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在等未来科技去死的,可能不止是我们(1 / 1)

加入書籤

杜克的动作很快,坐镇后方的周正不过多时便收到了谈判进展顺利的反馈消息。

连带一起的,还有那已经得到了确认的最新打击坐标。

“自己部队的驻训场?那斯蒂文疯了,敢这么玩?不怕把他手底下那些坛坛罐罐全砸进去吗?”

原本正在和周正商讨军务以及下一步作战行动布局,已经被周正正式聘用为参谋长,统管日常军务以及军事行政的李正剑还挺诧异。

凭借过往的对抗交手经验,已经基本想明白了斯蒂文为何这么干的周正开口解释道。

“只怕斯蒂文还在谋算后事,现在就在为打击落下后的事后处理预留操作空间。”

“一方面是要符合我们‘不能造成大规模附带伤害’的要求,另一方面,他出于自身需求还不想把这事做得目的性太过明显,不想让总部有理由怀疑‘敌人是为了斩首总部调查团,这才打击部队驻训场的’。”

思维缜密、经验丰富,单纯只是半路入伙晚来了些,因而相对缺乏对未来科技了解的李正剑当即反应过来。

“就是说,斯蒂文是想把这事往‘敌人只是打击高价值军事目标,总部调查团被炸死只是意外’的方向上引?”

“没错,当然也只能如此。”

摊了摊手的周正给自己点上根烟,合上打火机的同时还将烟盒顺着桌面划给了李正剑,示意也来一根。

带兵打仗的人时间一长几乎都烟不离身,烟雾缭绕之际感觉思路更清晰了些,觉得眼下不妨就顺着斯蒂文这路子往下走的周正接着分析道。

“其实这样也好,经此一事过后,斯蒂文和总部就彻底反目成仇了。他也不再是为了总部的利益而战,而是为了他自己的个人利益。”

“让这样一个人作为我们的对手,而且他还有通敌的把柄抓在我们手里,总好过一个对总部忠心耿耿的忠犬站在我们的对立面。”

“可是——”

仍有些不太明白,主要是还没完全摸透这帮“盎萨精英”行事逻辑和脑回路的李正剑,不由再次问道。

“这次的事件过后,斯蒂文接下来的计划和目的是什么呢?”

“战局的走向已经很明显了,未来科技固然可以一遍又一遍地在宣传层面赢得胜利,不承认失败,但战报会骗人、战线不会。”

“一旦我们的战略反攻开始,战线的迅速变化会向全世界揭示未来科技的谎言。而斯蒂文目前所做的一切对这些根本于事无补,与总部反目,再加上我们的战场压迫,他到底给自己计划了一条怎样的退路?”

李正剑的问题一语切中了核心所在,这实际上也是周正近来一直在思考的。

实事求是地讲,斯蒂文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可统称为“挣扎”,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这些所作所为,既无法改变几乎无可避免的战场失败,也没办法以某种方式让自己从非洲抽身、平稳落地。

带兵打仗的本事如何暂且不谈,但斯蒂文起码是个工于心计、擅使阴招的高手。

周正是不觉得这样的人会一点不给日后早做打算,眼看着末日将至却还只忙于眼下,思索一番过后只能是给出了一个自己也不太确定的回答。

“还记得我们之前分析过,未来科技现在很可能已经离死不远了吗?”

听闻此言的李正剑一愣,很快便反应过来当即回道。

“政治失势、商场失利、战场失败,未来科技固然很庞大,但再庞大的存在也会有其对应的死法,并非永生。”

先是以点头认可回应,仅仅还只是猜测的周正接着继续。

“既然我们能通过局势研判合理分析出这点,没理由斯蒂文不会体验到‘春江水暖鸭先知’。”

“可能,仅仅只是可能,可能斯蒂文现在也想跟我们做同样的事,他当下的一切行为和准备也许正是为后未来科技时代而做的,最起码我们要预判到这方面的可能性。”

