面对他们微微一笑,稍稍拱手,随后便提前一步离开了此处的车站。

既然太上皇朱元璋还有陆羽他们一行人不会在这里多待,那继续待下去便太没必要了。

随着李善长带头,其余的众多官员、商户也飞快离去。

一下子的功夫。

方才在这凤阳府火车站之外的一个个大人物身影,便全部消失了。

只是在他们不知晓的角落。

乘坐着蒸汽汽车的朱元璋、陆羽他们数人也已是来到了这凤阳府。

对于朱元璋自作聪明的举动,一路上马皇后为此说了数回,陆羽和徐妙云二人身为晚辈,自然不好多说。

不过在一旁看着太上皇朱元璋如此吃瘪。

他们一个个也算是乐于所见。

“妹子,你就别再继续念叨了,这臭小子可都还在,在他面前给咱留点面子,成不成?”

朱元璋坐在后排的位置上,对着马皇后不断地央求。

若是在公众场合,马皇后当然会给朱元璋面子,不过私底下一家人,再加上朱元璋已经不是那九五之尊的天子,彼此之间相处自然会显得更加轻松一些。

“怎的,现如今记起来了,你还是这大明朝的太上皇?之前做这种事的时候怎么就没想到?幼不幼稚,都多大的年纪了,难不成还非要处置了他李善长才能成?”

马皇后一顿发泄,把朱元璋听得深深地低下了头。

而在另外一辆蒸汽汽车上,徐妙云和陆羽他们两人同样也在商讨此事。

对于那位韩国公昔日的风光,徐妙云可还是有着印象的,所以这一刻她自然也是有些忧虑,不由得看向陆羽轻声询问道:“那位韩国公该不会真……”

陆羽打断媳妇徐妙云的话茬,摇了摇头道:“他李善长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击倒的人。”

陆羽一边开口,眼中闪过一道追忆之色,那是韩国公李善长昔年在离开洛阳新都之时,同他见的最后一面。

虽说对方如今也到了这耄耋之年,可对方那人老成精的人心算计,一般的把握,却是给陆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陆羽缓缓开口:“这位韩国公栽了一次坑,便绝对不会再栽第二次了,更何况一个区区的凤阳府,还不配被他这位韩国公给看在眼里。

如今太上皇还有娘娘回到这凤阳之处,可是他难得的机会。

他不会傻到去做这种蠢事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