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行动(1 / 1)

加入書籤

“或许,纸票的发行,其基础不仅仅是主公控制区域对资产定价。它的边界,不同于国家疆域,其是可以随着商业贸易而进行扩张的“

王烈沉默着,思索着商徒动作给纸票增量带来的利好消息背后的底层逻辑。

“与其说是商徒们用黄金为纸票增发托了底。不如说,商徒们通过兑换纸票-军事战力的转化,来对外部优良资产的占有,从而扩张了纸票边界。”

王烈越想,脑子就越发兴奋:

“远不止于此,此次虽然是对半岛上的蕞尔小国动兵,可这种占有资产的代价算是比较大的。

反观其他,如东洋公司对海外岛屿占领,码头建设,以及航线开拓产生的增量资产,从前都未曾计算在内。

如此想来的话,今后只要有新的市场,新的土地开拓,纸票便能随之增发。

盖因在我等未曾抵达时,当地的资产、资源因为货币紧缺或者政治体制的原因无法被定价。

而随着纸票的蔓延,当地资产资源的资本化,产生的巨量收益,便能被幕府治下的钱庄所攫取。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新的市场被我等所控制占有。否则,这些收益便会被当地政权、组织所占有。”

这一刻,王烈想到了很多,他忽的回忆起公孙度曾经对他说的话:

“这世界上本无所谓钱,无所谓价格,人来了,就有了钱,有了价格。”

想起天下那广阔的蛮荒之地,想起它们本身蕴含的巨大财富,王烈顿时浑身一颤,眼冒绿光望向四周,心中战意满满。

“战争!更多的战争!扩张!无尽的扩张!”

作为一个儒家士人,王烈本不应该有如此剧烈的好战情绪的。

可刚刚那一刻,传统儒家出身的他,第一次将利国利民、增强国力,与发动战争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他觉得自己心中的念头,远比先辈们提出的什么大复仇理论更加先进。

这一次,战事不仅仅是属于王者的耻辱复仇,而是关系到整体国民利益福祉,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实力壮大,关系到政权稳定社会安定的未来前景。

“来人,准备车架,我要去见主公!”

王烈想到这里,当即一边大声招呼手下安排马车,一边暗自打定主意要向公孙度谏言,加强纸票扩展与军事征服二者的联系,必须保证纸票在征服区域的强势地位。

.....

马韩,日华国。

“报,大王!辰王与百济联军已经攻破汉江防线。而今正在搭建浮桥,马上就要进攻我国本土了!”

“果真!?”

听着手下的急声禀报,莫离倏地站起身,连带着面前的杯盘一齐翻倒在地,发出一连串的破碎声响。

“千真万确,金将军传信,敌人人数实在太多,而且其中还有不少甲士精锐,若非有我国精锐甲士死命断后,此战我国损失将会更大!”

手下低头,看着蔓延到眼前的酒液,舔舔嘴唇恭敬回禀道。

“该死!肖古,还有那个伪王,真是欺人太甚!”

莫离指尖陷入肉掌,咬牙怒骂着,他如何也想不到,马韩日华国、辰王、百济国三方鼎立的格局,会突然出现而今的变局。

辰王与百济国极为默契的联手,丝毫不给他反应的机会就向日华国出手。

莫离心中清楚,而今半岛弥漫着一股驱逐外部势力的气氛,他此前并未放在心上,毕竟汉人的强大,不仅仅在于那些敢于攻伐小国的商贾,更在于他们背后的强大汉庭。

托庇于这样的庞然大物背后,莫离自认为万无一失的,谁知立刻便被人打脸。

“他们,怎么敢的?”

