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白鹿书院(1 / 1)

加入書籤

“还不出来瞧瞧?”袁念行至江府厚重如狱的大门前,心神沉入识海,试图唤醒那寄居傩面中的圣念。“我可真要走了?”

“不看了。”陈昭的声音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萧索与疲惫,再无半分探究的兴致。

“那白鹿书院是你当年心血所系吧?”袁念锲而不舍,语带深意,“可曾想过,有朝一日,会是一个身怀妖息的‘江雨’,在你留下的道场中执掌教鞭,传道授业?”

陈昭沉默。要说他对江家一无所知,绝无可能。连那千年老狐黄二都闻其名而肝胆俱裂,“泥腿圣人”的威名岂是虚传?

只是他究竟做了什么,让那雍容强势的江澄楠提及书院根源时,流露出那般刻骨的厌恶?

“江雨…此子儒心蒙尘,慧根浅薄。”陈昭的声音漠然,“走上儒道,不过是缘木求鱼,终其一生也难窥堂奥。不过…”他话锋微转,“他毕竟沉吟此道多年,浸染了些许皮毛,你若有闲,不妨去听上一听。他那点微末心得,或许对你参悟‘序理’之道,略有触类旁通之效。”

“另外,”陈昭的声音忽然凝重几分,“你与钦天监那桩阴山疑案,我已有所感知。”

“哦?圣人有何高见?”袁念挑眉。

“早年我曾与钦天监李密有过两面之缘。”陈昭声音悠远,“那时节,钦天监对阵那些山野魍魉,幽冥邪祟,似乎就并非全然占据上风了。”

“不过,”他话锋一转,带着一丝对“术”的认可,“钦天监的阵法之道,确有其独到之处。听闻其大成者,能以筑基微末之躯,借天地阵势,搏杀化神巨擘。虽说此等传言难免夸大其词,掺了水分,但亦可见其底蕴之深,手段之诡。我儒家养浩然气,立规矩法,与那借势布阵,勾连天地的法门,并非水火不容。你若有机缘,大可去参阅一二,或能融会贯通。”

言语间,袁念步履不停,不知不觉已循着山势,来到一处远离尘嚣,深藏于苍翠群峰环抱之中的所在——

那是一间建在群山之间的书院。

青天泼釉的穹顶下,飞檐挑碎浮云。琅琅书声撞碎松涛坠入深渊,惊起石壁间雕凿的玉色鹿群,廊柱间翻涌的墨字随山风荡出百里清光。

“大人!”书院那古朴厚重的山门前,一名穿着浆洗发白的葛布短衫,面容朴实的小厮拦住了去路,深深作揖:“此处是私塾重地,清修之所。若无院长亲赐手令,或是朝廷加盖官印的许可文书,实在不便入内。”

袁念本也是临时起意,哪里有什么手令文书?他无所谓地耸耸肩,作势便要转身离开。

一个清朗温润的声音自那青石台阶之上传来,如同玉磬轻击,压过了山风松涛:

“居无求安,虽有至道而不知其味也。”

袁念循声望去。

初染晨露的青石阶上日影斜移,一袭纤尘不染的素白长衫,随着主人执卷徐行的步伐,衣袂轻扬。正是江雨。他头戴简朴的云纹素冠,山间摇曳的竹影拂过他清癯的面庞与冠带,仿佛惊落了满身浸润书卷的松烟墨香。

他行至近前,温和眼眸落在袁念身上,温声问道:“袁大人可知其深意?”

“跟着师傅走南闯北的,刀光剑影见得不少,就是没正经摸过几本书。”袁念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一个近乎憨厚的笑容,“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哼!”识海中,陈昭发出一声极其不屑的冷哼,“居所不安定,心神不宁,纵有通天大道摆在眼前,也如嚼蜡,不知其味。这是在点你呢袁念,嫌你扰了人家教书育人的清净!”

江雨并未察觉袁念识海中的对话,他对着袁念,郑重地拱了拱手,“居所若不能安定,心神便如飘萍。纵使无上大道就在身侧,也难静心体悟其中真味,更遑论踏上那通天之阶了。”他顿了顿,“如今灵州能有此朗朗乾坤,文风鼎盛之象,多亏了钦天监诸位大人宵衣旰食,镇守四方。这才给了如我这般微末学子,一个追寻大道的机会。”

“袁大人乃钦天监上差,心怀社稷,欲入书院一观,体察文脉,小子又岂敢阻拦?”

言罢,江雨侧身让开道路,对着那流淌着墨色清光的书院大门,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

“袁大人,请——”

嘁!死装!

陈昭暗自腹诽。

书院正中摆着一个巨大的雕像,布衣素履,手持书卷,眼神犀利。

红袍玄甲的袁念坐在一堆白衣稚子间显得颇为扎眼,江雨站上讲台,写下两个大字——天道。

“今日,我们讲‘天’。”江雨思绪仿佛飘到很远的地方,语气感慨。“在我小时候,就有一位教书先生教过我何为天道了。可惜,他自己都未遵守。”

面具里的陈昭身形一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