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大考!国民好女婿(1 / 1)

加入書籤

“朱小兄弟,你实在太有才了。有了你这破题之法,下次凤阳府的实学考试,老夫定能一举中榜,得个实学秀才功名。”

“此次算老夫欠了朱小兄弟你的。”

说着说着,刘账房像是明白了什么,看着陆羽一脸疑惑,“不对,按小兄弟的才华,应当早已过了实学秀才这关,就算比不得实学举人,也差不远了。”

“怎么会到府上做护院?”

面对刘账房的询问,陆羽信手拈来,撒谎都不带打草稿的:“路上遭了劫匪,没了盘缠。

虽说凤阳府有实学考试,可民以食为天,只能先寻个活计糊口了。”

刘账房很能理解。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顺遂之事少之又少。

他安慰了陆羽一番,目光炯炯地起身,对陆羽做出允诺:“朱小兄弟放心,你这一身实学才华,府上几位管事、还有管家,绝不会视而不见的。

若是府上能出个实学进士,对韩国公府也是大长脸面的事,到时候连国公老爷、老妇人都指不定能被惊动。

来日咱们国公府若是搬到洛阳新都,府上的长公子或许对小兄弟你我这些人,也是一番难得的助力。”

刘长芳边说边已拔腿冲进府内,赶忙要把这好事告知府里的其他实学之人。

在赵福柱看来。

陆羽这般实学之才,如同金子,怎能被臭抹布一直盖着?

如今千里马有了,伯乐也有了,自然要好好大放异彩才是。

等到账房走后,门房赵福柱用惊诧的目光看向陆羽,连连道:“之前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他赶忙上前,态度恭敬得不得了。

陆羽摆了摆手,示意无妨。

赵福柱对陆羽的态度彻底变了。

之前虽无轻蔑讽刺,却也绝无此刻的恭恭敬敬。

别看他方才对刘账房那般调侃,那是因彼此相识才能开些玩笑。

如今大明朝,实学大道是最光明的路子,但凡能在这条路上有所建树之人,日后前程不可限量。

他一个小小的门房,哪里得罪得起?

当然要与之交好才对。

不多时,府上的几位实学举人来到陆羽身前,又出了几道题。

陆羽当场全部解答,解题思路无限接近于标准答案,让面前这些实学举人同样一脸惊喜。

于是,陆羽摇身一变。

从之前府上的低级护院,成了实学学子,一应开销全由国公府承担。

随后,当陆羽再度出现在国公府大门前时,文人之气如苍翠青松般萦绕周身,身影挺拔,步步走来。

那俊美面庞上,此刻才徐徐绽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度。

虽是最简单的白色长衫,穿在陆羽身上,仿佛比府上许多少爷的绫罗绸缎还要夺目。

这一幕,真真把府上的实学之人全都惊住了,观其面相便知陆羽未来锦绣前程,对他的态度也越发热络。

陆羽矗立在国公府大门前,之后来的许多宾客都将他错认了。

凤阳府知府司马朗领着身边的同知、通判等官员来到此处,见了陆羽身影,面色含笑,步步上前:“今日贤侄居然特地出来迎接,国公府可谓非同一般。”

司马朗微微笑着,身后的通判、同知等官员也不觉得有何不妥。

“这臭小子可不是什么韩国公府上的公子爷,只是个刚刚入府的……”

朱元璋泛酸的语气从旁传来。

司马朗听后面露惊诧,走到陆羽左右,看了又看,连同身后的同知、通判等人一起赞道:“小兄弟这面相贵气得很,想必此前也是世家之流,家中多有官宦之辈,日后定能有一番大作为。”

司马朗担任凤阳府知府许久,极少看错过人。

而陆羽这一身气质,竟比他这个堂堂知府还要隐隐高出一筹,那股子清贵之气。

他老远便瞧见了,如鹤立鸡群般耀眼。

所以此刻。

哪怕知晓了对方身份,话里话外也没有半分小觑。

只因大明如今是个创造奇迹的时代。

任何人都有可能翻身做主,只要精通实学、在实学一道展露不俗才情,不说位极人臣,却也能从一介升斗小民,成为国朝基石所需的人材。

“大人谬赞了。”

