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回京就职(1 / 1)
“可是师父!我还是想和你一起回去嘛。这里可以交给陆姑娘和徐六他们嘛!”
任逍遥轻轻的拍了拍他道:“他们都刚来不久,都还有一个熟悉的过程。而且这货栈、物流今后可不止是仅限于在这一带啊!今后,你还可以发展到郢都去,等在郢都一带都展开了的时候。你就可以把你的总号也搬到郢都。不就很自然的回来了吗?然后慢慢的将生意做到全虞国、甚至是北宁、西景、包括你的燕国去。那样多好啊!”
姬曲一听,这才面露笑容的道:“那好。我就留下,好好的经营好货栈。放心吧师父,不出两年,我肯定能做到把总号开到郢都来。”
“呵呵!那就好!不过功夫可也别扔下了哟!”
“放心吧!徒儿一定不会给你丢脸的!”
安排好一切之后,任逍遥本也有时间再去找东方慕白告别的。可想了想,还是算了。反正以后还是可以书信往来的,而且他还有别的打算,他日若是真的太子即位了,肯定也需要更多的青年才俊,到时再向太子举荐他吧。这样的人才就此埋没了,也确实可惜。只是桂州地方太小了,人家当是看不上眼吧。
临走前一晚,他与姬曲等人也是欢聚一堂。李菲儿也是做了几道拿手的好菜。虽然表面不说,但任逍遥也能看出她对周琦确有几分不舍。可也明知周琦无意,他也不便点破。以免大家尴尬。
次日一早,两人也怕邵参军他们那些官员前来送行。搞的惊天动地的,于是天刚亮,两人便轻装简从的悄悄出了城。只有姬曲与李菲儿将他们送出十来里,这才依依不舍的道别返回了。
回到郢都的第二天,详嘉帝便又召见了他。
看着躺靠在榻上的详嘉帝,比之几个月前,又显得的憔悴了许多。本来花白的头发,此时看起来几乎都全白了,不但整个人的精神差了许多,也显得更加的苍老了。不过是年过半白的人,看起来却像六七十岁那种病榻上的老翁一般。
看着任逍遥,详嘉帝缓缓的说道:“知道为什么急着召你回来接任这府尹之职吗?”
任逍遥虽然心中已有答案,可还是说道:“请皇上明示!”
咳嗽了几下,详嘉帝这才说道:“朕这身子骨你也看见了,现在朝中事务大都交由太子与唐相在处理了。朕也打算过些日子便到玉泉山去休养了。急着让你回来,就是想让你能够辅助太子理政。朕这身体如果能够好转倒罢了,如果还是这样,朕也打算年底便传位于太子,所以他身边也需要信的过,也有能力的帮衬着。现在你明白了吧!”
任逍遥忙道:“皇上正值盛年,不过是偶染小疾。只需好好休养一些时日便好,不必过于担心!”嘴上这么说,其实任逍遥也能看出来,这详嘉帝怕是真的大限将至了。
详嘉帝听后不由的反而笑道:“你怎么也学会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啦!朕的身子骨,朕自己心里有数。不过朕还是得提醒你,这郢都府尹虽然看起来是一四品京职。但却十分重要,而且也不好干啊,和你在桂州做知府,那可是天差地别啊!”
任逍遥没有说话,而是静等他继续说下去。
又咳嗽了几下,喝了口茶,详嘉帝这才接着说道:“郢都乃是京城,也是王公贵族、豪门高位者聚集之地。遇上什么事,那可不像你在桂州这种地方那么简单,也更难处理。有时候需要中庸一些,也有时需要不畏权贵而强硬一些。这些尺度只有你自己慢慢的摸索了。你的前任便是太过中庸了,谁他都不敢得罪,因而也难有作为。”
“我知道了,我定当以国法为基石,不会怕那些权贵的。”
详嘉帝笑了笑道:“朕喜欢的就是你这股劲。不过你即已位居郢都府尹了,那再兼着监正司的职就不合适了。待会便去将监正司的差事给交了吧!”
“是!”
说话间,详嘉帝又猛烈的咳嗽了起来。在一旁服侍的洪公公忙上前一边扶着他,一边说道:“陛下!注意龙体啊!您今儿说的够多了,得注意休息!”
任逍遥也连忙起身道:“是啊!皇上还是要以龙体为重,那臣就先告退了。”
详嘉帝朝着他轻轻的挥了挥手:“去吧!记着朕说的话!”
“是!”
任逍遥刚出殿门,便看见范忠也来了。他忙上前施礼:“司正大人!我正要去寻你呢,没想到你也来了。”
“是啊!皇上召我,我便急着赶来了。你有何事,要不咱们待会再说,你先回司里等我吧!”
任逍遥忙道:“也是!毕竟皇上召见的事更重要,那我先回司里等你。”
“臣范忠叩见陛下!”
详嘉帝看了他一眼道:“起来说话吧!”
“谢陛下!”