莫离藏在袖子里的手紧紧握着,眼睛里满是不解,在他看来,辰王与百济国的做法,无异于自寻死路。

“除非!彼辈背后有人作出了允诺,亦或者,彼辈不得不如此!“

思索片刻,莫离眼神一动,转身翻看自己近日收到的情报,很快便就寻到了一封关于高句丽——辰韩冲突的情报,情报内容模糊不清,可其却代表着本应与北边冤家相爱相杀的高伊夷模而今将獠牙转向了南方。

想到这里,顾不得前线战事的莫离赶紧招呼手下:

“快!派人去江华岛,联系上国使者!彼辈狼子野心,此次攻杀我国,其真实目的怕是冲着上国去的。

此事背后,必定有高句丽的参与!”

当日下午,前去传信的使者还未抵达江华岛,来自汉商的使者便就抵达了日华国王宫。

来人是胡器,几年前还是个布衣商贾的他,而今身着锦袍,头戴金冠,迈着四方步踏入王宫,对两侧的兵卒护卫、王国官吏视而不见,一副上国大人的做派。

肩负着此战联络重任的胡器眼睛凝视着莫离,似乎想要看清楚其人真实想法一般,就在莫离有些不耐烦,脸上闪过恼怒,正欲发问时。

胡器莞尔一笑,对着其人恭敬作揖道:

“见过国主。

胡某此行,受主公之托,传信于国主。

鉴于近日三韩之地爆发的动乱,以及部分国家对我汉人的恶意。

幕府上下震怒,决意出兵惩治其国。”

“真的?上国愿意出兵?使君愿意出兵,真的太好了!”

听到胡器所言,莫离顾不得此人表现出来的无礼行径,站起身来惊喜道。

“当然,胡某此行,正是前来与国主商议联军事宜的。”

胡器微微一笑,知道莫离心中所求的他继续道:

“还有一事,使君托我问国主,国主是否有意统一马韩?此战过后,辰王、百济国,当无存在之必要。”

“当然愿意!”

莫离在心中狂呼,面上却很是平静的看向胡器,他知道背后肯定还有条件。

“使君需要在下做些什么?日华国地小民穷,怕是没有多少使君能看上眼的。”

胡器显然不信莫离的谦逊之言,通过商社的消息渠道,他可是很清楚这位莫离国主在这些年与辽东的商业贸易中攫取了多少利益。

虽然看似日华国是马韩之中被汉商渗透最严重的国度,其国内应当是破败不堪才对。

可实际上,对于本就处于原始经济的日华国来说,汉商的到来,更多的是利好驱动。

良好的农具器械,快捷先进的采伐资源手段,虽然加大了汉商对当地的剥削力度,可另一方面,剥削过后的剩余价值漏到日华国的贵族官僚手中的,仍旧是很大一笔财富。

胡器看向莫离,径直道:

“呵呵,使君希望国主下发命令,动员全国百姓参战,此战参战人数越多越好!最好一战定乾坤!”

莫离闻言,一时愣住,深深看了对方一眼,知道这便是赌国运了,动员全体百姓,是极为耗费国力的一个手段,不到万不得已,万不能动用。

但紧接着莫离便露出苦笑:

“可,现在不就是危急存亡之刻吗?若无汉人支援,小小日华国,绝不能抵挡两大国的联合进攻的。”

踏踏!

莫离沉默着,缓缓从座位上起身,走到胡器的跟前,继而深深一礼道:

“小臣愿遵使君之命,还望上国怜惜,护我日华社稷。”

“有魄力!”

注视着莫离全程举动的胡器暗自感慨着,上前一把扶住对方还未拜下去的身子,凑近莫离耳朵道:

“使君让我转告国主,此次君若襄助,可保莫氏今后在三韩富贵不绝!”

轰!

莫离猛地抬头,眼神中满是惊喜,公孙度的保证,可比汉朝官吏的许诺要靠谱多了。

他也知道而今汉地的势力纷争,已经在中原大战中展示过实力的公孙度,是极有可能成为新的天下之主的,得到此人的允诺,其价值无可估量!

莫离的眼睛瞬间密布泪水,激动的向胡器保证:

“请使者转达,莫氏子弟,永为公孙家之臣!”

胡器笑眯眯的,明明年纪很小,却老气横秋的拍拍面前的国主:

“你做的一切,使君都看在眼中。”

“多谢上使!多谢上使!”

