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迷航(1 / 1)
没有人被胡器言语所透露出的残酷所震惊,众人脸色平静,坦然接受了以外族人的血肉为代价来开发海岛的计划。
胡器眼见着众人表情,意识到了这些人已经起了贪婪之心,当即继续加码道:
“诸位,更为关键的是,这座岛屿还可种植甘柘。大家可曾注意到,沓氏交易市场上的石蜜交易量逐渐增多吗?据在下所知,梁荣等南方海商,已经率先在海岛南端种植起了柘,并且就地加工做成石蜜贩往辽地售卖,获利数十倍之多!”
“什么?这岛产石蜜?”
此言一出,刚才还对夷洲岛兴致缺缺的众商贾们顿时来了精神,北地从来都少甜食,尽管蜂蜜可以充当甜食先锋,可其昂贵的价格也让人却步。
石蜜可以说是在场之人为数不多可以日常补充的甜味食物了,这种从前都是由南方商贾辛苦转运到北方的产品,第一次显露在了众人眼前。
没有养蜂收蜜的高成本高技术,石蜜原来只是一种作物产品,相比较其产品价格,其种植、生产的成本极低,再加上甜食对广阔北地人的吸引力,这种具有极大市场潜力的作物,当即吸引了每一个人的目光。
“对!就是石蜜!柘并非只存于楚地,交州亦产。原先因为海路遥远,使得石蜜价格居高不下,而今只需要在夷洲岛建立种植园,配上我辽东器械,石蜜产量将远超从前!这会产生多大的财富!”
“我赞同胡掌柜的计划,夷洲岛开发之事,我汪家入了!”
“我也赞同!黄家也入一股!”
“还有我.....”
随着石蜜之事传出,摇摆不定的众人当即下定了决心,打算参与到石蜜生产这项暴利产业当中去。
商贾们之所以参加今日这样的集会,除了联合推进工坊发展之外,便是想要将因为工坊生产而积累的巨大财富花费出去,此刻的他们,最不缺的就是物资与钱财。
“唔,似乎可行.....”
一直旁观的公孙继眼见着众人表态,他轻轻揉搓着下巴,眼睛盯着胡器展开的巨大海图,在夷洲岛的位置停留良久。
这座海岛除了胡器所言的经济价值外,在公孙继的眼中,其还具有威胁扬州侧翼的战略价值,尽管而今的航海技术达不到让大军横渡的程度,可若是有了这么一座外海补给地,将来公孙度若对扬州进行攻略,便有了额外底气。
可以说夷洲岛的开发具有极大的战略价值。
他的目光随后看向海图上的航线线条,富有探险精神的船主们已经探索出了一条从辽东出发,经耽罗岛直达夷洲岛,再继续南下直达交州的航线。
公孙度在此也会感叹世事变幻莫测,一心想要让船主们走向外海探索世界的他绝对想不到,船主们横渡大海的首要原因竟然是沿海盗匪的威胁远远大过了横渡大海的风险,加上有了船主协会之间的协调,这条南北海商共同开发出的航线这才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思索片刻,公孙继对胡器的计划表示认可:
“开发夷洲岛的计划某会禀报给家主,州府应会对此加以支持,至少,将来若是对南方用兵,将优先采购尔等物资。只是,诸位莫要忘了,各家商号每年交给州府的份额!”
公孙度大力支持商贾不是没有原因的,州府惯例的对各家成规模的商号进行二八抽成,这也相当于一种隐形的保护费。商贾以自身的利润分成换取州府这种政治实体的政策、军事上的支持。
“诺!”
听到公孙继的嘱托,刚刚还热情万分的商贾们立即收束了神态,极为恭敬的拱手称诺!
这项政策不是没有引起商贾的争议反弹,可在陈江、王烈等人的辣手整治下,那些敢于在由前商贾、数学家组成的审计队伍面前耍花招的商号无一不是面临大面额的罚款,以及连带而来的政治打击。
即便如此,想要逃脱税款的商号仍旧不绝,只要利益足够,永远少不了送死之人。
但今年不同,商贾们对州府格外恭敬,因为从来都对商贾漠视的州府,竟然因为东洋公司这种商业组织的求助而亲自下场,令人振奋的胜利不仅让辽地汉人提气,还让本就支持公孙度的商贾们对其更加敬服!
