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三堂会审?我先揭你老底!(1 / 1)
那句冰冷的质问,如同一块巨石砸入死寂的池塘。
涟漪,是每个人脸上瞬间冻结的表情。
没有人回答。
也没有人敢回答。
那目光所及之处,一大爷易中海下意识地避开了视线,平日里威严的脸庞上,肌肉不受控制地抽动了一下。
二大爷刘海中背在身后的手,悄悄攥紧了,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三大爷阎埠贵更是直接低下了头,假装去扶那本就稳固的眼镜。
张卫强踩在傻柱胸口的脚,轻轻碾了碾。
“呃啊……”傻柱喉咙里发出一声痛苦的闷哼,那张涨成猪肝色的脸,此刻因为剧痛和屈辱,变得惨白。
“服不服?”
张卫强的声音很轻,却比刚才的质问更具压迫感。
傻柱咬着牙,汗水混着尘土,从额角滑落,手腕那撕心裂肺的痛楚,还有胸口那座山一般的压力,让他连一句完整的狠话都说不出来。
“我……我……”
话未说完,张卫强脚下微微加力。
“咔哒。”
一声轻微的胸骨受压声响,让傻柱瞬间闭上了嘴,只剩下粗重的喘息。
“想好了再说。”
张卫强收回目光,这才挪开了脚,仿佛只是掸掉了一块碍事的石头。
他转身,无视了手忙脚乱去搀扶傻柱的众人,也无视了秦淮茹和贾张氏那惊恐如见鬼魅的眼神,径直走回了自己屋里,“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整个院子,只剩下傻柱压抑的痛哼和众人沉重的呼吸声。
夜色渐深,中院一大爷易中海的家里,灯光昏黄。
屋里的气氛,比外面的夜色还要凝重。
“反了!简直是反了天了!”
二大爷刘海中一巴掌拍在桌上,震得茶杯直晃,“老易,这事儿绝不能就这么算了!今天他敢对傻柱下死手,明天就敢骑到我们三个头上拉屎!我的脸,咱们院里管事儿的脸,往哪儿搁?”
三大爷阎埠贵捏着个茶杯,眼珠子滴溜溜地转:“打是肯定打不过了,傻柱那体格,一下就废了。可这小子发了财,咱们要是治不了他,以后院里谁还听咱们的?我看,他要是真服软,让他出点钱给傻柱当医药费,再孝敬孝敬咱们几个辛苦费,这事儿……”
“钱?”
易中海冷哼一声,花白的眉毛紧紧锁在一起,“咱们要的是钱吗?是要他低头!是要他懂规矩!”
他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精明:“他拳头硬,脑子还能刀枪不入?他不是无父无母吗?那我们就替他爹妈,好好教教他什么是‘孝道’,什么是‘尊卑’!”
“明天,开全院大会,当着所有人的面,给他扣上‘不孝’、‘不敬长辈’的帽子!我看他怎么翻身!到时候,让他跪下给咱们赔礼道歉!”
刘海中眼睛一亮:“对!用大义压死他!他再能打,还能跟全院的道德规矩动手不成?”
阎埠贵也抚掌称妙:“高!这招高!让他当众丢脸,以后就成了过街老鼠!这比打他一顿还狠!”
三人对视一眼,嘴角都浮现出一抹阴冷的笑意。
第二天一早,院里的大锣再次被敲响,声音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显得急促而蛮横。
“咣!咣!咣!”
院子中央,三张太师椅一字排开,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如同三堂会审的青天大老爷,一个个板着脸,正襟危坐。
周围聚拢的街坊邻居,交头接耳,神色各异。
张卫强抱着胳膊,好整以暇地倚在自家门框上,看着这熟悉的阵仗,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讥讽。
又来了,这套“道德审判”的把戏。
易中海见人到齐了,清了清嗓子,猛地一拍桌子,桌面上的搪瓷茶杯都跳了起来。
他指着张卫强的鼻子,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张卫强!今天开这个全院大会,就是要审审你!你目无尊长,对邻居出手狠毒!咱们大院几十年‘远亲不如近邻’的互助传统,你还认吗?你眼里,还有没有我们这些看着你长大的长辈!”
