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狼崽出没(1 / 1)
难怪徐晨心中惊讶,这把枪和AK差不多,一枪子儿就能打穿半个老树干。
这把枪的武器配置,可以说已经被最大程度的拉满了。
而且里面装填的7.62毛瑟枪弹更是难得,不是一般猎户能用的土枪。
陈平扫了眼,神色不变的说道:“以前在山上找到过把莫辛纳甘,随便把我的老土枪改了改。”
眼不眨,心不跳。
在极度了解枪支弹药的基础上,陈平随意诌了个借口。
莫辛纳甘是抗美援朝时候的老枪,步兵班常用。
只不过射程有限,而且枪的后坐力很大,非常考验使用人的枪头准度和身体素质。
所以,莫辛纳甘渐渐就被取代了。
后来都是56式轻机枪和冲锋枪。
徐晨也没起疑,把枪拿在手里上栓,“还能配上三棱刺刀,一捅就玩完,放血神器啊。”
“我这升到团级,才有了两把。”
“你小子运气还真不赖啊。”
嗷呜——
突然!
就在徐晨话音刚落,一道响亮的狼嚎近在耳边,听得人头皮发麻。
徐晨立刻进入警戒状态,手里的枪在肩头打转,枪口瞬间瞄准!
“狼……狼崽子?”
徐晨一怔,缓缓放下了枪。
只见在他脚底下,正磨牙咬着裤腿的是一只比狗体型大些的狼崽。
陈平剑眉一挑,“冬天正冷的时候,我们被一头老母熊追着赶。”
“熊嘴里还叼着狼尸,这头小狼崽,算是在窝里被我们抢回来的一条命。”
家里顿顿不缺肉,这玩意骨头和剩菜饼子它都吃,也不挑。
才个把月的功夫,就已经长得比东子家大黑狗还大。
狼崽听见陈平的声音,顿时停下嘴,斯哈吐着舌头凑上来。
陈平也给面子,俯身揉了揉它灰毛脑袋。
徐晨笑了声,“这狼崽子倒是通人性。”
过了一时半会,陈平从屋里拿出一盏煤油灯,“你那屋有被褥,自己铺吧。”
“明天我们可能去河套子,趁着日头好,冰层逐渐被化,看能不能捞点鱼。”
一听这个,徐晨来了兴趣,“我也跟你们一块去,不能白吃白喝!”
陈平没拒绝,“随你。”
吱呀一声。
等他回到屋里,立马抱着枪开始检查起来。
幸好他平时有装枪改枪的习惯,这才没被徐晨看出什么。
从系统兑换的枪自然是精品。
看着是半自动,其实是全自动!
陈平眸中闪过犀利锐芒,将枪上布条缠的更紧了几分。
如果明天能抓到鱼,他正好有由头去黑市一趟。
徐彪庆那边总得先找个由头蒙混过关。
第二天,一大早就听见了生产队长敲铜锣的喊声。
“起来了,上工了!”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劳动最光荣哩——”
现在顶多也就是天刚蒙蒙亮,上工的时辰就到了。
陈平烦躁的抓了抓头发,径直从炕上起身,披上薄袄子就出了门。
早晚还是冷,哈气都冒着白雾。
他到西间,敲了敲陈翠的屋门,“妹子,起床了,今天你还得去学校。”
说完,他并没离开。
而是听到里面陈翠迷迷糊糊传来一两声嘟囔后,这才含着笑去厨房。
自打家里日子好过了,陈翠不知什么时候染上了赖床的毛病。
蒸腾热气顺着瓦片缝隙冒出。
昨天锅里还剩了几块炖鹿肉,切成细肉糜后放进糙米粥里一块熬煮。
没一会儿就泛出肉香。
这么一碗热腾腾的喝下去,浑身上下都是劲!
“咳咳,现在早上还是冷啊。”
陈翠裹着身上袄子从屋里出来,打了个哈欠。
听见她的咳嗽声,陈平下意识心中一紧,“是不是身上不舒服?我去学校给你请两天假,在家养养吧。”
陈翠哭笑不得,“哥,我哪就这么娇弱了?可能昨天晚上踢被子,着了寒气,没事。我多喝两碗热水就成。”
她摆了摆手,说啥也不肯请假。
陈平拧眉,拗不过,也只能随她去,“等晚上我去医院给你买瓶止咳糖浆。”
陈翠在那边用热水洗脸,只模糊地应了一声。
吱呀。
突然,院外响起一道开门声。
陈平拿着锅铲出来时,看见手里提着两只野兔的徐晨。
陈平诧异的挑眉,“起这么早,就是为了抓野兔?”
徐晨壮实宽阔的身子挡在门前,“我也不好白吃乡亲的粮食,队里有纪律。”
“这些就当是我这几天的口粮,等今天抓鱼,我也会出力的。”
“对了,你家有没有农活?我也可以帮着干。”
接连几句,话口都没有停顿的功夫。
陈平嘴角抽了抽,“不缺你这双筷子,但是帮着干点活倒成。”
他抬手一指。
跨院正好有两个老树桩,都是盖房时候从地底下挖出来的老树根。
“帮着把那个劈了吧,待会正好开饭。”
陈平不紧不慢地倚在墙上。
谁知,徐晨还真说干就干。
二话不说就抄起墙角斧头,直奔跨院。
陈翠在一边看着,连忙小步跑过来,“哥,人家咋说也是个团长,咱们这样使唤人家不好吧。”
陈平无所谓的耸肩,往锅里加了点盐,“当官更不能白占老百姓便宜了,我没跟他要子弹和金鱼算好的。”
花他那么多积分点,哪是几根柴火能补回来的?
每每想起这事,陈平都牙根痒痒。
系统奖励回的积分,远远不够那几瓶消炎药!
如果不是真到紧急时候,陈平绝不会再开启商城,兑换药品。
药品不同于其他的物资,每兑换一次,所需积分点都会翻倍。
陈平目光微沉。
转眼就是半个时辰过去,小萍来找陈翠一起上学。
村里老刘头每天都会赶着牛车,在村口等这几个娃子。
要是有谁进城,也可以搭牛车。
每人两毛钱。
陈平每次都给老刘头结五天的,时不时打的猎物也会给老刘头些。
他没别的要求,只要自家妹子安全就成。
也正因如此,老刘头对陈翠格外上心。
每次都等在她学校门口,亲眼看着她出来进去。
十分钟后。
陈平到了刘满仓家。
来开门的是刘母,“平子啊,来来来,炕上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