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大汉新科技带来的视觉冲击盛宴,以‘百姓为本’的基本国策(1 / 1)
姚广孝极为震撼的看着眼前的一幕,双眼呆滞,嘴都在不经意张大了些,却是没有丝毫感觉。
不仅是姚广孝,周边的所有人,全部都仿佛静止了一般,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嘶~”
片刻,一阵阵倒吸一口气的嘶声不断传出,有的人甚至在不自觉的咽着口水。
哪怕是已经回过来神来的人,指着眼前的一切,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但依旧没有能够说出来。
终于,许久之后一声惊呼才逐渐传出。
“神迹!神迹啊!我大汉神迹!哈哈....”
逐渐,所有人都在高呼着眼前所见到的,都是神迹。
姚广孝缓缓回过神来,心头更是极为复杂。
“想不到大汉,已经发展到了这般地步啊,称得上是神迹。”
尽管心中万般复杂,但双眼却是无比的惊叹。
刚才姚广孝所见的,便是街道两旁,以及各个店铺之内、摊贩尽皆亮起的电灯。
是的,电灯。
在一瞬之间,原本在微弱油灯之下的夜色,瞬间被照亮,整条街真正的灯火通明,宛若白昼一般。
这就是之前朱高煦从系统里面兑换出来的电力技术,如今正式运用了出来。
哪怕是已经兑换出来了成熟的技术,依旧用了很长的时间,如今也只是覆盖了王城的一角,想要覆盖整个王城,都还遥远。
如今的电灯,也只是白炽灯,灯丝由钨丝制作而成。
姚广孝与其他人一样,都在打量着眼前的电灯,然而对视片刻,双眼就极为受不了,即便将目光移开,残留的白色光亮依旧会出现在眼前。
在所有人都将目光放在电灯之上,彼此讨论着这到底是怎么做到之时,官府的衙役开始出来为众人讲解着。
而在一处酒楼内,朱高煦带着李定荣也是在观察着眼前被照亮的街道。
“王爷,看来这次很是成功,经过排查,所有的电灯全部都亮了起来。
现在正在对百姓们进行讲解,刚才的惊呼声,也在说明百姓对这突如其来的光亮极为震撼啊。”
李定荣满脸的激动,别看着刚才那一瞬间让人震惊与激动,但前期的准备,可是不少,准备了很长的时间。
这次为了确保成功,新成立的供电部更是派出了大量人员参与,才做到的。
李定荣激动的是,这次的成功,也预示着大汉在接下来,各地都能用上这样的电灯了。
之前在王宫之时虽然已经成功了,但那更多的还是试验,如今才是大面积的真正运用。
朱高煦看着亮如白昼的街道,脸上的笑容也是浮现在脸上。
“做得不错,刚才百姓的惊讶,以及现在的好奇,都说明这个电灯很好啊。
定荣,你看着吧,如今电的运用只是才开始,后面电的运用会更加让人瞠目结舌。
而且哪怕是现在,依旧还需要进步才行,从发电站传输电到这里实际运用过程之中,损耗太大。
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才能覆盖这么一些区域,后续改进的空间还有很大。
你后续要让人勘察煤矿,尤其是煤矿的开采,以后要进行重视。
像澳洲以及原本的倭国那边,还需要大量煤炭用来取暖,再加上现在的用度,如今的开采力度已经是无法跟上使用了。”
朱高煦虽然高兴,但他也清楚,如今电的运用,只是才刚刚开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眼下,固然值得高兴,但还不是他们自满的时候。
现在只是刚开始用罢了,后面各种问题,朱高煦都能够想象,肯定还不少。
尤其是随着电的运用开始之后,其他科技逐渐突破后,用电的机器会越来越多,如今这个电量,想要负荷那么多,想都别想。
想着这些,朱高煦悄然进入系统,看着这段时间攒下来的万余荣耀点,再次全部兑换,兑换的都是和电力相关的。
李定荣闻言,也是收起了笑容。
他也知道朱高煦所说的问题,尤其是煤炭,他其实也无奈。
之前无论是大明还是大汉,其实对煤炭的运用,很少很少。
尤其是大汉,运用更是少,因为只有那么一些地方才需要用煤炭,大汉的绝大部分地方,根本用不着煤炭来取暖。
这也就致使煤矿的勘察以及开采,根本就没有跟上。
现在煤炭用量骤然增加,不仅仅是取暖与供电所需的燃料,还有大汉已经运用的另一项科技,包括还有一些领域都在用。
用量的增加,导致如今即便有煤矿,但供给依旧有些跟不上了。
现在李定荣是丝毫没有去想电力在以后运用的瞠目结舌,为了这事,他就已经够闹心了。
“王爷,工部的人联合资源局已经在加大力度开采了,并且还从原本的倭国之地抽调了众多要处置的倭人进行开采,但依旧有些跟不上。
而在勘察方面,工部紧急协调了大量人员,在各地同时进行勘察,澳洲那里已经有了发现,其他地方后续应该也会有消息传来。
臣建议,为了保证开采,要不将新下之地那些不服王化的人转送回来开采煤矿吧?