“范忠啊!你这司正干了多少年啦?”
范忠忙道:“臣是详嘉二年,陛下亲提臣为监正司司正的,如今已是一十二年了。”
“唉!是啊!一晃眼,十多年过去了。可你依早还是呆在这个位置上,你没有埋怨朕吧?”
范忠一听,忙伏地道:“陛下!臣能有今日,全仗陛下的天恩和提拔。臣岂敢再有他想。而且这监正司乃天子耳目、朝庭法度之辅助,乃是重中之重的部门,陛下能让臣担此要职,已是对臣莫大的任信和抬爱了!”
“起来说话吧!”
“谢陛下!”
咳嗽了几下后,详嘉旁说道:“朕这身子骨你也看见了,这大虞的江山是会交给太子的。朕希望你能像辅佐朕一样,辅佐太子,行吗?”
“陛下定能万年,当下只是小疾,当无大碍的!就算真有那么一天,臣定当尽心尽力辅佐太子。”
“哼!这就好。另外再给你说两个事,一个就是那任逍遥已调任郢都府尹,再担着你监正司的职便不合适了,所以朕已让其向你交接!”
“是!方才在殿外已见着他了,此刻他已回监正司等我了。”
“还有一个事就是,近来康王那边可有何动静啊?”
范忠忙道:“前一阵康王与其几个近臣倒是时有相聚。不过这些日子反倒是少了,特别是那严烁严大人也少有与其见面。只有那费光,这两月到是去过康王府两次。可奇怪的是,康王那边似乎并没多大的动静。之前康王让人收买拉拢的郢都府营校李权,其实了是我监正司的人。据他所说,近期也没有受到康王召见。甚至康王身边那几名亲信也没来找过他。”
“你说会不会是这个老二现在看明白形势了,自知大势已定,变得安稳了呢?”
范忠摇了摇头道:“陛下,这个臣还说不好。以康王的性格来看,应该不是这样的。当然,臣也希望他能像陛下所言那样,便是最好!”
详嘉帝也叹道:“这个老二啊,有时就是太不安份了。其实朕已为他安排好退路了。建康那个地方虽是乙等州郡,可也是极为富庶之地。待朕传位于太子之后,便让太子将其调任建康。只要他无过份逾越之举,富贵一生当不成问题。若他肯做事,也能够造福一方。”
范忠忙道:“陛下仁德。”
“好啦!朕有些累了,你先回吧!康王那边还是盯紧点,最好别让他有什么出格之举。朕可不希望他们兄弟相残!”
“是!那臣告退了!陛下且保重龙体要紧!”
正如范忠所说的那样,这些日子以来,康王行事尽显低调平静。就连他的几个亲近重臣,也少有往来。
其实,这都是他掩人耳目之计。在他的康王府后宅内,早就建有一条密道。这条密道是通往隔着一条街的一个酒楼。在这酒楼的后院有一幢小楼,这便是他与费光等近臣密议之处。当然,这酒楼自然也是那乔度老早便安排亲信所开的。
因而,外人并不知道他们经常在此会面,互通消息,相议对策。
这康王之所以这么小心,那是他也知道,在这郢都,到处都遍布着监正司的耳目。稍有不慎,便会走漏消息。所以,目前除他们这几个主要人物以外。那些他们之前收买、拉拢的像募府军里李权这样的校尉军官,以及禁军里的几名亲信,都对他们接下来的事一无所知。
任逍遥辞掉了监正司的差事,他反倒是感到了轻松了许多。特别是父任恭,当知道他辞去了监正司之职,回来任郢都府尹之职,也是非常高兴。
母亲刘氏还取笑道:“现在儿子成了父亲的顶头上司,看你们爷俩,以后在官场上见了面怎么打招呼。”
任恭却笑道:“这有啥,该怎样就怎样嘛。回到家还是不我儿子,就是他当了丞相,我还是他爹啊!”
刘氏笑道:“借你吉言,说不定那天咱们家逍遥还真就能上丞相呢!”
“你这说什么呢,他这么年轻,那可能就当上丞相了!能做到这郢都府尹,已是十分少见了!”
“那可说不准!那丞相唐滨,当初就是郢都府尹,后也详嘉帝即位后不久,便提他当了丞相。那时他也不过三十多岁嘛。这若是日后太子即位,咱们家逍遥还真说不定真的能当上这丞相呢!”
任恭听她这话,想了想倒也是这样。不过还是朝刘氏说:“那唐相可和逍遥不同啊!人家当上丞相时,比现在的逍遥大十来岁呢。而且人家也已做了几年的府尹了,又是名门之后,当年皇上的伴读。”
“可咱们家逍遥也是太子的妻弟呢!”
任恭笑了笑道:“好啦!这没个准的事,咱说了也不算。你可别拿着到外边去说啊!”
刘氏一拍他道:“我又不傻!这张家长,李家短的事可以随便说,这种事我才不会呢!”