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家里孩子挣钱了(1 / 1)

加入書籤

后面等着称重的人越来越多,余大嫂一看这阵势,忙不迭跑去其他家又借来一杆秤过来。

两杆秤同时工作,速度立马快了不少。后面称好的人也都全排到王清丽的小桌子前等着领钱。

余朝山之前就背着手溜达过来了,见院子里大家都在忙活,就没上前打扰,自顾自搬了条小板凳,坐在堂屋台阶上跟老太太闲聊。

等排队的人散去一大波,余坤安才放下秤杆,朝余朝山走去。

他先打了声招呼,才转身进堂屋,从箩筐里摸出盒香烟,抽出一支递给余朝山,自己也划了根火柴点上。

“老山叔,您这是特意来视察咱们这小买卖?”余坤安吐出一口烟圈笑道。

“呵呵,顺道过来瞅瞅。”

余朝山吸了口烟,眯眼瞧着院子里堆着的草药,“嚯,看着这阵仗不小啊!今儿收了不少吧?”

余坤安点点头,“嗯,今儿来的人挺多的。”

“动作够麻利的!”余朝山弹了弹烟灰,转头对老太太说,“老嫂子,您瞧瞧,咱村里年轻一辈里头,就数您家阿安脑瓜子灵活,这事情干得利人利己!您老啊,就等着享清福喽!”

老太太笑得满脸褶子都舒展开了:“呵呵,只要他顺顺当当的就成。”

余坤安也摆摆手:“老山叔您可别再说了,我们这就是瞎扑腾,混口饭吃。这收上来的都是鲜货,得紧着晒干了才敢说挣钱不挣钱的!”

“那倒是。”余朝山表示理解,“亏得你家新院子大,晾晒地方还够用。不过……”

他顿了顿,“我看这架势,明后天怕是有外村的人得了信儿也要过来,如果场地不够,村委那边的场坝你们可以随便用。。”

余坤安点头:“嗯,记下了叔。”

余朝山把烟屁股摁灭在台阶上,站起身:“行,看也看了,我得回去了。阿安,还是那句话,有啥需要村里搭把手的,尽管说!只要是能给咱村带来好处的事儿,村委指定支持!”

“哎!谢谢老山叔!”余坤安应着,把余朝山送出院门。

再回来时,王清丽那边又聚了不少人。

余坤安赶忙过去帮忙,他算得快,负责报账,王清丽专心点钱付钱,两人配合完美。

日头渐渐西斜,他们家院子里排队的人终于稀稀拉拉快没了,可院子里堆的草药却越来越多。

余文涛带着几个小崽子早就眼巴巴等在旁边了,等最后一个人拿着钱欢喜地走了,他们才呼啦一下围住余坤安。

“老叔老叔!快给我们称!我们都弄干净了!”

余文涛急吼吼地指着他们那几小堆分门别类、择得干干净净的车前草和蒲公英。

余坤安蹲下身,仔细翻看了下,点点头:“嗯,不错!下功夫了,收拾得挺干净的!”

家里几个孩子为了零花钱,也是够用心了。

“那当然!我们要换钱的嘛!”

余文涛小胸脯挺得老高。几个孩子不用余坤安动手,自己就拉着空竹筐过来,把他们的草药装进去。

“老叔,快点秤嘛……”余文涛踮着脚尖,眼珠子都快黏在秤杆上了。

余坤安看他那猴急样儿,心里直乐。他把秤砣挂好,提起竹筐,等秤杆平了,故意把秤杆子递到余文涛眼皮底下:

“来来来,大侄子,瞅瞅,绝对童叟无欺,不会给你缺斤少两,认识秤星不?这是多少斤?”

余文涛挠挠头,嘿嘿傻笑:“嘿嘿,老叔,我、我还不识秤呢!我信你!快说说有多少斤吧!”

余坤安也不再逗他,把重量报给王清丽:“车前草,二十六斤!茵陈,六斤!蒲公英,十七斤!好了,找你们幺婶领钱去!”

“耶!谢谢老叔!回头买糖分你吃!”孩子们听说可以领钱了,嘴里说出来的都是甜言蜜语。

余坤安看着他们高兴,心里却想着,要不是几个学生娃还没学会乘除法,高低要让他们自己算算自己的账。

孩子们纷纷围到王清丽身边,眼巴巴瞅着她。

王清丽笑着把已数好的九毛五分钱递到余文涛手里:“喏,拿好了!仔细收着,可别丢了!”

余文涛接过钱,高兴的瞬间一蹦三尺高,有模有样地蘸着唾沫清点手里的毛票:

“晓得晓得!哈哈!我们挣到钱啦!一毛、两毛……五分……发财啦!九毛五!”

他兴奋地数着,小脸激动得通红。忽然想起什么,又凑近余坤安和王清丽,压低声音:

“老叔,幺婶,你们……能帮我们保密不?别告诉我阿娘他们我们挣了多少钱!免得被他们给没收了。”

余坤安和王清丽相视一笑:“行!只要你们不瞎霍霍,我和你幺婶就替你们保密!”

余文涛嘿嘿笑着,小手在那一小叠钱里扒拉出两枚一分钱的硬币,郑重地一人给了一个:“嘿嘿,老叔仗义!幺婶最好了!这是我们孝敬你们的!”

余坤安看着手里那枚小硬币:“哟嗬!给你们买了那么多好吃的,总算轮到我享回福了?那我可就不客气地收下啦!”

他把两枚硬币都递给王清丽,“来,媳妇儿,收好喽!留着以后给他们娶媳妇儿当红包!”

王清丽嗔怪地拍了他一下:“没个正形!快干活去!”

“好嘞!”

余坤安笑着转身去收拾那些不需要清洗的草药,摊在席子上。

余文涛几个也立刻转身,兴冲冲地钻进屋里,关起门来分配这次挣的钱。

等吃完晚饭,天色还没有完全暗下来,余大哥他们忙着继续清洗草药。

他们家的院子陆陆续续又有几个人背着第二趟采挖的草药来了。

余坤安一个人就能应付。等他把最后一个人的草药收拾好,准备收整工具时,远远看见一个人影,佝偻着腰,背着一个沉甸甸的背篓,手里还挎着个竹篮,正慢慢地朝院子走来。

余坤安定睛一看,赶紧快步迎上去:“二姑婆?您也来卖草药?快给我!”

他不由分说地接过二姑婆肩上的背篓和手里的篮子,竹篮里,是捆扎得整整齐齐的折耳根茎叶,分量并不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