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章 一一三九章 返航采购(1 / 1)

加入書籤

与托尔特克遗民的交易初步达成,王大虎心中那根紧绷的弦稍稍松弛,却并未完全放下。金字塔下的血祭场景依旧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提醒着他这片土地的复杂与野性。为更深入了解此地的物产与民情,他与周蒙花在数名护卫的陪同下,决定去萨卡图拉那简陋却喧闹的集市再看一看。

托尔特克的夕阳,映照在古老的金字塔与市集的屋檐之上,氤氲着赤红与金色。王大虎与周蒙花在人声鼎沸的广场上徐徐而行,两旁摊位陈列着异域工艺,羽毛、玉石、陶器、金饰交相辉映。

集市设在金字塔不远处一片相对平坦的广场上,摊贩们在地上铺开草席或粗布,陈列着各式货物。与大明整洁的坊市不同,这里气味纷杂,人声鼎沸,充满了浓烈的异域气息。空气中混合著烤玉米的焦香、可可的苦味、各种香料的味道,以及牲畜和人群的体味。

这一次,他们不再谈钢刀钢矛,而是拿出几样看似寻常却奇异的货物:香皂、透明玻璃杯、搪瓷罐。这些本土从未见过的器物立刻引来围观,托尔特克工匠们眼神发亮,伸手触摸,不停赞叹「神使之物」。

周蒙花对那些色彩斑斓的羽毛、粗糙的陶器兴趣不大,她的目光很快被一些更具特色的物品吸引。她让通事上前,用船上带来的几块肥皂、几个晶莹剔透的玻璃杯和几个结实漂亮的搪瓷罐,成功换取了一批颇具价值的货物:数件打磨光滑、纹理奇特的黑曜石镜子、黑曜石剑与匕首,刀刃锋锐如镜,寒光闪烁;几串由绿松石和贝壳串成的精美项链与头饰;甚至还有几件略显粗糙但确系青铜铸造的小型仪仗器物与铃铛。

最让她欣喜的是,她发现了一些刻有复杂图案和祭司象形文字的石板或木雕残片,托尔特克石雕,部分表面还刻着象形祭司文字,图纹蜿蜒诡异,记录着血祭、星象与神话。「虎子,你看,」她指着一个黑曜石圆盘上雕刻的羽蛇图腾和周围无法理解的符号,「此等文字,虽与我汉字截然不同,却系统严谨,必能记录重要知识与历史。带回大明,或可请教方首相及翰林院博学之士,尤其擅金石学的清照姐尝试解读其中奥秘。」

王大虎对这些工艺品背后的文明价值亦有认知,点头允可。更实际的收获随后而来:他们在一个老农模样的摊贩那里,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红艳欲滴的浆果(番茄),以及一些晒干的、气味奇特的叶片(烟草)。周蒙花敏锐地意识到这两样新作物的潜力,用几个搪瓷碗轻易换取了一大包种子。

「此果鲜艳,或可食用,或可观赏;此叶气味特殊,或许另有妙用。」她仔细地将种子分门别类包好,标注清楚。

王大虎将这些战利品交由水手小心封存,心头不由沉思:铁与粮食是根本,但此番带回的工艺、文字、种子,皆是文明之血脉。

满载而归的路上,王大虎与周蒙花翻阅着一路绘制的航海图与日志,心中感慨万千。

「蒙花,妳看,」王大虎指着海图上粗略勾勒出的漫长海岸线,「从我们最初在白海列岛(阿留申群岛)以东发现这片巨陆,向东航行至温屿(温哥华岛),再一路南下至此托尔特克之地……这距离,怕是比从大明岭南到辽东的距离还要漫长得多!气候更是从呵气成冰的寒带,经历温带雨林与河谷,直至此处的热带酷暑……这北具芦洲之广袤,实在超乎想像!」

周蒙花颔首,补充道:「听那奇努克通事与托尔特克人零星提及,由此再往南极远处,似乎还有一个名为‘瓦里’的强大帝国……此大陆之巨大,简直深不可测,恐非一代之人所能探明。」

