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你李善长,好大的国公威!(1 / 1)

加入書籤

“大公子此时想必也是听说了朱兄弟的实学之名,才前来的。”

“还请大公子原谅则个。”

听着府上的人统统帮着陆羽说话,李琪却是见怪不怪。

没人比他更明白陆羽的人格魅力。

遥想昔日。

他李琪也曾热血沸腾,被陆羽感染,甚至愿为对方舍命陪君子。

陆羽,赫然便是这大明朝的“人形魅魔”,名副其实。

深深地看了面前的陆羽一眼,李琪浅浅一笑:“先生今日乔装打扮来我府上,怕是太上皇他老人家也来了?”

片刻工夫,李琪便明白了陆羽此时的处境和用意,顺藤摸瓜猜到了朱元璋的情况。

他嘴角含笑,继续侃侃而谈,“还请先生放心,家父在这凤阳府一向安份守己,绝不可能再有此前之事。”

“唉,”陆羽长叹,“我这先生是信的,可朱老鬼那家伙不信,我有什么办法?人家好歹也是我的岳父。”

“他强留,我这晚辈不能不听,长者赐,不敢辞。”

陆羽满脸哀怨神情,大庭广众之下,公然说起了当今太上皇的坏话。

周围的人却觉得理当如此。

人家本就是一家人,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只是此刻。

随着李琪开口,周围的清客文人听到“先生”这称呼,知晓了陆羽的身份,一个个大惊失色,脸上的神情统统震撼无比。

看着陆羽的目光,仿佛大白天见了鬼,实在是太离谱了。

“先……先生?您真的是那位实学圣贤?”

“我们该不会是听错了?”

“大公子,您说的是真的?”

四处的清客文人难以置信,议论纷纷。

李琪宽厚一笑道:“他若不是先生,恐怕这天下便无人能称得上这两个字了。”

“抱歉,诸位。”

陆羽拱了拱手,朝着四处的宾客文人赔礼致歉。

“此前叨扰了。”

陆羽开口。

众多清客文人听后赶忙摆手,立刻言明:“先生此言差矣,哪来的叨扰之说?今时今日能同先生见这一面,可是三辈子都难修来的福分。”

“怪不得您对实学一道这般精通,此前我等在先生面前班门弄斧,如今可真是害臊,无地自容。”

“先生方才为我等解惑传道授业,我等感激不尽。”

一众清客文人,一个个目光火热地看向陆羽,心头激动,却并未做什么坏规矩之举,虽有讨好之意,却无谄媚之心。

陆羽同众人寒暄几句,便拜别离开。

他看了看附近,并无朱老鬼的身影,也就未曾提及。

朱元璋的身份本就藏不住。

他同朱元璋两人一起到这韩国公府。

一人身份暴露,另一人被认出来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先生今日可真给了在下一个好大的惊喜。”

李琪同陆羽结伴而行。

陆羽耸了耸肩,满脸无奈,顷刻间便将这黑锅推到了朱元璋身上:“此事该问太上皇才对,可是他老人家这长者提出的主意。”

李琪摇了摇头,可不敢接这话。

面前的先生开口调侃倒也罢了。

他可没那滔天大的胆子去责怪朱元璋。

李琪摇头轻笑间。

他们二人在韩国公府内同行的消息已迅速传开。

府上的管家一面派人去通报门房赵福柱,一面连连快步朝着自家老爷韩国公李善长的方向赶去。

“老爷,老爷!”

“太上皇他老人家还有先生出现在府里面了。大公子正跟先生在一起。太上皇他老人家,还扮成了府上的护院,正在四处巡查。”

“太上皇成了咱府上的护院?”

李善长听后哭笑不得,却也并不惊讶。

这是朱元璋这老兄弟能做得出来的事情。

一旁的老妇人听后,身为女子,自更在意徐妙云还有马皇后娘娘,便问道:“那陆夫人还有马皇后娘娘她们?”