莫离一副极为感激的表情,连声感谢,可转过头的他脸上迅速恢复平静,心中的算盘打得飞快:

“呵呵,中原王朝,目光向来专注于中原北地。只要与公孙家打好关系,这三韩半岛,到头来,还不是他们莫氏子孙的?”

......

汉江防线,联军大营内。

大群的衣着破烂的三韩百姓举着简陋兵器,呼喊着将日华国设立的防线淹没。

望着敌人从容退后的断后甲兵,肖古撇撇嘴,有些不甘心的挥舞马鞭:

“该死,还是让他们逃了!莫离是如何能有这般多的甲兵?”

“将军勿忧,有甲兵又如何?终究人数稀少,敌不过我等十万大军。此次战事,必然要攻灭莫离这个三韩叛徒不可!”

旁边衣着华贵的辰王倒是很惬意,一点不为将来的战事担心,反而耐心安慰肖古起来。

“哼!”

肖古闻言,冷哼一声,一拉马缰转身离开,并不愿意多与辰王交流。

这个从前的傀儡君主,在此次三韩乱战中,及时的把握住了权力,让肖古心中百济国一统三韩的计划成为泡影。

更让肖古不爽的是,辰王主动引狼入室,拉拢北边的高句丽军队,引强大的高句丽军队南下,逼得野心勃勃的肖古不得不在现实面前妥协,与辰王组成了联军来讨伐莫离。

对于这种受制于人的现状,肖古心中是极为抗拒的,若无汉人威胁在前,高句丽大军在侧,他是绝不会主动出兵的。

“哼!任你狼子野心,在巨大的实力差距面前,终究要向我低头!”

辰王看着肖古转身的背影,心中冷笑一声,接着策马向着战场一侧的高句丽使者而去。

薛文策马在战场上,仔细勘察着各处,心底评估着这场小国战事的走向。

“见过使者大人!”

忽然,耳畔传来一个熟悉且谄媚的声音,薛文转头,就见到辰王那张胖乎乎的脸。

他淡淡一笑,心中其实有些古怪,不懂为什么这些小国喜欢称汉官为大人,赶忙侧身避开,摆摆手道:

“辰王折煞小臣了,还请免礼!”

“使者大人,我等如此兴师动众的攻伐日华国,就不怕汉人动怒,向我发难吗?”

辰王虽然在肖古等人表现的很是自信,可身为辰王,他可是读过史书,知道汉地的强大实力的。

薛文看到辰王到来,当即收敛了脸上神色,很是珍重的聆听起来,貌似很是敬重眼前之人。

其中的原因很简单,辰王此人,亦或者辰王这个身份,在高句丽的全盘计划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韩之地政权结构很是奇怪,其中混杂了本地土著,秦汉的中原流民,以及东北的流亡部族。

而辰王,作为三韩名义上的共主,却只有马韩少数之地的控制权,弁韩、辰韩不过是打了个辰王的幌子自行其是罢了。

但归根结底,辰王的合法性就在那里,薛文以及高伊夷模之所以愿意表面上配合辰王,就是想要通过控制辰王,来以最小代价达到掌控三韩之地的目的。

“呵呵,辰王不必在意汉人是否反制。而今汉地正是纷乱之际,天子西迁,诸侯相争。唯一有实力有借口出动兵力的诸侯只有公孙度一人。

然而,此人也身处险境。

不瞒辰王,其实早在开战之前,我等便接到中原诸侯的承诺,彼辈会在今年向公孙度的势力开战,届时中原大战,公孙度如何能腾出兵力前往我三韩之地?

再说,我等不过是杀些汉地商贾、伙计罢了,一帮贱民,如何能招来汉军?

饶是前汉孝武皇帝那般霸道,也不曾为此动怒!”

薛文此刻就如许多汉人士子一般,温和且博学,用腰间环首刀做笔,在地上勾画出北地的地形地理,重点在三韩与中原之间划了一道:

“更何况,两地相隔数千里,以他公孙度一诸侯,如何能反制我等?

