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彼此算计(1 / 1)
而且苏慕白和开国元勋渐行渐远,还能够确保林如海也会置身之中,彻底脱离出开国元勋的体系,成为自己想要使用的孤臣,这对隆化帝来说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隆化帝略一思索后微微点头道。
“薛家多蒙圣恩,却也自甘堕落,与走私商人为伍,的确不适合再担任皇商了。”
“这样,此事朕就交苏卿全权处置吧。”
苏慕白拱手一礼后道。
“多谢陛下信任。”
隆化帝淡然一笑道。
“好了,关税案就到此为止吧,此番卿劳苦功高,刚回京师便来宫中了,还未曾和家人团聚。”
“这样,朕准你七日休沐,回家里休息一段时间,七日后再回翰林院当值。”
简单寒暄了两句后,苏慕白便离开了宫中,径直往林府去了。
约莫两刻钟后,东城林家府上,一家人欢聚一堂,喜气盈盈。
贾敏和林黛玉母女看着苏慕白回到家中,两人心情都很是开心。
贾敏看向苏慕白有些心疼说道。
“看看,出去办事这么长时间,人都瘦了,得好好给你补补才行。”
苏慕白打量了自己一下后无奈说道。
“岳母大人,我哪里瘦了啊。”
一旁的林黛玉笑着说道。
“慕白哥哥,你难道不知道有一种瘦,是娘觉得你瘦了嘛。”
听到这里,苏慕白还真是没话说,物理有薛定谔的猫,那这里就是薛定谔的瘦了。
只能说是母爱如山啊。
贾敏听后摆了摆手道。
“你这丫头,拿娘开玩笑是吧。”
“行了,你们小两口先说话吧,我去后厨看看,让他们多做几个好菜。”
贾敏也是很贴心,明白小别胜新婚,所以也是给苏慕白和林黛玉留点说悄悄话的私人空间。
对于这样善解人意的丈母娘,苏慕白也只能是感慨一句爱了爱了。
在贾敏离开之后,林黛玉目若秋水,水汪汪的大眼睛看向苏慕白,眼神之中透露着思念。
“慕白哥哥,我好想你啊。”
苏慕白点了点头握住林黛玉的手后说道。
“黛玉,我也想你了。”
而后苏慕白轻吻了林黛玉的额头一下,小两口也是说起了悄悄话。
林黛玉看向苏慕白关切询问道。
“慕白哥哥此番南下一切都好吧。”
苏慕白温和一笑道。
“有钦差卫队保护,自然是出不了什么岔子的。”
“就是这次江南关税案涉案人数太多,所以在余杭待了很久。”
“好不容易处理完事情后,我就赶快回来了。”
“对了,我还在余杭给你还有家里人买了好多礼物呢,等会儿我带你去看看。”
林黛玉乖巧的点了点头,依偎在苏慕白肩头说道。
“只要慕白哥哥平安回来就好,礼物不礼物的,也不重要。”
而后两人也是诉说着思念之情,颇有小别胜新婚的意思。
傍晚,林如海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了家中。
一大家人和和美美吃了顿饭后,林如海也是带着苏慕白来到了书房之中。
在了解了一下苏慕白南下查案的结果之后,林如海面带微笑说道。
“这次的差事这么办就对了,你安然无恙,江南并未掀起大乱,同时陛下想要的也得到了,这是最好的结果。”
“至于薛家的事情嘛,你等着瞧吧,荣国府必然还会有幺蛾子的。”
“老太太和王氏这两个人我还是了解的,妇道人家,缺乏远见。”
