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声东击西(1 / 1)
孝昌三年六月十八,在北平城外休整四日的上党军拔营离开,浩浩荡荡的朝着燕州东代郡涞源县行军。
全军出征以来,先后以少胜多的打赢了宇文洛生军、王延年军,使全军上下信心倍增,再加上卫铉对平叛将士赏赐丰厚,所以将士们个个都打算一鼓作气杀过去立个功劳。便是从唐城俘虏挑选出来的五千名汉子也不例外。
大军开拔,诸事繁多。扎营用营栅、拒马等重物固然不能带来,但是帐篷、铁蒺藜、门旗、器械、粮草、药材等军需物资肯定要带上,也幸好及时从俘虏之中选了五千名无牵无挂的汉子。否则的话,肯定会影响行军速度。
那五千人皆是勇悍之士,虽然他们还不具备战后的应有的素质,但是和屯田军军一起押送物资还是可以的。
骁勇军为先锋先行。骁勇军是伏击宇文洛生军的主战部队,前番固然有所折损,但损失并不多,况且在休整期间也择优补充了,故而兵力还是五千。果毅、扬武、威武、辅军、屯田五军,也从俘虏中择优及时补充了,使上党军主战兵力始终保持在三万人。
此举固然与以前相悖、固然让战斗力有所下降,但是敌军势大,又是处于作战时期,卫铉自然顾不上此前的规则了,况且战斗是淘汰弱者最佳方式,所以这次补充兵力远比以前灵活。
接下来的路程比较太平。因为王延年军惨败、葛荣自顾不暇,崔楷又占范阳郡,所以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阻挡上党军前进。而归属贺六浑的斥候、探子又被姜衍前方的斥候一一清除,且不时送来敌情,倒也不怕中了埋伏。
大军进入燕州东代郡涞源县境的时候,敌军的斥候逐渐变多。毕竟三万多大部队延绵入境,若是敌军毫无察觉,那也太说不过去了;而贺六浑好歹是史上开创北齐王朝的高祖神武帝,战时焉不广布侦骑?
斥候已经源源不断给卫铉带来包括贺六浑军种、兵力、装备情况,他要把这些情报一一分析,从中找到贺六浑军的漏洞。
这日中午,大军在易水旁边一片树林休整,将士们都在抓紧时间吃干粮、休息、避暑;卫铉和数十名军主、副军主、镇将、谋士围在一起分析敌情。
卫铉的亲兵在一块较为平坦的大石上放了一层泥沙。卫铉在泥沙之上插/树枝,以作营盘;再用细石作军队,又用红石充当骑兵。
一个异常简陋的敌营沙盘便呈现在众人眼前。
“诸位,从兵力上说,掳获的敌军斥候吐出的军情与我军斥候、侯将军斥候所说一致。贺六浑有六万五千士兵可用,除开乌合之众不计,贺六浑当有三万精兵。”
这番话,卫铉在北平城外军营也说过,然而当时是估算,当不得真的。如今即将作战,又有三方斥候一一印证,分量自然不同。
“贺六浑有步卒五万,骑兵一万五千人上下,分别屯积在涞源城、飞狐陉东出口军营。涞源城因地处后方,兵力只有一万五,其中八千守军是娄昭强征入伍的地方百姓,另有三千精锐步卒、三千精骑。”
“敌营之内的兵力是五万人,精锐步卒一万二、精骑一万二。而他的骑兵主要部署在营盘之外,以防侯将军袭。余下的两万六当与宇文洛生、王延年的杂兵无异,对我军威胁不大。若是抛开死伤在侯将军手中的士兵,那么贺六浑的兵力根本不足五万人;不过出于谨慎起见,我就算他拥兵五万好了。”
介绍至此,卫铉微笑道:“敌军情况大致如此,诸位若有破敌之策,尽管说来。”
此言一出,众将打破了刚才安静,一个个都在交头接耳,与身边同僚窃窃私语,商议对策。
“都督,就算贺六浑拥兵五万,也不是王师对手。”位列督军(监军)的朱岱林出声了,只听他说道:“叛军固然凶顽,然我上党军骁勇善战,再把侯将军兵力算上,我军不比贺六浑少。真打起来,敌军定讨不了好处。叛军主力而今尽数西去,涞源城作为其老巢及后勤所在,且又兵力有限,倒不如袭取涞源城,断敌粮道。”
