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朱棣临死前心思各异的众人(1 / 1)
中军行营内,朱棣躺在床榻上,随军的御医正在给朱棣诊治。
而在下方,朱高燧、朱瞻基以及重要大明将领,以及随军的杨士奇等人,尽皆在列。
所有人的脸色都无比的难看,且十分的沉重,尽皆目光担忧的看着床榻上的朱棣。
每个人都没有想到,打仗打到现在,只要完成了这次的追击就可以班师回朝的途中,朱棣竟然病倒了。
朱棣这一病,可不仅关系着如今深入漠北腹地的大军,更是关乎着大明的局势。
如今朱棣这个年纪,每个人都很怕,都怕朱棣撑不到回去。
其实只要能够顺利返回大明,顺利回到京城,所有的动乱,都不会发生。
可如今偏偏不是,他们还需要担心瓦剌随时的反扑,这才是最为致命的。
幸好他们之前就将鞑靼重创,让鞑靼无法参与进来,要不然,每个人都不敢想那个后果。
随军的御医努力控制着自己的心神为朱棣诊脉,他也很清楚这件事的重要性。
一个闹不好,他不仅会死,九族都得跟着他一起被消消乐。
然而诊断片刻,这御医心头一突,目光惊骇的看向朱棣。
此刻正好遇上朱棣睁开眼,御医的身子都忍不住开始颤抖了起来,额头更满是细汗。
到底是宫中的御医,强忍着一切情绪,继续装做若无其事的诊脉,良久,转身看向朱瞻基与朱高燧。
“禀太孙殿下,赵王殿下,皇上只是一时感染风寒,用药之后即可痊愈,不必担心。”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辛苦你了。”
朱高燧与朱瞻基虽然面上无比的庆幸,但心中,却是心思各异。
朱高燧心中一时不知道是失落还是该庆幸,本来他就已经在谋划筹备了,现在朱棣病倒,他的心底,是真谈不上什么庆幸。
在心中的最深处,朱高燧甚至有些希望朱棣有事,这样他就可以趁乱做事。
如今大军在外,大明最为精锐的大军都在这里,只要他能够掌握这支大军,哪怕朱高炽在京城,那个位置都将会是他的。
本来他已经做好了只在自己的大赵国做一个大赵王,但朱棣不让啊。
朱棣已经跟他说过了,这次北征之后,就让他回来。
朱高燧极为不甘心,他明明都已经做好准备放弃挣扎了,但朱棣却是还要让他回来,让他被朱高炽安排?被比自己小一辈的大侄儿玩弄?
如今在这大军之中,反而给了他机会,一个让他有机会可以翻盘的机会,朱高燧是真的不愿意放弃。
想着这些,朱高燧心头不由得更加有些不是滋味,要是这次朱棣死了该多好,他都不用提前筹备那么多,直接就可以开始后面的步骤。
而在朱瞻基心中,也没有什么庆幸,他其实挺希望御医说出来的是朱棣不行的话语。
如今他在这里,大明的大将在这里,这些大将,都是不会跟着朱高燧同流合污的人。
只要确定了朱棣不行,朱棣就会在这里将大军的大权交给他,让他带着大军班师回朝,他就可以不用担心朱高燧搞事情。
在来的时候,朱高炽就提醒他,他的那个便宜三叔朱高燧可能会搞事情。
在军中这些时间,杨士奇也在不断提醒他,让他注意防范朱高燧。
现在他真的很累,若是朱棣此刻不行了,那大局就不会有任何的变化了。
其余将领此刻激动的看向朱棣,脸上满是笑容。
他们这些人,心中就没有去想那些,他们只希望朱棣能够无事,能够带着大军顺利班师,就可以了。
能够成为这个级别,到达这个位置的人,哪怕是武将,是武夫,但都没有一个人是蠢人。
他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朱高燧与朱瞻基之间的争斗。
偏偏朱棣的态度,这段时间又让人难以琢磨,他们才是最为煎熬的。
要是让这叔侄两人继续斗下去,他们是真的怕牵连到自己。
朱棣要是在这里死了,他们这些,都必须得做出选择,这个选择,直接决定了他们以及他们家室、族人的生死。
杨士奇闻言,心中也是有些失落,但心头却是依旧还有疑惑。
刚才御医的样子,他可是全部看见了,哪怕是背对着他们,但那突兀的细微颤抖以及停顿,他都看在眼里。
朱高燧与朱瞻基来到朱棣身前,两人都是无比关心的看着朱棣。
“爹,可好些了?”
