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朱瞻基末路,来自朱高煦的刀(1 / 1)
朱瞻基看着郑亨就这样离开,心头恨到了极点。
紧紧抓着龙椅的扶手,牙关紧咬,此刻他恨不得直接将郑亨给砍了。
刚才郑亨丝毫的没有顾忌,这么多人看着,让他颜面扫地。
可朱瞻基又很明白,他要是将郑亨杀了,那么他便彻底不用想着和朱高煦在正面碰一碰了,大军恐怕都得直接原地哗变,直接原地挟持他投降朱高煦。
想着这些,朱瞻基对这些武将勋贵,是一点都没有好感,甚至对朱棣,都有一些怨言。
这些武将勋贵一直就想着支持朱高煦,明明这些人是朝廷的将领。
而对朱棣,完全是因为朱棣在世时,一直不让他和朱高炽碰军权,导致他根本就没有能够在军中有威望的心腹将领。
他所拥有的军中心腹,都还是后面他跟着朱棣一起出征,他慢慢所培养出来的,但如今,还根本就没有出头,根本无法掌控大军。
良久,朱瞻基让这些人做好随他一同主动出击的准备,先行集结大军,便让这些人离开了。
回到屋内,忍无可忍的朱瞻基直接将能够看见的物件全部打翻在地,仿佛这样才可以发泄心头的怒气。
外面的太监与宫女听着这些声音瑟瑟发抖,他们很怕朱瞻基的怒火燃向他们。
然而朱瞻基还是有理智的,发泄一会,拿着一个装着蛐蛐的瓷罐开始玩了起来,让自己短暂沉浸在暂时的欢乐之中。
另一边的朱高煦,经过漫长的行军,总算快要来到顺天北平。
大营内,朱高煦正在看着沙盘,看着朱瞻基的布防。
这一路走来,大战几乎没怎么打,沿途之地,绝大部分几乎望风而降,根本没有出兵攻打。
惟有少部分之地,虽有抵抗,但也被轻易的破城拿下。
“殿下,再行军五日,即可抵达北平城外!”
朱高煦旁边的朱武、蔡福等人满脸的兴奋。
在大汉实力强大之时,他们就已经产生过朱高煦带着他们打回大明的想象,只是朱高煦以前态度太过坚决,只对外开疆扩土,丝毫看不出有想要打回大明的想法。
为此,他们也只得将这样的想法掩藏在心中,不断向外开疆扩土。
而如今,他们终于是打回来了,就剩下北平的朱瞻基,大明天下,就可以彻底平定了。
当初他们跟随朱高煦出去,如今跟随朱高煦打回来,中途又为开疆扩土极多,只要朱高煦称帝,他们每一个人,地位都将会进一步提升。
尤其是像朱武这些小一辈的人,一个家族要出现两代勋贵了。
朱高煦看着激动的众人,也是笑了。
“看你们这样子,一个个的都等不及了啊,既然这样,那就....”
朱高煦正准备打趣一下众人,这时枚青突然慌张的跑了进来。
“殿下,大事不好,朱瞻基将大明北地边军全部调回北平,开平等诸多边塞之地以及卫所被全部放弃,如今大明的边地已经缩到长城进行防守。
但边军几乎都被抽调到了北平,如今长城的明军,极为稀少。
另外王斌的大军已经将瓦剌与鞑靼逼迫南下,可在边地,已经没有成建制的明军了!”
“什么!”
朱高煦听到这个消息,满是不可思议,更多的是不可置信。
他怎么想不到,朱瞻基竟然丧心病狂到这种地步,居然将大明边军全部都调集南下来对付他了。
朱高煦来不及愤怒,如今朱瞻基做出这样的事情,他必须要进行补救。
朱高煦看向地图,皱眉紧紧看着。
一旁的蔡福、朱武等人却是已经忍不了了。
“殿下,立即北上吧!只要我们尽快解决北平,末将愿率军北上,彻底灭了鞑靼与瓦剌!”
一众人全部请战,他们也被朱瞻基的这个操作给整气到了。
这个人是觉得自己没希望了,就这样霍霍大明的吗?就这样置大明边地百姓于不顾的吗?就这样放弃那些边塞之地吗?
