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大明边军的尊严之战!最后的‘明军!威武!’(1 / 1)
北平城,在朱瞻基兵败后,城内守军直接投降,朱高煦率领大军进入,彻底占据全城。
随着朱瞻基的落幕,大明,彻底归属于他朱高煦所有。
进入北平之后,朱高煦当即传缴天下,让其余各地放弃抵抗,让他的大军进行全面接管。
而至于城内的杨荣、杨溥等人,这些人始终没有自杀的勇气。
他们在朱瞻基率军出城之时,就已经准备好了自尽,可最终还是没有那个勇气。
朱高煦直接将这些人定罪,让这些人,全部下去陪同杨士奇,以免杨士奇在下面孤单。
快速做好这些,朱高煦当即叫来朱能、朱武、蔡福等将。
“如今此间事暂时这样,现在最为紧要的,便是被朱瞻基放弃的大明边塞之地。
郑亨虽率军返回,不过只有三千军,且并没有带什么物资补给,一旦鞑靼与瓦剌南下,情况危急。
朱能!你立即率领三万大军出发,即刻北上!
若鞑靼已经到来,便击溃其部。
若未至,等本王率领大军到来!”
“臣领命!”
看着朱能当即下去整军出发,朱高煦随即让朱武与蔡福准备其余大军。
朱瞻基丢出去的疆土,他必须要拿回来,他也决不能让鞑靼南下。
虽然已经让朱荣与谭忠两路大军前往,但朱高煦依旧不放心。
这次,他就是奔着要彻底解决鞑靼与瓦剌这个麻烦去的。
原本的四路大军,都已经改道,加上他这里,就是五路大军征伐鞑靼。
朱高煦不仅要夺回朱瞻基放弃的那些地方,更是要将鞑靼与瓦剌之地,纳入大明疆域。
至于让朱能领军,也是让他过去后统先行统率大军的,毕竟是永乐一朝难得的帅才。
对别人他还不放心,但对朱能,他可是就放心了。
朱高煦当即开始进行各项准备,至于如今打回大明,得到大明的所有疆域与人口所给系统带来的多少荣耀点,朱高煦暂时也没有那个心情去关注了。
反正又不会跑,等解决了阿鲁台,他正好一起看。
只是想一想,朱高煦心头都是火热的。
这次,他都不敢想自己会能够得到多少荣耀点。
当一切准备好,朱高煦率领大军继续北上。
另一边的开平,郑亨自彻底和朱瞻基撕破脸,丝毫没有去在乎朱瞻基的情况,而是率领三千军一路急行军,终于是抵达开平。
当得知鞑靼还没有到来,郑亨终于是松了一口气,率领大军入城,当即开始布置守城的各种准备。
可当进入城内没有多久,城内的众多百姓纷纷到来。
郑亨看着眼前的老幼妇孺,只有极少几个青壮,眉头紧皱。
来到前方领头的老者身前,郑亨当即开口。
“不是让你们都离开这里,往南而去吗,怎么你们还在这里?”
郑亨一脸担忧,之前朱瞻基集结边军时,并没有对边塞的这些百姓有任何安排。
当他率军离开之前,他还特意从府库里面拿出了一部份粮食物资分给百姓,让城内的百姓抓紧南下。
开平是军事重镇,所幸的是里面的人并不多。
直到他离开,他都以为百姓已经离开了,如今没有想到再次回来,却是再次见到了这些百姓。
这老者闻言,摇头苦涩一笑。
“武安侯,我等还能去哪里,当时出城,只是不想给武安侯添麻烦,在武安侯您率军走后,我们就回来了。
家中的青壮已经南下了,我们这些人,老的老,小的小,要么就是女人,根本没有办法走那么远南下。
既然都要死,我们就想着回来,要是鞑子来了,我们来守城。
我们好歹也是军户,之前武安侯也给我们说过一些打仗的事,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为了守城,我们将家也拆了,反正能挡多久是多久吧,这样南下的后生,也能多一些逃生的机会。
我们这些人,不怕死,能换鞑子一起死,已经是赚了。
只是没有想到,武安侯你率军回来了,早知如此,就不让后生们离开了。
武安侯,是朝廷想通了,没有放弃我们,没有放弃大明的边地了吗?”
