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天下第一楼(1 / 1)

加入書籤

时值正午,卫铉走进四通市最豪华的“天下第一楼”二楼,一行人占了靠窗两桌。

徐月华悄声道:“天下第一楼遍布司州全境,每个热闹的地方都有一座。天下第一楼卖最贵酒水、最好米饭、花样最多菜肴,却没有人敢在天下第一楼动粗,郎主可知为何?”

“还能如何?”卫铉笑着说道:“无非就是东主背景太深。以至京城权贵不敢闹事。”

“你这样,我很面子哎。你就不能假装自己傻一点么?”徐月华娇俏的白了卫铉一眼,乖乖的为他斟了一杯奶茶。

卫铉得意洋洋的挑衅道:“我就是这么聪明,假装不了。你待如何?”

“我不待如何。”徐月华噗嗤一笑,柔声介绍起来:“我与你说啊,天下第一楼是太后办的,天下第一楼每座分楼都有御厨坐镇,烹饪出来的食物是京城最好吃的。而楼中侍者皆为年迈宦官、宫女。”

“天下第一楼主要面对有钱有势的人;有钱有势的人也以入楼宴客为荣。”

“这是京城人尽皆知之事,故而无人胆敢来此闹事。”

正所谓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卫铉和苏绰听罢,心中都有了想法。卫铉向苏绰说道:“令绰,太后用天下第一楼安置年迈御厨、宦官、宫女。我们也可以在各县开办类似的酒楼,用来安置伤残士兵、孤寡老人。”

苏绰缓缓点头道:“卑职也有此意。回去之后,卑职先在壶关城开办,之后推向全郡。如果成功了,再通过行台府,向另外六郡全面推广。”

“诸位客人想吃什么?”就在此时,一名老年侍者上前询问。看他无须模样,无疑就是一名宦官。

“稍等。”卫铉目光看向徐月华,笑着问道:“今日由你安排,你想吃什么,自己说。”

徐月华向侍者道:“我最喜欢吃鱼脍,你们整治几条草鱼。”

鱼脍就是鱼生,卫铉想不到徐月华喜欢吃这个,不过这年头可没有打虫药,连忙道:“这个不能要。汉末的陈登就是喜欢吃鱼脍,这才英年早逝,今后别吃了。”

“哦。听郎主的,奴奴不吃鱼脍了。”徐月华应了一声,向侍者道:“给我们上清炖大桂鱼、野葱豆腐、炒豆芽、酸藠头、羊骨萝卜汤,每式两份。”

卫铉暗自摇头,徐月华点的菜太素,虽然能吃,却不符合众人口味,补充道:“加上炖羊肉、烤羊肉、水煮大鹅、酱烧鹿肉、火爆鹿唇鹿舌。每式两份。”

侍者应了一声,又道:“本店新近添了叫化鸡、红烧肉,又有西域葡萄美酒,客人要不要尝试一下?”

卫铉为之一乐,他没有想到胡太后这么快就把自己搞出来的两道菜推广开来,想着大家都没有品尝过,于是说道:“叫化鸡来两只、两份红烧肉,酒水就不必了。”

“是。”侍者退了下去。

等候期间,陆陆续续有人就座,不一会儿,原是空荡荡的二楼坐满了食客。

看其着装,多为文士,众人都是年轻人,一坐下来就是高谈阔论,有人窃窃私语,有人大声喧哗,而身穿太学学子服饰的青少年尤其活跃。

太学学子没有什么特权,这些学子不谙世事,天真纯朴,他们天真的以为进入太学就读,就有了官方印迹,毕业之后就能入仕,浑然不知官场的黑暗,更不知官吏任命权尽数被皇亲国戚、名门世家、开国勋贵、王公大臣、地方豪强牢牢把持。若是没有后台或者是投靠某一个势力,他们休想出任。

只不过此刻的他们意气风发、挥斥方遒;说起话来,仿佛是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是太学学子一般。而左边那桌文士引起了卫铉注意,这五人没有大声喧哗,只是像看猴子一样看着那些高谈阔论的学子。

“月华,你们天下第一楼是京城最好的酒楼,这里的物价如何?旁边这桌耗费得了么?”不是卫铉狗眼看人低,而是天下第一楼太过奢华;那五名文士衣着朴素,上衣打满了补丁,怎么看都不像是可以在天下第一楼消费的人。

“郎主,宦官和普通宫女多数是没有亲人的人,当他们年迈体衰,已然无法承担宫中繁重事务,但是太后又不能任其自生自灭,于是创办了天下第一楼。其初衷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让这些老人老有所依,有个生存的地方。”徐月华说道:“天下第一楼食物虽然色香味俱全,但是价钱异常低廉;贩夫走卒都在能这里吃饭。长此以来,天下第一楼每天都是生意爆满。我们今天要是来晚了,只怕连个位子都没有。”

卫铉闻言默然。都说胡太后在宣光政变之前,十分关心民生,还把自己的私人钱财全数赈济饥荒、资助伤残将士。

对此,卫铉原先是不太相信的。

如今看来,胡太后比很多皇帝都要做得好。可惜宣光政变之后,大好河山惨遭元乂、刘腾荼毒,胡太后更是被软禁六年之久;若不然,曾经蒸蒸日上的魏朝何至于此?