只要我等扫灭三韩境内的汉商汉人,就能将汉人势力彻底清除出去,再造韩人社稷!”

薛文侃侃而谈,从中原局势说到士族的联合牵制,从公孙度势力说到周遭诸侯,从地理说到兵法。

总之,他从各个层面上向辰王保证了此次作战的安全性,从而安抚住辰王那颗不安的心。

听着如此有条理的分析,辰王就像看到天人一般,崇拜的看着薛文,接着惊喜的揖拜到底:

“使者真是大才,此次只要夺回我马韩疆域,扫清不平,小臣必定世代臣服高句丽!”

“呵呵,辰王言重了...”

薛文连连摆手,似乎很不好意思,可他眼睛深处却满是寒意。

“呵!还想要马韩社稷?真以为我高句丽出兵是为了你辰王着想?

尔也是读过中原诗书,可怜却不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

另一边,巡视战场的肖古发现一伙兵卒押着几个汉人打扮的俘虏路过,那些俘虏低着头,头破血流,看着很是狼狈。

“国主,是汉人!他们都是本地日华国雇佣的汉人管事,据说专门管理那些庄园的!”

手下靠近,向着肖古轻声禀报着。

“管事?”

肖古轻咦一声,蹙眉想起此前所见的那些铁制农具,以及由金属构件组成的精良器械。

“将这些人押...”

意思到这些管事不简单的他正要将这些俘虏收押,谁知身后传来一个愤慨声音:

“杀了!将这些汉人立刻杀了!”

辰王喘着粗气,刚刚经过薛文洗脑的他,此刻根本不把那些远在天边的汉人放在眼里。

那阵没来由的恐惧消散过后,紧接着的便是无尽的羞恼,正好看见几个汉人俘虏的他,当即决定拿这些人泄愤。

几个押送的小兵愣在当场,随后将目光投向肖古。

知道这些兵卒从属的辰王不待肖古下令,拔出腰间宝剑,快步上前,面对几个被捆缚住手脚的汉人管事,辰王一脸快意,挥剑便刺。

“不要,不要杀我....”

“饶命啊!饶...呃....”

“尔等蛮夷,找死.....尔等,皆不得好死!”

几个汉人管事挣扎着,呼喊着,求饶着,眼看毫无作用,最后只能瞪着死不瞑目的眼睛,临死前发出一声声诅咒。

辰王的剑术明显不佳,泵出的鲜血淋在他的脸上,衣服上,沾染了满身的血腥味。

但正是这股血腥味,让辰王再度感受到了掌控他人生死的畅快滋味。

他仰头高呼一声:

“哈哈,就该这样!”

杀完人之后的他,忽然有种解脱之感,想起马韩国发生的种种背后起因,皆是源于汉人海盗的一次偷袭,怒气占据理智的他朝着四周观望的三韩兵卒高呼道:

“杀!杀光这些恶徒!传我命令,汉人就是仇寇,韩人皆可杀之!”

“杀!杀!”

辰王的一通慷慨激昂的话语,在战场上顿时引起一阵接一阵的欢呼。

“该死!”

看着自己部伍都随着辰王的煽动一起欢呼,肖古眉头深深皱起,暗骂一声后,他低头看着地上几个死不瞑目的汉人管事,接着抬头看向前方的日华国境,心中猛地涌出几分不安来。

......

江华岛上,闲置多时的汉军营垒再度被兵卒以及军资填满,东洋公司护卫队,汉人海商以及船队水手们拥挤在这座小岛之上,为即将到来的战事摩拳擦掌。

“根据可靠情报,三韩之地的暴乱起源于高伊夷模的阴谋,也就是说,我等此战的目标又多了一位,那便是居于半岛北边的南高句丽!”

