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你要说真话 讲事实,那我周某可就不困了(1 / 1)
“亚努申科代表,在此我想再次强调一下,我方确实对本次军购抱有极大的期待与诚意。”
“我充分理解我们在之前的军购合作中,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和小摩擦。但我始终坚信,我们多年来的合作建立起的互信和谅解是坚不可摧的。”
“秉持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我希望我们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展开进一步的合作,希望能够——”
“咳咳——”
周正实在是把对面这婆婆妈妈,比娘们还娘们的废话文学听腻了。
要说印度人现在的举动,那就纯属是“脱裤子放屁”。
谈判都进行到这一步了,你还搁这儿讲这些批话,那不就是想要优惠、不认同之前的方案,还想把话题朝着有利于你们的方向引导吗?
这但凡要是能行,亚努申科在上轮谈判会叫停时,也不会明摆着示意“难谈?那就不谈了”。
在方才的会议间隙,已经和亚努申科就“如何对付印度人”方面达成了一致共识。
周正现在轻咳两声打断对面的发言,那是真的已经到了要让印度人知道自己到底几斤几两的时候。
“潘迪亚将军,恕我直言,我们到这儿来不是总结会议精神,准备发表会后通告的。”
“现在,我们双方的时间都很有限,需要把时间放在谈论有建设性意义的事情上来,尽快就本次军购达成最终方案,这才是现在最应该做的。”
周正说这话,其实已经挺不给人面子的了。
印度人是想着开场白上起个好头,话术上多绕两圈,好为接下来的谈判尽可能争取到更多的议价权。
结果现在话到一半,直接被对方无情打断,还挑明了说“我们俄国人不吃这套,你们印度人在此方面最好不要有任何不切实际的算盘”。
只见表情既有意外、又有不悦,但还是维持表面沉稳的潘迪亚中将当即回道。
“谢里宁代表,你刚才的发言,是否能代表贵方的最终意见?”
“啥?难不成你是觉得哥们在跟你说笑取闹?”
心中一阵冷笑的周正立刻给印度人顶了回去。
“我会为我所说的每一句言论负责,秉持着平等原则,希望贵方也能如此。”
周正这边话音未落,印度人那边还未来得及开口,就在周正身旁坐着的亚努申科紧接跟上。
“谢里宁同志作为我方的高级谈判代表,当然有权代表最终意见,他的加入也会有助于我们尽快达成最终的方案。”
“......”
表面上虽然不吭气,但此刻的印方最高代表——潘迪亚中将心里,实则已经开始“叫苦连天”。
一个亚努申科已经很不好对付,这个“斯文禽兽”一样的俄国人简直是“人面兽心”,在谈判桌上唇枪舌剑一点道理都不讲。
但凡印度人这边多谈点“我方利益,互利共赢”,亚努申科这边直接来一手“挂牌休会”,连多讲两句的机会都不给印度人留,突出一个“你敢讲,我敢叫休会。反正我不急,不知道你急不急”。
现在,不止是亚努申科,俄国人这边又新来了另一个和亚努申科平级的谈判代表,叫什么谢里宁。
本以为新来的这位可能只是旁听一下,当个“谈判会吉祥物”,真要这样的话接下来还算比较好应付。
可对印度人而言最坏的消息是,俄国人对这次军购谈判的重视程度,似乎比想象中高不少。
那谢里宁非但不是个吉祥物,甚至还张口就撂难听话,更重要的是连亚努申科也在一旁帮腔说话,似乎并不在意自己的谈判主官身份被“喧宾夺主”。
印度人哪里知道,亚努申科非但不在乎这种小问题,甚至还坐等印度人“挑战最终BOSS”看笑话。
眼前现场气氛和谈话火候差不多了,周正这边也抓住机会更进一步。
“谈谈具体的军购方案吧,潘迪亚将军,我们应当很清楚,上一次没能达成共识的那些问题具体出在何处。”
即便俄国人不说,印度人也打算谈这方面的话题,但那是在开了一个好头、有利于己方的前提下再去谈。
现在计划已经被打乱,俄国人的不按套路出牌有些让人始料未及。
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视过谈判桌对面神色各异,但没有一个像是在开玩笑的俄国人,知道“不得不上”的潘迪亚中将只能应声开口。
“经过慎重考虑和集体讨论后,我方认为,军购方案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我方认可并尊重贵方的意见,愿意做出进一步的让利。”
“如果是在原方案基础上,有上下400枚的浮动空间,则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说完,自认为开出了优厚条件的潘迪亚中将不再多言。
板着张脸、挺着满下巴的络腮胡,开始直视谈判桌对面的俄国人,就等着对方接下来出招、见机行事。
反观周正这边,则是闻言后与就坐在身旁的亚努申科对视一眼,从彼此眼神中都找到了相同的“难绷”味道,随即便回过头来正脸朝向对面的印度人。
“抱歉,我想再确认一下,是——400枚的浮动空间吗?”