老管家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李善长也徐徐起身。

在老管家的带领下,迅速朝着朱元璋所在之处赶去。

而在这国公府的大门前,此时门房赵福柱还在和朱元璋攀谈,言语间满是讨好之意。

谁让朱元璋有个“好侄子”,如今在国公府里登堂入室,成了实学读书人,而且年纪尚轻,一看便知以后要当大官的。

赵福柱当然要好好烧烧冷灶,巴结一二:“朱大哥,你我之间可真是分外有缘。之前也没想到,这朱小兄弟竟能有如此才学。”

“朱大哥,这种事情你应该早说才对,我差点可就怠慢了你们,之前还赶你们来着……”

在这国公府的大门前,门房赵福柱挠着头,一脸不好意思,尤其当他看到不远处蹲在屋檐下的一众乞丐时,脸上就更显尴尬了。

朱元璋浑不在意:“你又没做错,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家有家法,国有国规,之前是我们不知道这本地的路子,所以才冒昧了。”

“不过好在结果还算不错。”

朱元璋对面前的赵福柱没什么恶意,“都是庄稼百姓汉,何必自相残杀?况且赵老弟也帮了我们一把的。”

朱元璋能看得见人的好。

听到这话,赵福柱禁不住松了好大一口长气,接着对面前的朱元璋就更是讨好起来,一边说着一边拎出他私藏的一壶美酒,跟面前的朱元璋分杯对饮:“来,朱老哥。”

“你那大侄子在里面吃着流水席,咱们也不能委屈了自己个儿。

虽然没那满汉全席,但弄上一两个下酒菜还是成的。

这也是老爷跟新过门的夫人拜过堂了,没什么客人前来,正好让咱们自己个儿也好好乐呵乐呵,沾沾这国公府的喜气。”

说话间,赵福柱也拿了几个下酒菜放到两人身前。

朱元璋听后也一口答应,吃着面前的几个爽口小菜。

没有太大的硬菜,但配上这一杯浊酒,味道也是美滋滋的。

他朱元璋能吃得了满汉全席,能尝遍山珍海味,对于这些民间小食、寻常百姓家的饭菜,吃起来也照样香甜。

“一看朱老哥之前就是吃过大席面的人,这吃饭忒讲究了。”

赵福柱竖着大拇指夸赞道。

朱元璋微微一笑:“也就是早些年有几分运气罢了。”

他一边开口,一边和眼前的赵福柱继续攀谈,两人谈天说地、插科打诨,到了最后索性就在这里吹起了牛,好一番快活。

屋檐下蹲着的一个乞丐远远看着,眼里满是羡慕,却没人前来理会。

只是为首的老乞丐对着旁边刚入伙的小乞丐缓缓开口:“看到没有?这做人,还是得要有一技之长。”

“之前刚来的那乞丐兄弟,这就摇身一变成了国公府里的人,好日子还多着。”

旁边的小乞丐微微点头,乖乖听话:“我也要吃大席面,也要成国公府的人。”

……

这头!

门房赵福柱对着朱元璋继续开口,吃着酒说道:“之前要对不住朱老哥还有朱小哥了,大人有大量,我赵福柱就在这边赔罪了。”

说着,赵福柱便自己给自己倒起了酒来。

朱元璋也没在旁边劝,大好爷们之间,喝喝酒算不得什么大事:“放心,咱还有那混小子都不是心眼小的主,都不会怪你的。

以后要是真能一飞冲天,也忘不了你这个老兄弟,苟富贵勿相忘嘛。”

“哈哈哈,还是朱老哥说话中听。”

赵福柱喝了几杯,说上几句,就跟面前的朱元璋。

这大明朝的太上皇勾肩搭背起来,看上去可真是亲兄弟一般。

于是,当韩国公李善长领着府上的老妇人、一众李家子女,还有同样收到风声的前院、中院官员、宾客、大户世家等人来到门房之处时,在国公府的大门前,便看到了赵福柱和朱元璋勾肩搭背、称兄道弟的这番景象。

“微臣李善长,见过太上皇。”

来到此处,李善长只看了朱元璋的背影一眼,便极为笃定,当场开口。

他一说话,身后的老妇人还有凤阳府的一众官员也皆都全部行礼,众人齐齐言道。

这么大的动静,顿时让朱元璋和赵福柱两人反应过来。

赵福柱看着眼前一幕,刚刚才有了些许醉意的他脑子一个激灵,顿时清醒过来,吓了一大跳,全身冒出不少冷汗:“老……老爷。老爷您怎么来了?”

