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武襄候告御状(1 / 1)
尤其是黛玉,她刚才可是看到了贾琰的衣襟上沾染着血迹的。
贾琰扶着秦可卿的香肩,安慰道。
“莫要担心,一些小事而已,我去宫中一趟,晚上应该回得来,你们记得给我留些酒菜,莫要让我打扫盘底。”
闻言,秦可卿这才稍稍放心,上前帮贾琰整理了一下衣衫,又嘱咐道:“进宫之后,夫君仔细着些,切莫在君前失仪。”
贾琰微笑道:“放心。”
望着这两人夫妻情深,举案齐眉的模样,在场的众女皆是心生羡慕,林妹妹撅起小嘴,心里泛酸,但心中则是在默默的祈祷着。
“菩萨保佑,琰哥哥千万不要出什么事…”
梧桐苑外。
这位所谓的宫中天使,其实就是贾琰的老熟人,大明宫内相李孚。
贾琰笑呵呵道:“呦,稀客呀,则是什么风把李大总管吹到我这里了?”
而李孚的脸上则是有些焦急,苦笑道:“我的侯爷呀,你怎么下手这般狠,直接把武襄候的儿子和义子全杀了…”
此言一出,顿时惹得梧桐苑内响起一阵惊呼。
王熙凤等人原来只以为贾琰去前面把那些人打发走了。
可万万没想到竟然真的和秦可卿猜测的一般,他竟是真把那些前来闹事的人打发走了。
秦可卿也是苦笑一声,美眸中浮现出几分担忧之意。
我家夫君的脾气,她可太清楚了。
所有的温柔和耐心都是留给家里人的,对于外人,尤其是敌人,从来都是冷若冰霜,杀伐果断。
这回悍然出手,杀了来闹事之人,倒也不再秦可卿的意料之外。
而其余女眷们则是忧心忡忡。
毕竟,这可是杀人啊!
琰大哥被皇帝叫走,不会被下罪关进天牢吧?
林黛玉玄然欲泣,甚至想直接冲出去,拦住贾琰,让他不要入宫,但她终究是个读过书的,知道抗旨不遵更是欺君大罪,也不敢妄动,给贾琰添乱。
一时间,梧桐苑内,萦绕着一种慌乱之感。
而在外面。
贾琰听到了梧桐苑内的惊呼声,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目光不善的瞥了一眼李孚,淡淡道。
“胡说八道什么,吓坏我家女眷了。”
李孚闻言一滞,又被贾琰那冷冽的眼神吓得一哆嗦,心道这位冠军侯身上的威势比之陛下也差不离了,忙讪讪一笑,赔罪道。
“侯爷勿怪,咱家也是好心…”
贾琰转过身,对着梧桐苑槅门喊道。
“夫人莫要担忧,我有丹书铁券在身,就算是杀了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况且这次我还占理,那两个不要命的胆敢来我宁府闹事,死一百遍也不解恨。”
秦可卿闻言,轻抿朱唇,心中稍安。
在贾琰立下不世之功,获封冠军侯时,得了皇帝御赐的丹书铁券,可恕死罪三次。
这次即便是皇帝怪罪,也应该不至于出什么大事。
林黛玉等人也终于是放下心来。
秦可卿走到门边,美眸中依旧带着几分担忧之色,认真叮嘱道。
“夫君千万小心,到了宫中莫要触怒陛下,哪怕是舍了这份家业,只要您无事便好。”
“何至于此啊?陛下明见万里,法眼无察,自然是能明辨是非。”
贾琰轻笑一声,安慰道:“莫要担忧,等我晚上回来,咱们接着办这金菊宴,也算是帮我洗洗晦气。”
而后,在众美担忧的目光注视下,贾琰转身跟着李孚离开了梧桐苑。
……
紫禁城。
养心殿,南书房。
贾琰在李孚的带领下刚刚踏入南书房,便看到了前来告状的苦主何常。
只见这位武襄候此刻正披散着头发,光着上身,露出一身的疤痕,跪在地上,含泪哭诉道。
“陛下啊,老臣自弱冠之龄起,便在军中为我大周征战沙场,这些年来身上也是留下了几十道伤疤,尽管如此,臣依旧无怨无悔。”
“可如今,老臣膝下仅有的一个儿子被恶人所杀,我何家的血脉断了啊,成了老绝户,还请陛下为臣做主!”
景德帝面呈如水,缓缓抬头,目光望向刚刚不如南书房的贾琰,沉声道。
“冠军侯不打算解释一下吗?”
贾琰面无表情,淡淡道。
“陛下,臣没什么好解释的,武襄候之子对我祖荣宁二公不敬在先,我割了她舌头,以示惩戒,没有取他的性命,已是留了情面。”
“可之后他竟敢调集亲兵围了我的宁国府,且不说在京中私自调集人马的罪过,单是他敢在宁府门前擅动刀剑,便是死罪!”
“陛下,您说臣该怎么做?”
景德帝沉默了片刻,轻叹一声,目光落在跪在地上的何常身上。
“爱卿还有何话说?”
何常心中慌了。
皇帝你这明显就是拉偏架啊!
何常深吸一口气,双眸泛红,咬紧牙关,指着身上一道最深的,距离心脏最近的伤疤,哭诉道。
“这条伤疤是臣当年在于鞑靼人激战时留下的血汗,还请陛下微臣做主,还臣一个公道…”
他的话还未说完,便被贾琰的一声冷笑打断。
“武襄候,要比功勋么?那好,我便给你论一论!”
“自从我先祖荣宁二公时起,我贾家便追随太祖皇帝征战万里,你现在在我贾家祠堂里瞧一瞧,大半神位都是为国家捐躯而死,多少好男儿埋骨他乡,我贾家可曾有过一句怨言?”
“你家那狗崽子是何等草芥,也敢在我宁府宗祠旁擅动刀兵?”
说到慷慨激昂处,贾琰豁然起身,以右手捶胸,愤慨道。
“且不说祖上,单单是我贾琰,镇守雁门关一年,击退北莽南下十三次,后更是奔袭一千余里,赶赴龙城,斩敌可汗!”
“这般不世功勋之下,所付出的血汗,岂是你能比的?”
贾琰这一番话可谓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直接怼的何常根本说不出话来。
因为事实便是如此。
若要论功勋,他连给贾琰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呵呵,身上光有伤疤顶个屁用!
想那汉时李广,人称飞将军,一身武艺无双无对,但他苦战匈奴多年,终究不也没能封侯么?
立下功勋才是实打实的,不然,光是吹嘘自己多么劳苦功高,不仅不会得到皇帝的半点同情,只会招致皇帝的厌恶!
正所谓,恩赏荣辱悉出于上,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在皇帝眼中,臣子给朕卖命解释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