煤矿的开采,许多矿的难度都比较大,强行开采,很容易出现伤亡,并且朝廷雇佣开采的百姓,给出的酬劳也极高,都是一大笔支出。
让那些人来开采煤矿,臣认为最为合适。
而像那些比较容易开采的煤矿,则雇佣百姓进行开采。”
朱高煦闻言,顿时眼前一亮,转身看向李定荣。
“你这个法子不错,就按你说的做,过后你进行统筹,哪里需要人手就运送至哪里。”
对于李定荣提出的这个想法,朱高煦是格外的赞成。
对于自己的百姓,他确实爱惜,毕竟这些都是大汉真正的根基,是大汉的忠实拥护者。
而对李定荣提到的那些人,朱高煦就没有一点好感了。
只要还不是大汉百姓,那他就不会为那些人考虑,毕竟他是大汉的王。
且他也不是什么滥好人,什么人都去考虑,大汉还要不要发展了?
用那些人,正好还省去了不少开销,只需要给这些人吃的就行。
至于饿死什么的,他也不会去做,毕竟是那么好的劳力,要是饿死了,上哪儿去找?
朱高煦是一点都不嫌劳力多,大汉需要太多劳力了,毕竟各地的发展都需要人力。
李定荣闻言也是笑了,随即又道:“王爷,还有一事,那就是煤炭开采出来之后的运输,也需要不少成本,加上其他一些成本,如今所用的电,都是朝廷付出了大量人力与财力所得。
虽然现在通电之后可以便利百姓,但如果就这样给百姓用,朝廷的负担,有些大了。
要不还是按之前定下的方案实行吧?”
朱高煦没有出声,之前在试验成功之后,其实就有讨论。
如今大汉电灯的价格,不少人都还是能够用得起的,但就电的传输,需要的成本极大。
而这笔费用如果要平摊到用的人身上,就不是一般人能够用得起的了。
思考许久,朱高煦赫然开口。
“不用原本的方案了,什么给那些有钱的人用电,只要是大汉百姓,全部供电。
至于价格,城市里的价格要在外面村庄用电价格的一倍以上,并且村庄价格要适当下调。
而一般村庄的用电价格,要在山区村庄价格的一倍以上。
同时即便是在城市里,城里的核心区与外围区也要是两个价格。
另外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那些工厂所用的电,电价要再进一步增加一些。
发电不易,传输电力更是不易,有钱的人多收一些,没钱的普通百姓少收一些。
过后你整理出一份方案来,直接开始实行,并且告知所有人。
如果有人不服,比如为什么城里的会贵很少,山区山村就便宜那么多,一旦出现,直接告诉他,想要用便宜的电价,那就自己去山区村庄定居,自然可以用上。
对了,还有一点要注意,在山区地区建立工厂的,用电价格也要降低,鼓励商人去那些地方开设工厂,带动当地经济。”
朱高煦知道这个政策实行下去会有争议,毕竟用的是同样的电,但有的贵却是有的便宜。
但他也管不着那些了,如今没有太好的条件,全部让朝廷来负担,这个代价太高了点,高得即便是大汉如今极为富裕,都难以承担。
在朱高煦看来,城里人的各方面条件其实都要优于城外村庄的,尤其是一些城内的富庶区,都是一些家境殷实的人。
这样的人,多承担一些电费,其实根本就不会有多少损失。
就像他说的,那些人要是觉得这点不好,那也可以移居,移居到电费便宜的区域,这个问题自然就能够解决了。
而工厂的电费更高,则是因为工厂的用电量也大,尤其是如今大汉的经商环境,这些人都赚了不少。