“爷爷,您没事太好了,是上苍庇护爷爷。”
朱棣看着眼前自己的儿子与好圣孙,脸上虽然有着淡淡的笑容,但心头却是有些悲凉。
他自己的情况,自己很清楚,他知道自己,恐怕撑不下去了。
但在人生最后的这点时光里,身边却是只有这两人,朱高炽不在,朱高煦也不在,让他无比的遗憾。
而哪怕就是眼前的一子一孙,朱棣也不知道两人内心的想法,要是能够读心,恐怕会更加的觉得悲凉吧。
大帐之内的所有人,都不是真的为了关心他而关心他,尤其是朱高燧、朱瞻基、杨士奇这些人,甚至都在迫不及待的等着他死。
若是朱棣能够知道,又怎么会不觉得这是一种悲哀。
“太孙,老三,我没事,你们先下去,让我静一静。”
朱棣抚摸了两人的脸,又将两人赶了出去。
朱高燧与朱瞻基尽管不想出去,但也只得听命。
在两人出去后,杨士奇等人以及那些大将,全部一起退了出去。
哪怕就是朱棣身边的近侍,都被朱棣赶了出来,只剩下刚才的御医。
直到所有人离开,这御医直接匍匐在朱棣床榻前,不敢有丝毫动作。
朱棣看着帐顶,丝毫没有去看这御医。
“你将朕的情况如实说来,不能有丝毫隐瞒。”
朱棣虽然知道自己的身子撑不住了,但大致的时间,他仍旧不清楚。
问清楚这个,他也好进行下一步的安排,也是他这一生,最后的安排。
御医不敢抬头,低声悲道:“禀皇上,皇上气血尽失,体内生机已散,恐...恐大限就在这两日。”
御医说完,身子都微微有些颤抖。
他是真没有想到,朱棣这次会这么严重,这也是刚才他都害怕得颤抖的原因。
“两日么,想不到这一天来得这么的快啊。”
朱棣心头无比的复杂,他有想过这一天会来,但来得太过仓促,让他没有一点防备。
哪怕就是他有了心理准备,但他没有想到,就是这两天的时间啊。
“此事不可外传,你依旧准备药方,煎药送来,不可让人有丝毫察觉。”
“臣遵旨。”
这御医心头大松了一口气,只要朱棣还是冷静的,那就好。
待御医下去,朱棣的声音再次传出。
“来人,去唤太孙前来。”
“遵旨。”
另一边朱瞻基营帐之内。
朱瞻基与杨士奇先后进入。
“殿下,还请肃清左右。”
朱瞻基闻言,深深看了一眼凝重的杨士奇,随即让自己的心腹把守营帐周边。
做完这些,朱瞻基才缓缓开口。
“什么事这么神秘?你可知现在这个时期,这样是会出事的。”
“呵呵,太孙殿下能有如此警觉,臣倍感欣慰。
臣之所以这般,便是想要告诉殿下,刚才御医所言,恐极有可能是在说假。
皇上的病情不仅无法康复痊愈,甚至坚持不了多久。”
朱瞻基听到这话,瞳孔一缩,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帐外,想起外面都是自己的心腹,才松了一口气。
但即便如此,朱瞻基满脸凝重的来到杨士奇近前,低声道:“你凭什么这么说?”
