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空手套白狼(1 / 1)
“儿戏!?可能吧。”
单英将手里抠出来的木屑扔到水里,回头看着关阳等人道:
“不止村民,那些头领也都变了。
之前喊着要等着臧渠帅杀回来的那些人,在得知了刘备的赋税政策后,也都熄了抵抗心思。呵呵,他们都想着,谁家给的租税低,就给谁缴税!”
单英说到这里,摇摇头呵呵笑着,最后看向张宇道:“张头领,让我随你等出海吧,这地方...俺虽然生长于此,现在却觉得太过陌生。”
“好说,海上逍遥,可比你这小地方畅快得多!”张宇没有拒绝,上前与之把臂闲谈起来。
另一边,关阳坐在木桶上,眼睛呆呆的望着这片他才战斗过的土地,一时不知道前路为何。
这一次的破袭,尽管杀伤了不少刘备军的兵卒,可关阳心中却没有多少畅快,因为他知道,那些死在他手上的,都不过是些二流部队,根本不是那支在战场上给了斥候营沉痛一击的精锐骑兵。
“关兄弟,想什么呢?”
忽地,耳畔响起了一个温和声音,关阳回头,正巧看到那个始终笑呵呵的杜掌柜。
“杜掌柜,我就是想着,这场仗的意义在哪?
本来,我等的到来,是为了那些惨死的小民复仇,是为了青州在刘备手下经受苦难的百姓,这是大义。
可而今,百姓自己都投降了,我等厮杀又有个什么意义?”
“关兄弟多虑了,怎会没有意义?
没有我等的搅乱,刘备会在前线停战?
没有我等的支援,这些百姓也不能将声势闹大。
你以为,百姓从刘备口中得到的那些允诺,是一次烧粮便能获取的?
这样的行动,青史之上还少了?可你看到哪一个皇帝向小民低了头?
是他刘备仁义,心怀仁慈不愿对小民动手?
当然不是!是臧霸等人在前线牵制,是我等在后方捣乱,是内部逐渐压不住的百姓怒火,逼迫此人做出的这样的选择。
这个世道,你不握紧刀子好好展示下武力,便没有上桌的资格。”
杜五一口气说了很多,也让关阳对此前发生的一切脉络都有了了解,眼睛重新亮了起来。
杜五见关阳重新振作,很是欣慰的拍拍对方肩膀道:“有个活计,正需要你这等精兵强将,干不干?”
“杜掌柜你,是何人?做的又是何等活计?”关阳没有立即作答,反而很惊疑的看了对方几眼。
杜五在腰间布袋里掏了很久,这才掏出一块黄铜色的腰牌,接着扔给了对面的关阳道:
“主公麾下黑衣卫,青州分部头领杜五。”
关阳一听黑衣卫的名号,当即便皱起了眉头,这不怪他,早在军中时,兵卒们就极为厌弃那些时刻准备着向上头打小报告的黑衣卫。
但而今的关阳一想到自己早就从军中脱离了出来,脸上便一阵释然,接着仔细观察了对面这位大腹便便的杜五,怎么也想不到,军中人人谈之色变的黑衣卫,会是个如此痴肥的中年人,这样的人,三五个上前都近不了他关阳的身。
杜五似乎早就习惯了对方的审视,大拇指点了下自己的胖脸哈哈道:
“不像?不像就对了,做探子,就是要泯然众人,你这样的,要是去做探子,第二天尸体就飘在渤海洋上了。”
“这....杜头领这是要拉我进黑衣卫?”
关阳没有接话,径直将腰牌递了回去,抱拳问道。
“正是!青州分部行动组组长,类比军中,相当于司马,手下有两百军额。”
杜五不做废话,这次从怀中掏出个小巧腰牌扔了过去:“这是你的腰牌,关兄弟意见如何?”
关阳扫视了眼附近隐隐将他们隔离的护卫,一把将腰牌握在手心。
“进!为何不进,正愁日子太过舒坦呢!”
“哈哈,关兄弟真是爽快人。”杜五见此暗暗松了口气,上前搂住对方哈哈笑道。
“杜大哥说的两百军额呢?在哪儿?”