如今只是一个电费,说白一点,对那些人就是九牛一毛。
这次他正好也看看,到底有没有人会反对,以及有多少人会反对。
原本的方案,其实这个电优先给那些有钱的人使用,因为这些人交得起电费。
但后面想一想,朱高煦是怎么想觉得怎么不对劲,想通之后他才发现,那个做法,无疑是在脱离大汉一直实行的百姓为本这个国策。
大汉发展到现在,百姓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充分证明了。
这也是朱高煦要调整的原因,既然大汉可以通电了,既然是大汉百姓,那么人人都应该能够用上,这才是真正的便民利民,这才是科技进步的意义。
这样做,也更加能够让大汉所有百姓,对朝廷更加认可。
李定荣闻言,一时沉默,因为从这番话,他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那就是之前的定策,与大汉一直以来保持的根本国策有了便宜,而之前的定策,枉他还觉得非常的可以。
李定荣心头一时有些自责,这些事情本是他要考虑清楚给朱高煦建议的,但他自己也是犯了错,幸好朱高煦及时反应了过来。
“王爷,臣有罪,未能及时发现问题,辜负了王爷信任。”
“起来吧,现在能够认识到错误,还来得及。
如今大汉与以往历朝历代都不同,而且科技的发展,跃迁过于快了,第一次经历,有问题是正常的。
不过这次,我们得要吸取教训,以后不能再犯。
以百姓为本的方针,是大汉能够发展到如今的基石,这点,是亘古不能变的,以后要深刻记得就好。”
朱高煦并没有对李定荣定罪,也丝毫没有生气。
其实这件事最大的锅应该是他,李定荣这些人都是第一次经历,完全没有以往的案例为参考,做出的决定,有时候会错是正常的。
但他不一样,他是见过这些的,按道理而言,李定荣这些人第一次经历有容错可以原谅,但他不行。
这样的情况下,他又何必处置李定荣,完全没有必要。
朱高煦也有些庆幸,庆幸他及时发现,而这次的事情,正好也可以作为一个警醒。
两人在酒楼讨论了一会,随即也开始看向夜市。
毕竟是大汉第一次举行这样规模的夜市,而这次的成功,后面大汉也会逐渐开始开放夜市,可以不再有宵禁。
看了一会,朱高煦突然发现一道熟悉的身影,确认之后,顿时笑了。
这人,就是在街道上四处走走看看的姚广孝。
从最初的视觉冲击震撼之后,姚广孝也逐渐适应了过来。
这别样的夜市,姚广孝也很有兴致。
而对于他一直疑惑的电灯,通过官府的讲解,他也知道了。
知道之后,姚广孝是更加的震撼,他是真没有想到,这居然能够为人所用,以往他是想都不敢想的。
姚广孝格外的好奇,好奇大汉到底是怎么做到将电为人所用。
但这份好奇,并没有人来给他解惑,这样的技术,官府的人都是不知道的。
逛了许久,又来到之前的那个馄饨摊贩前,吃了一碗馄饨,最终回去了。
“不知大明,何事才能有这样的盛况啊。”
姚广孝满心遗憾,原本已经对世俗没有什么眷念的他,如今被大汉不断勾起了兴致,但他却是什么都不知道。
那种感觉,让他难受,却又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