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张卫强身上。
张卫强笑了。
他缓缓踱步上前,不紧不慢地站到三人面前,那闲庭信步的姿态,不像受审,反倒像个巡视者。
“认啊,怎么不认。”
张卫强这句“认啊”,像一记不轻不重的拳头,打在了棉花上。
易中海准备好的一肚子痛心疾首的说教,瞬间被堵在了嗓子眼。他愣了一下,随即脸色一沉,以为张卫强是在耍滑头。
“认?你倒是说说,你怎么个认法?”
刘海中粗着嗓子抢白,他可没易中海那么多弯弯绕。
张卫强环视一圈,目光从院里一张张或好奇、或幸灾乐祸、或畏惧的脸上扫过,最后落回到三位“大爷”身上。
他笑了笑,那笑容里没有半分服软的意思,反而带着点看戏的玩味。
“认啊。一大爷刚才不是说了吗?‘远亲不如近邻’、‘尊老爱幼’,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我当然认。”
他往前走了两步,离那三张太师椅更近了些,声音不大,却清清楚楚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不过,我有点事儿想不明白,想当着大伙儿的面,请教请教三位德高望重的长辈。”
“你想狡辩什么?”
易中海皱眉,心里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张卫强没理他,而是转向了最边上的阎埠贵。
“三大爷,您是文化人,教书育人,最懂道理。您先给我们大伙儿说道说道,您是怎么‘爱幼’的?”
阎埠贵扶了扶眼镜,清了清嗓子,正准备摆出为人师表的架子。
就听张卫强继续说道:“我听说,您家吃顿饭,俩儿子一人收一毛五,连棒子面窝头都明码标价。您家算电费,公共那点线头损耗都得摊到各家各户,一分钱掰成八瓣花。过年给孩子压岁钱,是不是回头还得找您儿媳妇要回来存着,美其名曰‘替他们攒着’?”
“你……你胡说八道!”
阎埠贵一张老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指着张卫强的手都哆嗦了。
这事儿院里谁不知道?可谁敢当着他的面这么说出来?
院里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窃笑声。
几个媳妇儿更是拿手绢捂着嘴,肩膀一耸一耸的。
“我胡说?”
张卫强乐了,“三大爷,您别激动。我这不是在请教您吗?您这种‘爱幼’的方式,叫‘有偿亲情’,还是叫‘父慈子孝核算表’?您教教我们,我们也好学习学习,以后怎么尊敬您这位算盘比人品都精的长辈。”
“我……我这是勤俭持家!教孩子不能铺张浪费!”
阎埠贵嘴唇哆嗦着,辩解的声音都失了底气。
“哦,勤俭持家。”
张卫强拖长了音调,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看向了中间的刘海中,“那二大爷您呢?您最讲究‘尊卑’,讲究‘规矩’,您也给我们示范一下,这长辈的‘尊’,是怎么来的?”
刘海中脸一横,一拍桌子:“我怎么了?我刘海中行得正坐地端!院里大小事务,我哪件不是冲在前面?”
“是,您是冲在前面。”
张卫强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冲在前面享受当官的瘾。您那俩儿子,刘光天、刘光福,见着您跟老鼠见了猫似的。您让他们往东,他们不敢往西。您说一,他们不敢说二。您觉得这是尊敬?”
他往前探了探身子,压低了声音,却偏偏让所有人都听得见:“我可听说了,您那宝贝儿子在厂里跟人抱怨,说您在家就是个土皇帝,动不动就拿皮带说话。”
二大爷,您这‘尊’,是靠德行挣来的,还是靠皮带抽出来的?要是靠拳头和皮带,那昨天我把傻柱打趴下了,我是不是比您更有规矩?这院里的大事,是不是也该我说了算?”