陆羽眉目间不卑不亢,本就俊美的面庞,配上此刻的清朗之气,更是让人看了心生欢喜。

司马朗见了心生好感,又关切问道:“试学大考还有将近半年光景,考中秀才功名,还需好好努力才是。”

“多谢大人。”

陆羽继续点头应声。

通判、同知及府衙一众官员,因司马朗方才那句话,看陆羽的眼神也都和善了许多。

经此事,“朱雨”之名在韩国公府内初步流传。

国公府本就是个小圈子,稍有风吹草动便瞒不过他人,更何况是与知府大老爷相关的事。

在这小小的凤阳府,知府司马朗在某种程度上能与韩国公李善长平起平坐,能被这种大人物一眼看中,这般逆袭加励志的故事,本就是普罗大众最喜闻乐见的。

“那刚刚入咱韩国公府上的小子,可真是好运道。”

“入府第一日,就被刘账房还有实学举人看中,成了咱府上的实学学子,随后更是被来庆贺的知府大人一眼看中,这日后的前程不得了。”

“也是人家朱公子长得一表人才,人中龙凤,你们是没见过,比咱府上各位公子都还要像贵人,贵气得很。”

“要我是老爷,恐怕过几日,就得把府上小姐许配给这小子了去。”

府上的下人、婢女开着玩笑,却也有几分真意在。

上午时光过去,和煦暖阳伴着缕缕清风拂过,府上的大事依旧有条不紊地进行。

新娘子已在来的路上,凤阳府街道上响起哭嫁声,并非不愿,而是舍不得家中亲人,是婚嫁的传统习俗。

新娘子很快到了国公府,后院下人、婢女忙作一团。

而已然成为实学学子的陆羽,也成了能上桌的人之一,身边来往的皆是其他实学学子。

之前的刘账房、考教过他的实学举人,包括听说了他名声的其他实学之人,通通前来。

见了陆羽,都不免夸赞一句:“好一个少年郎。”

“可惜了,老夫家中嫡女前段时日才许了人家,不然便便宜你这小子了。”

“可曾有娶妻之意?”

“他老张头家的女是无缘了,不过某家有女还待字闺中,小兄弟不妨考虑一番,成就一段姻缘可好?”

看着周围长辈们如狼似虎地盯着自己,恨不得把他招为自家女婿,陆羽赶忙摆手:“还是等考了实学士之后再说。”

这理由足够强大,也让一众长者看他的目光更显欣慰。

流水席上等待的众人闲来无趣,玩起了一些与数独异曲同工的实学游戏,不少人还借着闲暇偷偷“内卷”,时不时拉着陆羽一起。

陆羽轻易解决难题,玩游戏也大杀特杀,不过赢了数把后便开始有输有赢。

这让周围的实学之人和青客看他的目光更显赞赏。

陆羽的才华比他们想象的更出众,还通晓人情世故,此子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于是,府上关于陆羽的流言蜚语闹得更大,越发沸沸扬扬了。

好巧不巧。

这些话也徐徐传到了这国公府上李家人的耳朵里。

“一个区区实学学子,也妄图娶我李家的女儿?身无长物,也无功名,凭什么?”

李家次子面上泛起一丝冷笑。

旁边还有李家的女儿。

李家的孩子……

由于李善长迎娶了这么多妻妾,早就分出了嫡系、旁系。

嫡系之女自然金贵些,旁系之女数量众多,身份自然不比嫡系,不过即便如此,好歹是韩国公府的孩子,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够过来碰瓷的。

“什么通天的大事,还瞧不起实学二字?老二,你的胆子可是越来越大,知不知道犯了忌讳?”

耳旁突兀传来一道熟悉的沉稳敦厚声音,李家次子还有那小女儿循声望去,见到来人,方才还掺杂着愠怒的面庞,陡然露出几分惊喜来。

“大哥,你怎么会来?”