郑亨听着这些话,看着眼前的这些老幼妇孺,心头一时复杂。
守卫边疆,明明是他们这些人的职责啊,他们才是明军,结果却是让这些老幼妇孺来做,郑亨此刻只感觉双脸无比的发烫。
这些老幼妇孺都能够有这个觉悟,可他们的太子殿下,却是没有。
当听到最后,看着满眼期待的老者以及众人,郑亨心中很不是滋味。
其实朝廷,也就是朱瞻基,已经放弃了他们,放弃了边地,他带着三千军回来,就是用自己的命来争取最后时间的。
他们的到来,就是为了证明,他们依旧还是那支所向披靡的明军。
在来之前,郑亨就已经告诉所有人他们的归宿了。
他们要么战死开平,要么这一辈子老死在开平。
朱瞻基放弃了,但他们不想放弃,所以他们来了,他们不在乎开平就是他们的埋骨地。
看着所有希冀、企盼的目光,郑亨很想说他们回来也是做最后挣扎的,朝廷放弃了他们,但他说不出口。
他看得见也感受得到,所有人对朝廷的期望与期盼。
半响,郑亨调整好心绪,缓缓出声。
“放心吧,朝廷绝不会放弃大明一寸疆土,朝廷更不会放弃我大明百姓的。”
郑亨撒了一个谎,他实在无法说出口那残忍的真相。
如果鞑靼真的南下,他们如果都要死,那就让所有人,怀着最后的希望赴死吧。
绝不放弃大明一寸疆土,郑亨只感觉脸上臊得慌。
郑亨是真的想要时光倒流,他想要让朱棣看看,这就是大明的太子,这就是朱棣的好圣孙。
得到郑亨的回复,所有人顿时喜极而泣。
“好!太好了!你们都听见了,朝廷没有放弃我们,皇上没有忘记我们!
接下来所有人,我们来给我大明的将士做饭,给他们洗衣服,战事一旦开启,我们来做杂活!”
老者看向其余人,声泪俱述。
其实他们之前都很是迷茫,他们想过自己已经被朝廷放弃了,想过朝廷放弃了这里。
但他们不少人都是见过大明太宗皇帝朱棣的,因为大明的几次北征,都是出开平。
他们知道朱棣是怎么样的一个皇帝,他们无法想象,有一天朝廷会放弃这里。
那时他们不知该何去何从,身为汉人,却是在怀疑,自己真的是汉人吗?
直到现在,所有的疑惑全部消除,他们是汉人,他们是大明人,朝廷并没有放弃疆土,没有忘记他们。
郑亨听到这里,本想要拒绝,还没有来得及开口,一个军士匆忙跑来。
“报!将军,鞑子大军来袭,即将至城外!”
“什么!传本将令,所有人立即登城,准备作战!”
郑亨满脸凝重,他没有想到自己前脚刚到,后脚鞑子大军就到了。
心中更是庆幸无比,还好他一路急行军,要是慢一点,这开平,就真的丢了。
郑亨随即让百姓回去,自己则是往城头而去。
然而老头带着所有人并没有回去,而是抓紧开始准备开始生火做饭。
没有柴火,那就拆房子,躺地上一样是睡,何须房子。
仅有的老汉以及较大一些的孩童,则是将房屋底部的石头用锤子锤落,开始往城头开始将石头运过去。
每个人将自己仅剩的粮食,只要是能吃的,全部拿了出来,没有一个人私藏。
郑亨本来在城头用望远镜看着鞑靼大军,看着起码上万,可能有两三万的鞑靼与瓦剌联军,一颗心都沉到了谷底。
他带来的只有三千军,火器的弹药极为有限,对付两三万鞑子大军,开平恐怕真的危险了。
郑亨一拳锤在城垛的石砖上,哪怕已经破皮流血,郑亨没有丝毫感觉到疼痛,只有无尽的悲伤。
永乐一朝,都是他们一直在北征,何时沦落到被鞑靼与瓦剌主动来攻,还是攻打开平这样的重镇。
再想到朱瞻基的决定,郑亨此刻恨不得让朱瞻基亲眼来看看,看看太宗皇帝朱棣好不容易打下来的这些地方,看看城内的百姓,看看外面那些鞑子大军。
而就在这时,当得知城内百姓齐心协力帮着他们守城,为他们处理后勤,郑亨不假思索,看向副将。
“去将带来的物资全部拿出来,既然百姓为我们做饭,就让他们掌管吧。”
郑亨并没有拒绝,有着百姓的帮助,他可以将更多的兵力用于守卫开平。