辅一接下职务,关阳便关心起了手下军额之事。
杜五打个哈哈:“呵呵,这事嘛,青州分部初设,诸事未定,正是大展宏图之际。”
关阳白了对方一眼,径直怼这位上司道:
“也就是说,没人?那钱呢?给钱也行,某有些老兄弟刚刚退伍,颇有些不愿种地的。”
“呵呵,钱嘛,黑衣卫每年从财部支取的钱财都是有限的。青州初设,钱粮要等明年才有。”
关阳真觉得自己接下了个烫手山芋,脸上表情像是遭受诈骗一般,瞪大了眼睛盯住杜五道:
“要人没人,要钱没钱,你还要我办事,这不是为难人吗?那你说说,能给我什么?”
杜五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知道关阳上船了的他也不瞒着,直接摆明车马道:
“嘿嘿,别说老哥欺骗与你,青州这三五十人我都与你便是。至于物资,廖城码头上,有一我黑衣卫仓库,内里的武器不少。
除此外,就要看关兄弟的手段了。”
关阳深吸一口气,强压着给这老货一拳头的冲动,他评估着自己的家当,击杀公孙瓒为他挣来了两百金的赏金,这些钱财可都还在他的腰包里揣着呢。
想到这里,关阳愈加怀疑的看向面前的死胖子:“这厮莫不是看上了某的钱财?”
“关兄弟,我实话与你讲。
其实咱们黑衣卫从前,主要也就是干些收集消息,然后向后传递的活计,以隐蔽性为主。
可上个月,在蓟城左近,主公的眼皮子底下,一船火药竟然被人劫夺而走。
为此主公暴怒,将那片儿的黑衣卫清理个遍。
到了今日,便要求各地的黑衣卫要配备专门用于刺杀、侦察,反谍的行动组。”
杜五说起那些同僚的下场,都不由打个寒颤,听说大多人被发配到了鸟不拉屎的鬼地方。
听到杜五讲起这件事的缘由,关阳才稍稍放下忧虑,当即抬手道:
“罢了,说说此次行动,咱们要对付谁?刘备?这人可不好杀,本身武艺高强不说,身边的护卫都是好手。”
杜五听到关阳语气,知道此事定了:
“当然不是刘备,而是其他人。可能你还认识,乃是刘备手下的骑将,你等从前的同僚,廖化、周仓等黄巾军官。
特别是廖化,我等已经查明,此人正是上次让我等斥候营遭受重大损失的主要人物。”
听到廖化的名字,关阳眼中精光一闪,那些在辽东进修过的骑将,此人的名声最大,也是个最为好学的,常常在辽东军营中厮混。
只是,他如何也想不到,这人的好学,会给他们带来如此大的麻烦。
“廖化?呵,这活计我接下了。正巧某也有笔帐要与他算算。”
初平三年,九月下。
汉中郡,南郑。
“杀啊!”
成群的五斗米道教徒,以及身披汉军甲胄的益州兵卒呼喊着,涌入这座阻挡在他们眼前的城池。
一杆写有五斗米道的旗幡之下,一名身披道袍的中年道士脸色狂热的望着这一幕,手臂幅度很大的挥舞着:
“杀!杀进去,为老师君报仇!”
道袍中年人名为张修,原籍汉中,自小便在汉中、巴郡传播五斗米道,乃是当今为数不多的能与太平道相媲美的本土教派。
五斗米道,其本身杂糅了西南边疆本土的巫医系统以及中原的道家思想而形成的,一种有着西南特色的教派。
中平元年,汉中太守苏固上任,第一件事便是肃清境内的道门势力,为此张修一家遭到波及,上任师君死于官军之手,就此张修便与苏固结下了死仇。
“啊哈哈,捉到苏固了!”
很快,冲入南郑县城的五斗米道教徒便就传来好消息,他们在城中捉到了苏固的手下,拷讯得知了苏固的藏身之所,最终将这位对五斗米道犯下了累累血债的太守捉拿到手。
“苏固老贼,你也有今天!”
看着一脸颓然的苏固,张修心中满是快意,他快步上前,压根不顾身后的张鲁的急声劝阻,一把拔出身侧手下的腰间长刀,朝着跪地的苏固脖颈高高举起。
唰!
