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一一四〇章 蓬莱列屿(1 / 1)

加入書籤

离开托尔特克海岸已近一月。庞大的舰队依托着稳定的北赤道暖流与信风,日夜不停地向西航行。四周是无边无际的靛蓝色海洋,天空与海平面在极远处融为一体,单调得令人窒息。淡水开始变得珍贵,食物多是腌货与硬饼,船员们脸上已难掩疲惫与思乡的愁绪。

这日清晨,几只疲惫的海鸟扑棱着翅膀,意外地落在了「沧海龙吟号」高耸的桅杆和甲板上。水手们起初并未在意,但几位经验最丰富的老舵工和水手长却猛地激动起来。

「国公爷!夫人!」一位须发花白的老水手兴奋地报告,「有海鸟盘桓歇脚,此乃吉兆!附近必有陆地岛屿!绝不会错!」

王大虎与周蒙花闻言精神一振,但心中也同时升起疑惑。按照之前横渡大洋的经验以及从托尔特克人那里获得的模糊信息,此刻航程应将将过半,远未到接近大明南海道之时。这突然出现的陆地迹象,会是哪里?

疑惑并未持续太久。就在当天下午,了望哨发出了近乎破音的狂喜呼喊:「陆地!正前方!好大一片岛屿!绿油油的!」

全船队瞬间沸腾了。人们挤到船舷边,极目远眺。只见海天相接之处,一串如同翡翠般苍翠欲滴的岛屿轮廓逐渐清晰。岛上地势起伏,数座雄伟的火山锥拔地而起,山顶隐没在缭绕的白云之中,彷佛传说中的仙山。与他们刚刚离开的墨西哥雨林的闷热、或是更北方荒漠的酷烈不同,这里的气候随着距离拉近而显得温润宜人,风中带来的是植物繁茂生长的清甜气息。

对于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了数月、见识过北具芦洲荒凉与墨西哥潮湿的船员们来说,眼前这片生机勃勃、宁静祥和的岛屿,简直就是传说中的「瀛洲」仙岛降临凡间!

周蒙花迅速摊开海图,对照罗盘与星图,确信这是一片任何已知图籍都从未记载的全新发现。她激动地提起笔,在航海日志上郑重写下:「永乐十三年冬,于茫茫东洋之中,发现巨大列屿,气候温润,火山耸立,物产似极丰饶,宛如仙境。暂命名为『蓬莱列屿瀛洲山』,以志其神异。」

舰队小心翼翼地靠近主岛,寻找合适的锚地。岛上的景象愈发清晰:茂密的热带丛林、开垦整齐的梯田、蜿蜒清澈的溪流,以及远处袅袅升起的炊烟,无不显示着这里并非蛮荒之地,而是有人居住的乐土。

然而,当「沧海龙吟号」那钢铁巨舰的巍峨身影完全显现在岛民面前时,所造成的轰动效果远超在托尔特克沿岸。

岛上的居民(夏威夷人)从未见过如此庞然大物。巨大的钢铁舰身、高耸的桅杆、尤其是那喷吐着浓浓黑烟与白色蒸汽的烟囱,发出的低沉轰鸣如同远古巨兽的呼吸。这完全超越了他们的理解范畴。

他们没有惊慌逃窜,反而是在短暂的极度震惊后,爆发出了巨大的、难以置信的狂热。在他们的神话信仰中,伟大的半神英雄或祖先「莫夸」曾用神钩钓起岛屿,拥有无穷神力。而眼前这喷烟吐火的移动钢铁神山,岂不正是从神界「卡希基」归来的、莫夸所乘坐的「神岛」或「巨舟」?

很快,当地的酋长和祭司率领着大批族人涌上海滩。他们没有携带武器,而是带着大量的食物、鲜花编织的花环,以及无比虔诚敬畏的神情。他们以最高规格的宗教仪式迎接「神使」的降临,唱诵着古老而悠扬的迎神曲调,跳起庄严的舞蹈。

王大虎与周蒙花见此情形,知其又是被误认为神祇。有了前次的经验,他们稍显从容,下令船队保持戒备但不可轻举妄动,随后组织了一支精干小队,携带礼物乘小艇登岸。

交流的困难瞬间显现。这里没有奇努克或纳瓦特尔语的通事,双方的语言隔阂如同天堑。一切交流完全依靠手势、在地上画图、以及实物交换来进行,误解层出不穷。

明军拿出带来的铁钉、玻璃珠、陶瓷碗、一小段丝绸,示意友好。夏威夷人立刻被这些精美奇特的物品吸引,尤其是铁钉和铁器。当明军士兵演示用铁斧轻易砍断他们需要费力劈砍很久的粗壮木材时,夏威夷人发出了震天的惊呼,将铁器视为拥有神力的「神铁」至宝。