朱瞻基死死的盯着杨士奇,他要看看这人到底是在帮他还是在害他。
刚才那一个瞬间,他既有害怕,害怕朱棣知晓,又有激动,激动杨士奇说的这个可能,同时又有杀心,这是对杨士奇的杀心。
因为他不知道杨士奇这样做,是不是在害他,如果他一旦轻信杨士奇的话,是要出大问题的,这是他对杨士奇产生的杀心,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害他。
杨士奇面对着朱瞻基审视般的目光,没有半点回避,随即将观察到的太医情况说了出来。
“殿下,正因为如此,臣才有把握,这御医在说谎。
而且在这种时候选择说谎,说明皇上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撑,必然极为微妙。”
朱瞻基听后,并没有出声。
良久,朱瞻基的话音缓缓传出。
“那你认为,我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如今殿下什么也不用做,暂且当做御医说的是真的。
若三日之内,皇上没有单独见太孙,那说明皇上目前并无大碍,是臣看错猜错。
若是三日之内,皇上召见,那便说明皇上的龙体必然垂危。
待皇上与殿下交代之后,可再做部署。
殿下切记,不可自乱阵脚,当需沉稳,臣会帮着殿下照看营中局势。”
朱瞻基缓缓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现在他已经有些被杨士奇说服了,那御医在说假。
其实准确来说不是被杨士奇说服,而是因为他行踪是这样想的,如今杨士奇这么说出来,他才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正是因为有期望,他才愿意相信。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突然传了进来。
“来人止步!需通报太孙殿下才可进入!”
朱瞻基疑惑之际,军士已经来到帐外。
“禀太孙殿下,皇上近侍黄公公求见。”
听到这里,朱瞻基瞳孔一缩,看向杨士奇,只见杨士奇也是一脸震惊,随即无比的凝重。
“殿下,皇上派人前来必然是传唤殿下前往,殿下记得一切先答应皇上,不可忤逆。
令切记万事冷静,不可有丝毫急切!
赵王之事,待回来之后再行商议!”
“呼~我知道了。”
朱瞻基心头无比的凝重,刚才杨士奇还在和他说这事,结果转眼朱棣的人就来了。
要知道杨士奇可是说的三日之内,如今这才多久?
这是不是说明,朱棣的情况,比他们所想的,还要严重?
若不然,完全不用这么迫不及待,反而可能会让人多想。
不一会,朱棣的近侍太监走入朱瞻基帐内,无比的恭敬。
是的,很是恭敬,哪怕是朱棣的近侍。
毕竟如今朱棣时日无多,接下来是谁当家做主,这些人可是清楚得很,要是不恭敬一点,说不定朱棣前脚走,他们后脚就得跟着去了。
作为宫里面的宦官,自进入宫中开始,就面临着残酷的生存挑战,还能够成为朱棣的近侍,已经不是一般人了。
“太孙殿下,皇上唤殿下速速前往。”
朱瞻基闻言,当即示意这宦官带路。
当来到这宦官近前,声音再度传来。
“太孙殿下,刚才御医与皇上聊了几句,虽不知具体情况如何,但御医出来时,汗流浃背。”
朱瞻基听着这近侍的低语,微愣片刻,随即点点头。
“孤知道了。”
朱瞻基心头更加有数了,杨士奇的猜测,加上御医出来汗流浃背,能够让御医这样,那就说明了一点,刚才御医在对他们说谎。
并且这个御医已经诊断出了朱棣的归期,不然不会这样。
能够被诊断出归期,那不就说明,就是这几天的时间了?
难怪朱棣这么着急要见他啊。
至于这个近侍的提醒,朱瞻基心中已经没有丝毫在意。
到了这一步,提醒与否,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吗?
朱瞻基加快脚步,来到朱棣营帐内。
“爷爷,我来了。”
朱瞻基快步跑到朱棣床榻前,目光担忧的看着朱棣。
当注意到朱棣嘴唇有些干裂,又迅速倒上一杯温水来到朱棣身前。
“爷爷,我扶您起来,先喝口水吧。”
“好,圣孙有心了。”
朱棣满脸幸福的笑容,靠着朱瞻基的手臂坐了起来。
朱棣本想要接过水自己喝,但却是被朱瞻基制止了。
“爷爷,你不方便,我来喂你吧。”
“哦?好,哈哈。”
朱棣笑得更加欣慰,喝着朱瞻基亲手倒,亲手喂的水,只感觉是那么的香甜。
“还是圣孙好啊,喝了这杯水,都感觉好了不少。”
“爷爷会没事的,如今北征还没有结束,我和所有人都在等着爷爷带我们重创瓦剌,为大明解决边患呢。”
朱棣闻言,心头满是怅然。
“好大孙,我已经无力再带着你们重创瓦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