当然,其他的因素也颇多,此时的商贾远没有后世那般有底气,本身在士人压迫下挺不直腰杆的他们对州府这种硬性分成并不反对,更有甚者,放着真金白银不要,想要以全额收益上缴换取政治上的进阶。
待众人整齐领命后,公孙继欣然颔首,当前的集会并不是商贾的独角戏,其中也有属于他的政治任务,想到此处,他接着说道:
“民以食为天,我北地的粮食除了要从外地输入外,最主要的还是立足自身!据统计,今年渤海的渔业产量翻了两倍,捕捞的鱼虾为冀州的救灾安置立下了汗马功劳!
州府决定大力鼓励发展捕捞业,开发大型捕捞船,设立海产品加工厂,开发鱼虾罐头,咸鱼干等农业产品.....”
随着公孙继的开口,有仆役上前,将他所带来的计划书分发给在场众人,上边列有一大串计划所需的项目,涉及的物资钱财都是天量,绝非公孙度这种地方势力可单独完成的。
这种带着命令性质的渔业开发计划,虽然不如胡器口中的夷洲岛开发那般诱人,可对于众多保守的商贾们来说却是正当其时,相比横渡大海的冒险,大批商贾还是习惯在渤海这样的澡盆子里打转。
有了前期的承办工坊经验,众人对来自州府的政治计划并不反对,这些人各自开始在心底盘算,与南方相比不算发达的捕捞业在北地从前并不被重视,故而民间市场短期很难打开,可只要想到将来必然到来,且将长期持续的战争所造成的粮食缺口,渔业加工行业将会是个利润可观的项目,
当即便有人出言赞同,并且开口保证:
“请使君放心,我臧家愿意出资在青州开办工坊.....”
“我沓氏造船厂今年会下水新型捕鱼船,必定完成州府任务....”
“复州湾盐场今年全力生产,保证各家工坊的盐巴需要.....”
“管氏愿意承办渤海郡的罐头厂.....”
率先开口的都是各个州郡有实力的商号家族,更多的人则是选择了参与到产业链的辅助行业当中,例如渔具、木桶、帆布生产等行业。
商贾们的热情将会场的气氛推到新的高潮,在他们看来,眼前的计划就是公孙度分到众人手里的蛋糕,是对他们在战争中全力支持的一种回报,体会到州府善意的他们,再度将积攒到的财富投入到了新的生产投资上去。
公孙继眼睁睁看着那张巨大的计划表项目被商贾们瓜分殆尽,心底不由为这帮人的豪富而咋舌。
“善,接下来,我等再讲住之一字!诸位可知,沓氏的住房价格相比大乱以前,已经翻了三番!
整个沓氏的房屋、地皮价格筹算下来,几乎能买下整个辽东。其中固然有沓氏豪商抱团、股票融资的缘故。
也说明了一个趋势,将来,随着工业发展,大规模工厂、工人居住区都将成为现实,届时房屋售卖将成为一项热门生意。
而今城市的布局,在将来都将不合时宜,而且随着水泥产量提高,建筑技艺的发展,将来的城市布局规划都会有飞跃进步.....
不仅如此,而今在冀州的战后重建中,所需的建筑材料也是天量,以冀州本地的产量,难以支持各地农庄的建设,这需要来自他州的物资支持,水泥、砖头、砂石,不论是外运,还是在本地办厂,州府都对诸位敞开市场。”
“行之一字,其中涉及到的产业众多,造车业,畜牧业,造船业,乃至冶铁业。
州府在幽冀二州大力鼓励标准型号大车制造,以便将来发生战事进行统筹规划。另外,辽地的铁道经过运营广受士民好评,州府意欲在幽州建设铁道,其涉及的钱财、物资也需要向各家募资.....
此外,研发大容量海船的项目亦刻不容缓,沿渤海乃是而今北地最为活跃的经济圈,随着各家工坊的熟练,海港建设的完善,渤海之上的运量即将达到极限.....”
