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敲诈胡太后(1 / 1)

加入書籤

天下第一楼四楼雅间之内,一名华服女子站在窗前看着卫铉。女子眉眼英秀、国色天香、身姿挺拔,一身华贵白袍显得潇洒飘逸、光彩照人。

卫铉怔了怔,上前拱手道:“原来是陛下,真是叫人意外。”

“宫中幽深、冰冷、无趣。外面的烟火气更有人情味。我平时有空就会出来观看人间繁华,没什么好意外的。”胡太后请卫铉入座,斟了一杯酒,举杯道:“你昨日为我狩猎、烹饪,又出谋献策,解粮食之忧,我今日请你。”

她将杯中酒一口干了,雪白的俏脸上立时浮现两朵红云,更增几分丽色,笑道:“般若汤已有七十多年,你尝尝看。”

卫铉知道般若汤是佛门对酒的隐语,该称谓通过雅化饮食禁忌,规避戒律中“不饮酒”的规定。与“水梭花”(鱼)、“钻篱菜”(鸡)等等隐语一脉相承,均是通过形象描述动物特征或饮食方式实现语义转换、偷换概念。

他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般若汤辛烈爽口、入喉火辣,英俊的面容也被酒气染得酡红。他震惊的发现,这酒竟然蒸馏高度酒,抬眸道:“这酒好烈。”

“此酒的制作方式源自汉朝。我小时候还亲眼看到酿造过程。”胡太后如数家珍的介绍道:“它是用甑锅蒸煮而成。甑锅和蒸饭的甑子类似,酒醅在锅里受热之后,于甑锅之中把酒之精华蒸成热气,再在甑锅上面的锅底冷却成酒,然后顺着甑锅里面的木槽流淌而出。”

“此等烈酒原来汉朝就有了?”卫铉有些傻眼,他还以为蒸馏高度酒是自己独创,原来小丑是自己?

“对。不过此酒太耗粮食,只有富贵人家酿得起,故而鲜有人知。世间最富贵的人家不是名门大族,而是寺庙庵堂。”胡太后像个好客主人一样,拿起酒壶为两人满上,又道:“佛寺资产丰饶、穷极宏丽。所在郡县,不可胜言。尼蓄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甚半。”

“时至今日,佛已是吸髓之蛭。”

卫铉深以为然的说道:“当今名门世家、达官贵人笃信佛法,他们一边对百姓、佃户、奴隶敲膏吸髓,一边大笔大笔捐赠,大肆扩建佛寺,以至于到处都是宏伟华丽寺庙、庵堂,而普通百姓为了躲避繁重的赋役,脱离苦海和战争,常常’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

“晋阳几座香火鼎盛的寺庙每到秋天,乡下收租武僧、寺奴多达千人,一座座大殿里的长明灯日夜不灭,由于寺庙占地太大、殿宇太多,僧人甚至在佛寺之中跑马点香。”

说起这个,卫铉来劲了,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我记得陛下平定大乘之乱后,颁布《禁私度僧令》,将度僧权从寺院收归朝廷所有,严格限制僧尼数量。规定上州度僧三百、中州两百、小州一百,地方官员必须精挑细选,不得滥竽充数,若选取品行不端的人剃度为僧,以违旨罪论处,刺史首要坐牢,太守、县令、纲僚节级连坐。”

“《禁私度僧令》的颁布,让我朝人丁大增,税收日益增加,国力日渐强盛。但不知陛下后来为何大兴佛寺?”

胡太后红唇翕动了下,终究叹了一口气,苦涩道:“你知道么?最先反对《禁私度僧令》的,并不是天下寺庙,而是笃信佛法的名门世家、达官贵人、文武百官,他们一个个仿佛都被挟持了。我也是身不由己,不得不尔。”

“不过你给了我很好的思路……”胡太后说到这里,话音一转:“你用国法清理不法僧尼,又用佛门戒律、教义令佛门无言以对。”

“你此举直指根本,比强硬禁止、直接摧毁高明了无数倍。我去年依法而为,司州境内波澜不兴。而虔诚的信徒认为佛门就该超然脱俗,框框条条对于僧人形同于无,故而信徒不仅没有对,反而大力支持。可他们却不知真正高僧万中无一。”

言罢,举杯道:“你为我解决一大难题,我敬你。”

不知不觉之间,已是几杯几肚,胡太后除了面色红润、美态动人,一点醉意都没有。

卫铉却不想喝了,委婉道:“七十年的般若汤有市无价,珍贵异常,美酒应当慢慢品尝,否则便是暴殄天物,今日不喝了。”

胡太后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又为卫铉添酒道:“七十年的般若汤算得了什么?便是百年般若汤也能让全城百姓喝上三年五载,十年后,还有。”

卫铉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

好家伙。这与全球喝了几十年,始终喝不完的82年拉菲有何区别?

