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战斗结束,打扫战场(1 / 1)
战斗结束了。
胜利了。
但喜悦,却被一层沉甸甸的悲伤所笼罩。
张峰站在一片被炮火反复犁过的山坡上,脚下是松软的焦土。
李念乡拿着一本被熏得发黑的册子,跟在他身后,声音沙哑地汇报着。
“团长,初步统计出来了。”
“我们团……阵亡一百八十九人,重伤一百二十三人……”
每一个数字,都像一把锥子,狠狠扎在张峰的心上。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被战士们小心翼翼抬下来,并排摆放在一起的、盖着军毯的遗体。
一百八十九个鲜活的生命。
就在几个小时前,他们还在冲锋,还在怒吼,还在用生命捍卫着脚下的土地。
现在,他们都安静了。
张峰走到一具遗体前,蹲下身,轻轻掀开了军毯的一角。
那是一张年轻得过分的脸,稚气未脱,眉宇间还带着一丝倔强。
“小马……”张峰的声音有些干涩。
他记得这个兵。
叫马三宝,还不到十八岁,是从冀南逃难过来的孤儿。
这小子天生一双好眼睛,学打枪特别快,是冯啸天最看好的几个狙击手苗子之一。
张峰还记得,上次视察训练,冯啸天曾得意地向他炫耀,说小马能在两百米外,用三八大盖打断一根点燃的香。
冯啸天当时拍着胸脯说:“团长,再给我半年,不,三个月!我保证给您带出一个神枪手排!”
可现在,这个被寄予厚望的神枪手苗子,胸口一个巨大的血洞,已经永远闭上了他那双明亮的眼睛。
他的手里,还死死攥着那支缴获来的三八大盖,枪托上,用小刀歪歪扭扭地刻着两个字:杀鬼!
张峰又走向另一具遗体。
掀开军毯,是二营的一个副排长,叫陈石头。
憨厚、勇猛,是全营认可的猛将。
战斗最激烈的时候,鬼子一个机枪火力点死死压制住了二营的冲锋。
是陈石头,身上捆了七八颗手榴弹,嘴里叼着一把大刀,迎着弹雨冲了上去。
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掉了那个火力点,为部队打开了通路。
可他自己,却被机枪子弹打成了筛子……
还有那个刚从炮兵训练班毕业,第一次实战就打掉了鬼子两门九二步兵炮的年轻炮手……
还有那个总是笑呵呵,背着药箱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为了抢救一个伤员而被流弹击中头部的侦查员……
一个个熟悉或不熟悉的面孔,在张峰脑海中闪过。
他们本该有更长的人生,本该看到胜利的那一天。
他们是最好的抗日苗子,是民族的希望。
可他们,都倒在了这里。
战争,就是如此残酷。
它从不问你是否年轻,是否前途无量。
它只用冰冷的子弹和炮弹,来收割生命。
张峰缓缓站起身,将那顶沾着血污和尘土的军帽重新戴正。
他眼中的悲伤被深深地压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如钢铁般的坚毅。
“李念乡。”
“到!”
“把牺牲的每一个弟兄的名字、籍贯、功绩,都给我仔仔细细地记下来!”
“每一个!都不能漏!”
“是!”
“抚恤金,按最高标准的三倍发!如果家里有困难的,团里全包了!就算我们自己啃树皮,也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是!”李念乡的眼眶也红了,用力地点头。
张峰深吸一口气,望向远处正在协同打扫战场的赵国强和他手下的兵。
悲伤不能解决问题。
活下来的人,要带着牺牲战友的意志,更好地活下去,更狠地打击敌人!
……
战场上的战利品堆积如山。
歪把子、机枪、掷弹筒、迫击炮……还有堆成小山一样的弹药箱。
赵国强的眼睛都快不够用了,嘴巴咧到了耳根,像一头掉进了米缸里的老熊。
他搓着手,嘿嘿笑着朝张峰走过来。
“张老弟!发财了!这次咱们可是真的发大财了!”
张峰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拍了拍他的肩膀。
“赵老哥,这次多亏你及时赶到,不然我们青石峡团可就悬了。”
“说的什么话!”赵国强把胸脯拍得邦邦响,“打鬼子,那是咱们分内的事!什么你的我的!”
话虽如此,他的眼睛却诚实地在那些油光锃亮的武器上打转。
张峰看在眼里,心中早已有了计较。
“赵老哥,咱们也别客气了。”
张峰指着一堆弹药箱。
“你们团这次消耗不小,弹药你优先挑,保证你的基础供应!”
赵国强眼睛一亮,这可是雪中送炭!他们团的家底薄,弹药一直都是大问题。
“那感情好!张老弟你敞亮!”
“剩下的武器,你看。”张峰指着缴获的火炮和重机枪,“九二步兵炮,一共缴获了四门,你我一家两门。”
“机枪,十二挺,你六我六。”
“掷弹筒和歪把子,数量多,你那边牺牲的弟兄多,补充的兵员也需要武器,你拿大头,六成归你!”
赵国强愣住了。
他本以为张峰最多就是公平分配,没想到竟然如此慷慨。
特别是掷弹筒和轻机枪,这都是加强部队火力的宝贝,张峰竟然主动让出了大头。
这一下,他那点想再提林宝桂的心思,顿时烟消云散了。
人家张老弟都这么够意思了,自己要是再不识趣,那成什么人了?
“这……这张老弟,这太多了……”赵国强有些不好意思地搓着手。
“不多!”张峰的语气不容置疑。
“赵老哥,咱们是友军,更是兄弟!你的部队强大了,就是我们八路军的力量强大了!在晋察冀这块地界上,我们多一分力量,老百姓就少受一分罪!”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说道:
“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我把这些铁疙瘩给你,是希望你的部队能多打胜仗,少牺牲弟兄。”
“至于人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林宝桂在我那儿,能发挥的作用更大。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话说到这个份上,赵国强哪能还不明白。
张峰这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他:武器装备,我加倍给你,但林宝桂,你想都别想。
赵国强是个爽快人,也是个明白人。
他哈哈大笑,用力地拍了拍张峰的肩膀。
“张老弟,你这个兄弟,我赵国强认了!”
“以后有什么事,招呼一声!我独立团要是皱一下眉头,就不是娘养的!”
他绝口不提林宝桂的事,仿佛从来没有过这个念头。
一场小小的“讨人风波”,就此被张峰用一场漂亮的“分赃”艺术,化解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