“薛家这次必然要被荣国府狠狠的背刺一下了。”
“你若是能把握机会,也许能将薛家收为己用。”
苏慕白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岳父大人希望我收服薛家对吗。”
林如海点了点头。
“没错,你别因为薛家只是商贾之家就小看薛家。”
“商贾之道若是用好了,也是大有裨益的。”
“按照你之前的安排以及陛下的战略眼光来看,接下来你肯定是谋求外放到北方为官了对吧。”
“陛下平突厥之心肉眼可见,这必然是一场武人的狂欢。”
“你想捞到足够的政治资本,肯定要参与到这场决定突厥和大乾命运的战争之中。”
“近水楼台先得月,自然是前往北方幽州或并州等地会更好一些。”
“如此一来,薛家的作用就来了。”
“薛家经商数十年,商队遍及南北,对于大军筹措粮草军需的采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你若是能将薛家握在手里,那单单是保证军需后勤这一项,你也是大功一件。”
“有这个资历,已经足够你更上一层楼了。”
苏慕白听后也是明白了林如海的意思。
林如海是希望自己以统筹大军的后勤供给建功,不希望自己以身犯险,到一线军中去。
那样虽然立功的可能大,但万一出事了,后果也会非常惨烈。
林如海给苏慕白安排的路,是要以稳为主。
苏慕白微微点头后说道。
“岳父大人的心意,小婿明白了,对薛家的事情,小婿会好好把握的。”
“请岳父大人放心,小婿知道自保为重,不会以身犯险的。”
听到这里,林如海欣慰的笑了笑。
“你能明白我的苦心就好。”
“行了,你此番车船劳顿,早些回去歇息吧。”
苏慕白答应了一声,行了一礼后离开了书房之中,返回了自己的住处。
时间一晃,转眼又过了几天。
这几天时间里,苏慕白也是非常放松,整日陪着林黛玉吟诗作对,赏花出行,日子过得非常惬意。
一晃苏慕白的休沐也要结束了。
这天上午,两艘来自江南的商船一前一后停靠在了京师码头。
前面下船的乃是薛家母女以及薛蟠,在收到了荣国府的信件之后,薛王氏也是匆匆带着银两,一家三口前往京师,准备最后努力一下,看看能不能保住皇商的身份。
后面下船的则是赵盼儿、宋引章以及孙三娘三女。
宋引章在看破了周舍的身份之后,也终于是体会到了赵盼儿的良苦用心,姐妹冰释前嫌,重归旧好。
至于说孙三娘,和原著一样,她被丈夫背叛休妻,儿子也是因为她平日里严厉要求进学,对她不亲近。
孙三娘悲痛欲绝之下投河自尽,恰巧被赵盼儿给救了下来。
于是乎姐妹三人一同进京,准备为赵盼儿讨个说法。
薛家人不用多说,到了京师之后,便直接去荣国府下榻了。
至于赵盼儿三女,也是找了家客栈安身,然后开始打探欧阳旭的消息。
而这些情况,不久之后便被苏慕白所知道了。
在苏慕白离开余杭之时,便留下了人手查看赵盼儿和薛家的动向。
毕竟这都是苏慕白未来要收割的签到奖励,苏慕白对此自然还是很上心的。
下午,荣国府梨香院内,薛宝钗正和母亲薛王氏一起聊着天。
薛宝钗犹豫了一下后看向薛王氏说道。
“娘,我总觉得这件事有些蹊跷。”
薛王氏有些不解说道。
“宝钗,你这话什么意思啊?”