他竖指而赞:“奸商!”

胡太后不以为忤,她觉得与卫铉相处,感到特别轻松、特别投缘。狡黠一笑道:“正所谓无奸不商、无商不奸。天下第一楼全靠宫廷御酒般若汤赚钱,若是做生意太老实,又没有七十年般若汤、百年般若汤支撑,我的天下第一楼早就垮了。”

见卫铉实在不想喝了,不再勉强。而是像朋友一样,与卫铉聊起了国家大事、古今杂谈、文韬武略、奇闻逸事。

胡太后谈吐非凡,每样都是说得头头是道,见闻之广博、学识之丰瞻,令人叹服。

卫铉也不是白混的,无论胡太后谈起什么,都能搭上话,而且时时吐出惊人之语。

两人乱七八糟的说了一阵子,胡太后说起了西北河州、凉州、敦煌镇近来屡屡受到吐谷浑侵犯。而后表示固步自封只会灭亡,应当打开国门走向西域以及更西之地,然后用异国知识、技艺促进自身发展。

吐谷浑居高临下,挽扼丝绸之路要道,北能进犯河州、凉州、敦煌镇,切断丝绸之路;东能进犯秦州和梁州。若是任其发展,迟早成为魏朝最大的心腹大患。

卫铉大为叹服,他知道史上的吐谷浑确实成为北周、隋朝的心腹大患。吐谷浑被杨广亲自率兵灭了之后,着实老实了几年,等到隋朝大乱,随即卷土重来。

及至唐朝建立,李靖平定吐谷浑,唐朝设郡县。可随后占领该地的吐蕃更加强大可怖。

胡太后作为一个当代人,能够主张开眼看世界、“师夷长以制夷”,预料吐谷浑必成心腹大患,实在了不起。

卫铉拾过话头,加以延伸。

胡太后也是听得津津有味,连连感慨道:“想不到遥远的西方也是如此精彩。我更想不到上古之巾帼英雄妇好竟率一万三千人远征数万里,歼灭来犯之敌;如此英雄人物,当为吾之楷模。”

经卫铉介绍,她知道妇好多次受命征战沙场,前后击败了北土方、南夷国、南巴方,以及鬼方等二十多个小国,为商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后又把来犯的什么“雅利安人”尽数抓来陪葬。

其功绩,史上罕见。

她恭敬的将一杯酒洒在地上:“敬古之英雄妇好。”

“古之英雄妇好。”

“……”

“陛下。”这时,一名侍卫入内来报:“河东王仆从多次前来打探,他们这次全部上来,死活不肯走,说是若不能见到河东王,就会闯入雅间。”

“陛下,我跟他们说。”卫铉起身出门。只见所有人都来了,人人手按刀柄的与禁卫对峙,就连徐月华也拿着一把匕首冲在前头。

“他们不让我们进来。郎主/主公没事吧。”看到卫铉平安无事,众人松了口气。

“我没事。”卫铉很是抱歉,他想了想,还是说道:“里面是陛下。陛下微服私访,不愿外人知晓,切勿乱说。”

“卑职/末将明白,我等告退。”众人明白了,他们在苏绰带领下,放心的行礼而退。

“你的仆从蛮忠诚的嘛。”回到雅间,胡太后笑着说道。

卫铉没说他们是上党行台中流砥柱,将错就错的说道:“若无他们,我纵有百条命,也不够叛军杀。”

“你作为一方要员,该有这么一支死士。说清楚便是了。”胡太后没有多想,向卫铉说道:“这儿没意思了,你随我去洛水走走,晚上我派人送你回家。”

卫铉还能如何?他也明白胡太后今日只想尽情玩耍,只想做一回自己。

他心下忽然一动,故作纠结的谈起了条件:“我可以陪陛下去洛水走走,不过我们点了很多美味佳肴,陛下今日得请客。”

胡太后呆了呆,随即没好气的说道:“我给你那么多钱,你缺这一顿饭钱么?”

卫铉于是一本正经的说道:“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

胡太后噗嗤一笑,她自然不会在意这点小钱,卫铉“市侩”的模样让她感到很有意思,兴致盎然的说道:“请就请。可是我有也一个条件,你今晚也要请我,这叫礼尚往来。”

卫铉故作大气的说道:“小事一桩。”

“那就就定了,若不能让我满意,我可不认。”胡太后笑容可掬对一名侍女交待几句,转而向卫铉说道:“此楼背后另有楼梯,我们从后面离开。”

卫铉像酒楼侍者那般躬身道:“尊敬的贵客,请。”

“东主请。”胡太后“趾高气昂”的一仰首,疾步离开雅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