主持会议的徐荣在摊开的地图上一点,向在场的手下讲述着最新情报。

听到还有大敌,在场众人神色却没有多少改变,似乎对此早有预料,各自都很镇静,微微颔首着倾听。

徐荣对众人表现的自信很满意,接着点向地图道:

“所以,整个战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示敌以弱!.....

第二,乘胜追击....

第二阶段的重点在此地,古离【今铁原】,占领此城,便能卡住高句丽军队的撤退路线,将高伊夷模国中精锐尽数留在三韩.....”

数日之后,汉江北岸。

三韩联军在击破了滞留南岸的日华国军队之后,迅速进军北岸,却发现了一个尴尬情况,北岸本就多山,根本容纳不了如此多的军队展开。

而日华国为了迟滞三韩联军的进犯,更是发动民众,举起锄镐,将北岸的道路挖断,桥梁摧毁,极大的延缓了三韩联军的进军速度。

“不妙啊!进军如此缓慢,这仗要打到什么时候?而且莫离发了狠,根本不留下一粒粮食,后勤全靠后方转运,这仗,耗费太大了!”

最先感受到不对劲的肖古开始在集议上抱怨,此战他本就不情不愿,加上收获变少,出兵有些得不偿失,自然升起了畏缩之心。

“国主勿忧,我王已经传信,高句丽大军已经南下,现今已经占领古离,日华国已经被南北包围。彼辈弹丸之地,而今不过是穷途末路的垂死挣扎罢了,此战过后,日华国之土,也有国主的份!”

作为联军撮合者的薛文赶紧出来劝解,并且还摆出了高伊夷模的大旗用作威胁,最后以日华国领土作为好处,这才换来肖古的罢休。

见肖古服软,薛文看看在场的三韩贵族,知道而今到了关键时刻,当即起身道:

“肖古国主说得也是,而今这般迟缓也不是办法!日华国小民乏,而今差的不过是临门一脚罢了。我等不若急速进军,推进到日华国都城下,届时其国境内贵族必将大乱,顽抗势力必将瓦解!”

“使者说得不错!正当如此!”

辰王第一个站出来呼应,抚掌赞同薛文的意见。

“当是如此,我等十万大军,其实有些多了,在我看来,集合其中一半精锐突进便可攻灭日华.....”

其他人也对绵延良久的战事感到厌烦,当即纷纷出言赞同。

翌日,三韩联军在转换战略过后,当即轻装上阵,集合精锐迅速进军,将正在组织民众开挖工事的日华国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不到十日,便就打到了日华国国都城下。

日华国国都,经过加高加厚的城墙对面,满是三韩联军的大旗,联军围绕国都驻扎的大营绵延数里,几乎要将整个原野填满。

“这....这来了多少人啊!?”

莫离光看着城下的那些军兵,就吓得腿肚子软,此刻的他真的后悔选择了汉人阵营,连日里传来的就没有好消息。

先是前线抵抗联军的金将军溃败,带着数百残兵奔回国都。

继而是作为北方重镇的古离出现了高句丽军队身影,还不待探查后续,古离便与他失去了联系。

最后是被他寄以厚望的汉国援军,人数竟然不满万?面对城下的密密麻麻的三韩联军,莫离欲哭无泪:

这还怎么打?!

“国主勿忧,联军虽众,可毕竟是临时拼凑,矛盾重重,并不难对付!”

胡器作为使者,此刻站在城墙上,心中也是惴惴,他有种预感,今日与莫离登上城头,若不能给出好消息,这位走上绝路的国主,极有可能将他推下城去来与他陪葬。

好在胡器已经得知了汉军抵达的消息,此刻在外表露的信心十足,根据收到的信息对莫离拍胸脯道:

“彼辈绝想不到国主已经对国都做了升级,这才盘桓城下,准备着制造器械....

这,已然给予了我等战机!”

正筹谋着如何教训胡器的莫离闻言,当即放松下来,赶紧追问道:

“战机在何处?”

胡器不假思索吐出两个字:“夜袭!”

莫离闻言并无多少兴奋,当即皱眉反驳道:“夜袭?不妥吧,夜战向来最难....”