身为武将,这种行为无疑是他们最为可耻又可恨的。
他们在外面时,不断开疆扩土,这个朱瞻基不思开拓疆域便罢了,反而还舍弃大明疆域,这让每一个人都感到无比的愤怒与耻辱。
朱高煦看了一会地图,并没有理会众将,当即肃然下令。
“加急传令朱荣、谭忠,立即放弃前往顺天,留下部分大军驻守防止朱瞻基向东北逃窜后,立即率领大军北上!
告诉他们两人,集结手中全部可以集结的兵力,本王给他们临阵专断之权,凡事可战后上奏,与王斌一起,解决鞑靼与瓦剌!
再加急传令张辅,无论手中有什么紧要的事情,接令之后立刻让他从甘肃立即北上,对瓦剌、鞑靼发起进攻!”
朱高煦如今能够想到的解救方式,就是只能让朱荣与谭忠那里的两路大军以及张辅那一路的大军立即北上了。
现在他能够调集的,也只有这些兵力,若是还不行,就只能等他解决了朱瞻基,再行北上。
朱高煦一时庆幸,庆幸朱棣才将鞑靼重创,瓦剌也被朱棣一起削弱了一些,要不然全盛的鞑靼与瓦剌一旦得知大明放弃边塞,在他大军的外部压力下一起南下攻破长城进入大明腹地,朱高煦都不敢想那个后果有多严重。
尽管他过后可以将进入大明的鞑靼与瓦剌大军消灭,可一旦让鞑靼与瓦剌的大军进来,经过几百年摧残的北地,在大明几十年的治理下好不容易恢复,又将会被摧毁。
那个结果,是他完全无法忍受的。
即便他将瓦剌与鞑靼全杀了,也无法挽回这个损失。
如今,他只希望自己的补救措施能够来得及,他只希望鞑靼与瓦剌不要那么早知道这个消息,不要这么快南下。
只要朱荣与谭忠的大军过去,只要能够过去,一切就都还来得及。
做好这些,朱高煦随即看向众将。
“传令!全军立即拔营,目标北平,急行军!”
“是!”
朱高煦现在是一刻也不想等下去了,他必须要尽快的解决朱瞻基。
朱高煦现在都无比的庆幸,庆幸自己没有答应朱高炽的请求。
看看朱瞻基做的这些事,这个人,留着干什么?
朱棣以及大明将士打出来的边地,这是永乐一朝,大明皇帝以及明军一寸一寸向北扩张的边塞之地,就算是换成朱高燧来都做不出这种事情来,偏偏朱瞻基就做了。
历史上朱瞻基的宣德缩边,都很让他想不通,明明那时的大明,经济在回升,军力也是在巅峰时期,不向外开疆扩土就算了,反而不断放弃边地。
现在,朱高煦似乎有些想通了。
到底还是这个人不行,这个人的思想,就出了大问题。
朱允炆虽然这不行那不行,但这人起码有一点好,那就是朱元璋打下来的地方,他不敢丢!
朱允炆虽然不重武,虽然不会有什么开疆扩土这样的壮举,虽然朱允炆听信小人,不会用人,可以说有着众多缺点,但起码,朱允炆能够做到守成!
朱瞻基这个不少人夸赞的六边形战士呢?
朱高煦都以为这一世不会再有缩边这样的事情发生,没想到朱瞻基愣是做了出来。
看看秦朝末期,秦朝都快要打没了,边军没动。
汉末时期各路诸侯都打出花来了,边塞诸侯都没有动用全部边军。
等等太多例子了,可朱瞻基怎么就不懂呢?
朱高煦这次是真的被朱瞻基给气到了,这还是他第一次,这么的生气。
朱高煦率领大军不断北上,原本五日的路程,愣是只走了两日,就抵达北平。
当朱高煦率领大军到来,朱瞻基却是主动率领大军出城出击。
朱高煦都给看笑了,这是觉得他是疲惫之军,所以朱瞻基都敢主动出击了?
不过这样,正好遂了朱高煦的意,他也不想在朱瞻基这里浪费时间。
大军摆开阵势,朱高煦当即让人对明军开始劝降。
朱瞻基固然该死,但这些明军,大部分都是边军,他真的想保留下来。
然而他的劝降才开始,朱瞻基主动派人来到他的大营。
“汉王殿下,太子殿下邀请您一叙...”
