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破冰,捕鱼!(1 / 1)

加入書籤

一见是陈平,她都不知道怎么乐才好了。

陈平忙笑了声,摆着手说道:“婶子,我就不坐了,身上还有差事呢。”

“满仓在家不?”

刘母扭头就朝院里喊了一嗓子,“狗蛋,赶紧给老娘滚出来!你们队长来了,你还在被窝里睡!这一天到晚咋就那么困,早晚让老周头收了你去!”

她尖亮嗓门震得门框上雪飘落。

狗蛋是刘满仓的小名。

老话都说,贱名好养活,不爱生病。

陈平不自觉的往后退几步,刘满仓也没说他老娘这么凶啊。

但好歹比起之前的虚弱底子,中气十足。

有了油水,身子也养回来不少。

“来了来了!”

这一嗓子直接把刘满仓嚎了起来。

他连鞋都没顾得上穿,趿拉着就跑出来。

慌忙扣上的兽皮帽子歪歪扭扭,裤绳还耷拉着半截。

陈平无语的扶住半边脸,“你是真给我丢人啊。”

刘满仓嬉皮笑脸的凑上来,“平哥,咋了!”

“我在屋里就听见你跟俺娘说话了。”

他们昨天上山打回来的鹿,家里到现在还飘着肉味。

只要有肉吃,比啥药都强!

刘母乐呵呵的到屋头,端了两杯糖水出来。

小心翼翼,生怕洒了半滴。

“来,喝两口暖暖身子。”

“俺家狗蛋要不是跟平子干,哪能现在给家里吃上肉。”

“平子,你是俺们家的恩人啊。”

刘母这么说着,眼里就含了泪。

陈平不敢受,连忙扶住她发颤的胳膊,“满仓跟我是打小的兄弟交情,婶子你别客气。”

这给他整得倒是不好意思了。

刘母是个憨厚人,打年轻的时候就是地里干活的铁娘子。

刮风下雨都拦不住她下地干活。

到老了才落下一身毛病。

刘满仓是家里独苗,没上山打猎之前,也只有闷头在田埂里干活。

守着那点子苦巴巴的工分,他跟刘母吃了上顿没下顿。

陈平没多说,只看向刘满仓,“有事不,没事咱下河套子瞅瞅。”

一天要去河套子,刘满仓当即摩拳擦掌,“我家还有两张旧渔网哩,拿上,肯定能套不少肥鱼!”

他一溜烟钻进木棚,翻箱倒柜的找着。

激起阵阵灰烟弥漫,呛的人直咳嗽。

刘母恨铁不成钢,上去就是一脚,“瞧瞧你给老娘翻的,滚犊子!”

“这一天到晚你能干点啥?就知道给老娘添乱。”

下一秒,刘母直接拽着绿犄角往外使劲一抻,整条渔网子就都被拉了出来。

刘满仓还不等回神,耳朵就被刘母一把拧住。

“娘,你这自打好了,手上都跟着有劲。”

“再使两分力,我这耳朵都能下酒了!”

这疼得他吱哇乱叫。

最后还是报了陈平的名字,这才得以脱身。

等他捂着耳朵跳脚跑出来时,陈平和徐晨正站在门口,满脸调侃。

刘满仓的脸直接红到了耳后根,“俺娘也不知道给俺留几分面子,让平哥跟团长看笑话了哈。”

他不自在的挠着头。

陈平眼底却浮出一丝艳羡,“挺好的。”

随后没人说话,他扭身带着两人朝着前头走。

几分钟功夫,几人就到了石建国家门口。

刘满仓快步到了院里,“村长,我们打算破冰面抓鱼,用大喇叭帮俺们广播一下呗。”

正抽烟锅袋子的石建国愣住,“啥,你们要凿河道?!”

太过惊讶,他嗓门都高了八度。

宽脑门,高颧骨上满是惊诧之色,一张黑脸上,褶子都被抻平几根。

陈平悠哉的枕着双臂,“光吃山上的肉,上茅坑都费劲。”

“村里老弱妇孺,只吃肉也不是个事。”

“现在山头上连野菜都不好找,过些日子上山,我们再去找找有没有冬笋和蕨菜。”

现在先拿鱼口将就着。

“我也去!”

突然,一道嘹亮嗓门从屋里响起。

只见灰麻布帘子被人掀起,石成才一瘸一拐地从屋里走出来。

陈平眯了眯眼,“你身上伤都养全了?别逞能。”

石成才嘿嘿一乐,“早就好利索了!”

“多亏了平日平哥带着俺们上山拉练,我现在这肌肉,杠杠滴!”

他撸着袖子亮出鼓胀肌肉,上面伤口已经结痂脱落,露着一层新生的粉肉。

石建国坐在矮木凳上,扎紧了腿上裤带,“成!我这就上农具库给你们取家伙去。”

他下巴留着的一撮黑胡子被风吹得飘起几根。

陈平扭头吩咐道:“满仓,你去叫队里兄弟。”

“咱们一块到河套上看看怎么个情形,想着把家伙都拿全!”

刘满仓高声应道:“好嘞!”

说完,他撒丫子就跑没了影。

几波分头行动,陈平则是带人朝着河道走。

这时候刚过二月初,日头正盛时,冰雪开始消融,可也只是薄薄一层,要想破开冰面,还是得凿!

都是年轻力壮的大小伙子,干活麻利,腿脚更快。

没一会,众人就到了河道跟前。

并未完全解冻的河道表面还盖着一层雪,约莫有个几尺厚。

陈平唇角一勾,脱了袄子就挂在旁边干枝上,“兄弟们,拿着冰镩子和十字镐开干!”

“今儿能捕上多少鱼,各凭本事!”

按照杏花村捕鱼的规矩,是要按照工分来分配渔获的。

日常账上工分多,也就能多分到几条鱼。

但法外不外人情,有时候村长也按照谁出力多少来分。

哪怕分到些鱼泡鱼尾,那也够家里炖汤尝个鲜的!

队里兄弟个个摩拳擦掌,满脸的干劲。

“战天斗地学大寨,冰天雪地创高产!”

“咱墙上印的标语可真应景啊!”

“兄弟们,咱甩开膀子干,今儿晚上就炖鱼汤!”

随着一声声高亢嘹亮的喊声,接连有打着补丁的棉袄被扔上岸。

此刻。

王婶子身为妇女主任,带着一众系头巾的妇女快步过来,“捕鱼是你们老少爷们的活计,我们妇女队可就在岸上等着了!”

“大姑娘小媳妇们,咱生火架锅,熬姜汤哩!”

“诶!”

岸上的妇女齐齐应声。

俗话说,妇女也能顶半边天。

老少爷们在下头出力,村中妇女则是在岸上架锅熬姜汤。

谁要是被冻的打摆子受不住,上去一碗就能暖和起来!

陈平率先站上河道,俯身把耳朵贴上冰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