面对如此无垠的未知,探索的欲望与现实的考量在王大虎心中交战。但他很快压下了继续南下的冲动。

「此地虽好,非久留之乡。」他沈声道,「我等南下探索、寻找天佑封地、接触托尔特克诸目标已初步达成。舰队久离本土,水手思归,且亟待将此间见闻禀报朝廷。更重要的是,」他目光投向西方浩瀚的太平洋,「必须趁着季节合适,找到那条返回大明的航路!此乃我等肩负之最重使命。」

根据与奇努克、托尔特克向导反覆核对的信息,以及对洋流、风向的观察,王大虎知道,返航的最佳路线是借助此处纬度上稳定的北赤道暖流和信风,一路向西航行。这将是一段漫长而充满不确定性的旅程,但却是返回东胜神洲的希望所在。

决定既下,舰队开始紧张地进行最后的补给与准备:装载干净的淡水、新鲜的果蔬(包括新得的番茄)、托尔特克人赠送的大量玉米饼与可可豆。

临行前夕,三位当地的托尔特克商人鼓足勇气,通过通事找到了周蒙花。为首的男子名叫奥梅·基萨林,颇为精明强干,身材高挑,善于算数度量;两位女商人分别是奇卡·西瓦特尔和纳乌伊·伊斯特利,一个能言善辩,通晓多部落语,一个出身祭司之家,懂得托尔特克的历法与象形文字。他们表达了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够跟随「神使」的黑鲸大船,前往那传说中位于海那边、无比繁荣富庶的「祖先故土」(周蒙花之前曾向托尔特克人暗示大明可能是他们传说中祖先起源的「阿兹特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去看一看。

三人跪地叩首,恳求登船。

「我们愿随神使归往海彼之邦,」奥梅·基萨林沈声道,「若真是我们祖先流散的故土,愿以此生作桥梁。」

王大虎与周蒙花交换一个眼神。周蒙花心中暗算:若能送至金陵胡商学校,必可培养为跨洋通事与使节,未来两洲往来的首批人才。

于是他笑道:「既然天意如此,你们三人便与我等同行。自此不再是托尔特克的商人,而是北具芦洲的使者了。」

周蒙花审视着他们,心中迅速权衡。这三人熟悉本地语言与贸易规则,且对海外充满好奇与勇气,正是理想的人选。她对王大虎道:「虎子,此三人若随我等返回大明,可安置于上海‘胡商学校’,学习汉语汉文,了解我大明典章制度、风物人情。待数年后,他们既可成为我大明深入了解此洲之向导,亦可作为未来两国跨洋贸易与交往之桥梁。此乃埋种之举,利在长远。」

王大虎深以为然,当即应允。奥梅等三人欣喜若狂,彷佛已经看到了黄金铺路的国度,连忙回去简单收拾行囊。

翌日清晨,「沧海龙吟号」率领着略显稀疏的船队(部分船只与人员留在了望托岛),缓缓驶离了阿托亚克河口。萨卡图拉的金字塔在朝阳下逐渐缩小,岸边送行的人群中,塞·马特拉利王子和托奇特利将军的身影久久矗立。

船鼓初张,海风猎猎。舰队离开托尔特克的金字塔群与古城残影,携带着新作物、新工艺与三位新使者,踏上返航之途。

舰船调整风帆,顺着沿岸流南下稍许,直至捕捉到那股强劲而稳定的北赤道暖流。随后,庞大的舰队乘着滔滔碧波与顺畅的信风,义无反顾地向着西方——那茫茫无尽、却承载着归家希望的大洋深处——驶去。

身后,是刚刚揭开神秘一角、广袤得令人敬畏的新大陆;前方,是漫长的归途与未知的航路。王大虎与周蒙花立于舰桥,回首望了一眼那渐行渐远的墨绿色海岸线,心中充满了收获的满足与对未来的思虑。

探索暂告一段落,但真正的挑战——将这跨越重洋的发现与联系稳固下来——才刚刚开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