印度人或许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做出了不得了的重大让利,这从潘迪亚中将那面容神色中就能看得出来。
“没错,是400枚,这是我方经过慎重考虑和集体讨论后的结果。”
临了还不忘重点强调一下,可能说这话的潘迪亚中将是真觉得,己方做出如此重大让步之后真能有什么好结果。
但显然,客观现实和主观臆想是有区别的,尤其是在心里没有逼数外加认不清现状的前提下,区别之大可谓是天壤之别。
这一点,光从周正眼下,那立刻绷不住了的笑容中就能看出。
“噗嗤——”
“噗呵呵呵——”
“哈哈哈——哈呵哈哈哈哈——”
???
先是那谢里宁起了个头,紧接着是亚努申科,随后更是整个俄国人的谈判团队集体笑出了声。
那忍不住的笑声越笑越多、越笑越刺耳,对面的潘迪亚中将也是起初惊讶,紧接疑惑,再到最后的莫名羞辱感冲上脑门。
“恕我直言,我方不明白,这到底有什么好笑的?贵方的笑点究竟在哪里,还请解释清楚。”
“不不不,潘迪亚将军,您搞错了一件事——”
笑着笑着都快笑岔气了的周正,闻言连忙摆了摆手,一边平复着气息一边继续说道。
“请您相信,我们受过严格的训练,一般不会笑,除非忍不住。”
“噗嗤——”
周正这边话音未落,就在相隔不远的位置上担任会议纪要与翻译的伊琳娜,原本刚才还忍得好好的没笑出声。
结果周正此言一出,算是彻底击垮了伊琳娜坚守笑点的最后一道防线。
那一时没忍住的捂嘴笑声,在对面的印度人听来更是格外的刺耳扎心。
“你们明明在笑话我们,从刚才开始一直都是,你们都没停过!”
可能是被这受嘲笑的突发场面整得受不了了。
之前还跟周正有过点小过节的辛格准将,是猛地一下从椅子上突然站起,随即拍着桌子就开始当场破防。
既不意外,也没觉得这有什么问题的周正沉着应对。
先是挪动视线,以眼角余光瞟了那辛格准将一眼。
紧接着便收起了笑意,转而用戏谑的语气反问道。
“辛格准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可是已经十分肯定加确信地说过,我谢里宁是‘贱民’了。”
“怎么?你难道会因为你所定义的‘贱民’忍不住发笑,就破防成这个样子,以至于当场拍桌子说出这些话来吗?”
“那你对‘贱民’还真是够重视的,简直都快成‘人权卫士’了,专卫贱民的那种,这在你们印度一定是非常高尚且伟大的义举,我说的对吗?”
“什么?贱民???”
周正不说还好,这话刚一出口,直接给对面为首的潘迪亚中将听愣住了。
如此事先不知晓的突发情况下,潘迪亚中将是连“丞相何故发笑”也顾不得去管了。
立刻调整优先级,逮住这刚知晓的“贱民”一事立刻发问。
“辛格准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谢里宁代表说的是事实吗?你真的公然称呼他为‘贱民’了?”
“我——”
辛格准将很想说“我没有、别瞎说,事情不是你想象中那样的”。
但屁股都坐到准将这位置上了,再搞“嘴巴直连大脑”也不合适,多少得有长点脑子并让其发挥效用。
思来想去,话到嘴边想要拒绝的辛格准将,最终还是强迫自己把话又咽了回去,转而点头承认。
“是,我是这样说过,但那是因为一些误会,因为——”
“够了!闭嘴!把你‘这样说过’以后的内容都删掉,我不想听任何解释和理由!”