薛宝钗叹了口气道。
“母亲,您觉得荣国府真能左右皇商身份之事嘛。”
“我怎么看都觉得这事情透着一股诡异。”
“而且荣国府这边一开口就是三十万两银子,打点谁需要这么多啊。”
薛王氏有些无奈说道。
“你这孩子,怎么疑神疑鬼的啊,你姨妈还能骗咱们啊。”
“难说。”
听了薛宝钗的话,薛王氏有些绷不住了。
“你这孩子,可不能这么说啊。”
“这些年你姨妈对咱们还是很照顾的。”
“没有荣国府帮忙,不知道多少人都会觊觎咱们薛家的产业呢。”
“再说了,荣国府家大业大的,一年的开销就得六七万两,三十万两银子,也就是荣国府几年的开销而已,至于这么算计咱们嘛。”
薛宝钗摆了摆手说道。
“问题就出在这里了,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苏慕白要针对咱们薛家,逼着咱们跟荣国府切割呢。”
薛王氏不假思索说道。
“这不明摆着的事情嘛,苏慕白跟荣国府矛盾很深,因为他告御状,害的你表弟受了宫刑。”
“他看着咱们跟荣国府走得近,所以打击报复咱们。”
薛宝钗摇了摇头后说道。
“母亲,没这么简单,您没有跟苏慕白打过交道,这个人城府极深,心思缜密。”
“他应该不会为了单纯的打击报复来针对咱们薛家。”
“我想了很久了,应该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咱们对于荣国府而言,可能比咱们想象的要重要。”
“荣国府很大的可能外强中干,如果少了咱们每年输送的这笔银子,甚至连基本的体面都很难维持住。”
“否则的话不能解释苏慕白的行为,这太不合理了。”
“他一个堂堂的状元,前途远大,没有必要为了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来针对咱们薛家,给人留下话柄啊。”
“只有这一种解释,他认为针对咱们,能够重创荣国府。”
薛王氏听后一脸的难以置信。
“不会吧,你想到哪里去了,荣国府怎么说也传承百年,底蕴深厚,何至于没了咱们薛家,就坚持不住了呢。”
薛宝钗一脸笃定说道。
“母亲,荣国府到了今日,其没落是肉眼可见的。”
“偌大一个荣国府,最大的实权官员只是姨夫一个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
“且以姨夫的性格,也不像那种借着便利从工部捞银子的人。”
“没有了实权,孝敬的人自然也没有几个。”
“荣国府收入的主要来源,估计也就是爵产、地租,外加咱们输送的这笔银子了。”
“除此之外,您说说,荣国府还能有什么进项。”
薛王氏思考了一番后看向薛宝钗说道。
“宝钗,你说了半天,到底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啊?”
薛宝钗看向薛王氏面色郑重说道。
“母亲,形势已经很明显了。”
“我觉得以今时今日荣国府的能力,根本就帮不了咱们保住皇商的身份。”
“荣国府之所以要这笔银子,十有八九就是为了最后敲咱们一笔而已。”
听到这里,薛王氏一脸的惊愕之色。
“这,这不可能吧,你怎么能这么想你姨妈呢。”
“我跟你姨妈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妹,她不会这么坑咱们的。”
薛宝钗有些无奈说道。
“娘,人心思变,站的角度不一样,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样吧,我也不和您过多争辩,您晚些见了姨妈,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但有一件事您必须听我的,那就是这三十万两银子不可轻动。”
“姨妈若是说需要去打点,那你就提一个请求,咱们得派个得力人手跟着。”
“姨妈若是顺顺当当的答应,没有丝毫迟疑,那一切都好说。”
“可若是姨妈不愿意,那这其中含义可就耐人寻味了。”
薛王氏听后摆了摆手说道。
“咱们这么说,不是明摆着不信任你姨妈嘛,她不生气才怪呢。”
薛宝钗淡然说道。
“三十万两银子,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母亲,家里的情况您也清楚。”
“一旦皇商的身份没了,那么外地的大部分商行最后多半都要亏损,咱们能稳住江南的生意就不错了。”
“有这三十万两银子托底,将来应对此事,咱们也能从容不少。”
“可若是三十万两银子给了荣国府,最后打了水漂,半点作用没有。”
“那将来咱们薛家的日子可就难熬了。”
“是真是假,咱们一试便知了。”
“您既然对和姨妈的姐妹情如此自信,总不至于因为这点事情,姨妈就要翻脸不认人吧。”
薛王氏听后不由得纠结起来。
从感情上来说,她是不愿意相信这些话的。
但理智又告诉她,女儿说的不无道理。
在纠结了许久之后,薛王氏点了点头说道。
“罢了罢了,既然如此,那就依你说的办。”
“不过要是回来你姨妈生气了,你得帮着一起哄啊。”
母女二人达成一致后,薛宝钗又嘱咐了薛王氏一番。
两人的角色仿佛反转了一半,这个时候薛宝钗像长辈多过薛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