刀光闪过,一颗大好头颅落地,被朝廷正式任命的汉中太守就此死在了五斗米道师君张修手上。
“万岁!万岁!”
周围的五斗米道见到苏固身死,顿时爆发了极为猛烈的呼喊,声音响彻南郑城,让刚刚进城的益州兵马都感到了些微不安。
张鲁看看四周表情狂热的五斗米道教徒,心中回想起他们一路进军汉中的顺利,益州兵马说是武装游行也不为过。
沿途的五斗米道纷纷加入,守军将领中也不乏教徒,作为险隘的米仓山竟然没有丝毫阻碍他们的进军脚步。
而在南郑的攻城战中同样如此,五斗米道教徒对师君张修的遵从,以及那些作为主力的巴郡賨人武装战力,都让张鲁看的眼热。
“张兄,何必如此?此人活着比死了有用。”
“哼,此人对我五斗米道犯下诸多罪行,不死难以服众,他不死,汉中就拿不下来!”
张修在杀了苏固之后,心绪很快冷静下来,他用脚踢了一下地上的残尸,对张鲁别有意味道。
张鲁看着张修的眼神,很快领会到了对方意思,杀了苏固,今日进攻南郑的賨人,以及汉中的五斗米道教徒就都没有了退路,除非彻底占领汉中,否则,面对朝廷的天威,他们绝无幸理!
不待张鲁继续说话,张修继续向着本地的大小祭酒下令:
“传我命令,凡我道教徒,皆执起刀兵,共抗官军,即日起,封锁斜谷,绝不可让朝廷兵马入境!”
就在张修对着手下分配各地的大小祭酒任务时,一名小头目快上前,给张修奉上一个盒子。
“师君,有一伙来自邺城的使者求见,这是他们的礼物。”
盒子上有份书信,张修先拆开信封阅读起来,很快便知晓了对方到此的目的,是为了破解内里的药物配方,言称有千金相赠。
除此之外,里面还写了其他人破解出的成分,主要便是硫磺与木炭两种。
张修看到这里,心中好奇的打开木盒,手指沾了点黑色颗粒入嘴里,顿时惊咦一声。
“咦?有些意思啊!纸上说此物暴烈,可我怎么尝着一股寒意?”
汉中、巴郡的五斗米道中不乏擅长黄白之术的道士,隐居山中追求修仙的高人,张修就知道好几个,对于炼丹他也有所涉猎。
故而刚一上手,他便觉得眼前的药物,不大像草本制品,反而极像金石所制。
“去老君洞,将此物交予叔父,看他有何收获。”
想到这里,他当即合上盒盖,将之交予手下,向其吩咐道。
初平三年,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以张修为别部司马,合兵掩杀汉中太守苏固,断绝斜谷阁,杀害汉使。
幽州,蓟城。
随着秋收到来,幽州民间激烈的斗争渐渐趋于平和,这两股势力在第一时间没有消灭对方后,便随着时间流逝,开始互相磨合起来。
就在公孙度打算给这场斗争再加一把火时,他收到了来自草原的书信。
书信是由一支胡商带入关中的,其人声称是为中部鲜卑大人代劳。
“柯比能?”
公孙度拆开信函,却发现内里的文字却相当熟悉,这字迹,对于经常与徐荣保持通讯的公孙度来说并不陌生。
“子兴到了鲜卑?”
公孙度惊咦一声,接着看下去,很快便了解到了他们一行的遭遇。
自长安动乱,徐荣等人趁乱逃出之后,便日夜兼程逃向东北方,却不料在河东郡遭遇了气势汹汹西行的白波军,徐荣为了避其锋芒,选择了北上草原。
伪装成商队的他们生意做的相当顺利,沿途随意带的中原商品都在草原换成了牛羊马匹,正当徐荣深感自己也有商业天赋之际,他们撞上了自幽州撤离的柯比能大军。
柯比能手下的汉人颇多,其中不乏有庙堂中人,当即便有人向柯比能禀报了徐荣所在。
随后,柯比能自然果断将徐荣扣留,他倒也没有非要将徐荣收为己用的念头,反而得知了徐荣乃是公孙度好友的消息后,当即对徐荣待为上宾,且明确向其表达了想要借此与公孙度搭上线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