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探望(1 / 1)

加入書籤

明晟眸光平淡。

经过这么一波。

北齐在京都的暗探几乎被一扫而空。

司理理倒也没必要继续跟北齐虚以为蛇了。

其他的,暂时倒也不必着急。

他思量了片刻,轻抬下颌,吩咐道:“孤鸿,派人去报官,让他们来处理尸体。”

车厢外,年轻车夫沉声应喏,忽而低声问道:“公子,此刻往何处去?二皇子府的宴会还去吗?”

明晟指间摩挲着袖口暗纹,声音清冷如冰泉。

“派个人过去知会一声,就说本官在牛栏街遭遇刺杀,伤势沉重,难以赴宴。”

顿了顿,他掀开车帘,目光扫过街角血迹:“调头,回府。”

很快,明晟遭北齐高手刺杀的消息如夜枭振翅,迅速掠过京都街巷。

京兆府与二皇子府几乎同时得讯。

前者案头的铜鹤炉正煨着新茶,后者则正与诸多年轻俊杰谈笑风生。

闻听此言,皆是纷纷色变。

说起来,前者之所以能够坐上这京兆府尹的位置,算起来还是明晟和长公主先后发力的结果。

一年前,前任京兆府尹的梅执礼因为颜家覆灭一事被牵连,从正三品的实质府尹骤降为代理府尹。

本来,若是平安无事的过上一年半载,许久官复原职了。

结果却接连遭都察院弹劾,言其“老迈昏聩,处事不周”。

不过半月光景,圣谕便着宫中下达,着其革职待勘,最终以“病体难支”为由,准其致仕归乡。

如今的京兆府尹经过多方明争暗夺,最终落在了一个叫兰秉忠的官员手中。

此人明面上是林若甫的门生,但暗地里早已经投靠了庆帝。

一经上任便展现出了不俗的能力,隐隐有了善谋善断的美名。

而对他来说,这京兆府也不过是个过渡之地。

只需安安稳稳的熬上几年资历,便有极大可能直入内阁中枢。

这可是庆帝许以他的重利。

虽未明言,却多有暗示。

他也坚信这一点。

所以,在他名声方才几分起色的时候,便开始明哲保身,安分度日。

将近一年下来,倒也安稳。

而此刻他听闻明晟被刺杀,便隐隐有些头大。

毕竟这可真不是小事。

绝对的烫手山芋。

要知道那明晟虽年轻,却非寻常官员。

不仅是一甲进士出身,更是被陛下钦点为探花,授七品翰林院编撰。

实打实的天子门生。

而那行刺者的身份则更是让他如芒刺背。

为首之人竟是北齐赫赫有名的八品高手程巨树,余者连同箭手在内,更是不下二十人。

他现在头大的不仅是这二十多个在此前没有丝毫征兆的北齐杀手,还有他们使用的弓弩。

弓弩可是军方管制物品

其中所隐藏的东西,他只是想想便有些心惊胆战。

更不必说,敌国杀手当街刺杀朝廷命官。

这早已经不是一桩简单的刑事案件。

稍有处置不当,便是两国邦交震荡的大祸。

这口大锅,他小小一个京兆府只怕没这个能耐接手。

兰秉忠盯着衙役呈上的卷宗,指腹摩挲着‘程巨树’三个字,眼底泛起沉沉暗涌。

他何尝不想将这烂摊子推出去?

可对方偏生光明正大的遣人报官,他若视而不见,便是坐实了‘渎职’之名。

他可不想落个梅执礼一般‘老迈昏聩,办事不周’的评语。

无奈的叹息一声,他终究还是提起朱笔,在签押房下令。

“着全体不快即刻封锁牛栏街,无比堪明现场每一处痕迹。”

话落,他又当即对一旁的心腹道:“备车,本官要即刻入宫面圣。”

与此同时,二皇子府邸。

李承乾坐在宴会边缘的一处凉亭中,眸光明暗不定。

“此次,我倒是遭了无妄之灾。”

他很清楚,不管如何,明晟终究是在前往他府邸赴宴的路上遇刺,总归脱不开干系。

他细细的想了想,自己举办这次宴会的想法究竟是从何处开始。

最终锁定在了太子和府中的一个一等丫鬟身上。

若非几日前,李承乾有意无意的说要举办一次宴会,加上那名丫鬟的推波助澜,他也不会生出这个心思,甚至还专门去陛下面前请了旨意。

现在想来。

分明是他那位太子弟弟的算计。

“去,将春兰给我带来。”

一旁谢必安一言不发的便直接去抓人。

不多时,谢必安就行色匆匆的回来,低声道:“殿下,春兰自杀了。”

李承泽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冷笑。

“好一个自杀。”

他眸光沉凝。

“去宫中请位太医,等宴会结束,本王亲自带人去明府探望。”

北齐数十杀手连同八品高手程巨树尽数覆灭。

明晟的实力倒是不容小觑。

他倒要看看,所谓的伤到底有多重。

宴席中。

前来参加的范闲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神情不免有些遗憾。

他一直想要亲自见见这位名义上的情敌。

结果居然被人当街刺杀。

也不知究竟得罪了何人。

想到自己也遭遇过类似的事情,一时间,他竟不由有些同病相怜。

一旁的范若若知道了此事之后,神情却骤然一变。

坐都坐不稳。

匆匆给范闲留下一句有事,便匆匆提前离开。

范闲一脸惊愕。

若若难道与明晟有什么关系?

他来了京都也有段日子了,竟不曾听闻此事?

微微凝了凝眉,他便没有多想。

也许若若当真有急事也不一定。

他现在最想要找到的,还是那位只有一面之缘的白衣仙子。

打听了这么些时日。

竟没有半点消息。

他心中也不免有几分焦躁。

……

二皇子李承泽还没来得及带太医上门。

得了消息的宫中,便派了候公公带着太医到了明府。

一番诊治之后。

太医忧心忡忡的出了屋子。

候公公立刻趋步上前,出声询问:“张太医,不知明大人伤势如何?”

张太医神情凝重,压低了声音。

“回公公的话,明大人遭外力重创,五脏六腑皆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现下已重伤昏迷。

老朽虽施针灌药稳住了心脉,但能否醒转,还要看他自身的造化。”

候公公闻言,眼皮微跳,沉声道:“明大人乃栋梁之材,得陛下器重,想必自能转危为安。

这些日子你就留在此处,务必竭尽全力,保证明大人能够早些恢复。”

张太医沉沉的应了一声,显然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一时间有些忧心忡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