至于粮食,其实并不多,现在他已经没有时间去解决这些了,能用多久,便用多久吧。
或许,他们都坚持不到粮食耗尽的那一天。
很快,阿鲁台带着鞑靼与瓦剌大军来到城下。
自瓦剌遭受到王斌那一路大军的进攻,接连几仗被重创后,有的人投靠了阿鲁台。
而这次,阿鲁台也是得到确切的消息,大明放弃了这些边地,他才带着大军赶来。
然而当看见又有明军驻守后,犹豫不过片刻,阿鲁台直接开始发起进攻。
他很清楚,想要活,唯有攻下开平,南下打入大明境内,趁着大明内乱,以此来争取存活的机会。
随着阿鲁台下令发起进攻,开平攻防顿时拉开序幕。
刚开始,郑亨并没有投入火器使用。
因为火药实在有限,他必须要在关键的时候用。
接连不断的强攻,给了郑亨不小的压力。
阿鲁台发起三次强攻,最终没有什么成效,开始撤兵。
阻止了阿鲁台进攻的郑亨,当即开始重新布防,伤员被抬下去救治。
抬人的,依旧还是百姓,不过却是妇孺以及大一些的孩童。
这时,城内的百姓也带着做好的饭菜抬了上来,让所有人都吃上了热腾腾的饭。
接下来的接连三日时间,阿鲁台不断发起强攻,明军虽然都成功击退,可自身的伤亡,也在不断加大。
总共不过守了三天半的时间,伤亡已经达到近千人。
没有停歇,阿鲁台再次发起强攻,这一次,郑亨看着阿鲁台明显增兵攻打,当即下令使用火器。
在只有三门火炮,五百支火枪的加持下,再次击退阿鲁台军。
时间不断流逝,半个月的时间过去,阿鲁台每日都会发起进攻,有的是强攻,有的力度会弱一些。
但半个月的时间,阿鲁台依旧没有取得成效,大军也伤亡不少。
阿鲁台虽伤亡不少,城内的明军,伤亡更是巨大。
三千军已经就剩下一千三百余人,且其中半数都已经负伤。
至于火器,火炮与火枪,都已经没有了弹药,彻底沦为废铁与烧火棍。
在这样的条件下,郑亨再次抵挡五日,就剩下了数百人,且人人带伤,上百人重伤。
这一次,城内的老汉纷纷来到城头,主动拿起武器,站在城头。
当郑亨得知这些人要随他们一起守城,郑亨当即让这些人下去,但这些百姓却是丝毫不退,一脸坚定的要一起守城。
正在这时,阿鲁台再次发起进攻,郑亨也无心继续说这事,当即带人继续防守。
阿鲁台也在不断观察明军的反应,见火器已经几乎没有使用,防守的力度也在逐渐减弱,心头也逐渐活泛了起来。
双方再次展开激战,即便有鞑子顺利登上城头,但郑亨亲自率领护卫军解决登上城头的鞑子。
而这一次,那些主动前来一起守城的老者,直到击退鞑靼军,无一生还,尽皆全部战死城头。
郑亨看着这一幕,双眼通红,流下的泪水,都有些泛红。
郑亨身上,都已经有了几处伤势,但他并没有在乎。
看着仅剩的四百人不到,所有人都没有放弃。
接连两日时间过去,郑亨拿着刀的手臂都在颤抖,整个人都隐隐有些站不稳。
如今,他们已经断粮一天了,所有的吃食,都没有了,就连水,也没了。
城头上,只剩下百余伤势繁重的军士。
看着鞑子再次发起进攻,郑亨浑身是血的将大明的旗帜插在城头上。
“弟兄们!还能战吗!”
“战!战!战!”
所有人强撑着站起身,有的瘸腿,有的没有胳膊,有的人眼珠子都没了一颗,有的双耳不见,有的身上还在不停地流淌着鲜血...
但没有一个人退缩,更没有一个人惧怕。
每个人嗜血的看着外面冲过来的鞑子大军,每个人满脑子都是杀一个不亏,杀两个赚了的想法。
从他们回来开平时,他们就已经预料到了如今这一幕。
没有任何援军,没有任何支援,是生是死,全凭他们自己。
但他们,没有一个人后悔。
“这是我明军的尊严之战,死后,见了太宗皇帝,我们也没有给大明丢脸!”
“明军!威武!”
“明军威武!”
“杀!”
郑亨话音落下,所有人视死如归般,杀向正在攀登而上的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