“兄长。”

小女儿没见过李琪,此刻有些怕生,但也明白,如今韩国公府真正的依靠就是眼前的兄长。

担任户部侍郎之职的李琪。

等到来日,朝堂之上的户部尚书离了职、告老还乡,自家大哥兄长自是能更进一步,成为那户部天官,重振他们韩国公府的声势。

所以,两人对于这李家嫡长子的归来,皆都欣喜得很。

“还不是太上皇跟先生到了凤阳府一带,加上近些时日户部不忙,虽是秋收征粮,但早已提前结束,也就寻着空档来了这凤阳府。”

“只是没想到,听到我这弟弟妹妹竟对实学如此看不上眼,可真是好大的胆子。”

李琪似笑非笑地调侃道。

两人小脸微红。

李家次子听后,老脸不由一红,赶忙将事情的原委解释清楚:“不过是府上的下人在瞎传罢了。”

“况且,若此人真有才华,在实学一道上当真能更进一步,不说能成为国子大学的甲等生,便是个一等生,日后在朝堂之上怕也能担任四品要员。”

“有我李家相助,娶了我李家之女又有何妨?”

“怎么,难不成我李家的门楣何时变得这般高了?”

李琪又是一顿调侃,轻易就把面前两个弟弟妹妹收拾得服服帖帖。

只是经由此事,李琪倒也对这府上的实学之人起了兴趣。

他在实学一道的天赋不过中人之姿,若想日后在朝堂之上更进一步,成就尚书之职,实学派系的支持自然分不开。

而哪怕是实学派系,也都有着远近亲疏,所以他自然也愿意寻些良才,辅佐他在户部行事。

“兄长说的是。”

弟弟妹妹不敢不从,很快就把他带到了国公府的前院大堂。

“就是他了。”

李家次子指着那处实学文人所在的一侧,缓缓开口。

顺着所指的方向看去,李琪目光一定,只觉此人的背影格外熟悉,好像之前在哪里见过一般。

相熟的人。

彼此之间哪怕只是一个背影,也大体能认出来。

李琪目光古怪,步步朝前走去。

而此刻,在这实学清客之间,陆羽同他们谈天说地,已然上了些瓜果果酒,众人边吃边聊,好不畅快。

时不时经过的朱元璋等护卫,便只能顺手牵羊,边走边吃,和陆羽的待遇差距很大。

朱元璋幽怨的目光看过来,陆羽直接装聋作哑,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听不着。

甚至在朱元璋经过第三次时。

他装模作样地开着玩笑道:“老丈,你要记住,你是护卫,我是书生!护院就做护院该做的事,可不要插科打诨,否则本书生可饶不了你。”

“你小子皮痒了?”

朱元璋臭着张脸。

陆羽笑而不答,一屁股坐了回去。

朱元璋黑着张脸,也只能继续巡逻。

但凡他还想在这韩国公府之内行事,就得按府上的规矩来。

无规矩不成方圆。

看到陆羽同家中长者这般玩闹,周围那些将女儿许配给他的未来老丈人,看他的目光更显柔和。

只因从这般相处中,能看得出他的人品不错,若是将女儿嫁过去,婚后定能举案齐眉,如此甚妥。

几人继续高谈阔论,言语含笑。

说着说着,忽然其中几位清客文人面色微变,接连起身:“见过大公子。”

其他人反应过来,也统统赶忙行礼。

陆羽听着这称呼,面色稍稍一变,随即哭笑不得。

没想到自己居然这么倒霉,偌大的韩国公府,占地近百亩,更何况今日这般盛景,来往的宾客数量众多,少说也有数百人。

再多些恐怕近千人的分量都有。

这般人数里,能遇上熟人的概率百不存一,可偏偏就被自己撞上了。

既已被认出,陆羽便也入乡随俗,用带着调侃的玩笑口吻道:“见过大公子。”

行礼时礼数端正,双目却平视着面前的韩国公府大公子李琪。

其他清客文人见了,赶忙捎带着提醒,其中不少人还立刻维护:“大公子,这位朱小兄弟是刚刚才到府上的,不懂规矩,还请大公子见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