感叹之间,只听旁边的学子悄声议论着。

一人道:“名门世家之所以高高在上:一是拥有强大影响力,使其子弟仕途无忧,无须争取便能成为人上人。二是名门世家家资丰厚、藏书无数;子弟们衣食无忧,又有名师指点,一天都能心无旁骛的学习。”

“我等贫寒人家子弟以维护家计为主,读书的时间少之又少,又没有人张目,焉能争过他们?”

停顿了一下,怆然道:“诸兄,小弟已经决定返乡奉养父母,抚弄家中几亩薄田。小弟今日是与诸兄辞行的。”

“杜贤弟过于悲观了。”另一人劝道:“我朝去年大办武举,武举不问出身,只看能力,有能力者,皆被录用。愚兄相信今后不久,朝廷会举办类似的文举。以贤弟之才,他日定能脱颖而出,何必如此丧气?”

“杜贤弟”惨然一笑:“陈兄说得对,只是小弟父母年迈,家中又有幼弟、幼妹;小弟很想等,却不敢等,也等不起啊。与其在京城等候不可能获得的前途,还不如回家侍奉双亲,教育弟妹。”

众人闻言默然。他们知道对方说得对,只是一想到好友即将分开,心中十分难受。

“据我所知,上党行台招贤纳士,唯才是用。诸位在京城看不到未来,缘何不去上党试试?”众所沉默之中,旁边忽然传来一道清脆的声音。

说话的是徐月华。她平时慎言慎行,不会干涉政务,却知道上党行台缺少基层官吏,郎主又特别喜欢比较纯粹的寒士,恨不得将太学里面的寒门学子一网打尽。而卫铉今日又将自己交给了她,使芳心甜蜜的她敞开了天性,一时忍不住出声。

众人看迎声看去,只见窗前两桌十余人英气勃勃,那个漂亮娘子身边的俊美少年更是气度斐然、气宇不凡。

一眼看去,就知道对方是了不得人物。

卫铉看了看如同犯错小女孩一般的徐月华,轻笑一声。转而温声对那桌寒士说道:“我是卫铉,我等不慎听到诸位之言,还望海涵。”

“我家小娘子说得对,上党行台确实招贤纳士、唯才是用,欢迎大家前往上党。”

“您是河东王?”众人傻了,觉得卫铉与自己之所想截然不同。

“对,我就是河东王卫铉。”卫铉看出大家的疑惑,笑着说道:“京城上下都说我卫铉青面獠牙、身长八丈、满脸横肉;可我愣是长不出来,实在是让大家失望了。”

众人想不到大名鼎鼎、杀名远扬的卫铉是个“文弱”的翩翩浊世佳公子,而且这么温和好玩。他们不约而同的起身行礼:“见过河东王。”

“免礼免礼。”卫铉正色道:“刚才的话是真的,上党行台处处用人,欢迎大家呼吁志同道合好友前往上党履职。”

众人大喜:“谢河东王。”

便在这时,一人忽然来到卫铉桌前,躬身行礼道:“河东王,我家主人请您上四楼雅间一叙。”

卫铉看着来人,只见对方年约四十,身穿灰色麻布袍子,双手骨骼粗大,腰间配着一柄直刀。他身躯笔直,犹如一棵挺直松柏。可见此人武艺怕是深不可测!

侍卫如此,其主绝非寻常之辈。

“好,我随你上楼。”卫铉交待一声,在大家担心的目光之下,他手持青莲明月刀,随着这名侍卫走向楼梯,登上四楼。

……

天下第一楼四楼只有五间雅间,平时不会对外开放。来到四楼,只见四周都有悍士拱卫,中年汉子没有理会这些人,将聊斋带到一间雅间门前,他伸手敲了敲门。

“请进。”里面传出一声女人的声音,听着有些熟悉。

中年汉子推门而入,卫铉紧随其后,只见雅间布置典雅,既有字画,也有盆景,里面的装饰无不恰到好处,一扇木屏风将雅间隔成内外两间。可是卫铉无心欣赏这些,他的心神都让面前笑盈盈的妙人儿吸引了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