胡器似乎早就料到了莫离的反应,抬手阻止了对方言语,摆摆手道:

“不,国主想差了。

不用你部夜袭,徐将军已经抵达左近,由汉军夜袭,日华国军只需在城外节点驻守,消灭逃散残敌便可!”

莫离被胡器表现出的狂妄以及自信惊讶到了,汉军人数不到一万,敌军却有数倍之数,还想着战而胜之,简直天方夜谭!

但他还能做什么呢?已经将宝压在汉人阵营的他毫无选择,只得恭敬下拜:

“一切拜托上国大军了!”

夜里,三韩联军的营地篝火星星点点,而在火焰的周围散布着神色轻松的联军士兵。

三韩联军的心态十分放松,路上除了一开始的受到点阻碍,后续日华国的反抗意志并不强烈,联军更多时候,不过是连续行军而已。

他们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吃着从日华国乡野间抢掠的粮食,高声谈笑着今日强暴的妇人如何美貌,抢夺的器物如何精美。

因为联军的成分复杂,故而营地间各自用着沟渠、车架、木栅栏隔开,形成了多个营区。

而在属于百济国的营区内,兵卒的警戒力度最高,箭塔上时刻有人眺望,营地外的篝火也是最多。

噗!

一块草皮被缓缓掀开,爬出一个浑身扎满杂草的人影,人影举起手里的望远镜朝着营地眺望片刻,最后挪动身子,换了好几个位置继续观察。

后方汉军的临时营地,一间临时营房中,关阳举着盏油灯,向着手下讲述任务详情:

“就是这里了,根据拷讯,此地为百济国的营地,百济国实力最强,也是联军的战力中坚。

其国主肖古也最为谨慎,这一路上无论行军还是扎营都相当小心。”

“不过,蛮夷毕竟是蛮夷,营地布置没有章法,还是有许多破绽。

这里,还有这里,都是防御的缺口。”

关阳点出的都是因为地形,或者原有建筑导致的防御漏洞,从眼光毒辣上,便能看出他的不凡来。

在场其他人并无疑问,各自颔首,等着关阳的后续命令。

“这里,就是肖古的大帐。护卫皆是其国中好手。

附近营房驻扎有精锐甲兵数百,箭塔五座,外设有鹿角,木栅。

一旦有警,便可立即坚守,随后召集外围的百济国军围杀。”

关阳说了很多困难,可眼前的士兵却都很平静,似乎并不将此看在眼中。

见此关阳一笑:

“但这些,想必都难不倒你们!.....所以,我将目标分作了三股,三队同时行动,失败便利用火药撤退,成功便静默撤离。

此次斩首,是为大军后续攻击战斗创造条件,诸位务必小心行事.....切勿坏了大局!”

“诺!”

几个小队长闻言,皆面色严肃的沉声抱拳应道。

时间来到凌晨,黎明前的一个时辰。

天色暗沉沉的,就连虫鸣声音都小了许多,夜里一直保持守御力度的联军兵卒终于感受到了疲累,在巡视之时都不由连打哈欠。

沙沙!

营地外的草皮上,有着小团阴影缓慢挪动着靠近。

几个身穿伪装色甲衣的兵卒弓着身子,在巡逻兵卒的视野死角,快速穿行着,如入无人之境。

而在队伍的末端,庞义喘着粗气,白烟自鼻孔窜出,他怀抱着几个铁疙瘩,小心且迅速将之布置在小队的撤退路线上。

“一根,两根,三根....”

光线不足,庞义完全凭着感觉捋着引线,已经重复千万遍的动作,让他心中其实没有多少紧张感,以至于他有暇瞄了一眼前方急行的小队队员。

很快,布置好火药武器的他卧倒在临时扒出来的土坑当中,将一张草绿色的薄毯盖在身上以作遮掩。

箭塔之上,有些睁不开眼的弓手靠在立柱上打着盹,忽地听到身后木板发出一声轻响。

“咻!”