朱岱林此前受命与卫铉为敌,不过他富有壮志,又被开出的条件吸引,所以现在名为督军,实则被卫铉收服了。
他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军事才华,却又想体现自己的存在,于是明白敌情之后,率先把最常规、很多人都会认为的战术给说了。
至于卫铉听是不听,那不重要;也与他无关。
“朱督军言之有理。段长史,你对贺六浑军了解多少?”卫铉知道朱岱林的小心思,对方说的其实也没错,若他手上兵力不足,此法的的确确是不二之选。不过上党军三万战兵加上自己和诸将亲兵、五千辎重兵,人数将近四万人,根本用不着搞阴谋诡计。
况且贺六浑在军营之中准备了充足的粮草物资,所以断敌粮道之策对贺六浑影响不大不。除非卫铉想打持久战,然而卫铉根本就不想这么打。
再者说了,他还要考虑侯渊。若他采用此策,陷入困境的、深信自己的侯渊只会落得败亡下场。
而后,他不但要单独面对贺六浑军,还会在尔朱集团内部坏了名声,日后再也没有人敢相信他。
此法,着实不可取。
说白了,卫铉肯定了朱岱林,但他不用。
“贺六浑善战,昔年曾……”段荣头大如斗,他只对贺六浑的能力有所了解。可分开之后,他常年蹲在并州,与贺六浑交往不多,自然不知道敌军战斗力;因此一时间卡壳了,不知道怎么说下去。
卫铉歉然一笑,倒是忽略了这点;若是再问下次,那不仅不近不情,而且寒了段荣父子的心,转而及时接个话头:“贺六浑的军队多为杂兵,自不是我军之敌,却是我问了蠢话。段长史对战法可有计较?”
段荣暗自松了一口气,他和窦泰、蔡俊、尧雄原为尔朱荣麾下可有可无的人,被尔朱荣安排到上党之后,他们对卫铉果断风格和软硬手段极为佩服,更重要是卫铉对他们异常信任,使他们四人心甘情愿的认卫铉为主。只不过现在是和贺六浑作战,从而让他们父子显得比较尴尬。
他拾起几颗红石,对众人说道:“我军大举入境,瞒不过贺六浑耳目。贺六浑接下来定然集中兵力、设法歼灭或击退侯将军,然后心无旁骛的应对我军。”
说着,段荣将红石放到“营盘”之外,继续说道:“主公刚才说敌营没有骑兵,且对方又急着对付侯将军,定然将精锐步卒和精骑尽数调度,以期尽快歼敌于野。这就注定营内叛军是只能固守、无力出营作战的杂兵。”
“卑职认为我军可以派出五千骑兵,扮成一万五千骑,之后于大营东北吸引他们注意力。此举既能引起前方之敌惶恐,又能令守军不安。”
“我们的主力则配合侯将军军从侧面进攻贺六浑主力,此战敌军必败。只要营外主力被我们尽数歼灭,营中守军不足一提。”
“主公此前说此役以杀敌精锐为主,敌营和涞源城反而不重要,末将赞同长史之策。”窦泰拱手一礼,朗声道:“不过时间要拿捏得精准,也要侯将军全力配合,并且顶住贺六浑攻势。”
段荣、窦泰说到这里,战略渐渐清晰明朗,众将根据两人之策,你一言我一语的提出建议,很快就把一个完整的作战计划勾勒出来。
卫铉听到战术完善起来,向威武军军主达奚武、副军主若干惠吩咐道:“达奚将军、若干将军,你二人率威武军诱敌,你们的职责是虚张声势、引而不攻;只要成功拖住营中守军、使其无法支援前方敌军,就是大功一件。”
“末将遵命。”达奚武、若干惠起身应命。
“你们要迂回一圈,路程较远;现在就去安排,并且让将士们备足干粮。一个时辰后出发。”
“喏。”
“其他人也下去准备,明日清晨出发。”
“喏!”
卫铉目光看向姜衍,说道:“姜将军,令卫泽跑一趟,将我的决定告诉侯将军,并且说我军三日后就会从南方发动进攻,让他务必坚持下来。另外,想办法歼灭周围所有敌军斥候,以免军情泄漏。”
“末将遵命。”姜衍肃然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