作为回报,夏威夷人慷慨地送上了大量他们最珍贵的食物:各种前所未见的热带水果(如香蕉、椰子)、烤熟的猪肉、巨大的薯蓣(芋头)以及甘甜的淡水。这对于长期缺乏新鲜补给的船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明军士卒们的钢刀、闪亮的胸甲、以及燧发枪,同样带来了比在托尔特克时更强烈的技术震撼。夏威夷人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他们拥有高超的航海技术(巨大的双体独木舟)、精妙的灌溉系统和丰富的渔业知识,但对金属冶炼一无所知。

一次偶然的事件将这种震撼推向了顶点。或许是某位明军士兵为了演示或狩猎,对着一棵树或一只大型海鸟试射了燧发枪。

「轰」的一声巨响!火光闪现,白烟弥漫,远处的目标应声而碎!

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和威力,让所有在场的夏威夷人瞬间伏倒在地,浑身颤抖。在他们听来,这无疑是雷神的怒吼,是神灵降下的天罚之威!他们对这些「神使」的敬畏之情达到了顶点,同时也充满了恐惧。

王大虎连忙制止了任何进一步的「演示」。他意识到,这里的文明更加「原始」,同时也更加纯粹地被他们无法理解的力量所震慑。与拥有铜器和宏大城邦的托尔特克人不同,与夏威夷人的交往,更像是一场发生在神话时代的相遇。

他下令,严格约束部下,公平交易,不得欺凌土著,尽可能维持这份脆弱的、建立在误解之上的「神圣」和平。船队急需此地的补给,而这片「蓬莱仙岛」,或许也将成为未来跨洋航线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中转站。

在夏威夷人敬畏的目光中,大明船队开始了紧张的补给工作。双方的「交流」在无数的手舞足蹈和猜测中进行着,充满了令人啼笑皆非的误解,也交织着人类最原始的好奇与善意。

三名托尔特克使者——奥梅·基萨林、奇卡·西瓦特尔、纳乌伊·伊斯特利——随明舰而至,初登夏威夷之岸。彼时,夏威夷诸酋正以鼓乐、歌舞迎神,视「沧海龙吟号」为莫夸归来之舟。当他们见到这三名肤色较深、身披羽毛与玉饰的外邦人时,瞬间哗然。

夏威夷祭司高呼,指着奥梅·基萨林的羽冠与玉耳饰,惊讶地与族人言语:「看啊!这是我们传说中从卡希基而来的‘羽衣神族’!」

托尔特克使者们则以为自己遇到了「远古大海的兄弟」。奇卡·西瓦特尔向前,捧起一小囊可可豆献给酋长,语言虽隔,却用胸口拍击的礼节表达友谊。纳乌伊·伊斯特利更是抬头望见夏威夷人祭祀的火山,低声吟诵祖国羽蛇神的神话,认为这里或许真是祖灵所指引之地。

交流困难,但心意相通。夏威夷人向托尔特克人展示他们的双体独木舟、鱼钩与灌溉渠。托尔特克人则取出随身携带的绿松石耳环与黑曜石小刀,递给酋长。夏威夷人惊叹于其工艺光泽,反手赠以薯蓣与芋头。

王大虎与周蒙花看在眼里,心知这并非单纯的物品交换,而是两个跨洲文明的第一次触碰。夏威夷人将托尔特克人视为从神界来的羽衣族裔,托尔特克人则惊异于夏威夷人的大洋航术,认为这里的祖灵或许与自己一脉相连。

然而,误解亦在火花中萌生。纳乌伊·伊斯特利见夏威夷人敲击鼓乐时赤身舞蹈,错以为是迎战的武舞,拔出黑曜石短剑以示警惕。幸而奥梅·基萨林及时制止,转而将羽毛披风覆于鼓上,夏威夷祭司见状大笑,以为这是另一种祭礼的神谕。众人终于放下戒心,化干戈为玉帛。

周蒙花暗暗记下,这种「以礼换礼、以舞换舞」的文化互视,正是文明交往的起点。

夜晚,夏威夷人燃起篝火,托尔特克人吟诵先祖的歌谣,歌词中讲述「从东方大海而来的祖灵」;夏威夷祭司则以贝壳号角回应,称「莫夸的巨舟自卡希基归来」。两种语言虽不通,却在节奏与神话意象中奇妙地契合。

王大虎望着这一幕,心中暗叹:「异邦神族,本不相识,却能在这片岛屿火堆旁,相互映照。或许这就是天意,让两个大洋彼岸的古国遗民在此相遇,点燃跨洲文明的火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