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古代一脉单传的必要性,技术壁垒必须有(1 / 1)
“你父亲,寿不足三年。”
三年么。
李绩倒是没有什么情绪波动,作为从乱世过来的人对这些生死已经看的很开了。
“多谢先生。”
“寿数三年,我拿一个药丸国公拿回去,吃了这药丸这三年无痛无灾,会很安稳的过完这最后三年。
“该吃吃该喝喝,也不要想其他了。
“这些事国公知道就行,就不要让老爷子知道了。
“至于结亲的事就算了,政道这几年需要研学,在突厥这些年他学习落下太多。
“看着还行,实际上系统性的学习有缺失。
“我已经给他说了,等我的学校开起来他就会去上学,暂时没法结婚了。”
李绩点点头,只要有理由就行。
自己作为儿子总不能顶撞老爹,孝都有一本经在那里杵着,孝经之下反驳就是找死。
不过人家拒绝了,那就不关自己的事了。
“多谢先生,我会好好告诉阿耶这件事。”
王皓点点头。
李绩这个人非常有分寸,属于那种不管和你说什么,都有一种疏离感。
“国公行走过的地方很多,有没有特殊人才推荐,我学校需要一些老师。
“这些老师的待遇还行,希望国公能不吝指点。”
李绩眉头紧锁,这学校虽然说是精舍,可勋贵中消息灵通的都知道,这是一所皇帝全力支持的精舍。
一旦成立,地位怕是比国子监只高不低。
就这地位,要是自己能推荐人才进去当老师当然是非常好,长安城想要推荐人进学校的简直不要太多。
现在问自己,显然是看上自己的才能和识人之能。
“我认识一名探测打井人才,他每次都能精准找到水脉,只要他打井,都能成功。
“而且井水旺盛,几十年不枯。
“这种人,算不算人才?”
水利勘测?
这岂止是人才,这是人才中的人才啊,王皓找的就是这种人。
“是,当然是人才,还是顶尖的那种人才。
“水利勘测这件事可不简单,就算是有各种精密仪器都不一定能百分百搞定。
“这人成功率如此之高,如果这都不算人才还有什么能算人才呢。
“他叫什么,住哪里呢。”
“此人叫高策,就在长安县。”
李绩根据自己得到的消息推测王皓需要的人才,只是实验性的说了一个,没想到居然真的算。
而且听王皓这意思,这种人才还是非常稀有的那种。
“这样么,那我拜托国公一件事。
“国公帮我上门问一下,看想不想来我这里当老师,待遇呢,比一般的精舍老师好一点。
“当然,不愿意就算了。
“毕竟这种技术可能是几代单传,如果不想公开我也理解,切莫要威胁。”
古代人思想和后世不一样。
一脉单传,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古代,生产资料跟跌非常非常慢,比如耒耜这种工具,大禹发明什么样他现在还是什么样子。
再比如烧瓷,一个小技术可能从东汉传到唐朝还是家族吃饭的工具。
生产资料更迭慢的一个原因就是需求。
打井,一般是在原来的井水枯竭、天持续干旱、搬迁等等。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需求少。
一个人掌握技术,能养活一家人。
技术传播开,那就得饿死。
生产中有一句话,难的不是生产而是销路。
打井这种东西还真能在熟人中展开,万一是不熟的外乡你打井出来,被人恶意打死埋了就是埋了。
故意丢土石进去杀人,上报就是塌方。
技术壁垒,很重要。
“我明白,先生尊重人才,这点我也有所耳闻,绝对不会强迫他做事。”
“那就好,麻烦国公了。”
王皓将药给李绩,李绩拿着药也是匆匆而回。
李绩太过于聪明,所以这人心中其实是有焦虑的,李靖、尉迟恭等人没有焦虑的一个原因就是年龄比天子大的多。
很显然,正常情况下自己会死在天子前面。
就这,焦虑啥。
李绩不一样,只比李世民大六岁,现在已经功大到封无可封,不焦虑不行。
天子不杀功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天子年轻。
快要死的刘邦看着三十几的韩信,他自己心中能没有点想法么。
而且韩信还有在齐国磨洋工的黑历史,这换谁躺在那个地方都会心中发怵。
刘邦心中可能没有弄死韩信的主观想法,可要是能杀韩信刘邦也绝对不会阻止。
刘秀不杀人,那是跟着他的都比他大。
刘秀自信能活过自己手下的人,事实上他确实做到了,这种情况下不杀没事。
司马懿,把这个年龄提高了三十年。
比皇帝大三十岁,不保险!
李绩现在就为这事发愁,李靖眼看六十岁了,嘎巴一下就挂了。
朝中从武德年间一路打上来的人,比李世民年轻的还真没有。
李世民现在才三十岁,他在十几岁就去大同救过杨广,比李世民小的没有,和李世民差不多的不少。
可不管是李道宗还是韦孝杰,能力都不足以对现在的大唐造成威胁。
就李绩一个人。
年龄不大,战功卓绝。
所以李绩在长安城基本上不参加什么聚会,和尉迟恭想法一样,但是做法不一样。
李绩主动表现出一种不合群,我就是孤僻。
尉迟恭是用暴力疏远所有人,两人都是未雨绸缪的典范。
今天主动来找王皓,已经算是破先例了。
王皓长出一口气,躺在躺椅上发呆。
找个老师都这么难,找个学生确实更难,自己手握逆天道具只是想要改变一点观念都这么难。
别人穿越动不动大炼钢,高产直追二十一世纪,很快就能让人接受全新的观念。
和这种有本事的穿越人比,自己好像确实在拉后腿。
不过没办法啊,观念这个问题很难改变。
这破学校,还真是劳心费神。
“郎君,该吃饭了。”
垂帘的声音很小,她也能看出这个学校确实让人伤神。
“不用了,饭我晚上吃。
“你去打包一份礼物,要精美值钱,再帮我拿一身衣服,我装备一下。
“下午,我要去拜访一位真正的人才。
“他,才是我学校要隆重聘请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