眼下还没有太多时间放在敌我态势的分析研判上,话音未落间摇了摇头的周正当即另起话题,拿着手中刚冲印出来的卫星照片向李正剑下令。

“开始吧,作战命令下派到对应部队,按已经规划好的一号预案来执行。”

“无需管斯蒂文的死活,他要以身入局就让他入,我们打我们的,能不能活下来全看他自己的本事。”

就在周正正式下达作战命令的当下,按照战备抽检演习计划带队前出,正在依托公路向某预定发射阵位快速机动中的契卡洛夫,还在有一句没一句地听着前排副驾驶位上的发射连连长尬聊。

“这儿的情况可真是不比特别军事行动区了,我到现在都不怎么受得了伊朗人这导弹系统。”

“不是说弹的性能不好,你瞧瞧这车,货车牵引头拉着大平板只能跑公路,就连对和公路相邻的野外发射阵位平整度都有要求。”

“这要是放在特别军事行动区,要么是海马斯、要么是远程155,要么就是自杀式无人机一类的东西,反正我们早就死了无数次了,呵。”

契卡洛夫手下这批俄籍志愿者,拥有足够高专业水平,乃至丰富实战经验的前伊斯坎德尔部队导弹兵。

之所以能被弄到非洲来,而不是在搞技术人才紧缺的战争期间投身战场。

那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这些人里的相当一部分,都和他们的部队首长契卡洛夫中校一样,是在“厨子武装上访”事件中站错了队、替瓦格纳发声鸣不平后被清算下去的。

莫斯科那边在后普里戈津时代的处置策略就很简单。

正规军部队里谁为瓦格纳鸣不平、谁觉得厨子死的冤、事情办得太过分,那就对应到人地收拾谁。

虽不说上军事法庭加以审判吧,但赶去冷角落里好好反省是跑不了的。反正这位置你不干也有的是人干,不是非你不可。

指挥员尚且如此,下面的大头兵就更不用说了。

被上司借机故意穿小鞋挨整,因而愤然退役的都大有人在。

好消息是,特别军事行动期间大量男性应征入伍,或是去从事军事相关的岗位,导致大后方社会上男性岗位的缺口尤其不小。

再加上经济发展迅速,甚至是出现了经济过热这种自打1991年以来前所未见的情况,大后方社会整体层面上是既缺男性劳动力又能开得出钱来。

所以这帮因为意外事件而退伍回家的老兵,倒也不怕找不到工作混不上饭吃。

如今之所以能大老远跑来非洲,继续重操旧业干起导弹兵的活儿。

一方面是因为这帮退伍兵本身就是瓦格纳的密切关联者。

一听瓦格纳现在搁非洲还有活儿可整,整的还是自己专业对口的导弹兵的活儿,那怎么着都是上班当牛马,还不如干点自己擅长的、爱干的工作,索性就收拾行李上飞机直奔非洲。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周正开出来的薪资足够高。

事到如今不差钱只差人才的周正,给这些到岗就能干活的导弹兵,开出来的平均月薪高达35万卢布,折合人民币高达月薪3万多。

35万卢布的月薪什么概念?

如今那些依旧奋战在特别军事行动区的伊斯坎德尔旅,一般大头兵算上各种出勤补贴、战斗补贴的综合薪资,也不过一月20来万卢布,折合人民币2万出头。

周正给的薪资待遇不说太高,超过俄军现役同等单位50%是有的,在周老板手底下干一个月就抵得上特别军事行动区服役一个半月,而且战斗的烈度、人身风险程度都要比特别军事行动区低得多。

风险小不说还挣得多不少,如此好事不能说罕见,只能说打着灯笼都难找,能遇上这机会已经算得上天上掉馅饼了。

这也就导致不光是瓦格纳事件中,因为站错了队、发错了声而挨整回家的那批导弹兵,朝着身在非洲开出了招募令,还通过老牙这层渠道关系在俄国内推广传播的周正这儿蜂拥而至。

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在特别军事行动前,就已经服役期满、退伍回家的俄军导弹部队老合同兵,也想“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地投简历应聘。