辛格准将那边话还没说完,衔大两级、官更是不知道大了多少的潘迪亚中将,立刻一声暴喝、强行打断了对方的发言。
也不怪潘迪亚中将如此愤怒,毕竟这事实在是太让人恼火了。
本来我们这次军购就不那么好谈,俄国人占据绝对谈判优势是事先已经确定了的。
结果你这蠢货只嫌咱们闯关难度不够大,偏偏还要再给俄国人送去话把子、主动得罪,自感受羞辱的俄国人接下来这要能有好脸色才叫怪事。
尚不清楚详细情况、何时发生这种事的潘迪亚中将,在细细往下思索后甚至都觉得。
俄国人现在这么难说话,是不是和辛格这蠢货得罪俄国人在先有关?或者是俄国人本就打算刁难己方,在被这蠢货羞辱得罪后变得更加变本加厉?
该死!当初就不该带这家伙来的。
干正事的本事没有,帮倒忙的本事倒是一箩筐。
这趟回去之后,必须要好好修理修理这个彻头彻尾的蠢货!
自知闯了大祸的辛格准将这会像是霜打的茄子——彻底蔫了。
自己在国内作威作福、当阶级主义的既得利益者当惯了,完全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只觉得理所应当。
结果迈出国门还带着这身的臭毛病,好巧不巧地还撞到了俄国人大官的脸上,现场表演了把“印度传统行为艺术”。
这下好,不但谈判被搅混了,自己将来的事业和晋升只怕是也黄了。
被坏了好事的潘迪亚中将,回去以后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自己。
在等级格外森严还掺杂着种姓制度的印军内部,敢越两级得罪三星中将,还是家族势力格外庞大的“将门世家”。
辛格准将的物理生命啥时候结束不知道,但这军旅生命只怕是要到此为止了。
“完了,一切都完了,刚刚就不应该当出头鸟的,我真是太愚蠢了!太蠢了我!”
望着瘫坐在椅子上,一脸痴呆样外加双目无神的辛格准将,周正心里就颇有一种“大仇得报”的快感。
是的没错,放这种时候把事情突然挑明,那可不是周正的临时起意,而是早就已经计划好了的。
对印军颇有了解的周正很清楚地知道,按印军内部的现实情况,尤其是将级的“树大根深”复杂程度。
自己一个外人,从外部入手无论怎么办,都是很难真正伤到“被护犊子”的这位辛格准将的。
甚至可能会让对方看了笑话,继续跳得不行。
你俄国人官再大,可就是没能耐把我怎么着,我就是骂你“贱民”了,怎么地吧?
真想对这二逼造成真实伤害,那还是得从这伙印度人的内部入手,将外部矛盾转化为其内部矛盾,进行矛盾反向内输入。
要让带头的潘迪亚中将知道,起码是隐隐意识到。
自己现在面临的处境之所以这么难堪,那不说完全是因为辛格这蠢货导致的吧,起码与其“印度特色式的行为艺术表演”有脱不开的干系。
至于这么大一笔订单被搅混了,恼羞成怒的潘迪亚中将回去后怎么“施展家法,以立军威”,那就不是周正需要去关心和在乎的了。
反正看辛格准将那一脸死了妈的表情,就知道这结果必定不会有多好,周正的目的到此也就算达到了。
麻烦对此时的潘迪亚中将而言并不是结束,相反这才刚刚开始。
身为谈判主官之一的谢里宁,被自家蠢货当众羞辱、定义为“贱民”。
这伤害不大侮辱性很强的言论,实在是让作为印方话事人的潘迪亚中将有些下不来台,半天想不出这屁股怎么擦合适。
憋了好一会儿,只能硬着头皮上了的潘迪亚中将,终是一脸无奈地开口。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方,向谢里宁代表以及贵方,表达真诚的歉意,非常抱歉!”
“我虽然还不清楚事件的详细经过,这也是刚刚才知道。但无论怎么讲,辱骂‘贱民’绝对是不正确的行为,这严重地羞辱了人格与尊严。”
“为此,正式性的道歉将是必须的。也希望贵方能宽宏大量,看在我们长久以来深度合作的份上翻过这一页,达成此次军购合作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不是吗?”
别的不说,起码印度人这次的道歉态度还可以,是挺认真诚恳的。
周正本来也没打算揪住这事不放,只不过是让那口出狂言的辛格知道,自己不是好惹的,你既然敢说批话那我就能让你付出代价。
而且都不需要我亲自动手,只要我在合适场合一句话,回头自会有人收拾你这自以为多么了不起的准将。
索性,了却一桩心事的周正,也就“骑驴下坡”地回应了印度人的致歉。
“至少在和解这点上,我想我们双方能够达成共识,将军。”
“我愿意相信辛格准将起初也是无意的,只要我们双方能够就本次军购达成一个圆满的结果,相信这种‘愿意’就会转化成更加美好的现实,对吗?”