制造精良的精钢弩矢动静很小,弓手只来得及睁开眼睛,就感觉自个身子一空,力气飞速消散。

弓手的身子向后倾倒,随后便被一双大手扶住,来人身穿着同样的服饰,朝着下方潜藏弩手举起拇指,示意安稳后,拿起弓手的武器继续警戒起来。

几个黑影匍匐着靠近大帐守卫,在精锐弩手的掩护下逼近。

哧!

一手捂住口鼻,一手握住匕首刺入咽喉,守卫挣扎着无力的垂下头颅。

沉睡中的肖古梦见自己打败了辰王,取代了马韩,真正统一了三韩之地,成为了后世百济国的开国老祖,享有无尽的荣耀与权力。

但很快,梦境便急转直下,繁荣的国家被一伙汉人打扮的强人闯入,那些人强壮无比,轻而易举的击破了他的大军,来人捏着他的衣领,威吓道:

“开门,自由贸易!”

“什么贸易?”

肖古猛地惊醒,自语一声为梦中的奇怪展开感到不解。

但他很快便来不及为梦境烦恼了,因为他感受到了来自脖颈间的冰凉。

“你们....”

哧!

布谷!布谷!

假寐的庞义听到了信号,耳畔一片静谧,那代表着行动顺利。

松了一口气的他缓缓站起身,掏出火折子,预备着任何不测。

沙沙!

前方传来一阵草叶摩擦的动静,庞义转过头,立刻见到了刚刚出发的队员。

此刻天色微亮,营地间弥漫着一层薄雾,队长打着手势:

“一切顺利。你断后,等候信号点火!”

另一边的辰王营地中,薛文失眠了,明明即将攻破日华国,将要完成统一三韩之地的伟业,可他却心中惴惴,始终有种大难临头之感。

这种感觉他从前有过,那便是家族被公孙度屠灭之前,当时他以为是心情不好,所以打算与友人打猎散心,不想就此躲过了杀身之祸。

“不对劲!我漏了什么?公孙度?不可能!

此地有数万大军,公孙度从哪里变出来上万的远征军?他不要幽州了?他不怕被袁绍偷袭?

日华国的莫离?不可能,小国寡民,能出一个英杰就不错了,彼辈能够有何翻盘之策?”

营帐的灯火彻夜不灭,一双黑眼圈的薛文来回走动着,嘴里念念有词。

砰!

忽然,一声轻响自帐外传来。

“谁?”

惊弓之鸟的薛文一惊,握紧了刀柄向帐外发问。

“无事,兵器掉了!”

回应他的是马韩言语,这让薛文松了口气,可对方回答问题的语气却又让他警觉起来。

马韩人对待薛文的态度异常恭敬,且这些人喜欢用大人来称呼自己,刚才的卫兵明显不同。

“来人!”

想到这里,薛文握紧了刀柄,稍稍远离了帐门,朝着外边大声招呼着。

“哎!”

一声明显的叹息声传来,接着便是干脆利落的命令:

“动手!”

让薛文诧异的是,声音不是来自帐门,而是他的身后!

一把环首刀劈开大帐,明亮的大帐被生生破开,内里的光线顿时泄出。

薛文转头,看着眼前的巨大豁口,惊讶的合不拢嘴,因为他根本没有见到前来刺杀的武士。

咻咻!

两根弩矢飞速贴近,一根咽喉,一根心脏。

“呃...呃...”

电光火石间,薛文瞪大了眼睛向后翻倒,临死时他的眼中还满是惊恐,因为来者的每一步都在他的预料之外,且对方行动相当果决,这足以说明对方的精锐程度。

更让薛文死不瞑目的是,对方下令之时用的是汉语。

光线暗淡中,薛文想要大喊,却压根发不出声,嘴唇蠕动着,发出几声微弱的呢喃:“公孙...度...!”

踏踏!

轻盈的脚步声传来,一名衣着怪异的甲士入内,靠近薛文后,手里的匕首朝着咽喉心脏各补了一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