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一一六四章 五色塑料(1 / 1)

加入書籤

永乐十四年三月的金陵,春寒料峭中已透出几分暖意。方梦华从赣西湘南视察归来,总理大臣官邸的书案上已堆满了待批的公文。她褪下沾满尘土的大氅,目光扫过最新绘制的洪州至潭州铁路线地图——这条贯通新领土的大动脉,不仅连接着新开发的钨矿与铜矿,更沿线设立了十二座灯炮厂,为近万流民提供了生计。

「首相,岳麓书院改造已完成。」秘书官呈上报告,「首批录取的旧科举士子三百人,已开始接受新式吏员培训。」

方梦华微微颔首,朱笔在赣西矿务局的奏章上批注:「钨矿开采优先保障电弧灯丝需求」。正要取下一份文书时,忽闻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首相!成功了!」谢芷兰未等通传便推门而入,发髻松散,眼底带着连日熬夜的青黑,却闪着兴奋的光芒,「硝化纤维...我们做成了!」

方梦华放下朱笔,眼中闪过讶异:「这么快?上月不是说还卡在稳定性上?」

「是意外之喜。」谢芷兰从怀中取出一个琉璃匣,内衬丝绒上静静躺着一块象牙色的薄片,「原本按《火器工艺》记载的配方试制无烟火药,但在一次调节硝硫混酸比例时,反应釜里竟析出了这种...这种像玳瑁又像象牙的物料。」

方梦华接过琉璃匣,指尖轻触薄片表面。材质轻巧温润,透着玉石般的光泽,与她记忆中任何一种已知塑料都不同。

「更妙的是,」谢芷兰声音发颤,「它不仅能塑形,还能染色!我们试加了朱砂就变红,掺了靛蓝就转青,若是镀上金属粉末...」她又从袖中掏出一把七彩薄片,哗啦撒在案上,「您看!」

缤纷的薄片在烛光下流转着虹彩,方梦华蓦然起身:「这是...赛璐珞?」

谢芷兰怔住:「首相认得此物?」

方梦华已抓起官袍往外走:「路上说。叫上金陵大学化工院的新生——要手脚利落的!」

戌时的石化实验室灯火通明。八名被急召来的新生紧张地排列着玻璃器皿,谢芷兰快速分发写着化学式的纸条:「乙号方案:棉绒浸硝硫混酸两刻钟,水洗至中性,再加樟脑乙醇溶液...」

「用冰浴控制温度。」方梦华亲自调整冷凝管,「温度超过五十度就会分解,切记!」

当第一批棉绒在硝硫混酸中逐渐透明时,实验室里弥漫开淡淡的醚味。一个瘦弱新生突然惊呼:「变、变黄了!」

「立即水洗!」方梦华箭步上前,钳起发黄的棉团浸入冰水,「硝化度太高了,减三成硝酸比例!」

子夜时分,第三批原料终于析出雪白的絮状物。谢芷兰小心地将其与樟脑乙醇溶液混合,在热压机中缓缓成型。

「成了!」当第一片纯白的赛璐珞薄板出炉时,众人忍不住欢呼。方梦华却用镊子夹起薄板,在酒精灯上轻轻一燎——

薄板迅速蜷曲燃烧,发出耀眼的火光。

「易燃是其缺陷,」她凝视着跳动的火焰,「但正因如此,它将是电影胶片的最佳载体。」

「电影...胶片?」新生们面面相觑。

方梦华微笑不语,只将燃烧的薄片浸入水缸。嘶响声中,她转向谢芷兰:「明日成立赛璐珞研发组,你负责探索三个方向:一是加入磷酸酯作阻燃剂;二是试制彩色胶片基底;三是...」

她忽然取过实验记录册,快速勾勒出一个圆盘状物体:「研究注塑成型工艺。这种材料该用来制造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学生们用的计算尺。」

窗外晨曦微露,第一缕阳光照在实验台上那片虹彩流转的赛璐珞上。方梦华轻轻转动薄片,流光溢彩中仿佛已看见无数计算尺在学子手中飞舞,看见胶片在放映机中流转,看见一个由塑料塑造的新时代正在晨光中苏醒。

而这时金陵大学学生宿舍的木门被急促叩响。徐月娥揉着惺忪睡眼拉开门闩,只见汪应辰和李怀玉裹着晨露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快收拾!方首相昨夜又弄出新花样了!」李怀玉压低声音却难掩激动,「说是能变出七彩琉璃的秘术,正在石化实验室召人帮手呢!」

三人赶到实验室时,只见方梦华正指挥着昨夜那群新生助手清洗反应釜。谢芷兰捧着本厚厚的《矿物色素谱》,见他们来了立即招手:「来得正好!首相要定七色标准,正缺人手调染料。」

方梦华转身,眼底带着彻夜未眠的血丝,却神采奕奕:「既然来了,就分头行动。月娥负责白色——去锌矿煅烧炉取氧化锌,记住要最上层的雪白粉末。」

徐月娥立即奔向角落的坩埚炉,钳起一块锌矿投入火中。待矿石泛白,她小心刮取表层浮粉,忽然惊呼:「首相!这白粉遇酸竟会发泡?」

「正是氧化锌的特性。」方梦华颔首,「将来可作涂料,更能疗伤防腐。」

另一边,汪应辰盯着煤焦油分馏塔发愁。谢芷兰递过琉璃长管:「蒽醌红要从煤焦油的蔥油馏分提取,先用发烟硫酸磺化,再用碱液沉淀。」她指着突然变红的溶液,「看!这就是茜素红的本源,比胭脂虫稳定十倍!」

「黑色交给我!」李怀玉抢过煤油灯,罩上铜盆猛燃。黑烟滚滚中,他小心刮取盆底积碳,「这灯黑比墨锭更细,若能混入橡胶...」

「正是轮胎补强的关键。」方梦华赞许道,「但先解决当务之急——把黑色掺入赛璐珞做计算尺刻度。」

最热闹当属氰化亚铁组。当黄血盐与硫酸亚铁混合的瞬间,溶液突然绽出普鲁士蓝的幽光,新生们惊得打翻烧杯。方梦华却大笑:「好!这蓝色正配得上大明旗色!」

午后阳光穿透琉璃窗时,七色染料已整齐排列在长桌上。方梦华却突然蹙眉:「还缺一色。」

在众人困惑的目光中,她取过铬黄与普鲁士蓝,用琉璃棒缓缓调和。当翡翠般的绿色显现时,谢芷兰蓦然想起什么:「这绿色...正似岳麓新栽的翠竹!」

「便叫岳麓青吧。」方梦华执笔在色谱上题字,「让每个用这颜色的人,都记得学问当如翠竹般节节生长。」

暮色降临时,首批彩色赛璐珞薄片终于压制成型。赤橙黄绿青蓝紫在灯下流转生辉,汪应辰忍不住拿起青色薄片对着夕阳:「这般透亮,若能做成窗琉璃...」

「将来会有更透明的聚酸甲酯。」方梦华轻抚过彩虹般的薄片,「但今日这七色,便是大明工业的虹桥——从此物皆有彩,器皆有色。」

「记住今天,」她对满眼憧憬的新生们说,「你们亲手开启的,不仅是新材料,更是文明的新可能。」

实验室外,春日的晚风吹拂着新生的柳枝。而室内,一场色彩革命正悄然开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