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租拖拉机(1 / 1)

加入書籤

养猪场都已经用生石灰全面仔细消过毒,又放着通了几天风,所以小猪崽一到,就直接被分栏入圈。

最后一批小猪崽进圈那天,除了自家人,村委的“三巨头”也来在养猪场里里外外转了一圈。

看着石头围墙内整齐的猪圈、仓房、伙房,还有圈里几十头拱来拱去的小猪崽,大家这才发现,余坤安他们整起来的这个养猪场还真有模有样。

张书记拍着余坤安肩膀笑着说:“好啊!阿安,你们这养猪场整得真不错!争取挣个‘万元户’出来,到时候带着咱们余湾村一起上报纸,风光风光!”

余坤安心里高兴,嘴上却谦虚:“书记,您这话说的,可别给我们太大压力。别说挣不到这么多钱,就是挣到了,咱们这几家人一分,也够不上‘万元户’的门槛呀!”

余朝山也在旁边乐呵呵地说道:“我看你小子行!这才多久,就把摊子铺起来了。有这份闯劲儿和本事,万元户也是迟早的事儿!我等着你带着咱们村上报纸。”

他又转头对余父说:“阿生啊,你就等着享你儿子的福吧!你家阿安,是真出息了!”

余父跟在旁边,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养猪场的热闹自然也引来了不少村民围观。不少人挤在石头围墙门口,伸长了脖子往里瞧,都想进去看看新鲜。

“让我进去瞅瞅呗,就看看这新猪圈啥样!”

“是啊是啊,阿安,你这搞得神神秘秘的……”

余坤安早有预料,提前就跟家里人强调了卫生防疫的重要性。这时,大伯娘、余母和两位嫂子就客客气气但态度坚决地把人拦在了围墙外面。还把余坤安的说辞给大家解释了一番。

余朝山和张书记他们见状,也帮着帮着把人拦在了外面。

村民们虽然有点扫兴,但看着村委干部都发话了,也只能悻悻然地散去,围在远处指指点点。

养猪场这边总算慢慢走上了正轨。余坤安里里外外忙活了一个多月,全身心都扑在猪场和后续安排上,连家里三个学生娃开学了都不知道。

还是余文涛他们周末放假回家,拿着新课本找余坤安要旧报纸包书皮,他才发现,小崽子们早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村里的电线杆子也已栽到了村口,但变压器还没影儿,电线更是没牵上。

余坤安又特意跑了一趟村委,申请单独从村口拉一根电线到银盘坡。

张书记很支持,但明确告知:“支持归支持,这单独牵线的材料和人工费,可得你们自己承担。”

山坡上之前种的苜蓿草长得郁郁葱葱,差不多能割第一茬了。

五十头小猪崽现在胃口还不大,对青饲料的需求有限。余大伯他们就把苜蓿草都割了切碎,摊开晒干,准备等猪崽长大了,直接拌着豆粕、麦麸等精料喂食。

养猪场这边的一摊子事情弄完,他盘算着,山里的菌菇还得等些日子才能冒头,眼下正是种树的好时节,种楸树这事不能再拖了。

头天晚上,他和王清丽在屋里好好算了算家里的钱。

“阿安,你这次准备买多少树苗啊?”

“媳妇儿,我想好了。这次咱们先买2000棵楸树苗,种个30亩地,等这批树苗扎下根,咱们自己就能学着育苗,后面再慢慢扩大。你看行不?”

王清丽点点头,“嗯,这样稳妥。2000棵,三毛一棵就是六百块,加上运费人工,还在咱们能承受的范围内。”

王清丽看着手中的账本,心里松了口气,还好,她怕余坤安头脑一热又要砸大钱。

余坤安看着妻子明显放松的神情,手抚上王清丽的肚子:“媳妇儿,别担心花钱。你看‘千楸万代’,这话多好!咱们现在种的楸树,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买卖,这是能传给儿子、孙子,实实在在的产业!”

“嗯,就是事情得一件一件慢慢干,别把自己累垮了……”王清丽看着他自从过完年就没好好休息过,每天早出晚归地忙,有些心疼。

余坤安搂住妻子,笑着在她耳边低语:“呵呵,媳妇儿,我知道的。等咱闺女出来,你好好‘补偿补偿’我就行……”

“都说了不一定是闺女!”王清丽嗔怪地捶了他一下,脸微微发红。

“没事,是小子也没关系,你看咱们两个儿子多乖。”

余坤安看向被窝里已经睡着了的两个小崽子,眼里满是温柔。

这段时间家里大人忙得脚不沾地,都是大孩子带着小孩子。等忙完种树这阵子,说什么也得抽空好好陪陪孩子们。

第二天吃完早饭,余坤安就在家里宣布了种树计划。他让余母帮忙张罗人手先把树坑挖出来。

余坤安又去找村委开了介绍信,提着烟酒到田坝村找赵前进帮忙介绍租几天拖拉机,去朱大舅他们村收楸树苗。

余坤安问着路找到赵前进家院门口,看到一个妇女在院子里晾衣服。

余坤安扬声问道:“嫂子,请问这是赵前进,赵大哥家吗?”

妇女停下手中的活计,好奇地打量他:“哎,是的,你是?”

“哦,嫂子,我家是余湾村的,我叫余坤安。”

妇女眼睛一亮,热情起来,“嘿,我听说过你!我家那口子说的阿安就是你呀,你最近可出名了,我们村都有人说起呢,还说你们办了个好大的养猪场!快进来坐快进来坐!”

说着就朝屋里喊:“前进!前进!快出来,余湾村的阿安兄弟来啦!”

“哟,我当是谁呢!阿安,稀客稀客呀!”赵前进闻声出来,看到余坤安手里的烟酒,更是笑容满面,忙招呼他进屋坐下。

“前进哥,打扰了。我这次来,是有事得麻烦你帮忙。”余坤安笑着把手里的东西放在桌上。

“嘿!咱兄弟之间,说啥麻烦不麻烦的!有事你直说就行,整这些客套的!”

余坤安拿出村委开的介绍信,把事情和赵前进说了一遍。

“嗨,这事简单,现在又不是农忙,拖拉机闲着也是闲着。走,我这就带你去村委办个手续,保管给你办妥!”

有赵前进这个本村人兼拖拉机手帮忙,事情异常顺利。村委干部看了介绍信,知道是正经营生,很痛快地就批了条子。租用价格也公道,连人带车一天十块钱,油钱另算。

办完手续,两人从村委出来往回走。

路上,余坤安想起赵前进提过拖拉机的事,便问道:

“前进哥,上次听你说你们村这拖拉机不打算处理了?”

“唉,难呐!”赵前进摇摇头,“处理吧,要价高了没人买得起,低了村里又亏。村委干脆就留作集体资产了,平时谁家盖房拉料、红白喜事需要用,就出钱租。倒也方便。”

“那你自己呢?没想过盘下来?”余坤安试探着问。

赵前进嘿嘿一笑,带着点满足:“我现在这样挺好!给村里开拖拉机,算工钱,年底有分红。家里要用车也方便,优先租用,价格还便宜。再说了,平常日子,谁家舍得花十块钱租?也就你们干大事的才用得上。我还是老老实实当我的拖拉机手,旱涝保收!”

“也是,开拖拉机是技术活,风吹不着雨淋不着。”

说话间到了赵家门口。赵前进热情地要留余坤安吃午饭,余坤安婉拒了:

“家里树坑都开始挖了,一堆事等着,实在不敢耽搁。前进哥,咱说好了,明儿一早,我就到村口等你!”

两人约定了第二天出发的具体时间,余坤安便告辞赶回余湾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