“呵呵,免了!本王可没有他这样的大侄子,本王更是不屑与他相见。
太宗皇帝扩大的疆域,却是被他这样放弃,甚至还调回边军,丝毫不顾鞑靼与瓦剌,这样的人,有什么好见的。
你告诉他,本王会送他至太宗皇帝面前认错!”
对朱瞻基,朱高煦只有杀意。
和朱瞻基叙旧?他们有什么旧可叙的?
现在他只想送朱瞻基去朱棣面前,让朱棣好好看看他挑的好圣孙。
朱棣这看人的眼光,在朱高煦看来是真不咋滴。
可是又没有办法,哪怕朱棣不这样喜爱朱瞻基,现实大概还是会一样。
因为朱瞻基,到底是朱高炽的嫡长,只要朱高炽还是太子,朱瞻基的位置还是一样的。
朱瞻基派来的这人,却是急了。
“汉王殿下,太子殿下没有这样做,武安侯郑亨已经返回开平镇守,太子殿下没有放弃边地!”
朱高煦眉头一挑,当即开始问了起来,然而问了一会,枚青带来了北平城内的情报。
这还是当初他在大明设立的情报线所传出来的消息。
当知道具体发生什么事后,朱高煦彻底失望了,他就不该对朱瞻基抱有丝毫的希望。
不说二话,朱高煦直接将朱瞻基的使者赶了出去。
待劝降发起,不少人都回应他之后,朱高煦当即率领大军开始发起进攻。
随着朱高煦的大军开始进攻,已经被劝降的明军,纷纷反水,直接斩杀朱瞻基的心腹,劝降其余明军。
一场大战,却是以戏剧性的方式结束,两边基本都没有怎么打起来,就已经结束。
一处空旷之地,朱高煦将被绑着的朱瞻基带着来到这里。
“二叔,你这是要杀了我吗?你要手刃自己的亲侄儿?”
朱瞻基没有任何情绪的看着朱高煦,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能够知道了自己的结局。
他本来想过自杀,不在朱高煦面前受辱,但他没有,他想要朱高煦来杀他,他要让朱高煦手中沾上至亲的血,他要让朱高煦的名声彻底毁掉。
这场大战,他没有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这让他很是不甘。
既然打不过朱高煦,他也不想让朱高煦好受,用他的死来毁掉朱高煦的名声,这是他所能想到的最后手段。
“呵呵,你既然已经知道了,又何必再问。
我不在乎那些所谓的名声,是好是坏,无论后人如何评说,我都认了。
你做的那些事,该死,尤其是放弃边地。
我会送你到你爷爷面前,你下去之后,好好去认错吧。”
朱高煦面容古井无波的看着朱瞻基,对朱瞻基,他基本没有什么感觉。
至于杀朱瞻基会毁了自己的名声,朱高煦是真的不在乎。
作为穿越过来的人,他是真不在意这些,他只在乎当下,他只在乎自己做的,对以后,对未来,有什么帮助。
朱瞻基要毁他名声,那就让朱瞻基毁吧。
反正朱瞻基也要死了,他就是这么好的一个人,还帮人完成遗愿。
看着朱瞻基身子一抖,朱高煦再度出声。
“之前你爹打开京城城门让我入京,想要以此来让我放过你,让你做一个富家翁。
但我拒绝了,其他人我都可以考虑放过,但唯独你不行。
现在,事实证明我看人很准,你果然不值得放过。
好了,多的我也不想再说什么了,如今我是家中唯一的长辈了,你闭上眼,我亲手送你去见太宗皇帝。”
朱高煦不想继续说什么什么,缓缓拔出腰间的佩刀。
朱瞻基看着这一幕,身子不断开始颤抖起来。
明明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但真的到来时,朱瞻基真的怕了。
他还年轻,他还不想死。
朱瞻基径直跪在地上,满脸惊恐之色。
“二叔,我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不要杀我啊,不....”
朱瞻基话还没有说完,朱高煦的刀,已经挥了下来。
朱瞻基瞪大双眼,缓缓倒下。
朱高煦平静的看着这一幕,心中并没有半分波动。
将刀插在地上,转身缓缓离开。
“今日之为,我无悔,纵遭世人谩骂,本王认!”
朱高煦离开后,有人将朱瞻基的尸身收敛,以便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