有了渔业发展计划的顺利进行,公孙继再接再厉,将州府关于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商业计划全盘托出,能够被商贾承包的便交予商贾,商贾不能为之的则设为联合项目,由几家大型商号共同开发。
.....
北风呼啸,就在辽地商贾全心全意投入到新的大生产中,企图吃上属于他们那一杯羹的同时,更遥远的北方海域,呼啸的寒风夹杂冰雪,将目之所及的一切涂成白色。
吱呀
风刮过低矮的实木小屋,发出的声响尤如鬼哭,王驰推开满是积雪的木门,对着一片白色的风景发出低声感叹:“这是,到了什么鬼地方?”
对于自己的遭遇,王驰说起来都是泪,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海贼本钱,被那个他看不顺眼的公孙使君三下五除二给清理了个干净,从前与他称兄道弟说要与他同生共死的管承更是从他背后捅了一刀。
到手不久的水军大统领的职位被撸了,停在海港的大船的被幽州军顺利接管,想要安稳生活的一帮海贼没有丝毫犹豫的抛弃了他这个大当家。
剩下一帮歪瓜裂枣跟在王驰身后吵嚷着要跟他杀进蓟城讨个公道,结果还没出营门就被具状甲骑冲个稀碎。
在看到往日里嚣张狂傲的海贼在甲骑面前脆弱如纸的场景时,王驰终于认清了现实,海贼的命不在岸上,他们就应该纵横大海,而不是上岸争什么功绩,讨什么富贵。
但让失魂落魄的王驰感到意外的是,他并没有等到来自公孙度的行刑队,他等来的是一纸号令,将他们一船海贼装上海船,遣送到了东洋公司,充当起了东洋公司探索大海的急先锋。
后来,从商贾口中他才得知,是他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去求了公孙度,跪在刺史府外一天一夜,公孙度看在以往情面上,才许诺王驰平安,让他以代罪之身发配海外。
那一刻,王驰心底五味杂陈,他对自己的遭遇有所预料,长期充当海贼统领的经历,让他天然不信任公孙度这样的诸侯,想要将水军握在手心的行动终于还是触及到了这个面善心黑的诸侯底线。
待王驰从懊悔情绪中反应过来时,他们的船只已经被东洋公司送到了杳无人烟的东北海域中了。
遣送他们的东洋公司大船给王驰配了最新的航海工具,以及一张模糊不清的航海图,要求王驰等人对地图上的模糊地带进行探索。
一路上,王驰终于见识到了什么叫蛮荒之地,他们先是沿着海图明确标识的倭国诸岛进行航行,与这些岛屿上的倭人相比,三韩之地的野人生活堪比贵族。
落后的生产力,野蛮的氏族文化,让王驰对探索起不了一点兴趣。
维持他航行的唯一目的,不过是想要抵达世人口中的大海彼岸,亦或者坠落在归墟之地,不枉在尘世走一场。
不过,世事弄人的是,一场风暴让王驰大船偏离了航线,哪怕他们之后利用指南针,看天象等方式进行了定位,也难以根据手里的海图得知己方的位置。
“这是探索到了新航线!”
当面对这样的处境时,王驰心底还有那么一丝惊喜,听闻东洋公司为新航线海图给出了赏格,以他们的发现必然能够领取一笔不菲的赏金。
可随后发生的一切都出乎王驰的预料,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一处大岛,还未来得及对其进行探索,一场寒流便就侵袭而至,时刻碰撞在海船舱壁上的冰块让王驰顾不得测算海岛,立即决定在大岛上停泊。
随后发生的一切便是一众乌合之众如何在孤岛上辛苦求存的故事。
不比那些未开化的野蛮人,王驰等海岛的知识都点在了荒野求生上,配备了充足武装的海贼们一上岸便就祸害了方圆十里的野生动物,在锯子大斧的帮助下,王驰仿照了辽东形制的越冬屋开辟了一处安营地。
“啧啧,这地方真特么冷!难道被吹到辽东以北了?”
王驰拢了拢头顶的熊皮帽子,手指在地图上比划,待看到辽东以北的模糊地图,他伸进皮袍里挠了挠,嘴里小声嘀咕着:
“咦,如此说来,前几日碰到的野人,难道是沃咀人?怪不得看服饰有点像图册里所述的沃咀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