“小的赵福柱,见过老爷。”

赵福柱一边说话一边行礼,毕恭毕敬。

李善长此刻可没心思理会赵福柱,微微低头对着面前的朱元璋继续恭敬开口:“微臣今日有失远迎,还请太上皇恕罪则个。”

赵福柱可不傻,看着眼前一幕也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先是微微侧身,余光瞥向那边的朱元璋,脸上的神情越发惊恐。

他刚才,居然跟太上皇称兄道弟,还勾肩搭背?

“您是……当朝皇上?不对,应该是太上皇。”

赵福柱刚一开口。

李善长便拧着眉头低声喝止:“大胆。”

这一声呵斥,让赵福柱身子一个激灵,更是吓得半死,赶忙双膝一软,直直栽倒在地:“老爷恕罪。”

“小的赵福柱知错了,小的罪大恶极。。

赵福柱五体投地拜倒在地,脸上满是惊恐害怕。

他方才究竟做了什么?

老天爷,敢对大明朝的太上皇如此无礼。

他赵福柱还能活吗?

一想到这里,赵福柱更是觉得天都要塌了。

“行了。”

关键时刻,朱元璋看不下眼,自顾自地把赵福柱扶起来,然后对着李善长开口,“你这老小子,脾气一日比一日大。”

“咱不过就是跟这老弟喝上几杯酒、说会儿话,难不成这天还能塌下来?”

“赵福柱,起来,咱现在命令你起来。”

朱元璋开口。

此刻正彰显着他朱家太上皇的威势。

而赵福柱则傻了眼,这时的他全然不知道该听谁的。

究竟该听自家老爷,还是听这位太上皇?

对于他这小小的升斗草民而言,平常接触过的最大人物便是国公爷李善长,而如今太上皇这天一般的大人物来了。

一时半会儿,让他左右为难,不知所措。

看到这一幕,朱元璋面色一冷,脸上却挂着淡淡的笑意:“李善长,你了不得,如今咱的话都没你顶用了?”

朱元璋一开口,直直把李善长吓了个半死。

李善长赶忙对着赵福柱低喝:“还不赶快听太上皇的话。太上皇还比不得我这个国公爷吗?”

此刻,赵福柱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赶忙站起身子。

可事情似乎依旧没完。

“老李,你在这凤阳府,怕是都成土皇帝了?”

“这府上的下人,你的话比咱的话都管用,府上的下人如此,各处的凤阳府官员,该不会也是如此?”

朱元璋来了个举一反三,把面前的李善长吓得魂飞魄散。

李善长不敢言语,凤阳府的知府司马朗果断出手,从人群中站到前列,立刻开口大喊:“微臣凤阳府知府司马朗,见过太上皇。”

司马朗开口,给李善长解了围。

同时,其他一应官员还有世家大户也抓住这个机会,全都齐齐拜见。

方才他们一直没机会说话,此刻纷纷行礼:“草民、微臣见过太上皇。”

一道道声音落下。

刚刚那尴尬的氛围总算缓和了一些。

可朱元璋不言,场上的局势似乎便不会因此发生太大变化。

眼瞅着韩国公府的情况越发紧张,关键时刻,陆羽还有韩国公府的嫡长子、当朝户部侍郎李琪现身。

到了此处,看着朱老鬼的这般举动,陆羽撇了撇嘴,没好气地说:“太上皇您老人家这是还没闹够?”

韩国公府今日可是大喜的日子。

太上皇前来,当是普天同庆才是,如此才可彰显我大明圣威。”

陆羽开口,韩国公府李善长赶忙借着这个台阶往上走:“今日之事,实是微臣之过,还请太上皇明鉴。”

“微臣定会协助凤阳府各处官员,为我大明继续尽心尽力。”

李善长见缝插针,适时地表达着自己的一片忠心。

朱元璋听了这话,才算是微微点头,随即目光转向陆羽,又说道:“行了,还没到你这混小子替这老家伙求情的时候。”

“咱也就是同他开开玩笑罢了,难不成一个个还真认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