周正这边也不是啥人都要、来了就收,而是从已经超出需求的报名应聘者中择优录取,挑了批履历好、有资历、作战经验丰富的人才招致麾下为己所用。

再加上弹道导弹部队相对于其它陆军兵种而言,本身就是人员规模不大,注重人员素质和装备水平性质的部队。

所以事到如今,弹道导弹部队已经成了周正麾下最精兵强将、编现比最高,人员缺口完全为零,甚至还留有储备人才以防战损缺位的部队。

而契卡洛夫作为最早加入周正麾下的弹道导弹指挥员人才,也凭着“站队要早”加上专业素质过硬没的说,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现如今弹道导弹部队的一把手。

直接听令于周正所掌管的军事统帅部,作为最高军事决策机关的直属部队而行动。

像今天这趟战备抽检演习,那就是周正在稍早前一些时候亲自签署下达的命令,没有任何事先安排与征兆地要求契卡洛夫直接把部队拉出去开练。

名义上虽说是“战备抽检演习”,旨在依托无剧本前提检验部队的真实战备能力和反应速度,但契卡洛夫冥冥之中总觉得今天这趟出来遛弯只怕没那么简单。

“旅长,旅长同志?你是走神了还是睡着了?”

刚才还在寻思“统帅部是不是还有其它计划”的契卡洛夫被拉回了思绪,被周正官升一级抬到了目前唯一一个弹道导弹旅旅长的位置上,被人叫旅长还稍微有点不适应。

稍加整理思路后的契卡洛夫当即回道。

“现在到哪儿了?离目标还有多远。”

“不远,还剩下两公里多,很快就能抵达。”

看了眼架在手边平板电脑上实时显示的定位信息,头也不回的发射连连长当即回道。

正当契卡洛夫准备下令,按战备抽检演习预定方案进入发射阵位,展开部署进行模拟发射后再行回撤时,突如其来的上级指示却先到一步。

“旅长,收到紧急命令,上级要求我们尽快进入发射阵位做战斗部署,这不是演习。”

一旁的随行参谋递来平板电脑,通过加密信道实时发送而来的更新作战指令准确无误。

还同时附带有指向首都近郊未来科技部队驻训场,这个早已被己方弹道导弹部队模拟演练过无数次的熟悉打击坐标,正如契卡洛夫不久前所猜测的可能性之一。

对此早有心理准备的契卡洛夫也是不做犹豫,亲眼看过更新的作战指令后当即下令。

“通知各车,以连为单位有序进入发射阵位迅速展开,做战斗部署装订打击坐标。保持通讯畅通,发射指令很快会下行到位。”

不止是契卡洛夫在等最终打击命令下达,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周正那边也在等杜克的信号。

所谓战备抽检演习是假,本质上是周正先让部队调动起来的合理借口。

为的就是能让弹道导弹部队尽快进入发射阵位做战斗部署,缩短OODA循环尽快把火力投射准确无误地撂出去,防止错失短暂的打击窗口导致行动失败。

毕竟,你也不好说斯蒂文那伙能拖住总部调查团多久。

真要是让总部调查团那伙人瞧出什么破绽,觉察到不对头临时起意跑路。

那这出戏可就假戏真做,真成了只打到未来科技部队驻训场,杀伤了武装人员毁伤了装备与设施的纯粹军事打击了。

虽然这“保底收益”也不错,但到底不符合行动目标,在周正看来充其量只能算“导弹起码没白打”的某种自我安慰,不应当成为首要追求。

与此同时,已经和总部调查团周旋了不短的时间,自认为已经暂且把这帮人稳住在部队驻训场,起码不会突发奇想立刻跑路的斯蒂文这边。

也趁人不备悄悄把手塞进了外套口袋里,装作掏烟盒准备抽一口的动作,顺手按下了同在口袋里的手机侧键,将一条早已编辑完成等待一键发送的信息给发了出去。

仅仅不到半分钟后,已经略有紧张地等待了十几分钟的周正,终于在看到杜克发来最新消息的一瞬间得以拍板下令。

“目标已确认,就是现在!给我把那座废品回收站彻底炸上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