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贾琰弹劾武襄候(1 / 1)

加入書籤

很显然,何常就没弄明白这个道理。

他刚才那一番卖惨的哭诉,不仅没让景德帝心生怜悯,反而是生出几分厌烦之意。

反倒是贾琰这一番不卑不亢,慷慨激昂的话语,更能让景德帝心生宽慰。

云卿说道没错。

若论功勋,贾家世代忠良,为大周流了多少血。

人家可没叫过一声苦!

当年云卿可是主动请缨从军,刚刚成亲不到一月,便带着一支不成气候的武胜残军,前往漠北守边,整整与北莽血战一年。

若论忠勇,谁能比得过他?

就不用提当年有定鼎从龙之功的荣宁二公了。

念及于此,景德帝面色也是稍有缓和,但嘴角却是掀起一丝讥讽的弧度,目光在贾琰和何常的身上扫过,心中亦是有了决断,淡淡道。

“两位卿家都是朕的肱骨之臣,也都是国家栋梁,朕实在不愿看到尔等闹到这种地步。”

“今日之事,双方都有错。”

“何卿之子出言不逊,肆意妄为,在京中擅自调动兵马,其心可诛,念其已故,罪过不予追究。”

“而贾琰年轻气盛,狂妄自大,出手狠辣,性情暴虐,罚俸禄一年,削其丹书铁券一次,禁足三月,在家中好生读书,修身养性。”

这纯粹就是拉偏架了。

景德帝看上去罚了贾琰一通,但实际上最大的惩罚只是削丹书铁券的三次免死而已。

剩下的禁足,罚俸什么的,完全都可以无视。

贾琰还没听说过京中的哪个官员是靠着那点俸禄活着的。

至于禁足三月,那正好躲在家里陪着娇妻美婢过日子,偶尔还能投喂林妹妹,这不正是贾琰梦寐以求的神仙日子?

再加上今天这事一旦流传出去,以贾琰的赫赫凶名,即便他在京都城中招摇过市,也不会有人敢参他一本了。

毕竟,这位爷是真敢杀人的。

那丹书铁券,可还剩下两次免死的效用呢!

贾琰十分干脆,直接跪地领罚。

“臣遵旨。”

而何常虽是满腔怒火,但也不敢在皇帝面前放肆,只能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颤声道。

“臣,谢主隆恩。”

景德帝细眸微眯,面无表情道。

“都退下吧。”

何常满腔怨毒,冷冷的注视了贾琰一眼,转身便要离去。

而就在这时,贾琰却是忽而开口道。

“陛下,臣弹劾武襄候私自调集武威营大军入京,其麾下军卒足有上百名重甲铁骑,还配发了强弓硬弩,其心可诛,望陛下明察。”

景德帝闻言,一双细眸当中精光闪动,面色瞬间阴沉下来,沉声道。

“此话当真?”

贾琰信誓旦旦,“臣以性命担保,此言绝非虚妄,当时荣宁街有不少百姓都看到了,陛下一查便知。”

景德帝脸色越发阴沉,一双细眸冷冷望向何常,低声道。

“没有朕的旨意,擅自调兵入京,何常,你可知这是何等罪名?”

景德帝显然是怒到了极点,直接喊出了武襄候的大名,那一双眼眸当中更是蕴藏着雷霆之怒。

何常身子一颤,额头之上冷汗直流,慌忙跪倒在地,颤声道。

“臣罪该万死,臣刚经历丧子之痛,心神失守,无意为之,还请陛下恕罪。”

“无意?”

景德帝面色阴沉,眼神凌厉,冷笑道。

“上百名重甲铁骑,还配备了强弩,这是无意?何常,你想干什么,难不成要造反么?”

这一声造反,更是吓得何常魂飞魄散,连连叩首请罪,大哭道。

“陛下明鉴,臣的一片忠心天地可鉴啊!”

景德帝沉着脸,没有言语,只是冷冷的注视着何常。

良久之后,他才轻叹一声道。

“起来吧,看在你往日的功劳上,朕饶你这一次。”

何常闻言大喜,忙拜谢道。

“多谢陛下圣恩!”

景德帝摆了摆手,沉声道。

“朕可以不与你计较擅自调动兵马一事,但是武威营你不能再执掌了!”

此言一出,刚刚还在狂喜的何常脸色瞬间凝固,整个人如遭雷击,目瞪口呆,心中更是茫然失措。

武威营是他最重要的根基,也是执掌十余年的嫡系部队,一旦没了这支大军的支撑,那他这个武襄候就只剩下一个空壳子了。

何常缓缓抬起头,目光望向景德帝,想要出言分辨几句,可在看到那一双略显狭长的锐利眼眸之后,心中顿时一颤。

这一刻,他总算是明白过来了。

今日之事,恐怕就是一个局,一个专门针对他的局。

目的便是为了剥夺他对武威营的掌控。

何常神色呆滞,心中却是掀起一阵惊涛骇浪。

原来如此。

难怪贾琰敢如此肆无忌惮的杀人。

归根结底,是皇帝再给他撑腰。

因为他本就是皇帝手中的一把刀。

而景德帝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削减这些年一直掌握在大周武勋手中的军权。

何常心中发冷,目光茫然。

而贾琰和景德帝则是一言不发,同时冷冷的注视着他,等待他的回答。

尤其是贾琰,心中甚至已经做好了杀人的准备。

何常若是老老实实的认命还则罢了,如若不然,只要再敢多言一句,他便直接将其当场格杀。

最终,在贾琰和景德帝两人的威逼之下,即便是何常心中有着万般不情愿,也只能跪在地上,磕头,目光阴翳,咬着牙说道。

“臣,遵旨!”

乾清宫,南书房。

武襄候何常已经退下,贾琰却被景德帝留下。

但此刻,书房内的气氛却与刚才那种令人窒息的感觉完全不同。

“李孚,给云卿赐座!”

景德帝喜笑颜开,眼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欣喜,赞道。

“今儿这事做的不错,出手果断,干脆利落,武威营成功拿下,总算是在京都十二营中打开了一个口子,往后的事便好办多了。”

贾琰缓缓坐下,笑呵呵道。

“全赖陛下洪福齐天,臣才能寻到这么一个机会,不过这家伙倒也算一个人物,竟是忍住了杀子之仇,没有让跟他来的那伙骑兵动手,不然倒是可以趁机把整个武威大营清洗一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