“......”
好话听起来好听,但不一定真的就是好话。
周正这话是有潜台词和前提的,我愿意把这事不当回事翻篇而过,那是建立在我们双方能走到“圆满军购”的这一步,以此为前提的。
至于对我们俄国人而言的“圆满军购”是什么样?
想必你们印度人应当是清楚的,而且注定会和你们印度人的“圆满”有所差距。
语言艺术之一就是不把话挑明,但能让明白人充分意识到对方的潜台词是什么意思,而且这话还挑不出毛病的表面好听。
心里既想骂娘又想打人的潘迪亚中将别无他法,面对周正如此出言,只能选择继续应付道。
“那是自然,谢里宁代表,我也始终坚信我们双方能达成圆满结果。”
“很好,那么就让我们重回正题吧。”
说起正题,周正方才一时没忍住,第一个笑出声来。
那是因为你印度人自我感觉良好的“雷人雷语”,是真的很难让人绷住,现在也到了是时候把这一点挑明的时候了。
组织好语言的周正随即再度开口。
“潘迪亚将军,首先我想明确一点。”
“我们的最低底线,是贵方需按400枚中距弹,加600枚格斗弹的捆绑方案完成本次军购,采购总量的上下浮动空间不超过100枚,这一点到目前为止也仍未改变。”
“我们暂且抛开主观意愿不谈,就先聊聊客观现实,拿现实举例来说。”
“你们知道你们首要假想敌——契丹人,他们一年有怎样的新添弹药量吗?”
周正一连串流利的俄语出口,对面印方团队的翻译员立刻补充转述。
本就对俄语略知一二的潘迪亚中将,暂且扣下对“俄国人还是死活不让步”的不爽、先不发作,顺着周正抛出的问题当即反问道。
“怎么会不知道?我们非常了解我们的对手,甚至说正因如此,我们才要紧急添置我们的弹药库存,以应对愈发增长的严重安全威胁,维护地区局势稳定与和平。”
“放你妈的狗屁!狗话叫唤的比说人话还好听。你们他娘的要是从维护地区局势稳定与和平角度出发,那老子就是惩恶扬善全人类唯一正义大救星。”
心中暗自冷嘲的周正,表面上肯定是不会这么说的。
随即微微一笑,继续顺着没说完的话题往下开口。
“那你们知道那些契丹人,在已经过去的一年里,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吗?”
不待潘迪亚说些什么,自问自答的周正已经给出结果。
“他们生产了过去一年全球最多的第五代隐身战机,J20的年度产能首次突破三位数。”
“与此同时的洛克希德马丁跌落神坛,因为工业糜烂蔓延至航空业等问题,导致产能不断滑坡垮塌且不可逆转。第一次在五代机产能上输给了那些契丹人,而且绝不会是最后一次,只是个开始。”
“我们不妨想想,三位数的新生产交付J20,需要多少的弹药来形成最基本的实际战斗力。”
“即便那些契丹人只考虑‘一波流’,完全不在乎后续弹药补充,就假定他们真的有这么蠢吧。”
“但这也是至少400枚的中距弹,还有200枚的格斗弹才能填满弹舱,这就已经是600枚了。”
“然后呢?然后那些契丹人,还拥有当今世界最新最好、规模最大的现役先进战术机机队,他们同期还有J15、J16这些先进四代半战术机在高速量产、交付入役,很快还会有J-35。”
“不妨想一想,填满所有这些新交付飞机的外挂点,又需要多少新生产的弹药才能够做到。”
“无论何时,军事上都有一条无可辩驳的真理,叫做‘不能当口头上的巨人,实际行动上的矮子’。”
“如果只是口头上喊着能战胜怎样的对手,实际战备上却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我想从军队建设务实的角度出发,这样的事无论如何都是必须要避免的,更不能明知故犯,不是吗?”
如果说之前的所言内容还是小打小闹,那么周正现在这话,可就是完全的暴击伤害了。
直接一击戳在了这些印度人最不愿面对,最需要可持续性当鸵鸟埋地的敏感话题上。
这种在印军内部属于是“提都不能提的话题”,现在却被俄国人挑明了拿到谈判桌上说。
偏偏从现实角度出发还真就这么回事,你要就实而论的话根本无从反驳。
那咋办?谈判桌上睁眼说瞎话?
不是哥们,咱有必要主动把脸丢出国门献丑吗?
潘迪亚中将此时的表情,已经完全像活吞了苍蝇一般恶心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