“你……你放屁!
这是我们老刘家的家事,你少在这儿挑拨离间!”
刘海中“噌”地一下站了起来,指着张卫强的鼻子,气得浑身发抖。
他最要的就是这个面子,张卫强这是当众把他最后那点遮羞布都给扯下来了。
“家事?”
张卫强嗤笑一声,“您在家里当土皇帝是家事,跑到院里来对别人指手画脚,就成了‘主持公道’?这是什么道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
院子里更热闹了,议论声嗡嗡作响。
不少人看刘海众的眼神都变了,鄙夷中带着几分看好戏的快活。
张卫强终于把目光转向了一直沉默不语、脸色铁青的易中海。
“最后,轮到咱们院里最德高望重,最讲‘孝道’的一大爷了。”
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重头戏来了。
张卫强踱着步,像是聊家常一样:“一大爷,您总跟我们说,人呐,得讲孝道,得懂得感恩。这话我认。可我还是想问问,您天天把‘孝道’挂在嘴边,您自己无儿无女,图什么呢?”
易中海眼皮一跳,沉声道:“我图咱们院里风气好!图你们年轻人别走歪路!”
“说得真好听。”
张卫强鼓了鼓掌,掌声在寂静的院子里显得格外刺耳。
“您图的不是院里风气好,您是早就给自己选好了‘孝子’,他姓何,叫雨柱,对不对?”
这话如同一道惊雷,在人群中炸开!
易中海那张伪善的面具,被这句话撕得粉碎。
他浑身一震,嘴唇嗫嚅着,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人群中的秦淮茹,更是脸色煞白,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张卫强步步紧逼,声音陡然提高:“您天天在院里和稀泥,拉偏架!谁给您好处,谁听您的话,您就向着谁!”
“秦淮茹家困难,您接济,那是您偏向徒弟贾东旭。可您一边接济,一边又默许她家吸傻柱的血,您安的是什么心?”
“不就是想把傻柱牢牢拴住,以后好给您当牛做马吗?”
“昨天我跟傻柱起了冲突,您不问青红皂白,上来就要‘审我’。”
“为什么?因为傻柱是您的养老保险,我动了他,就是动了您的钱袋子!您的钱袋子比天大!”
“一大爷!你跟我谈‘尊卑’?你定的规矩,不就是谁对您有用,谁就得被尊重吗?不顺着您的心意,就是‘目无尊长’,就是‘大逆不道’!”
张卫强指着易中海的鼻子,一字一顿,声如洪钟:
“你管这个叫‘公道’?我呸!这叫‘自私自利’!”
“你管这个叫‘孝道’?我看这叫‘道德绑架’!”
“你……”
易中海如遭雷击,整个人猛地向后一仰,瘫在椅子上,脸色由红转白,由白转青,指着张卫强的手剧烈地颤抖,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彻底撕破脸了。
易中海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椅子上,脸色由红转白,由白转青,那双平日里显得精明而和善的眼睛里,此刻只剩下被揭穿老底的恐慌和怨毒。
张卫强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炬,扫过全场。
“我张卫强,是无父无母,是个孤儿。但孤儿也知道什么叫堂堂正正,什么叫知恩图报!谁对我一分好,我记他一辈子。谁要是想骑在我脖子上作威作福,还想让我对他感恩戴德,磕头认错,门儿都没有!”
“我尊敬的,是真正有德行的长辈,是讲道理、办公道的老人!不是你们这种,一个算盘精,一个官迷,一个伪君子,凑在一起,就想给全院的人当爹的‘大爷’!”
说完,他看都懒得再看那三张精彩纷呈的老脸,转身,在一片死寂和众人震惊的目光中,走回自己屋里。
“砰!”
关门声,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三个人的脸上。
院子中央,那三张太师椅,此刻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